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536|回复: 35

[转帖]今昔和平里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7-25 2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A r4 |! r" m {8 H. @

% v- a) [8 O8 \3 t L L6 {0 X3 x9 }* Z/ a7 E! d0 |5 h, `( F. @: S$ Z+ j4 l- M3 g$ f
* j3 |; H2 @/ K+ o- N, f/ ` 4 s/ O8 i7 Z/ x d, T/ ^9 v" H) r9 C L* Q" J3 v" u( Y8 F8 o0 V8 g; v& v, O \8 [9 m1 h4 f: {# u7 d0 r" a$ G/ E! j) w V
5 n+ C1 G1 E( q! G9 O 8 O% W5 T* o- P6 p1 U) z' {5 G& c( F- T: x. o2 z8 Z2 M, M3 L: F# J" c& t: I* Y
) e. E8 L6 C& ]# ], p+ Y& ]# e5 E) C% B: S/ R0 c$ s% S; V8 E9 S+ Q+ u0 j) Z4 d# L3 B Y8 l8 |
“和平里位于北京东城区最北端,面积6.4平方公里,住有汉、满、蒙古、回、藏等31个民族的10多万居民。和平里的名称来源于1952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会议召开之际,正是安定门外地区大规模建设奠基之时,为纪念亚太和平会议,北京市政府遂将这一地区命名为‘和平里’……”——这是竖立在和平里北街与和平里东街交叉拐角处一块石碑上面撰写的“咼/TD>
" Q: f2 B. {& S0 d+ B/ U3 Z. l! y' R; j0 G/ I2 Z ' ^2 r' {/ L# N2 @& l( ?
6 I: V1 r1 r, E A* }

  回想起50多年前的和平里,当时可不是这般模样。我是在1956年大学毕业从上海分配到位于和平里七区的一个工业管理部门工作的。当时和同学一起坐火车到北京,然后自己从北京火车站搭乘公共汽车到和平里来报到。

7 S o$ X+ ]5 o0 W3 l

  记得汽车是沿着当时的安定门的城墙根儿越过护城河桥到达和平里的,这也是汽车的终点站。在车站对面,只有一家小饭馆儿,其他就没有什么商店了。当时肩扛行李,一下车虽看到了若干楼房,但是往东和往北眺望,却是一片荒郊野外,稀稀落落地只有几间庄户人家。还记得到单位的楼去要向北过马路,而过了马路还要爬过一道干涸的河沟才能到。因为马路两旁都是沟沟坎坎的,走路很不方便。虽然已铺有几条柏油马路,但行人十分稀少,压根儿见不到什么汽车——当时的和平里已经是属于近郊区了。

% c- M `5 B8 V) f) x: Z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50多年过去,如今的和平里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住宅、机关、商业、学校、医院、工厂等综合型的现代化小区了。

+ a; _) j2 E; Q6 P

  和平里的建设是逐步发展起来的,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和平里地区的改建工程一直没有停止过。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许多单位的建立,和平里地区虽然有多个住宅区,但由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兴建的住宅,基本上是两层灰砖砌成的小楼,也就是小筒子楼,每层楼只有一个公共厕所和厨房,住户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尤其是和平里北街南侧的一大片住宅。于是将这些两层小楼拆除推倒,兴建多层住宅楼便成为和平里地区改建的主要任务。

& n! Y0 C. d) w( p3 A

  现在,这儿的几大部委都盖起了新的办公楼,在原劳动部周边的和平里四、五、六区也改建完毕,代替原有两层小楼的,已是最低是6层、最高是10多层的住宅楼了。而在和平里第五俱乐部以南地段,则改建为“和平新城”。此外,在和平里一、二区的位置上,原有两层小楼正被高层住宅和写字楼替代。在和平里东街与青年沟路东口交叉处建成的高达22层的煤炭大厦,更是在众多和平里建筑物中显得鹤立鸡群,十分醒目。

