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胡同谣,带你了解金融街地区55条胡同原创 北京西单传统文化联盟 2019-08-24 17:15:06
# `" s; M# t$ o/ {7 ?
6 O+ f3 {. q* B `: F' ~) r2 G* U4 c2 K
金融街,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金融管理中心,聚集大型金融机构和企业总部将近200家。: G9 R: P8 c- Y; a: {* \( A' r
​而在过去,金融街地区还是危房率高达78%的旧城区,整个地区只有1处金融机构。
0 i7 @1 ?$ f1 j. z其实,如今金融街大部分地区位于元明时期的金城坊和清代内城的宣城坊。虽是“金城”,却不是金银的金,而是来自“国家安固不可摧,状若金城也”,比喻的是城池坚固,难以攻破。
5 }% o$ n# }+ j7 Z. k$ a" d自元代以来的几百年间,金融街地区历史厚重悠久,形成了近140条胡同。近日,偶然看到一首金融街胡同谣,涉及胡同和地名达55处,特来分享一番。) q8 g* E" T, R
阜成门里王府仓 顺城街东是民康
/ y' `: [- T1 j: i* R提麻线 过丁章 中间穿过锦什坊
, Q2 X% x4 G2 F2 a/ B4 d# m8 h马市桥 跨沟沿 羊肉吃了一大盘3 H. @1 y# |- q8 }' u! W5 ~: i
大水车 真潇洒 吱扭吱扭奔砖塔% M' Y7 L: O+ I+ _% ]' g
大院旁边是小院 再走就是南钱串% Y: k, G% d$ a' o4 u
前英子 后泥洼 门前有条猪尾巴# t2 Z" f7 ]. N. r
兵马司 面朝南 十八半截紧相连! T) W7 H# U6 E! p1 U. h
丰盛过了西斜街 红庙里头歇一歇
& w) S0 K& |9 r' Z甘石桥 车马来 大木仓里卖劈柴4 Z+ E2 X! e5 x/ i
西槐里 迈大步 二龙坑边是皮库/ k5 ?/ u" `- h$ Y) F3 y
过西单 脚不歇 一步跨过教育街# B# M. `$ q4 M" l
带手帕 讲卫生 头发梳的亮晶晶5 G" X/ [, z* X" s% F* _$ F
受水河 水在哪 问问旁边石驸马/ M2 g( q, F5 ]
东太平 西太平 温家街北是圆宏
# X6 `' r( L) h* g国会街 连月台 葵花开处是老莱. c; N% q$ w6 K2 F
南闹市口 北闹市口 成方街您往北走
6 T$ M1 G _/ d" _" c4 g京畿道 二龙坑 城隍庙西花园宫
7 K: c5 T: \- ?7 Q N+ R, e/ h学院按院与屯绢 三条胡同肩并肩; }$ U5 j9 d9 J& j) f: I* c
坐跨车 说闲话 眨眼到了辘轳把2 z" b* {+ A. O1 i
辘轳把 走到头 迎面就是武定侯+ n `% l( i$ G
武定侯 向北行 孟端连着养马营+ c3 F# b7 {) O4 W" p
养马营 一留神 咱又转回了阜成门2 {0 N) p' B- T6 @& {4 B
阜成门里王府仓 顺城街东是民康阜成门、王府仓胡同、阜成门南顺城街、民康胡同# J& H' Q( u" ?
