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49068
帖子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11-5-2
最后登录1970-1-1
|
) s7 \! ]* T" t1 p. `$ P
& @# v. N* u( o" e( G
& s& e' [* y* @$ v W0 ?
( R: c @% L/ k6 W) w3 w1 @
- H6 o' `2 X7 s/ \1 q2 a4 ~9 H; _0 E4 t
* m5 G1 z- o# P, |. c8 F$ D! h5 L* Q+ D$ u( }
" @( U8 G) |0 ]) A# B3 s
1 E- c6 k k c- B! v( G
" i+ S& Y0 w. r1 S, c/ O( M+ y9 }% f
9 S4 d5 w1 y8 k% M/ T' j( N
1 J) o! Q+ [/ V" j, N) P5 Y& C( B! e! o& I# w+ B n$ v
; ]1 v5 C8 g# P0 J( C
6 A& U8 p6 a1 g
1 Z, p7 w: _6 F$ n) ]9 b) r0 j
, Q0 X; h# C! }( \1 U
( n- ^' k4 ^* P; B8 P, l q1 A# h- P: B2 F# L" _
+ Y S& c9 p7 I
/ {! Y) a2 J" N. z) v7 F! Q5 ~9 L: C4 r- x7 l5 b5 N
6 e* J" U0 h' Y9 U
^" c; i) R7 g' C: N
4 i3 X# T! c. i- b( s5 S$ |) H, O, |
5 ]9 Z- f8 S+ `5 f
& n( j2 c* V" a# G3 o% U' o( n4 [
【转自旧影阁,1956年。摄影:贝克】因我觉得原图片说明文字并不十分严谨准确,所以没有一一图文对应。附录于后供大家参考。: t7 S% o2 \1 ^! [8 M
【东单地区街景】东单是北京市的一个地区,位置在东单北大街、建国门内大街、长安街交叉口。这里曾经有明代建造的牌楼,1923年,由于交通阻塞,牌楼被拆除。
: n' \4 r1 H" f* j: o. O0 R【游园的母子】北京城区的东四、西四、东单、西单四个商业街区中,东单距王府井最近,几乎是毗连的。当时,参观王府井的人顺便带上了东单。去东单买东西的人,如果有时间,就会到王府井去。由于店铺密集,商品种类多,交通也顺畅,商业区的人气是别的地区不可比的。
& Q& I; |5 e& s: c: G6 ]) \+ p【明代城墙】明清时期,北京城墙的保护和修缮受到高度重视。墙体砖体如有损坏、倒塌和开裂的,会及时予以修复。至二十世纪初,京城城墙基本上是完好无损的。清朝灭亡后,为改善交通和修筑环城铁路,先后拆除了五座城门的瓮城,并拆除了皇城城墙和东安门。
0 R5 h: i3 k0 ]8 z2 F# o7 b* S7 h【北京饭店】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北京饭店迁至东长安街,兴建五层楼房。1917年,中法实业银行出资再度扩充饭店,向西发展。在清朝理藩院旧址上兴建了保留至今的这座七层楼,由Brossardu Mopin & Cie设计,是当时北京最高的建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为国务活动和外事接待的重要场所。- ]( X, S8 i5 [* g: R7 [ p* ~
【前门大街街景】从明朝到清朝,此地称为正阳门大街,京城老百姓俗称前门大街。六十年代中期正式定名为前门大街。图中的前门大街茂林玉照相馆门前,是北京市公交1路公共汽车。
. ~8 E0 q% N% P- w2 M9 U/ V3 s0 d【卖水果的小贩】民国24年(1935年)9月5日,北京公交1路正式开线,线路由朝阳门经东四、灯市口、东安市场、北海、西四至阜成门,全长8.6千米。1946年公交1路重新开线,线路全长5.78千米,由前门经东安市场至交道口。1951年4月7日,为减少乘客倒乘,北京公交1路与原北京公交6路合并贯通。. M% o) c1 S2 P5 d7 @; G8 U
【廊房头条】明朝初期,京城的商业不景气。明成祖为振兴北京的经济,为了振兴北京经济,设廊房;廊房的功能与现代商业街相似。此地区最早的生意是黄金买卖,亦是京城著名的珠宝街。5 O. I8 R" h( I0 u4 e/ N* O: U% @. f
【胡同风景】过去这里有灯街美誉,文盛斋、秀珍斋、华美斋等几十家灯笼铺聚集在此。清朝末期,正月十五会举办灯市,此地灯笼铺会点燃灯笼,异常热闹。京城著名的天宝、三阳两家大金店、京师第一劝业场均在此地。
, v3 m5 Q8 q$ D7 a4 c【公用电话】1904年元月,经清政府授权的中国第一个官方电话局诞生了。据说当时安装了一台百门人工电话交换机,老北京的电话事业开始了发展。京城的公用电话亭出现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解放前全市有四十多个公用电话亭。五十年代初开始,增加安装万余门交换机,有效缓解了市区电话紧张。
/ [- [; w+ q+ I' y, M4 ~$ d1【竹制童车】公用电话曾经在胡同里存在了很久。胡同的某个小店小铺门口挂上一个“公用电话”牌,主人边做生意边守着电话,有人来打电话收几分钱;遇上来电话找人,管电话的就会去找人接听。后来,公用电话逐渐在公众视野中消失了。 W, Y* W: ]: P3 n1 L
4 Y- k: Z" R) N0 ~: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