1 V M% r+ |" A5 c

  开通没多长时间的地铁五号线,自北向南从朝阳区延伸穿过和平里,这里的居民搭乘地铁到北新桥、东单,乃至东、西长安街,不仅便捷,而且舒适。这在当年是不可想象的。

' o y/ g& v7 v7 R" C5 w$ N: p

  我在和平里地区居住的近50年里,先是住在四区一栋两层筒子楼里,现在这栋楼已经拆除重建了。后来搬到的七区另一个筒子式住宅楼,也被拆除重建了,自己也搬到了另外一栋单元楼。1999年,单位修建了一栋17层的塔楼,才从和平里七区迁往安定门外小关地区。屈指一算,打从1956年开始到2005年为止,在和平里地区已转悠了近50年,对于在区内机关单位的变迁均历历在目。

& o5 }9 f6 y' _2 d0 H

  和平里地区分布有许多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商业、服务业等单位。五十多年来,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 T0 I. a$ p# O

  林业部位于和平里东街的东侧,建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务院机构调整后,改称国家林业局,负责全国林业管理工作,并建成一座新的办公大楼,全国绿化委员会也设在楼内。虽然大院里的建筑已经和当年大不相同了,但院内仍保留当年耸立的一尊毛主席全身塑像。

! }# v! x3 N# _2 C1 ?; k' P5 [

  当时的煤炭部位于和平里北街的北侧,那里最初是化工部所有,迁走后成为煤炭部的办公大楼。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务院机构调整后改称中国煤炭总公司,后来又改为国家煤炭总局,负责全国煤炭工业管理工作。那座办公大楼,也已经重新改建装修了。

v1 n& g. _0 k w' o" R& G; r1 C" n' x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和平里中街的南侧,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数次机构改革,名称变了几次,原有的劳动部大楼也全部拆除了,新建起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大楼。原来劳动部正门是坐南朝北,新大楼改为坐南朝西,大楼高七层,门对和平里西街,往南可直达雍和宫立交桥下。

6 s6 z1 x! K% D$ D9 u( k

  劳动部礼堂原来是劳动部开会和对外放映电影之处,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记得经常到劳动部礼堂去看电影。由于改建工程的需要,该礼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已被拆除,在其原址已建成住宅楼了。

! b# C" h) Q' y" o) i* e( P

  当年人事部原本与劳动部在一起,后来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迁至人事部大楼办公。这个楼位于和平里中街的北侧,是在和平里邮局的原址建立起来的,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和中国人才交流协会也在楼内办公。当年,经常可见到外地来京的人员到人事部进行人才交流方面的咨询活动。

5 L) q0 F' ?) I+ X8 o

  和平里东街的西侧还有化学工业部规划设计院,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曾作为北京化工学院的学生宿舍楼,上世纪六十年代改为化学工业部情报新大楼。近几年又改为化学工业部规划院,其楼顶的招牌,是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中化国际咨询公司也在该楼内办公。

% N {+ ^8 P$ ~6 g& `( v& H

  和平里七区的核工业地质总局,上世纪五十年代称为地质部三局,核工业部成立后改为核工业部地质局,再后来又改为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地质总局,简称核工业地质总局。其近旁的一座三层小楼是核工业招待所,招待新一楼多个房间已被改为沿街的小商店,这些小商店方便居民就近购物。

' Z5 v6 [" F0 ]+ v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央乐团位于和平里中街与和平里东街拐角处的一座灰色楼房内,楼内一层有排练厅。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由于在朝阳区和平街商场斜对面建起了一栋中央乐团大楼,故中央乐团便从和平里中街北迁至新址。当时中央乐团的指挥是著名指挥家李德伦,著名钢琴家殷承宗曾是中央乐团的一员。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中央乐团改名为中央交响乐团。

; \+ W. d: k( W. |

  在和平里南口的和平里第五俱乐部也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当时的俱乐部以放映电影为主,有时也有各种文艺演出。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著名相声演员李文华曾在第五俱乐部演出过相声。这个俱乐部是和平里地区的娱乐场所,当时单位经常发电影票让大家去看电影。那时的票价很便宜,只有三毛钱。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由于电视的普及,再加上电影票也从三毛钱涨到5元,甚至15元,所以看电影的观众也越来越少。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第五俱乐部改为浙江证券交易所,后来不知是何原因,交易所也不见了,近年又改回第五俱乐部,但其楼顶上挂的是Hi-5KTV的招牌,也已不再放映电影或举行各种演出了,而是改为卡拉OK了。