 阜成门箭楼 1915年前后
/ ^5 K" m8 `0 o; W& ~7 d% k, U阜成门,老北京城西的一座城门,元朝时叫“平则门”, 明正统四年,改称阜成门。4 G+ c! H! U0 V5 _
 阜成门城楼前出城的骆驼队 1946年 6 I% |1 n- I1 E' r" E% P; H4 ]. s$ {2 C
阜成门,也叫“煤门”,从京西门头沟而来的运煤骆驼队,经常从这里进进出出。老北京都知道“阜成梅花”,那是煤栈的客商捐资在城门洞里放的一块汉白玉梅花石雕,梅、煤谐音,可谓用心良苦。
$ b1 c& Y) z1 Q# z% ^; |5 x 阜成门内大街 1961年 G! w$ W9 j/ C7 u: H; d) F
 阜成门内地区俯瞰 1990年
1 P4 l& X1 c* ^1 Q5 n% \% g& ~北京所有城门都各自对应着一条大街,阜成门的这一条,元代时叫平则门街,随着城门名称的改变也随之改为阜成门街。1956年,将东侧的羊市大街并入,合称阜成门内大街。3 l& y0 q; Y0 G4 s* I3 W* s5 j
 阜成门南顺城街 1961年 # S+ [; Q. c4 _# l+ ?2 A- J
 阜成门南顺城街 2001年
8 ]; ^* O9 N7 K# c2 z+ S$ a) j 0 v) ]3 W) M. P$ J5 H% U
7 p/ u' f4 ~5 Z广宁伯街,明代称广宁伯胡同,胡同内有明代广宁伯刘荣的故居。
0 ]% z2 P# l5 [* I1 I& I 王府仓胡同 2003年
! }2 _# E8 e1 W- q% B阜成门往南到广宁伯街,城墙内侧,有一条阜成门南顺城街。1970年,街北端被拆除,兴建阜成门桥。阜成门南顺城街的北端就改在了王府仓胡同。
' [& ~6 a. Y, T
& V- e, ^0 [) h/ S; i. v6 K* I! T! a6 V. j' j" D
民康胡同,原本叫巡捕厅胡同,因胡同内有西巡捕厅而得名。 明代北京城,并没有沿袭元代,而是照搬了明南京城的都城制度。为加强巡防职能,除设五城兵马司以外,明代还在内城另设东、西巡捕厅,此处就是西巡捕厅所在,胡同也因此得名。上世纪50年代,改称民康胡同。
2 e# M2 s, w4 K% G2 j1 q提麻线 过丁章 中间穿过锦什坊大、小麻线胡同、丁章胡同、锦什坊街
+ h: [. y' _- a; V, Y 大麻线胡同里的顺城郡王府 1987年 : z. f" C& ?% r" m9 |4 p
 丁章胡同北侧 阜成门内大街南侧 2001 G% I; B' P$ l. c9 ^7 W' {1 T: \! N
丁章胡同,明代称丁儿张胡同,清代称丁章胡同,亦称汀漳胡同、兜章胡同。胡同看起来平平无奇,却有闹鬼的传说。9 @! q7 F# Q( V
 锦什坊街 2001年 % }0 n" Z+ c. }4 ?4 N8 Q5 j
 锦什坊街北口 1961年摄 6 u! b: j1 N0 G! A( `: g% A% y( I) |* _
锦什坊街,是元大都的“九经”之一。元明时期,金城坊门在胡同巷口,上书坊名。入清后,罢坊改旗,坊门自然也就废弃了。清人朱一新在《京师坊巷志稿》一书中猜测,锦什坊街或为“金城坊街”的讹传。
4 |6 Q( D5 z" W 锦什坊街正在修整的清真普寿寺 2015年图源:新浪博客@lixt9999
+ q( p, G7 {" h+ a' V胡同内有明代清真普寿寺。1925年,鲁迅曾在胡同里成立“莽原社”,创办《莽原》周刊。
% j$ n) z; ]0 l: O/ i" G n* c马市桥 跨沟沿 羊肉吃了一大盘马市桥、沟沿、羊市、羊肉胡同  《北平市全图》中的马市桥、羊市和羊肉胡同 1921年 6 K# L1 T+ Z* l1 |! x( g6 `
