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24850
帖子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08-11-17
最后登录1970-1-1
|

楼主 |
发表于 2018-6-2 08: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8-6-2 12:19 编辑 . B# ^+ |& R. C( P- h
2 D- n. {+ ^# V5 `: U【转载】4 ]- ~1 V. k0 ^; b% `1 X+ R$ L
@正陽書局
7 |$ ^0 M0 {& O, x辛亥革命发生那年,北京人在干什么?! T# X+ r! ^- k' \
7 K# Z. |: ^7 B
; n6 t- {8 t& Z
* X. \( X7 d/ B
# S/ D- I- }; r. ^! r+ Q1911年,一个叫Maurice-Louis Branger的法国摄影师来到了北京。
* w2 u- Q( H* w4 a( m5 a; A* l8 U* f0 d! ^4 |
当时的北京一片混乱,辛亥革命已然爆发,而溥仪尚未退位,皇城根儿下的北京百姓被裹挟在侵略者、革命派、保皇派的斗争之中,过着如履薄冰的生活。& b! j0 c& O- l
) _9 r1 ^# U! w. z/ H) |
, v- P& f1 |; z# V
2 r9 I, w! J2 b* c, N U
▲其实摄影师这里拍的是英国大使馆。英国大使馆的馆舍原为奉恩镇国公奕梁的府邸,位置就在现在北京正义路的西侧,东交民巷和东长安街之间,所以从远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紫禁城。
6 ~0 D0 F: A3 `% {2 C( ^9 I" B
$ u! G" ~% j3 ^( U/ d
! p$ |* e5 d5 h) \6 G2 F
! D" H- i- R, t8 T5 }
▲明陵,中间站着两个印度士兵。
+ ?0 M/ l( a! f7 _! P9 k) l: v# u5 o# i
# w c4 B" D0 K$ q' a
; U0 C+ E5 G/ U. ]
▲从照片中那些一身白衣的人来看,这是个出殡队伍,不过这大街上围观的人也太多了,想来这是个大阵仗,过去老北京有钱人家的出殡规格,那的确是能做到葬礼结束倾家荡产……, T* N ^7 o3 X' A$ E" p* z/ ~/ ?
1 B' }( ~8 {* F
) t) ?' k; E0 C. Q
7 c9 }* D- ?5 ?. S' T
▲进城的驼队。, B" P4 c/ x% n
5 _; v' B4 R9 Q. B) O' c7 F; o+ r: J& K+ w/ F
( w" {2 f; E4 g+ o# N
▲一个被上了枷项的犯人,枷项是将犯人绑在衙门前或市中心示众的一种刑罚,若枷的重量过高,很容易会令受刑者死亡。朱元璋曾经规定全国的枷都要以干木造,长五尺五寸,宽一尺五寸,发展到清代后,这东西官方规定最沉七十斤,但是有变态的,会搞出一百多斤的来虐待犯人。清朝灭亡后,也就是说这张照片拍摄时间的第二年,这种刑罚被正式废除。
; ~: V9 Z6 _1 w
& N2 a# E; w) d1 |9 k% d/ s3 F: [) X9 E, G! h$ ], R) K) @1 W
- J, F% P+ y" h; p8 |0 e* k d▲辛亥革命开始后的难民,不知道为什么还都挺高兴的……他们后面是当时德国驻军在北京的地盘。
) K( A9 r: I2 d9 Y6 X/ m
2 {- r( m7 x" s$ x$ d3 k9 x3 F+ _# b( `8 L
0 K- x3 \2 I* }; _& }
▲北京的牌楼,照片被损毁了一部分。街上有人、有狗、有马,还有驴……想象一下,以前这路上得是什么味儿啊……
- a: `3 o# D7 y5 ^+ C3 W% l6 U. {0 V% o. K/ d4 |; M
% q0 {" ?1 m% ~% O0 [
" w* g) \7 h; C. S▲当时的铁路。8 V" `$ v0 c) R' Z) w! W
4 `3 _& T* e9 x' `0 j& K
* @( d1 f& _( V1 P, F
2 ?8 w" q& E* k3 X
▲刚刚放学的一个女子学堂。
, i& X: j/ e1 L, ~0 e2 g# N5 H! A. N7 m) b. j
% z0 M9 ]% x4 L2 B2 ?
