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安德路 于 2013-7-18 21:47 编辑
8 y; _- T! S/ M( F Z# t0 z I0 ^3 z, s7 G
“美”梦成真
5 a+ [ d/ r# M" |( ?: M o0 z4 r9 ~$ j; b1 i2 X$ D$ J* [+ |
许多年前,女儿刚刚上中学,有天晚上,我和她在街上遛弯儿。偶然间,像许多家长变相鞭策孩子一样,我对闺女说,“或许若干年的某天,你正陪着爸爸走在美国的某条大街上。” 女儿扭过头用挑战的眼神看着我,来了句:“您别刺激我啊!” 我故作高深的说:“不是刺激,是确立一个人生的目标,朝着它努力而已;能不能实现是另外一回事。” …… 为什么会这么说,为什么说起了美国,已不知所以然了。 谁曾想,一句笑谈,十五年后居然实现了。那个曾经被“刺激”得不高兴的小姑娘,此刻,正兴高采烈地挽着她拖着行李箱的父母,行走在美国肯尼迪机场外的街道上…… 第一次坐上宝贝女儿开着的汽车,感触颇多。从车窗向外望着纽约繁忙的街景,似曾相识,恍若梦里 7 r+ y0 r- n3 g
1 t9 m3 ?) u6 g/ E
/ u7 e+ S$ {( M I+ u! H4 l0 d 北京周四下午1点飞机起飞至纽约肯尼迪机场,行程万余公里。飞行13个小时。北京与纽约时差12小时,北京时间午夜恰好是纽约的正午,所以,从北京起飞到美国整个行程没有黑夜。 到达肯尼迪机场是当地时间下午2点,哈~还是周四。入境时,赶上一架从上海来的班机,几百人一下子都涌在通关处排长队,蜿蜒如蛇阵。人流沿着栏绳曲折迂回,向关口蠕动着,等着召唤,验指纹,对相貌,放行。我留意了一下,从相貌和神态看几乎都是来自大陆的中国人。我心里掠过一丝念头:本土美国人每天看着这排山倒海般的中国人涌入纽约州,是否会有北京人一样心理?我们排队的入口处是一个貌似亚裔的海关人员,当他微笑着示意我们可以通关时,看看表,折腾了已经一个多小时了。 : l1 f+ X# L% g# p5 q
在中国都说北京是“首堵”,来到纽约后才发现,北京的堵车还真不算什么。按照闺女的安排,我们从肯尼迪机场开车经过曼哈顿岛到新泽西先落脚,然后,再回奥尔巴尼她的住处。出机场没多远,就开始拥堵了。两公里不到的路程,走了足足有2个小时。不到30米就是一个十字路口,不到一分钟就变灯。走走、停停,走走、停停。天气闷热,似乎每个人都不厌其烦;每个人又都无可奈何。女儿说,虽然不经常走这里,但了解这里的路况,曼哈顿岛的交通拥堵,天天如此,让人谈虎色变。 旧城的道路过去只是走一走马车,而今,无论如何也难以满足以汽车代步的现代人的需求。没招!连地方政府也没有办法。 # u! a: B7 [' V- J, d
好在初到,好奇心驱使,有时间看看纽约第几大道的街景,以打发旅途的疲惫和被困顿的烦闷。
* u5 d/ h7 P: A1 `" m9 @3 N* b7 d8 N; z( B) N& ~! m4 V2 x( W
* U# W7 a5 g& `* l9 T- {灯杆上的角落挂着一双鞋(蓝色),据说是暗示附近有贩卖毒品标志。 + \0 |3 k6 `5 B6 {
, Y B$ M5 w8 k' Y# E, j+ A& n9 \5 X
& _* s" x0 W$ m' Q' a. }$ p
2 E9 w7 j; J$ b“荷兰”隧道内(手机拍照,不是很清楚) 6 _3 Z. N, u; C: f3 r8 ~5 S
) c6 r9 `5 Z. ^2 h
2 |- y2 ^/ w3 y* ~5 z5 @) | 三条来自不同方向的车流缓慢挪动着,在通往新泽西泽西区的“荷兰”隧道入口处形成瓶颈,,渐渐地,三道变为二道,二道化作一道,左中右交替合并,墨守着约定俗成的行驶规则。驶入隧道里道路不在拥堵,加大油门的汽车挣脱压抑许久的束缚,呼啸而去。3 m" {( A2 ]2 u5 ^ ]# G
女儿来美攻读博士学位,已是第五个年头了。而今,毕业论文答辩第一轮也已通过,不说功成名就,也是折桂有望。想当年,女儿大学毕业前夕,曾与我们一同探讨过她今后得去向这一课题。我表示: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可以;继续读研,可以;留美读书,可以。不过,出国留学家里只能提供路费,至于其它要凭本事自己争取。女儿决定出国深造,且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美国六所大学先后发来邀请函,其中提供全额奖学金的有马里兰大学等五所大学。权衡了一下,女儿决定到奥尔巴尼大学就读。