马市桥位于现在中华路与阜内大街的交汇处,当年桥下是一条明沟(即明代大明濠),上有一石拱桥,因在马市附近,故称马市桥。因年久失修,石桥满布漏洞裂缝,行人必须跳着迈步,有“马市桥,跳三跳”之说。
& I; R$ S j/ p: K8 y 元代金水河河道示意图
4 S E# J8 }! o4 S; i马市桥下,元代时为金水河河道,是宫苑用水线路之一。明代金水河上游水源减少,逐渐改为排水沟,俗称河槽,后改称大明濠。清代更是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臭水沟,俗称沟沿。& o, a% y3 E* n1 Z6 f/ R& S, ~1 W3 [
& \6 d' m# `4 G# p' o
! G) p* O( _5 t! I0 {1929年,开始明沟改暗渠工程,用的是拆皇城所得的城砖。马市桥也在这时被拆除,改为马路了。1930年,工程完工,沿暗沟之上建成的马路统称为沟沿大街。这条大路,可以说是北京最长的斜街了。随后,这条路还被冠以抗日英雄赵登禹、佟麟阁的大名。
# G% W5 B5 e3 y1 d, O( A
( P" U B" Q/ p% F. I7 w/ n2 F1 z7 _- V# I- d' Q) T
马市桥往东走不远,就是西四的羊市和羊肉胡同,据传早年间这里是回民聚集区,羊肉胡同里开了许多羊肉铺。直至新中国成立后,这条胡同依然羊肉铺云集,叫卖声此起彼伏。羊肉胡同里走出的明星——黎明,在接受采访时曾回忆说,他从小就是闻着羊肉味长大的。3 x! W7 {* ]( W. o1 I

% B! }# ^: K9 L& ?% R, R1 K, V ]- [; S6 H" H! E L
不过,如今羊肉胡同早已没有羊肉味儿,更为有名的是胡同东口的地质博物馆、珠宝市场和开心麻花剧场。
) C5 p. ^# r7 n! ^- r+ M大水车 真潇洒 吱扭吱扭奔砖塔大水车胡同、砖塔胡同
! x$ \8 S9 m0 z 大水车胡同31号 1 R2 a5 v3 I' T- D3 V+ N5 l
大水车胡同西,有小水车胡同,在明代时两条胡同合称水车胡同。水车在老北京生活中必不可少,平时吃水都要用水车拉,老佛爷也不例外。, \" T0 G1 Z, k$ m% ?6 V
过去有专门拉水车的,要挨家挨户地送水。夏天还好,顶多弄湿衣服,到了冬天,脚下要踩着结冰的地面,手里推着结冰的木车,一步一步蹒跚地走着,那辛苦,可想而知。) f9 O. T# Y$ ~! K
 砖塔胡同东口 可见万松老人塔 1961年 ; s4 z0 U9 J2 A" o( H' L3 A" z6 T4 \/ W
大水车胡同往东,越过沟沿,就是北京最早的胡同——砖塔胡同,得名于胡同里那座万松老人塔。近一百年来,胡同里住过两位文学巨匠:鲁迅和张恨水。+ l$ h7 k: V5 M& c2 f! Y
大院旁边是小院 再走就是南钱串大院胡同、小院胡同、南钱串胡同  大院胡同东口 2018年 7 J+ p) _$ C) b' c1 E5 ~% s
元代时,西四这一带,勾栏瓦舍,歌舞升平,关汉卿经常在这里出没,一是因为他的戏剧在这里上演,二是因为这里是当时的妓院群集的地方。比起大家熟知的前门八大胡同,这里要早了约五百年。
! C* J7 m: V$ k' _7 t1 w仔细看周围胡同的名字也能看出来,比如:粉子胡同、大、小院胡同、前、后英子胡同。: d1 k) C% E$ P6 r" X' w) d4 Y `" w
 大院胡同9号院 2016年图源@我爱机灵豆
; f1 O% z, f8 W) ?4 \/ b大院胡同和小院胡同,在明代本来是勾阑胡同,顾名思义,这里本是“莺歌燕舞”的地方。清代时改称院儿胡同,也称燕儿胡同、阮儿胡同。大院胡同9号,原本是清代多罗贝勒永恩府旧址。建国后到1963年,郭沫若曾在这里居住。