/ B9 U- O# u5 j* L- c

  和平商业大厦在中街劳动部正对面,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是只有一层的和平里商场,经营项目有日用百货、布匹、电器、文具、服装、自行车等。上世纪七十年代,建成了高6层的和平商业大厦,成为和平里地区最大的商业中心。后来,又改为天元和平商业大厦,目前底层是上海华联超市和麦当劳餐厅。

/ d( S7 `: z2 p- `. M

  位于和平里北街18号的和平里医院,是家二级综合医院,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晚期,原址为北京市传染病医院,该病院迁走后,改建为和平里医院,门诊楼高5层。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又建起一栋高十几层的住院楼。这家医院一直是和平里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单位的合同医院,我们单位也不例外。

6 P& g" b2 b# b

  占地面积37公顷、距安定门外大街不远处的地坛公园,应该也算是和平里地区的。地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地神之处,始建于1530年。1911年清朝被推翻后,1925年这里成了国家公园。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地坛公园已破败不堪,园内杂草丛生,建筑年久失修。1957年市政府将地坛公园建筑修葺一新,并植树种草,迎接游人,使它成为市民休闲游览的好去处。1981年,政府又投入巨资,再度对地坛公园加以整修。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在地坛公园每年都要办地坛庙会,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此外,这里还经常举办书市和其他文娱活动以及商品展销。

2 H9 J9 m% s+ ?, Q% q

  另外,还得提提和平里邮局。这个邮局原址位于和平里中街的北侧,当时邮局的东侧是储蓄所,西侧是新华书店。上世纪八十年代,和平里邮局、储蓄所及新华书店均被拆除。邮局的业务改由位于和平街北段西侧的和平街邮局代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和平里邮局在人事部对过的居民楼第一层设立。从那时起,和平里地区终于有了新的和平里邮局。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旧的和平里邮局里经常拥挤着许多寄信、寄取汇款和打长途电话的人们,这是因为当时许多人家中根本没有电话,要与外地的亲友通话只能到邮局排队打长途。如今,电话和手机十分普及,到邮局打长途电话的人自然很少了。此外,现在的邮局不仅可以寄信,订邮票,购买报刊和音像制品,而且还可以办理邮政储蓄,这与一二十年前的情况完全不同了。

[我要评论]
 
4 a% L3 b5 k0 |& x2 F: u' ~. b8 Z' s5 j" D/ G1 @& h$ p& Q& x% u! p$ R2 Z7 z; c& I( I& `+ d4 E3 P% v4 \2 y9 t( R! f3 d5 K8 ]9 J Q* x7 V, y4 E/ b/ R1 ~8 ~$ W% Q. K% d! O/ s: t* U) }# j" A0 V+ E( a+ F/ g2 K- I
   
  来源:北京晚报 ; p1 s! E( v& t/ B! T 9 D6 V! u) d1 I2 Q6 g+ t6 y  

7 |7 S+ K! z+ n& W

 

, K/ |) B) Q: A+ M2 X% B

京报网 www.bjd.com.cn    日期:2009-03-23 10:14    网络编辑: 奚小荻 

! ?: b% R# Q( Z0 f$ D

 

0 _. [& ~ h) D; j. e

 

; I) {9 B' I h

: Q* H' w4 r8 `% Z7 K! Z+ z ^

 

0 f9 |% [3 u* O/ r/ }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7-26 1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上学,经常途径和平里
发表于 2009-7-25 2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跟您打听一下,五十年代和平里有一个比较大的货场,不知道具体在今天的什么位置???

 楼主| 发表于 2009-7-25 2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北京常四爷在2009-7-25 22:50:00的发言:
5 f& \* e/ O6 O, a7 ]

跟您打听一下,五十年代和平里有一个比较大的货场,不知道具体在今天的什么位置???

& c. _4 w, T% Z/ p: V+ }

您说的是火车货场吗(叫:和平里货场)?如果是,就是现在城铁13号线柳芳站往北的那片。13号线就是利用原货场线建起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7-25 2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贴版面怎麽这麽别扭呀?不知道怎麽变成这样了!奇怪!!!
 楼主| 发表于 2009-7-25 23: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是有个东土城路。可以前从没听说过、也没见过土城!铁道以东原来是一片荷花塘,小时侯经常在那滑冰、捉蜻蜓、得蛤蟆什麽的!