& ]3 _. U2 {5 ]/ v$ X) @女儿就读的奥尔巴尼大学校徽 & p- ^8 H. E: q6 }
1 M, c& ?. L& u9 g
去参观女儿就读的学校 0 U8 G9 h u0 Z; D: P* v
6 |( _ E3 D1 ?% [- k, K
有着优异教学成果的教授,其中有女儿的论文导师 ; R7 `! P' ?& n5 m1 {* G! w
0 K3 K7 G& t! H8 L6 E
有着优良传统教学方法的大学 6 Z. J" g2 L y# ]1 V0 _; S- W( [
* b- \& w3 ^8 x+ n2 Z+ }
非常好的教学环境
% n: t$ C- c: W, A
+ ?, L* P |6 M) g+ `
& P" m; g- i3 K+ o( U' I, ` 对子女的教育问题,永远是一个经久不衰的永恒话题。社会环境诸多不良因素的引导,包括某些教育部门,让许多的家长都进入一个误区,即:混淆教育的终极目标,盲目相互攀比,效仿填鸭式的培养模式,扭曲儿童天真烂漫的天性,今天报这个班,明天那个班,不惜血本,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什么这个家,那个家。一天到晚,老小奔命,身心俱疲,顾此失彼,剑拔弩张。
( r1 H- K, E* I( V: x& w1 v$ P/ f: E, ?9 V5 K& Z3 M9 f. h
我以为,教育子女要顺其自然,把他(她)首先培养成为一个人,一个有爱心,有健全生活能力的人。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正确引导他(她)们有明辨是非能力,懂得善恶、美丑之分;要让孩子逐渐了解和明白人在世间活着的意义和如何活得有意义。启发孩子主观能动性和认真学习之天性。
. h E1 F l% t8 ]6 o9 \1 g
0 ?) {: M. h S3 z3 ^5 T 我不知道我说的那句一起到美国散步话,对女儿产生了什么作用。但若干年后,女儿用自己实际行动承诺了父亲的期许。除了学校军训从没离开过父母的宝贝女儿,却毅然决然地只身前往万里之遥的大洋彼岸去找寻自己的梦想。女儿拖着沉重的行李转身独自走进海关的那一刻,我看见她在悄悄地抹着脸上的泪水,可从她瘦小的身影里我解读的分明是意志和坚强。
6 x: C# Q7 x5 i7 k+ x$ B1 Q' }* y! W Z. q. C
出行之前,女儿自己在网上买好了机票,在就读学校的周边租好了房子,且把联系学友协助机场接站的细节都安排的井井有条。飞机到达奥尔巴尼机场已经是晚上近23点了。黑更半夜,全然陌生环境,素未谋面的学友,考察着一个初次独立于社会的年轻人。女儿凭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和练就的生活能力给这个世界,给她的父母交上了一份满分的答卷。而后,女儿效仿着前辈学友,受恩于人,回报社会,开车去接大陆或台湾来的新学员,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谊,默默续写彰显人性光辉的新篇章。 0 w# a: M# g! b, K2 Z) [: T0 y+ i
& g, R0 f# ^2 k0 R0 [
往事随着车窗中匆匆掠过的奥尔巴尼城夜景在我脑海中浮现,我的心超乎寻常的宁静。汽车在清净宽敞的高速路上飞驰着,一家三口团聚在轿车狭小的黑色空间中低声甜蜜交谈,尽情享受着久别重逢绵延不断的喜悦之情,与此同时,我充满期待——期待多多了解宝贝女儿在异国高等学府奋斗进取,以提升生命价值之梦境般的生活;我检索过去的岁月,品味真实的现在,展望美好的未来,内心满怀感恩和憧憬。
8 M1 h( P1 b* p( e! a6 j" W) x6 m) `9 m' Q' q2 D" T! Z
" n, L$ P$ {: p4 X
$ ~& t5 Y/ T% o% q; A8 O: [# p" S; u! K( |
* {' y& W, \! R* N-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