6 q( ^# f3 [5 j# a% a4 {7 V4 y0 b8 D1965年,大院胡同并入了二道栅栏,小院胡同则并入了南钱串胡同。这里的南钱串胡同,和钱并没有关系,而是因胡同狭长弯曲,内有岔道,形似钱串而得名。$ c4 x, V; b) l3 `3 g. Q
前英子 后泥洼 门前有条猪尾巴前英子胡同、后泥洼胡同、朱苇箔胡同 ; v4 F9 G3 W j" x. B7 B8 U7 O& O8 V
 前英子 后泥洼 底图:《最新北京市街地图》 1948年 # X9 C3 _2 \, A% B6 }
后泥洼胡同在前英子胡同西边,其南侧有前泥洼胡同与之平行,两条胡同正处在太平桥大街、西斜街两条老河道分道夹角处,自然而然地,发展为沼泽,这便是泥洼的得名由来。
2 Q4 ?0 P( m1 V/ {9 g6 b! J- L6 H1 a 朱苇箔胡同 图源水印 6 v8 Z3 @! z& ~2 o, J
小院胡同东,有一条朱苇箔胡同,原名猪尾巴胡同。不长的小巷,却曲里拐弯好几个转角,就好像弯弯的猪尾巴,这也正是它得名的由来。5 M& c+ U, x! w' V7 ~2 N% a
兵马司 面朝南 十八半截紧相连兵马司胡同、十八半截 & Y5 s% v9 t' e( ]/ x. Z0 d6 k
2 X; z' o$ b& ]5 Q2 m
) d" \' S M* \, t6 d
和巡捕厅胡同(民康胡同)一样,兵马司胡同,也是一条以官署为名的胡同。
# e3 e A3 c( e9 r4 a兵马司的主要职责为“防察奸宄(音同鬼),禁捕贼盗,疏通沟渠,巡视风火,其责颇重”, 不过根据明末《金瓶梅词话》中这句“兵马司倒了墙——贼走了”,可见当时五城兵马司的主要职责应为抓贼。( I$ J$ t6 i' D2 P& y4 Q$ M
清沿明制,初设之时,执行严格,为政清廉。不过日子久了,兵马司则是由捕盗改为与盗贼同流合污,不得民心,最终被取缔。
. o( p2 l7 [5 c& N7 h6 o7 D 《北平内城西部图》上的十八半截 9 B4 u- @% V; \) E
兵马司胡同往南,过了丰盛胡同、前、后泥洼胡同,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名为十八半截。
/ u+ R# {* W7 e6 y何谓十八半截?就是因为与之相交的十八条胡同都是南北向的半截胡同,就像一把大刀,拦腰斩下来,斩出了十八条胡同。
, b/ b( b, C+ l丰盛过了西斜街 红庙里头歇一歇丰盛胡同、西斜街、宏庙胡同
- P* f1 ?7 c7 h9 _0 m6 }( L 丰盛胡同
' ~2 \/ v' i# K: j' N丰盛胡同,得名有两种说法:一是据传明代熹宗皇帝的乳母奉圣夫人居住这胡同里;二是传言明成祖时期丰城侯李彬的宅第在此,胡同称丰城胡同。不论是哪种说法,在清代时,都被讹传为丰盛胡同。# B' y& a4 @- y* e% g5 P8 C
 中直礼堂 6 H" z4 K, _& ?" ~, ?; X
胡同内有三所学校和一处机关大院,但最为显眼的建筑是中直俱乐部(中直礼堂),六十年代时,在整个京城首屈一指。
4 D) }- V: J& x, G v" U5 [+ x 西斜街 2019年
" G" r, ]; z( I8 d+ u6 V西斜街,和沟沿一样,原本也是金水河的河道,沟沿后被改为暗渠,西斜街则是河水枯竭后被填埋,依河道走向形成了斜街。# @! a5 ]6 H- k7 r7 I
西斜街内有明代显应观遗址,据传当时这里是京城龙脉所经之处;清末民国初,这里又成为太监养老之所,传言说李莲英出宫后就在此居住;如今,这里是一处破败的大杂院,难觅旧时庙观痕迹。/ W2 v% }# h2 k1 M- n, y6 [