0 E. o- p* k& Y5 ~! ?9 Y

 

7 i( Y* ~1 K! u

北土城到是经常去!

发表于 2009-7-25 2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版面是有点怪。一层套一层了

4 |' ^8 S J8 w

不知土城附近可有货场?

 楼主| 发表于 2009-7-25 2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 I9 q% `2 U1 f7 V; N5 r8 Q8 a* T! j: E4 b9 J7 e% T: u8 s1 \* ^# _& p: s/ o. @' }( r$ Q) \
$ g2 [5 t4 _3 N, w0 c% T% m+ x* i( f. f& M; `0 O: j4 Z5 i4 N+ o; U( T8 Y. G& _" C4 F# P
8 t, ?2 n. i0 Q8 f
9 L1 P) ~. ~+ g

 回想起50多年前的和平里,当时可不是这般模样。我是在1956年大学毕业从上海分配到位于和平里七区的一个工业管理部门工作的。当时和同学一起坐火车到北京,然后自己从北京火车站搭乘公共汽车到和平里来报到。

2 M4 z8 E/ M! A5 D

  记得汽车是沿着当时的安定门的城墙根儿越过护城河桥到达和平里的,这也是汽车的终点站。在车站对面,只有一家小饭馆儿,其他就没有什么商店了。当时肩扛行李,一下车虽看到了若干楼房,但是往东和往北眺望,却是一片荒郊野外,稀稀落落地只有几间庄户人家。还记得到单位的楼去要向北过马路,而过了马路还要爬过一道干涸的河沟才能到。因为马路两旁都是沟沟坎坎的,走路很不方便。虽然已铺有几条柏油马路,但行人十分稀少,压根儿见不到什么汽车——当时的和平里已经是属于近郊区了。

' T+ H2 g" j" l9 w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50多年过去,如今的和平里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住宅、机关、商业、学校、医院、工厂等综合型的现代化小区了。

4 ^* `' N( a5 A; [+ h

  和平里的建设是逐步发展起来的,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和平里地区的改建工程一直没有停止过。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许多单位的建立,和平里地区虽然有多个住宅区,但由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兴建的住宅,基本上是两层灰砖砌成的小楼,也就是小筒子楼,每层楼只有一个公共厕所和厨房,住户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尤其是和平里北街南侧的一大片住宅。于是将这些两层小楼拆除推倒,兴建多层住宅楼便成为和平里地区改建的主要任务。

: B2 i4 ^9 c, a1 v7 t* p3 e. {8 @

  现在,这儿的几大部委都盖起了新的办公楼,在原劳动部周边的和平里四、五、六区也改建完毕,代替原有两层小楼的,已是最低是6层、最高是10多层的住宅楼了。而在和平里第五俱乐部以南地段,则改建为“和平新城”。此外,在和平里一、二区的位置上,原有两层小楼正被高层住宅和写字楼替代。在和平里东街与青年沟路东口交叉处建成的高达22层的煤炭大厦,更是在众多和平里建筑物中显得鹤立鸡群,十分醒目。

* s3 Z4 n! R2 p {

  开通没多长时间的地铁五号线,自北向南从朝阳区延伸穿过和平里,这里的居民搭乘地铁到北新桥、东单,乃至东、西长安街,不仅便捷,而且舒适。这在当年是不可想象的。

7 y/ |* B6 {- n( ?$ w% v8 O) D" f

  我在和平里地区居住的近50年里,先是住在四区一栋两层筒子楼里,现在这栋楼已经拆除重建了。后来搬到的七区另一个筒子式住宅楼,也被拆除重建了,自己也搬到了另外一栋单元楼。1999年,单位修建了一栋17层的塔楼,才从和平里七区迁往安定门外小关地区。屈指一算,打从1956年开始到2005年为止,在和平里地区已转悠了近50年,对于在区内机关单位的变迁均历历在目。

% [: T6 m d3 n4 e2 t0 H

  和平里地区分布有许多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商业、服务业等单位。五十多年来,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w1 a B3 S$ ]; q

  林业部位于和平里东街的东侧,建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务院机构调整后,改称国家林业局,负责全国林业管理工作,并建成一座新的办公大楼,全国绿化委员会也设在楼内。虽然大院里的建筑已经和当年大不相同了,但院内仍保留当年耸立的一尊毛主席全身塑像。