& D3 Y& |7 D1 W! u/ ?
▲外国修女带着一群小孩。
( }" S: T9 ^3 Q+ H2 ?# G: m
* i) W9 P" k8 d
* A! {! n v8 n' E$ X
2 e! ^* ^. K# m3 v- U▲路上走过去的是意大利的军队,和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那个穿着一身清朝服装,造型酷似老电影里僵尸的人。以当时中国人和洋人的关系,他们擦肩而过时,对半都会嘲笑对方像怪物吧。
2 ~$ ^5 d( b/ @) z( a
# Q1 N& |/ w% t; H) C, y7 {; B h! @
9 W4 t* `2 q% G, @: {
▲这是俄国的士兵。
9 k" D$ q9 B% n0 U) a
; J% @. `& X+ w5 t3 X2 r9 [( L0 n& ^6 a: D
) U& ^* }# U1 P2 O9 u$ i
▲世道虽然乱,烟丝不能断。
6 U; c. c8 S" I3 y0 l4 ~& h& z/ x5 |: I$ F( a) a( c- y
# y. p+ z. y& n* _) ]
/ ?9 ]9 D V$ H- Y6 w" m4 D
▲北京外围的马路。' @" J( Y& k2 d' k
8 J. ^8 ~/ F* X1 _; V& [
5 L, q2 r8 N) _2 ?8 ^5 V
+ M3 Y: R# t% \& G" I' t+ c▲一个剃头匠。其实这就多余了,过不了俩月就得剪鞭子咯。8 C$ w5 E2 t+ |1 k3 j# e8 {- C
( [/ y4 @/ r+ m/ h# A
& Z( ~" Q) M6 b$ H
; s1 I' Q8 `" \0 c+ t; `▲一个老爷子。照片本身没什么特殊的,就是这老爷子的长相和姿态,让我想到了《茶馆》里这么一句:“(王掌柜)于是之靠着茶馆大门口,说了一句‘改良改良,越改越凉!’”+ T! \" X" I# a ^ I5 `4 `6 A
, U& _/ @. B! V1 P+ h% W
3 E$ o# G m+ `! j
2 v7 ?8 Y) j( z1 L. s
▲清末和民国年间,“雇驴脚”的行当在北京曾经繁荣一时,当时北京的各个城门附近大都有专门的“驴口儿”,主要集中在通往郊区的几个必经城门,比如通往海淀的西直门、通往卢沟桥的广安门、直达通州的朝阳门、去往西山的阜成门以及连接丰台的永定门或者右安门。老北京人在“驴口儿”雇一头小毛驴,骑上去,又不怕,又不颠,客户体验十分良好。
( a) K6 O! |7 q" W7 j' e% T6 L
k! j9 \" ^1 E: w; q, s9 d L% V( Y: A9 A7 h- y6 K
4 x0 c2 O: n3 q" z! O5 [% k) w% S
▲这是丰台火车站,始建于1895年,于1896年启用 ,是北京铁路修建最早的车站。0 u k2 } m1 m
1 w% H" A" g! h9 g9 u% {
, [ s7 d7 }$ O- P3 E
' _: y8 o" S: ]1 } Z! M1 Q$ q
▲结婚的送亲队伍。6 A. \$ c1 l( Y& e' I, g
: l& J/ V6 c2 u; n+ X/ J }
7 W. J( S9 J5 p& G& o9 o
- v& Q* F7 N! g: v B
▲北京街道上的两个人。这张照片有点意思,一个人向前,一个人向侧,脸上表情都很严肃。在1911年这么个时间点,每个中国人都要选择自己接下来的前进方向。即将由不同立场抉择而引发的各路争端,也就会从这里开始了吧。
# w3 a# X0 t* |/ j: L+ K3 U- `) \) K: h
& r( k% `' |2 x- Z( y+ E3 \5 B1 V5 z) j! d! r& ~ m! U& N
. P$ Q1 m9 Z+ t1 E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