* g' p! L! a5 O! @
8 ^6 w$ b! T O$ Z, S" N6 \西斜街南侧就是宏庙胡同,明代时称红庙儿街,也称红庙胡同,因胡同内有座关公庙而得名,1911年后,改称宏庙胡同,沿用至今。如今,胡同内最为有名的就是那所建校至今136年的宏庙小学了,老舍先生及夫人胡絜青曾在此任教。
6 ^* t5 O! M9 m1 n甘石桥 车马来 大木仓里卖劈柴甘石桥、大木仓胡同、辟才胡同
2 _3 ^* G9 k3 I/ M( g$ m0 b 甘石桥公交车站
' V5 r" f9 o; a' |9 r5 I甘石桥,和马市桥一样,同样都是金代金水河沿途建起的石桥。甘石桥原名干石桥,取“河流干涸余下的桥”之意,但老北京更多地认为是“赶尸桥”的谐音。听着很恐怖,其实赶的并不是尸体,而是活人,不过都是要砍头的犯人,过了这座桥,很快就变成尸体了。4 t9 l0 z% p9 ?# H9 M( K5 P1 M
 大木仓胡同里的郑王府临街门 8 _* q5 B1 [" y0 w# L
大木仓胡同,清代时称打磨厂胡同,又称大木厂,后讹为大木仓。胡同内35号为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郑亲王济尔哈朗府。
0 L7 `4 d& h( s* A1 i9 K民国时期,郑王府是凶宅之说传得沸沸扬扬,这有当时的鬼片《十三号凶宅》的加持,也有当时传教士的每日唱圣经的声音渲染氛围,更有八国联军在二龙坑屠戮民众,“尸积如山,流水为赤”的史实为基础。一时间,二龙坑的郑王府,令民众望而生畏。
' k6 Q% A1 o3 V7 P$ i. @& W 辟才胡同 3 m) n3 Y; Y4 G+ T2 D& N1 J
辟才胡同,明代称大石佛寺,以寺得名。清代改称劈柴胡同。1905年后臧佑宸在胡同内开办京师私立第一两等小学堂。以"劈柴"二字之音,取开辟人才之意,改称辟才胡同。
, O( ]" e$ O/ r& l1 U西槐里 迈大步 二龙坑边是皮库西槐里胡同、二龙坑、皮库胡同
& s: Y* i; p8 S# n4 _& H: C3 J2 j 北平市全图(局部) 1921年
% d% l9 Y/ \9 s W口袋胡同,后改称西槐里胡同,现已消失。西单北大街对面,有东槐里胡同与之相对。
$ |! T/ K( n3 M8 e4 j9 H: Z& S( X
: d5 O( Q/ ~3 p1 e/ Y8 t8 `; |+ L8 V- y
皮库胡同,据传清代时为皇家储存裘衣裤的的地方。如今,胡同东段内早已没有了民居,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西单大悦城和君太百货。
6 P5 F5 z- b/ R( U5 R过西单 脚不歇 一步跨过教育街西单、教育街5 {, L5 o$ j' \. Q0 z
 90年代的西单商业街 ' [1 z8 p) |7 Y; @; J8 d& M
提起西单,想起的都是逛吃,这种“传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西单商场的建立,由原来零散经营的“拉屎大院”,一跃成为北平城里“商场”的代名词。7 i, H) K* l" G- ~! [
改革开放后,伴随着西单劝业场开业后引领北京的时尚潮流,西单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华威大厦、中友百货(今汉光)、西单大悦城等一座座商场拔地而起,西单逐渐完成从商业街到商业区的华丽转身。
% h, V7 D+ ~) N( K! u 教育部街里的清学部遗存