" w: C2 i2 U2 K$ Y- s2 l

  当时的煤炭部位于和平里北街的北侧,那里最初是化工部所有,迁走后成为煤炭部的办公大楼。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务院机构调整后改称中国煤炭总公司,后来又改为国家煤炭总局,负责全国煤炭工业管理工作。那座办公大楼,也已经重新改建装修了。

' H; N/ O* s* n: z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和平里中街的南侧,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数次机构改革,名称变了几次,原有的劳动部大楼也全部拆除了,新建起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大楼。原来劳动部正门是坐南朝北,新大楼改为坐南朝西,大楼高七层,门对和平里西街,往南可直达雍和宫立交桥下。

$ U: O# ~* e+ _% g9 V

  劳动部礼堂原来是劳动部开会和对外放映电影之处,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记得经常到劳动部礼堂去看电影。由于改建工程的需要,该礼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已被拆除,在其原址已建成住宅楼了。

5 x1 K. u9 T* L( f. g2 D& {

  当年人事部原本与劳动部在一起,后来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迁至人事部大楼办公。这个楼位于和平里中街的北侧,是在和平里邮局的原址建立起来的,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和中国人才交流协会也在楼内办公。当年,经常可见到外地来京的人员到人事部进行人才交流方面的咨询活动。

8 D1 f* C; _8 R. M1 w6 R

  和平里东街的西侧还有化学工业部规划设计院,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曾作为北京化工学院的学生宿舍楼,上世纪六十年代改为化学工业部情报新大楼。近几年又改为化学工业部规划院,其楼顶的招牌,是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中化国际咨询公司也在该楼内办公。

# h. q0 W' S' J3 {, w. k

  和平里七区的核工业地质总局,上世纪五十年代称为地质部三局,核工业部成立后改为核工业部地质局,再后来又改为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地质总局,简称核工业地质总局。其近旁的一座三层小楼是核工业招待所,招待新一楼多个房间已被改为沿街的小商店,这些小商店方便居民就近购物。

h1 T) Y, ?4 o/ s* q& T! c* d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央乐团位于和平里中街与和平里东街拐角处的一座灰色楼房内,楼内一层有排练厅。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由于在朝阳区和平街商场斜对面建起了一栋中央乐团大楼,故中央乐团便从和平里中街北迁至新址。当时中央乐团的指挥是著名指挥家李德伦,著名钢琴家殷承宗曾是中央乐团的一员。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中央乐团改名为中央交响乐团。

3 C& H+ c. j( r9 t- m3 D4 k+ k" W

  在和平里南口的和平里第五俱乐部也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当时的俱乐部以放映电影为主,有时也有各种文艺演出。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著名相声演员李文华曾在第五俱乐部演出过相声。这个俱乐部是和平里地区的娱乐场所,当时单位经常发电影票让大家去看电影。那时的票价很便宜,只有三毛钱。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由于电视的普及,再加上电影票也从三毛钱涨到5元,甚至15元,所以看电影的观众也越来越少。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第五俱乐部改为浙江证券交易所,后来不知是何原因,交易所也不见了,近年又改回第五俱乐部,但其楼顶上挂的是Hi-5KTV的招牌,也已不再放映电影或举行各种演出了,而是改为卡拉OK了。

& a& X( j4 m9 S# t8 q) R

  和平商业大厦在中街劳动部正对面,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是只有一层的和平里商场,经营项目有日用百货、布匹、电器、文具、服装、自行车等。上世纪七十年代,建成了高6层的和平商业大厦,成为和平里地区最大的商业中心。后来,又改为天元和平商业大厦,目前底层是上海华联超市和麦当劳餐厅。

% b* t- \& n Y. w

  位于和平里北街18号的和平里医院,是家二级综合医院,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晚期,原址为北京市传染病医院,该病院迁走后,改建为和平里医院,门诊楼高5层。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又建起一栋高十几层的住院楼。这家医院一直是和平里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单位的合同医院,我们单位也不例外。

