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战”电影中几位女主角个个出彩 这几位演员后来去哪了
9 Y9 D: H; {$ c7 }8 n3 q6 g原创 掌心春秋 2020-02-28 15:42:11
! A: O: U D, f1 \
3 X" x! Z d& P' w9 @3 n" ^( ^- o 战争影片中的女性,有着别样风采。同样的角色,演出不同的个性,个个是绝代芳华。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特殊岁月,全国各地反复放映的电影《地雷战》《地道战》和《南征北战》被观众戏称为“老三战”。 作为炮火硝烟、风格硬朗的战争影片,这三部电影中都出现了女游击队长、女民兵队长、妇救会主任的形象,而且被公认为是影片中的亮点。 影片《南征北战》中的女游击队长赵玉敏,既要张罗转移群众,又要组织支前,还积极为战士缝衣纳鞋,磨面送粮。关键时刻,她又带游击队上阵阻击敌人,是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 ]0 _4 [' q0 k3 U
9 d4 W0 m- u5 l 1952年,34岁的张瑞芳在《南征北战》中扮演女游击队长赵玉敏,她把这位四十年代的山东农村妇女演的活灵活现,让人相信她就是真的当地农村女干部,而不是演员。 张瑞芳回忆自己出演《南征北战》的经历,认为完全是机缘巧合。 她说,当时《南征北战》导演之一成荫为片里角色找演员,而且已经找了两个“赵玉敏”。“但有一次他来,不知道怎么看见我了,就决定这个角色让我演,所以就这么稀里糊涂就演了。” 但刚开始拍片时,成荫导演认为张瑞芳的眼神与角色不对应,走路也放不开,还是城里女人的做派。便提示她注意观察老区妇女怎么看人、说话和走动,并为她选了一支小马枪做随身道具。 为了真实地贴近角色,张瑞芳来到山东老区农村,穿上老布衫与当地乡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八个多月。 她与村妇联主任结成对子,天天到各家各户串门,听群众讲解放战争时家家衲鞋送粮食支援前线的生动往事。 她又背着马枪与民兵、村干部一起学射击,晚上围着油灯开会学习。老区地委干部还为她召集当年参加临沂战役的村民座谈会,现身说法,提供了许多生动的创作素材。这些使得张瑞芳在思想和行动上融入了那个年代。 她还专门练习了剧情需要的匍伏前进和扔手榴弹等军事动作。后来在拍摄阻击敌军爆破大沙河拦水坝时,张瑞芳的一招一式都不虚假,受到影片军事顾问的肯定。 张瑞芳表演风格朴实自然,观众看她的戏,好像她并没有用什么演技,其实,这正是她的演绎功力所在。 每次拍片,她都是一拿到剧本,就积极进入角色,让角色的魂魄附体于自己。 在剧组生活中,同行会觉察她细微的精神状态的改变,在她的举止动作中能看到角色的影子。通过深入生活和排练,她把自己和角色完全熔铸在一起。 在《南征北战》影片中,观众看到的不仅是风风火火、泼辣果敢的女游击队长,也有她细腻温柔的女性魅力。她对部队家属的关心、对母亲的呵护,还有她对高营长的说话表情和深情凝视,于细小处让人体味到了两人的微妙感情···。 张瑞芳出生于河北保定,1940年参演个人首部电影《火的洗礼》。1946年,在电影《松花江上》饰演村姑妞儿。除了1952年在《南征北战》中饰演游击队长赵玉敏,她还于1958年主演了剧情电影《三八河边 》。 1962年凭借电影《李双双》,张瑞芳获得第二届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1982年,由其主演的儿童电影《泉水叮咚》又获得多个奖项。2003年,张瑞芳获得第9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终身成就奖。2012年6月,94岁高龄的张瑞芳在上海病逝。 影片《地道战》中,那位高家庄的妇救会主任、后来接替高老忠担任村长和党支书的林霞,有两句经典台词脍炙人口,令人至今难忘: “咱们要打狼,还不能让狼咬伤!”;“今天的高家庄,不是从前了!···”