! Y* F7 x* X4 V; ^, @; L1905年,科举取消后,清政府在敬谨亲王府旧址上建起了学部。民国后,改为教育部,鲁迅曾在此工作。
/ H9 H4 J+ [/ N2 F9 C) @" n! Q带手帕 讲卫生 头发梳的亮晶晶受水河 水在哪 问问旁边石驸马西单手帕胡同、头发胡同、受水河胡同、石驸马大街6 H2 D/ U, N; C$ f% I( k
 西单手帕胡同东头,胡同内21号为龚自珍故居,现已无存。图源@厚德东方 7 l0 f( }# E; w: I5 R5 J$ A
 《最新北平大地图(解放版)》上的头发胡同
5 U! \9 `! h6 w' q3 ~ |) u头发胡同,原是唐幽州城北垣,而胡同北侧的受水河胡同,则是当时的护城河所在。7 M3 M$ J. C& H, J
胡同东口有民国时期文人如潮的小市,其中有书店数家,中午还会有打鼓的出摊。另外,胡同内还有国内第一家面向普通民众的图书馆——京师通俗图书馆,是由时任教育部第一科科长的鲁迅一手操办起来的。+ @# D: x; N. y" k% N$ S: s
 新文化街的克勤郡王府 : a/ i: i; y- f+ e9 T* [+ {
新文化街,原称石驸马大街,得名来源于胡同内明宣宗的驸马石璟的宅第,1966年,改现名并沿用至今。
1 I% H: i% z, I' U胡同内有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克勤郡王的府邸,鲁迅曾任教、“三一八”惨案中去世的刘和珍、杨德群的学校——女师大(现鲁迅中学),以及镶红旗满洲都统衙门(现为民居)。
' g6 @* Y5 B4 E东太平 西太平 温家街北是圆宏东、西太平街、温家街、园宏胡同
% ^+ L; F( X0 O/ I 东太平街38号 天仙庵旧址图源@厚德东方 3 N* q$ W, l2 ~7 r
东、西太平街,原为金中都北护城河河道。明代地处北京内城。清代河道干涸,形成街巷,因地近太平湖,初称太平街。后以南闹市口为界,分别称东、西太平街。9 A6 ]% M0 w7 h) P( ~
 园宏胡同5号 圆弘寺旧址图源@家在北京
6 c! n' a8 H$ R, ?) e在佟麟阁路南段以西的胡同里有很多寺庙,几乎每条胡同都有一座庙,胡同大都是因寺庙而得名的,且个个历史悠久。像天仙胡同里有明代的天仙庵,承恩胡同里有明代的承恩寺,石灯胡同中有唐代的石蹬庵,园宏胡同里有唐代的延洪寺(今圆宏寺)。9 a5 b: [, \3 R+ C0 K6 n) ?
国会街 连月台 葵花开处是老莱国会街、月台胡同、葵花胡同、老莱街
5 y1 |1 Y, \3 M# R& m1 P 民国国会议场 # Q4 {( U [1 C- u
在今宣武门西大街,原本叫国会街,顾名思义,街上有着中国第一座国会建筑——民国国会议场。1949年4月,新华社入驻国会大院,成为了它最终的主人。7 ~! i( O8 T3 j
 北平内城西部图(局部) 9 u0 L( g* E* M+ V. w% i
月台大门,即今月台胡同,据记载胡同里有萨弼贝子府。( H9 \; M" N+ N" T w
茄子胡同,明朝时称“祁家胡同”,和温家街一样,都是因姓氏得名。1965年整顿地名中,胡同改名葵花胡同。' W; b- ^* L( f; F
老莱街,这也是清朝的叫法,据传胡同内有位年岁已高但仍十分孝敬双亲的老者,因此借二十四孝中的老莱子而得名。1911年,析为前老莱街、后老莱街、小老莱街三条胡同。
0 h1 @. G7 W0 M ]# G( Z南闹市口 北闹市口 成方街您往北走京畿道 二龙坑 城隍庙西花园宫南、北闹市口、成方街、京畿道、二龙坑、城隍庙 ; P) r3 K0 C2 R# s1 W1 @8 C$ G( ~ E
 1998年的闹市口北街 图源@图样山