2 p4 q; A2 I( y. B

  占地面积37公顷、距安定门外大街不远处的地坛公园,应该也算是和平里地区的。地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地神之处,始建于1530年。1911年清朝被推翻后,1925年这里成了国家公园。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地坛公园已破败不堪,园内杂草丛生,建筑年久失修。1957年市政府将地坛公园建筑修葺一新,并植树种草,迎接游人,使它成为市民休闲游览的好去处。1981年,政府又投入巨资,再度对地坛公园加以整修。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在地坛公园每年都要办地坛庙会,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此外,这里还经常举办书市和其他文娱活动以及商品展销。

8 ^ I9 j1 f3 r2 L$ Y2 V: T

  另外,还得提提和平里邮局。这个邮局原址位于和平里中街的北侧,当时邮局的东侧是储蓄所,西侧是新华书店。上世纪八十年代,和平里邮局、储蓄所及新华书店均被拆除。邮局的业务改由位于和平街北段西侧的和平街邮局代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和平里邮局在人事部对过的居民楼第一层设立。从那时起,和平里地区终于有了新的和平里邮局。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旧的和平里邮局里经常拥挤着许多寄信、寄取汇款和打长途电话的人们,这是因为当时许多人家中根本没有电话,要与外地的亲友通话只能到邮局排队打长途。如今,电话和手机十分普及,到邮局打长途电话的人自然很少了。此外,现在的邮局不仅可以寄信,订邮票,购买报刊和音像制品,而且还可以办理邮政储蓄,这与一二十年前的情况完全不同了。

[我要评论]
 
) @4 g: P/ a7 \# W3 I+ m' ^3 B ! u3 ] ^6 `5 R& j# \% B6 ?% |# [( t% G' _/ m) e. n" F: m2 c& x3 X& p; Q! R: M) o# U' ]) K- n- D4 r3 g7 m- p' f- n4 N0 m: ?7 o, T$ s) P T6 l4 I5 {: R0 i. g7 }. S% L0 o8 g- Z G6 b7 c$ n
   
  来源:北京晚报 9 L$ }5 x- n% N- L+ K0 U7 |/ j4 c* O% y9 v; M) G7 }0 p  
 楼主| 发表于 2009-7-26 1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平里十字路口的老楼!

9 ^& S; k) h3 _' B: w

 

: s: X- _; Q) q5 G

 

# S) B* {3 K, o L4 M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2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8-10 2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离开和平里已经很多年了,很想知道原来那里的青年湖现在怎样了,小时候经常去哪里玩。
发表于 2009-8-14 15: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怀念80年代的和平里中街的自由市场。现在已经没有了。变成大马路了,下面就是地坛5号线。南边从地坛公园下边通过。特别是,在当时的和平里公园里有一个和平鸽的雕塑,街道拆除以后,很久都没有出现,近几年又树立了出来。在桂香村的对面。
发表于 2009-12-1 07: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

% v8 w2 v* x% j

      记得汽车是沿着当时的安定门的城墙根儿越过护城河桥到达和平里的,这也是汽车的终点站。在车站对面,只有一家小饭馆儿,其他就没有什么商店了。当时肩扛行李,一下车虽看到了若干楼房,但是往东和往北眺望,却是一片荒郊野外,稀稀落落地只有几间庄户人家。还记得到单位的楼去要向北过马路,而过了马路还要爬过一道干涸的河沟才能到。因为马路两旁都是沟沟坎坎的,走路很不方便。虽然已铺有几条柏油马路,但行人十分稀少,压根儿见不到什么汽车——当时的和平里已经是属于近郊区了。

. v& `, g+ B; { A0 o" ^

    如果楼主乘是公共汽车就是13路。应该是从雍和宫大街向北穿过老城墙豁口沿老城墙东行,至小街豁口再北行到达如今民族出版社大楼附近的十字路口(和平里北街与和平里东街交汇处)。这里的东南角曾经是13路汽车总站,西南角曾经是104、108无轨电车总站。

- \! H D+ c$ k% i5 s

    楼主说的“过了马路还要爬过一道干涸的河沟才能到”是不是就是没整治前的青年沟啊?这一代我不熟悉。

( [. n5 C2 U5 u2 _" o

    那时姨妈住在五区,有一条从地坛出来的石渣路,路南就是神秘的547厂,路北都是一水的两层筒子楼,其中一栋楼就是老派出所。六十年代困难时这里的楼前楼后都被居民一小块一小块“瓜分”开垦成为菜园,盛产豆角、倭瓜、茄子和西红柿之类菜蔬。