; A- X) L$ N; k# H, O' h$ x1 W
% @/ C0 t' T5 ?+ i7 c 饰演林霞的女演员刘秀杰,当时是解放军工程兵文工团的话剧演员。建国初期她曾在中国铁道艺术剧院话剧团当演员,1960年进入工程兵文工团话剧队。 《地道战》原本设计为“军事教学片”,主要针对全国广大民兵放映。但八一厂在1964年拍摄时,上级要求按故事片编写,既要有情节,又要兼有演示战术技能的军事教学内容,以增强影片的观看效果。 当时,编导觉得军事教学片不属于艺术片范畴,不需要什么表演,所以拍摄时没请知名演员。除了邀请王孝忠、张勇手、刘江、谢万和四位八一厂演员外,剩下的演员全部由当时的工程兵文工团出人,这里就包括演高传宝的朱龙广和演林霞的刘秀杰。 在参演《地道战》之前,刘秀杰已经在影片《12次列车》中成功饰演了女列车长一角。这部由郝光执导的故事片,是根据1959年夏天,由沈阳开往北京的12次特快途中遭遇山洪的真实事例改编的。 片中,在列车长带头指挥及旅客积极配合下,六百多旅客团结一心,战胜洪灾,成功从困境中突围,创造了当时的一个奇迹。 这部影片的演员除了刘秀杰任女一号外,还有后来名气飙升的表演艺术家李明启,八一厂的著名演员里坡,曾在片中饰演一名解放军大校军官。 刘秀杰在片中演的列车长,临危不惧、坚毅果断,给观众留下了美好印象。 而出演《地道战》中的妇救会主任,则是刘秀杰的一次形象转型,因为她要由和平年代进入战争岁月。 刘秀杰不属于现今“白富美”类的小鲜肉,她的表演自然、朴实、大方,寓美于内。她相貌秀气,气质极好,在影片中塑造的林霞形神兼备,很到位,很精彩。 特别是刘秀杰内柔外刚的坚毅表情,锐利的目光、拔枪皱眉时的果断,都让人觉得她就是全村老百姓的主心骨,高家庄的党支书、村长、妇救会主任非她莫属。 许多观众会记得,在《地道战》中,当鬼子进村乱挖乱抢之际,高传宝在地道内插好双枪,决定从鬼子正在上面煮小鸡的锅台地道口冲出去时,林霞坚定地点头予以鼓励,并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嘱咐说“传宝,一定要小心!”
# t* j; B) H9 w3 }% g" K+ n# _: ^* R0 J# v- Q. {* Z2 E l- x% `; I
(网络上的刘秀杰晚年照片) 很可惜,有关演员刘秀杰的资料极少,后期她的演艺生涯就无从知道了。但她塑造的银幕形象已经定格在观众心里。 相比前两部影片,《地雷战》中的女性角色要多一些,这些演员,基本都来自当时的解放军济南军区政治部前卫话剧团。 1963年年初《地雷战》在全国上映后,不仅片中“不见鬼子不挂弦”等经典台词广为传扬,而且影片中那个有着一双美丽大眼睛、扎着一条乌黑大辫子,负责送情报和带领女民兵埋地雷的“玉兰”姑娘也让人记忆犹深。 在影片中扮演“玉兰”的演员鲁在蕴回忆,当时,她正和前卫话剧团的战友们在排演话剧《红鹰歌》,并不知道演电影这回事。 八一厂的编导在看了他们的舞台演出后,决定将影片《地雷战》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全都由《红鹰歌》中的三位主演担任。 让鲁在蕴扮演女民兵玉兰,白大均扮演男主角赵虎,张长瑞扮演武委会雷主任。 《地雷战》也是军事教学片,主要给民兵观摩,拍出来不仅要逼真,还得符合战场实际,一招一式都得像真事。 拍电影与演舞台剧的空间、时间都不一样,剧情要求女民兵“玉兰”姑娘身背子弹袋,手持钢枪,在设定的模拟战场上从容演绎角色。 鲁在蕴晚年回忆,“那时,我的名字采用了真实生活原型孙玉敏的“玉”字,所以叫玉兰。” 为了完成好拍摄任务和角色塑造,鲁在蕴和前卫话剧团的战友们,深入到地雷战的故乡-----胶东地区体验生活三个多月。
