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了然客 于 2019-4-3 11:46 编辑
' U- t9 \/ B v4 |% ?% B% Y
# V3 D1 t9 H- ?清明习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牧所写,流传千古。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祭祖缅怀先人的日子,清明正逢春日也是人们郊游踏青的时节,杜牧一首绝句把清明节人带入了一个与哀愁悲惨迥异的焕然一新的境界,小牧童热心甜润的声音,远处杏花似锦,春意闹枝,村头酒旗飘飘,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致诗创造了一幅凄迷感伤的艺术画面,后两句则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前抑后扬,对比交错,相映成趣。扫墓与踏青是相得益彰的事情,过去人们讲究踏青,春日时光携家带口的出游,上学了踏青该叫做春游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到六十年代中期文革以前,每年的清明过后各个中小学校开始组织学生们去郊外或公园春游了。 早先清明节的习俗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清明节又叫寒食节,特殊时节品味独特美食,感受传统节日的气息,更多的是对已故先人的缅怀思念。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在咱们北京清明节,人们都吃些什么呢 ? 驴打滚、艾窝窝、糖火烧、糖耳朵、馓子、焦圈、姜汁排叉、螺丝转儿、豌豆黄、麻将烧饼、硬面饽饽、沙琪玛、奶油炸糕、这就就是京城大名鼎鼎的 " 寒食十三绝 "。 昨天看到微信里有人发“清明前三后四不能问好”的说法,看了之后感觉有些好笑,一看就不是咱北京人编的,自古清明是可以说快乐的说法其实已延续很长时间,不能说清明节快乐是近两年外来文化和习俗混进了北京一些不着调的说法才冒出来。有人说清明节安康,这也不适合。“安康”本指的是社稷安泰,人民康乐,并不是祝人平安健康的意思。那么为什么可以说“清明节快乐”,是因为清明节是春季最重要的节日,它将寒食节、上巳节等节日糅合在一起。清明节的主题不只是扫墓,更重要的是把扫墓和踏青相结合。清明节并不是悲伤的节日,祭奠先祖,除了表达对先人的哀思,也使后人获得了精神慰藉。而踏青郊游作为清明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为了让人们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满怀积极的生活态度。而有观点认为,当今社会文化中的清明节,是与祭祖、扫墓这样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人忌讳清明问好其实也无妨改成“您早”或“您吉祥"不也是一种问候吗。 过去人们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如今已演变成了春游,插柳改为了植树,春意黯然的四月北京及周边的花都已经开了,樱花,桃花,玉兰,油菜花.....大北京已经变成了一片花海,清明前后挑个天朗气清的日子,和家人一起去踏青吧赏花放松心情吧。 2019·4·3· 九城了然 + I0 P& J. }) g& |/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