! D5 ~3 U4 ^2 v- C U+ n3 x; k

    那时地坛破烂不堪,祭坛里搭成大棚并不开放。1959年在这里有关部门举办过“建国十年罪犯劳动改造成果展览”,那时买的一把樟木小折叠椅子我居然保存至今。

& s8 [' G/ [# B; u0 Y6 U

    地坛有两层坛墙,其中东边外坛墙两侧都是密密麻麻的乱坟岗子,有的还有低矮的小石碑,多数没有。六十年代北京修地铁,这里平整后搭起板房成为基建工程兵的临时营房。

2 Y& B/ R7 p; ^. I$ c. g4 {0 A

    那时地坛公园开放,经过东西两座坛门的大道其实成为居民的交通要道和便道,那时到安定门大街很方便,穿过地坛就到。

$ ^& W& x1 K$ K" y; W

    哈哈,楼主的一篇忆旧文章竟然也引出我的许多回忆。

) M6 b. T" y* X, @1 o

    再补充一点:

% L+ [" X) g7 T1 h* Z7 M0 }4 W

    楼主说:

$ ?" J7 J, J6 Z9 U

    和平里地区虽然有多个住宅区,但由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兴建的住宅,基本上是两层灰砖砌成的小楼,也就是小筒子楼,每层楼只有一个公共厕所和厨房,住户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尤其是和平里北街南侧的一大片住宅。

7 y r7 L% v( v3 }% U8 m

    那两层的小楼我印象也深。在五六十年代能住上那样的小二楼在北京市民中已经很是享福了。楼里还安装了电话,免费,纳入机关(林业部)分机,不过没有暖气,要烧蜂窝煤,不过蜂窝煤在当时也算是先进的了,政府积极推广以便取代煤球。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9 2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 h* P. s8 E# ~3 Z v


9 o& t6 O5 ]! Z1 r2 `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2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六十年代后盖的楼就有双气了。不过冬天暖气热度不够,也是很受罪的!
发表于 2009-12-22 1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16楼老片说:这种五层的楼是双气(煤气、暖气)啊!

: x5 r! A0 d6 F+ t4 x. n ]

    现在解释一下:

& ?2 c9 y6 N% N8 I* c9 @2 j

    我对和平里原5区、6区较熟一些,那里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基本上都是两层灰砖小楼,也就是小筒子楼,每层楼只有一个公共厕所和厨房,住户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尤其是和平里北街南侧的一大片住宅)。

4 e2 X& `6 {; i6 F. r& M9 n: ]

    这种楼房就是你在13楼第一张照片反映的那样。一层楼道的上方二楼原本是一件空屋,外面就是一个公共阳台,这里曾经是孩子们聚集玩乐的好地方,后来住房紧张这里也被封闭成独立住房分给缺房的部委职工。

2 T2 v. j6 O* ^% h

    后来发展煤气才大施土木刨坑埋管给集体厨房通气。至于取暖开始肯定是推广蜂窝煤,我们几个孩子还为此中过煤气呢。

" X3 d8 A: N" p, L: ^

 

3 O% C: G+ |/ d, f0 O+ L8 S

 

发表于 2009-12-29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住和平里,现煤炭部边上的楼,我听说以前这里埋得的是鳌拜,并从网上得知青年沟东口以前叫八大公坟,请问各位老师知道鳌拜墓的具体位置在哪吗 并且什么时候破坏的。谢谢
发表于 2009-12-29 1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平里附近在我出生时住过一年,所以没有印象。当时那楼是文革时期把老革命的子女们集中起来看着的,所以叫“黑帮楼”。贺龙的儿子,邓小平的闺女等等都住那。估计看我叼着奶嘴就没把我列到黑帮里,万幸,呵呵。
发表于 2009-12-29 1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54中毕业的,对和平里也很怀念啊
发表于 2009-12-18 2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人在纽约里 王起明说他自己就住和平里 原来是中音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8 2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垦牛:

2 ~) B8 U3 o# G% x% |( U

 

. e5 x- y) n' }; l" ~

 

0 H: z$ g7 N9 H- B

和平里地区虽然有多个住宅区,但由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兴建的住宅,基本上是两层灰砖砌成的小楼,也就是小筒子楼,每层楼只有一个公共厕所和厨房,住户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尤其是和平里北街南侧的一大片住宅。

, e6 R% e' ~$ _

 

9 f2 H5 F$ `" J' r

 

- D% @ [+ _7 |$ D- `: \

这种五层的楼是双气(煤气、暖气)啊! 

