|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06|回复: 5

还真有这家店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20-8-21 15:5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头两天发一老冰棍的图,上网上一查以前还真有这么一家店!还就是老董大哥说的在鼓楼5 R* O  m0 [" M& C: z) I; `: N5 q
! p! O. f) t) M
老字号公和魁清真糕点铺
0 E- r1 o& B: F4 _0 M' T来源:  浏览 768 次
3 Y$ b. L# T0 L+ r2 l; w- H“公和魁”是清真糕点铺,创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 年)。早年门市座落在地安门外的鼓楼前,马路西侧,烟袋斜街往东,门市大三间,约六十平方米,坐西朝东,前店后坊,现制现售,故经营灵活。
* Z# ]2 G# z+ o# I; Z$ i    “公和魁”的糕点新鲜可口,并严格遵循“不时不食”的传统食俗(意思是食物要随节气而变换)。根据年节需要和时令变化,及时推出四季应时糕点:春节前供应蜜供、年糕、蜂糕;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日)前供应各种细馅儿元宵;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供应粽子;夏季供应绿豆  孖糕、茯苓饼;仲秋以后供应各式月饼;九月供应年糕;入冬供应腊八粥原料。除节令食品外,“公和魁”常年供应品种有各种油糕、槽糕、大小酥皮八件、萨其玛、江米条、桃酥等等。
' t6 d) P5 u! }& T' i  ]( I/ d  G    当年“公和魁”的清真糕点闻名京城,历经数十年盛名不衰,主要是善于吸取满、汉、回族糕点制作之精华与诀窍,博采众长,不断改进原料配方和提高工艺水平,为提高产品质量,老掌柜曾将北京各家饽饽铺的糕点各买一点带回店里,然后掰开、揉碎,与制作师傅们共同品尝,细细琢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故其产品特点是松、软、酥、脆,香甜适口。其中姜汁排叉面片薄厚均匀、色泽金黄、透明、酥脆香甜,油而不腻,入口即酥。有浓厚的姜汁味,是当年回民“把斋节”必不可少的斋品。除主营糕点食品外,夏季还能自制冰棍儿、冰淇淋、冷热饮,民国初期曾在前店设雅座,在店堂安放进口留声机,为招徕顾客不时播放戏剧、音乐,同时穿插播出广告,既保持传统经营手段,又能与时俱进,追求时尚。这一招术在当年颇为时尚,许多顾客慕名而来,专找“公和魁”的点心。有不少西方游客在店堂摄影留念,照片曾在国外报刊上发表,把“公和魁”门市店堂作为游京城的一个景点。2 j/ y' r) Y) {5 G
  新中国建立后,1953年由于实行“粮油统购统销”政策,经营逐渐缩小。1956年“公私合营”,接受社会主义改造。进驻党、政、工、团组织,突出了政治。1958年以后与别的厂家合并,成为“国有企业”。后历经变迁,几经风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曾经一度恢复,当时基于上面“发扬传统食品文化”风气。现此店关门歇业,当然无存。
' n8 M1 d+ J  d: I$ q7 r& L 老冰棍.jpg 0 v" g0 i& f2 F" A- o% _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21 15: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关店没找到缘由
发表于 2020-8-21 20: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8-21 21: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的老字号。
发表于 2020-8-22 11: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公和魁”门面房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是西城区豆制品二厂的一个车间。
发表于 2020-8-23 01: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荡然无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4 16:31 , Processed in 1.13146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