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66|回复: 12

照 相(四)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5-9-28 10: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接触到彩色胶卷比较早。早年我们国家还不能生产彩色胶片,这个瓶颈大概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才得到了突破。+ t, g; q6 |& ^: N

1 \; a6 r; b9 N5 T1 y: S那时,我们国家最大,也是亚洲最大的胶片厂——保定胶片厂终于在我们国家建国二十周年盛典之前作为献礼工程,建成并投入生产,生产出了合格的产品,也开始试生产彩色胶片。5 z: G+ _! J" Y, g: o. g9 |

. Q1 R8 o+ @2 P& ?: q刚开始试生产的是电影彩色胶片,那胶片由红色、黄色和绿色三种颜色的单色调胶片组成,根据三原色的原理,这三种颜色相互叠加就成为了我们在荧幕上看到的色彩斑斓的影片。照相使用的彩卷之后不久也试制了出来,爸爸不知道从哪儿买到了两卷,装在相机里照完以后,才想到那胶卷没有地方冲洗,即便能够冲洗,也没有相配套的印相纸。所以,彩照虽然照了,因为没有拿到成品(彩色照片),也不知道在那彩照中自己是个什么形象?" @1 l" {6 }3 n. [" L

: B7 g) q$ @; m: }, H$ p这辈子真正看到人影的第一张彩色相片还是在大学毕业时照的,是一张在学校操场上以教学楼为北京照的班级合影,时间应该是一九八二年代年底。
6 F: k  z- H0 Q. ~
5 h8 N' D3 Y9 |& H8 F- i那时候的彩照,对我们这代人来说,还是个稀罕之物,相机与彩色胶卷还是同学私人的,为得到这张彩照,每个人还收取了彩扩费人民币伍角。5寸的相片现在的彩扩费好像还是五、六角钱一张,价格三十多年没有大的变化的商品,可能也就属这彩照了。
2 A# M1 @) R: S( B0 v* {5 ?: C  b- }+ a# W+ w
随着傻瓜相机的普及,以及彩色胶卷、彩色印相纸价格的不断下降,照张彩色照片已经成了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特别是照相机科机含量的提高,数码照相机的出现以及计算机的普及,使得保存一张彩色相片,成为了一件基本上是免费就能办到的事情。' p/ e0 p9 O* j' J) t3 U0 c
8 Y5 S) W# j" z
至于说的我,由于早期没有照过多少相片,所以参加工作以后曾经恶补了一下,利用出差的机会,在外地拍了不少好的风景人物照片,并一直保留到今天。
- H3 E7 y, y4 P0 ?3 C) P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5-9-28 11: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初三时  邻居有彩色卷135的 ,给我照一张   去大北洗一张3.50元黑白的0.04.瞎跑了,哈哈
发表于 2015-9-28 11: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1983年买了一台奥林巴斯om10后,才开始照彩色照片的,两口子积攒了好几年的工资积蓄,900大元呀
发表于 2015-9-28 12: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2000年后,数码逐渐替代了彩卷。 LFO3`(95[KNT%K}5MS3762Q.jpg 5 \' m" k# l- G" X
发表于 2015-9-28 12: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钩鱼 于 2015-9-28 12:38 编辑
7 D/ [8 g3 h) h8 G0 P5 `
+ v, I9 K- k3 T+ y* T5 r+ s彩色胶卷都要求到彩扩店冲洗,自己冲洗条件要求很高。彩扩店一关门,彩色胶卷便退出了。 83[_S4D$E$Z2~K6WZACT3$A.jpg 1 L" @# c1 w2 G8 G
发表于 2015-9-28 12: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83年买还行。再过几年。人民币贬值就贵一倍。我是84年买的理光7  480元 后来涨到960
发表于 2015-9-28 13: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图有真像,刘老师上照片!{:soso_e120:}/ F% r9 h3 `0 g! z; Y
 楼主| 发表于 2015-9-28 16: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米北愚翁 发表于 2015-9-28 11:26
0 K8 H+ i6 m' H) x; D我是初三时  邻居有彩色卷135的 ,给我照一张   去大北洗一张3.50元黑白的0.04.瞎跑了,哈哈

) o9 A% h' D8 C4 i! i7 [嘿嘿!贵是贵了点,但图个新鲜!
 楼主| 发表于 2015-9-28 16: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积雪庐 发表于 2015-9-28 11:43
* ^' ~: w0 @1 E( w4 U7 y7 ^我是1983年买了一台奥林巴斯om10后,才开始照彩色照片的,两口子积攒了好几年的工资积蓄,900大元呀

& R: `; T% {+ @# a8 j大概是八四年前后,老爸去新加坡,香港访问,回来时买了个佳能,基本上从那时起,我们家才有彩色照片。
 楼主| 发表于 2015-9-28 16: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往事随风 发表于 2015-9-28 13:14
4 t9 X5 \0 O# _有图有真像,刘老师上照片!

& O, p/ ]$ g3 F1 y- d+ u- l2 g3 c你也写点什么呀!包括从你妈妈那儿听来的也可。
发表于 2015-9-28 17: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写了个  电影院  人家说门槛低   那就多看少动吧
发表于 2015-9-28 18: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原色是红、黄、蓝,电视的显像管没有黄色,改成了绿色。到现在显示器仍用红、绿、蓝。
发表于 2015-9-28 18: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8 10:26 , Processed in 1.16834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