1 c# y2 K% {7 `. X6 K

 

2 ?6 O, L( E% A% p* Z4 |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8 2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帮帮忙!把这帖子的格式改改行吗?看着别扭。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9 2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您也是和平里的?  发表于 2015-11-18 12:24
这个楼原是一机部二局办公楼,1969年二局外迁后中央乐团占了。大门右侧那棵杨树是补种的,70年代前那里有棵比楼还高的巨大的树。  发表于 2015-11-17 22:03
发表于 2009-12-18 2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平里以前的自由市场,那叫一个乱。以前还有夜市,现在变化太大了。

发表于 2015-10-21 23: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朵颜三卫 发表于 2009-12-18 21:526 l+ ?  J( a( R
和平里以前的自由市场,那叫一个乱。以前还有夜市,现在变化太大了。
9 `* B& w: {& X" K7 ?
小时候总在那里买玩意儿
发表于 2015-11-17 15: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年和平里商场、以及在它西边不远外五棵松商场在安外是绝对的老商场。以前买较值钱的东西,老人们不是进城奔王府井或东四,就是近点的和平里这两家当时的大商场购物。过去这一带交通还真不方便。还有,几十年前的青年沟加了盖修了路把两岸的和平里之地联成一处。早年的和平里及和平街这两个地方是过过去上学长去的地方。再熟悉不过了!
发表于 2015-11-17 20: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歌舞团原来也在和平里,离13路总站不远,路西。/ C! M( m, Z6 M) y- y% u+ G
地坛南门外,西边,挨着坛墙是东正教的墓地,虽然破败和荒芜,还是能看出当年是挺精致的。直到扒城墙那阵儿还存在。2 L- Y; R4 P2 a- \# _
和平里在文革是曾改叫 战斗里。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7 20: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老人 发表于 2015-11-17 15:022 v# b! K$ M5 W. p+ ~) @8 N
早年和平里商场、以及在它西边不远外五棵松商场在安外是绝对的老商场。以前买较值钱的东西,老人 ...
! ?( P5 e' A; s
这个看着眼熟吗?{:soso_e114:}
$ C1 V" M  R: G$ ^0 T
3 `1 a: p5 X0 S% d! V' d snapshot20091216110805.jpg
( I/ V9 q* `* b4 K9 O; Y9 B! ]2 ~2 z0 h

; c- [4 `, ?. I) d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7 21: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百事顺遂 发表于 2015-11-17 20:314 O8 f, A* P# _3 n6 R
东方歌舞团原来也在和平里,离13路总站不远,路西。
3 m" d! P, @2 T6 K( Q地坛南门外,西边,挨着坛墙是东正教的墓地,虽然破败 ...
" f; K- s* Q* }( A3 n
R0023683.jpg 8 z+ H5 l! J7 U. u2 L( p) Z, t

, C' H8 [0 w7 D9 p; v0 z
发表于 2015-11-17 21:55:43 | 显示全部楼层
百事顺遂 发表于 2015-11-17 20:31
! W+ |: z* k( w4 {东方歌舞团原来也在和平里,离13路总站不远,路西。
) Y# G- ^% h0 o: v  z2 I地坛南门外,西边,挨着坛墙是东正教的墓地,虽然破败 ...
4 c$ d0 u% Q* k) Q4 M3 T5 F

# h* z. S1 k* g: \8 U& p# u这俩三层楼,东方歌舞团和中央乐团。哪个在南哪个在北记不清了{:soso_e110:}
8 W- V6 V4 z0 @5 y/ m- D4 p% i9 a$ o; s% r) |5 f, l' Y' H& x2 |2 q
9_~CYR8DP[11[SD532BP.jpg 3 x( Y3 P, m$ i& d1 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15 14:17 , Processed in 1.244299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