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西城老乡 于 2019-9-2 08:45 编辑 & l. T0 k1 E! z1 A- h* w
3 g& T7 X6 r7 r G; }9 y m# N
5 R- N x$ T; Z E c
西四有座砖塔寺,砖塔寺里有个可以淘书的书局。人生已经过了晌午的我,正在清理自己年轻那会儿,渴望阅读时塞满的书柜。大部分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图书和画册,都捐献到小区的捐助箱,这里有志愿者将它们分发到贫困地区,那里有渴望知识的孩子;小部分有年代的老书,立刻让我想起了这个书局。 在初秋一个小雨缤纷的日子,我打着伞推着自行车来到砖塔寺,进门听到的第一句话是:“请把雨伞放在门口!”我照着人家的吩咐做了,然后赶紧说出自己的来意,以免人家嫌弃——大下雨天的给人家添乱。得知我是来捐书的,人家走过来道谢,于是我把准备好的台词和盘托出:人民文学出版社七十年代的版本、事先来询问过、得知你们有用我才拿过来的。然后我一边从双肩背里往外掏,一边分门别类介绍这些书的大概内容:这几本是文学名著、这几本是摄影名家的教科书、这几本是改革开放之初翻译的,外国著名性学家的专著。 我慢慢地介绍着,内心却一直期待着对方,为我诚心诚意的捐助做点什么。比如给我一张捐赠证书,或者给我一张读书卡,以方便我今后来阅读。哪怕您能简单地告诉我,哪些书将放在院子里的书架上供大家免费阅读;哪些书将作为珍品供书友们淘;哪些书作为藏品本店将收藏。因为上次来询问时,北屋的员工大姐指点我捐赠去南屋。于是我想当然地认为,既然有专门的捐赠点,那一定会有一套接受捐赠的程序,毕竟是上过电视的京城文化名店。 然而这么有文化的地方,别说仪式感,就连一点老北京人的老理儿都感觉不到,放下书怏怏而去的我好不怅然!要知道,这些陪伴我走过青春岁月、陪伴我颠沛流离多少年的书,从感情上讲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如今却被我卖儿卖女“卖”给了别人家。就是这种感觉。 经常在网上和微信里看到人们在抱怨:“老北京的胡同拆光啦!”“老北京的味道快没啦!”“老北京……”,其实虽然老北京城里如今房倒屋塌,但老北京的魂儿还没有彻底消亡,依然魂牵梦绕在老北京人的心中、依然徘徊在四九城的胡同口。可您们这些靠北京文化混饭吃的主儿都不拿它当回事儿,那这口气就真的没有立足之地了。如果这口气断了,那如今的北京城即使再盖上多少青砖灰瓦的四合院,它也不可能再回到那个大爷大妈邻里街坊的老北京了。 几本旧书竟然扯出这么多闲话,真是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