0 o5 `+ }5 C0 z# K- z" G- n8 Z4 D" k* \/ l, Q- {" v9 j8 W
她在与村民一起生活中了解到,当年那些当上了民兵的女孩子,很多人从小就学会了织鱼网、打花边、编制小锅盖等等农活本领。日本鬼子侵占海阳县后,很多姑娘主动参加了抗日活动,有的加入妇救会,有的当了民兵,有的秘密传递情报。 在解放区,女民兵们主要为八路军做军鞋、运给养、站岗放哨、抬担架、照料伤员。后来,她们有的学会了埋绊雷、胶皮雷、夹子雷、马蹄雷及电影《地雷战》中提到的连环雷、钉子雷、子母雷、碎石雷、头发丝雷等作战技术。 鲁在蕴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学会了快速爬山、打枪、埋地雷。在外景地实拍中,她和战友们经常被摔得遍体鳞伤。 片中,女民兵们东一枪、西一枪,将敌人迷惑得团团转的那一幕,令观众大呼过瘾。 鲁在蕴晚年接受访谈时还记得“当时,我们在拍三个人被敌军追赶而飞跑的那一段,山坡很陡,小路上面全是沙子,穿的又是胶底鞋。导演要求我们必须一口气跑下来,再马上趴下来埋雷。奔跑中谁滑倒了,就的停下来重拍,这样就会浪费胶片。导演朝我们喊,你们不要停,否则这顿饭没了,我给你们扣下来。于是,我们即使摔得浑身都是伤痕,也要坚持跑好,直到完成全部镜头。” 民兵队长赵虎为研制新型地雷,傻呵呵地来找玉兰姑娘要头发丝那一场戏,颇具喜剧特色。 鲁在蕴回忆说,当年在拍这场戏时,导演组总觉得“太直接、不够有意思”,于是设计了这样一个情节: 赵虎找玉兰要一根头发,玉兰有些娇嗔地嚷道,“不准跟我开这样的玩笑!” 玉兰转头又要梳辫子时,赵虎乘机从她身后拔了几根头发就跑。 玉兰想探清赵虎要她的头发干什么,就偷偷来到赵虎窗外察看,却意外地发现他正在聚精会神地研制头发丝地雷。 她立即跑回家,将自己心爱的大辫子全部剪下,给赵虎送去。 当年,影片中原本还有这样一幕戏:玉兰和赵虎两人从城里执行任务回来途中,与鬼子相遇。情急之下,他们赶紧往山上躲避,结果跑到了悬崖边。这时他们互相凝视着对方,然后两人拥抱在一起,顺势滚下了悬崖,而下面是一条河,两人得救了···。但这个战地浪漫的情节,后来被剪掉,留下了一个遗憾。 1980年鲁在蕴从部队转业,调入浙江话剧团继续从事演艺事业。
& F' U6 \4 E8 k: H* X7 V
# ~9 v4 M7 T% h# b2 t(晚年鲁在蕴) 《地雷战》因为是八一厂承担拍的内部“军教片”,上级要求前卫话剧团所有人员全部协助拍摄,包括当时在剧团服装科担任管理员的杨雅琴也被选中,让她在片中出演女民兵田嫂。 谁也没想到,这次无意中的选择,竟然把杨雅琴造就成了后来的著名电影明星。 《地雷战》中的女民兵田嫂,是杨雅琴18岁时的第一个银幕角色。之后,她又在经典影片《苦菜花》中成功饰演了女主角“娟子”。这成为了她真正在银幕上的光彩形象。 从1974年至1979年,杨雅琴连续主演了《侦察兵》《第二个春天》《清春似火》、《蒙根花》《我的十个同学》等多部影片,在一代观众心中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 & }: l: J+ q4 }9 N U3 r {7 R
- z, a. f7 G# L8 S+ h
(影片“侦察兵”剧照) 杨雅琴不仅具备一名女演员外在的美貌,也具备了一名演员特有的表演才能,她对事业始终是执着地投入和进取。 有人评价从《地雷战》走上银幕的杨雅琴,说她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属于波澜壮阔的美、英姿飒爽的美、坚忍不拔的美、刚毅犀利的美、奉献牺牲的美···。 1997年9月,杨雅琴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年仅53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