7 b3 i2 K0 n0 c2 m0 {$ c闹市口,顾名思义,就是热闹的街市。在过去,老北京日常购物,多是去集市、庙会和街市,赶集和庙会都要跟着时间走,流动性很强,街市则是固定的。
' ?% U* T* b& l+ Z4 c* X小小闹市口,却是“五脏俱全”,不用远足,便可衣食住行,应有尽有。
, J- m3 S) b% t7 i; H+ ^6 r0 L京畿道,并不是真正的“京畿”(国都极其附近的地区),而是因明代在此设京畿道御史衙署而得名。清代改称京畿道胡同。现为京畿道小区。4 m, N" h7 O @) X7 m& q: l

, T, ]7 W; ?3 z% } n
$ s2 y( x( H$ F金融街地区在建设过程中,消失了53条胡同,元代的都城隍庙却被精心保留了下来,并且经过大修,焕然一新,成为林立的高楼间最后的古都遗韵。
8 U# x" h- \' k3 i! S9 v学院按院与屯绢 三条胡同肩并肩学院胡同、按院胡同、屯绢胡同' s9 m4 \. s8 ?. V8 d0 f. o5 f
 按院胡同 + _, l& e$ ^( w% p! s+ g
这三条东西走向的胡同,都是因明代的衙署而得名。学院胡同内有提学察院衙署,按院胡同内有巡按察院衙署,屯绢胡同则有屯马察院,因此明代是的胡同名字也因此而来:提学察院胡同、巡按公署和屯马察院胡同。# |& x7 V1 a) u7 A5 x s
到清代,提学察院胡同改名学院胡同,巡按公署改为按院公署,只有屯马察院胡同不同:因简称“屯院”,时间一长,被叫成了“屯绢”。
6 @# o: {" C/ o( K$ C1 f坐跨车 说闲话 眨眼到了辘轳把 辘轳把 走到头 迎面就是武定侯 武定侯 向北行 孟端连着养马营 养马营 一留神 咱又转回了阜成门跨车胡同、轱辘把胡同、武定胡同、孟端胡同、养马营: {4 c8 k3 b+ D; D2 ?
 跨车胡同13号齐白石故居
4 R6 p* N. W) G( u& J在建设金融街时,胡同已经被拆,只留下这里,成为高楼之间的孤岛。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由齐白石后人居住。' a5 Q. W9 H* A k" l' w. S
 轱辘把胡同
/ m4 M7 H, n- u6 ]" k u. ] # Z# Z5 o/ f& [4 k3 R1 ?
. B% U/ R- f! g" u4 [" ?6 D 武定胡同23号里的亭子 这处院子疑为武定侯府 图源@苏雨农
+ ~9 R" U% d2 L9 Z; g武定胡同,老北京更爱叫武定侯胡同,顾名思义,胡同里原来住着一位武定侯。和齐白石故居一样,这里周边都被拆没了,只剩下孤零零的23号还在胡同里伫立着,等待着后人吹开厚厚的尘土,找寻历史的真相。
, i, E$ A& s) W5 P: E0 t 孟端胡同 # |. h! U. X1 l# V. `* O5 z
孟端胡同,得名原因十分“简单粗暴”:明代时,应天府府尹孟端府第在此,由此得名。胡同内有果郡王府。
. R; i% j8 X. @, \1 H0 M; I4 {: x - S9 h" m& b# `( o0 {; v H* O Z. |$ U
( r4 \- o: k$ T" A6 b, |仔细看地图,其实这首歌谣最后三句的几个地方位置描述有误,武定侯胡同其实在孟端胡同和养马营的南边。
( k/ A; T, L! V: U* @
0 Q( |. i7 y8 ^! T2 B4 K1 W' l0 p! S- a L! S
/ A( l! \% {3 ]( E# H D! H/ p3 F" d. c5 u7 i( ~' I4 F4 F8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