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关闭提示
因会员注册模块问题,想注册(老北京网)论坛的网友,请拨打电话18510256323,论坛将手工注册,谢谢合作。
查看: 4540|回复: 17

1906年前的正阳门东火车站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4-27 10: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之前介绍过1901年的北京铁路改造崇文门,这次我来介绍一下,改造完的结果,前门东火车站的面貌,特别提到了是1906年前,是因为那时我们今天还能看到的前门东站(京奉铁路的前门火车站)的那座候车楼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当京奉前门站候车楼建立后的照片比较多,就不特别介绍了。我非常喜欢探寻这些已经被淹没掉的历史细节。   
* W& U. e. p; G/ ]) H. t! t* X$ `( a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0: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1900年庚子事变中,正阳门瓮城两侧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其中,瓮城东侧东闸楼外路南的小庙朝阳阁也毁于这个时间段。朝阳阁的布局和位置在“乾隆京城全图”上有描述;
- a# S4 Y1 d$ q3 f* W wengcheng1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0: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1901年小川一真拍摄的“北京皇城写真贴”中就有一张从瓮城东侧城台上东望的照片,可以看到,那时的护城河趋于干涸,城墙下护城河内有一条通往大陆,后来的铁路就是利用这条路建设的。而照片右下角的破损建筑就是朝阳阁的附属建筑,朝阳阁的主殿照片上还完整,不知是在后来又被破坏还是因为和正阳门车站冲突被英军拆掉。这个视角很重要,因为后面介绍的大多数照片都是从这个视角拍摄的。* m% v% [( u. Q  s9 m1 f9 c5 b
wengcheng1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0: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建成的火车站是什么样子?一张那个时期的明信片可以看到。一块非常简陋的水泥牌子,上面有中英文的北京字样,没有任何建筑,火车停在古老的城墙墩台下,只能从路边的路灯杆灯和电话线的电线杆,能感受到现代,简陋的建筑并不影响人流,照片中中外人士人头接踵,很是热闹。& _* V" L; v% Z& u2 m
qianmeng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状态持续了几年,后来有所改善,在铁道的最外缘修了一座不太大的三层小楼,作为办公机构,直到1906年京奉铁路正阳门东站大楼修起前,一直这样。一张1906年上旬的照片,可以看到正阳门城楼已经开始举陀,而京奉车站大楼还没有开工,小楼依然在使用。% i9 E7 ?8 z- Z1 i8 V
qianmeng1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正阳门火车站建成之初,从瓮城俯视车站,能看到当时已经就考虑了货运问题,有一条铁轨已经向南拐,拐向“朝阳阁”一带,这一带是卸货的货场。朝阳阁很可能就是因为这个货场而消失的。俯视中车站客运铁轨,只是在尽头处,安装了一排栏杆,并开一门,作为旅客的出入口,除了去东交民巷的外国人,下车向东进入东交民巷;其他人等都要从这里出入。人流的密集,吸引了很多当年的出租车聚集,当年的出租车无外是驴车,或者骡车;还有少量的东洋车人力车;夹杂其间。" h- m$ H$ @9 ]) [% l% v" [. V) P
qianmeng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0: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张明信片,可以看到同时期的货场部分,这时还比较空旷,可以看清向南延伸到铁轨,货场外是由木栅栏和外界分隔开,货场里有很多马车在等待运货。) S: H+ b+ x# R2 ?0 {+ Q
qianmeng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0: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了接近1906年,车站小楼已经建成,货场更加繁忙,范围进一步扩大,甚至沿着瓮城弧形的护城河,在原有南像铁轨修了一条再向西偏的铁轨,以利于货物外运。原有的木栅栏被砖墙代替。
( p! R- ^& D3 v! K/ |! z
3 C8 g( j9 @+ B- B
7 J, y( O, z0 O$ {1 D, ~
5 q) l# I+ `6 V' t: A( A/ j qianmeng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0: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奉铁路于1906年正式接通,之前虽然有很多分段的铁路因受不同的势力控制,一直没有联通,铁路联通以后,正阳门东站越来越繁华,充足的客流,有效的保障了铁路局的收入,并于1906年开始修建的京奉正阳门火车站大楼,大楼的修成,改变了这一带杂乱的面貌,成就了大家对正阳门车站的记忆,而之前的车站的简陋面貌,被留在了历史里了。
发表于 2013-4-27 11: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soso_e183:}
发表于 2013-4-27 13: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龙 发表于 2013-4-27 10:22
0 O$ r7 ]: i2 a7 i! _# t; p刚建成的火车站是什么样子?一张那个时期的明信片可以看到。一块非常简陋的水泥牌子,上面有中英文的 ...

3 b7 h' }# @* c! z6 {7 [* t+ B9 @照片不错,但“人头接踵”不太可能。踵是脚后跟。哈。。。。
发表于 2013-4-27 21: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子!
发表于 2013-4-28 01: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读帖如读历史。6 \/ t& t( |2 N- f: u' r* M5 E& }$ ]" I
发表于 2013-4-28 06: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4-28 06:25 编辑 % i; S6 S6 J, R# f% [1 D
9 R4 H) s1 `, W2 R+ a
关于5楼帖:
9 h1 m- W: }4 P3 L! s- b% Y“一张1906年上旬的照片,可以看到正阳门城楼已经开始举陀,”
- s5 {+ n8 n: Q, u& N% Y1 H0 Y* o: U. {4 Z8 y
我对5楼帖里图的拍摄时间有些疑问。
5 c6 }: F$ Y6 F  H8 E: J关于正阳门重建时间,相关记载是1902~1906年。
$ F' p4 e& l: ]& @, R我见到一张菲尔曼- 特奥费尔-拉里贝拍摄的接近建成的正阳门城楼照(枫影斜渡先生上传)。/ R0 b8 g. R& L1 e3 k- x2 q& p
据说菲尔曼- 特奥费尔-拉里贝先生1905~1910年在华。
+ r# I5 y$ F5 ?5 x5楼帖里的图(城楼初举柁)似应早于1905年菲尔曼- 特奥费尔-拉里贝先生拍片时间。
北京前门正在修建的城楼  外面是用竹篙捆扎的脚手架  (菲尔曼- 特奥费尔-拉里贝拍摄).jpg
一张1906年上旬的照片,可以看到正阳门城楼已经开始举陀,而京奉车站大楼还没有开工,.jpg
发表于 2013-4-28 06: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hq 于 2013-4-28 06:46 编辑 1 L4 g, z* [" M) J

3 d4 c7 H' n" `几张早期的前门东车站。4 J( q, U) G. S  c3 Q$ r# {& O7 r
  O8 J, H0 _+ A" O+ _( Y4 Z; e
图035.的拍摂时间不详,应在1906年以后。
0 [% m0 |5 V6 z5 o3 m; M& W图035.里正阳门重建工程已结束。
# r: }3 `  l( A" A5 c图035.里可见初建东车站(塔楼部分?)的脚手架。; b* f: W" s. F% y/ l1 ^' c$ J

7 x) S) W' @! {1 y/ f3 a, k+ A
033.前門东车站开业    (1901.11.01).jpg
034.东车站站台-1.jpg
109.东车站站台        (1902年).jpg
035.东车站站台-2      (190-年).jpg
035.东车站站台     (190-年).jpg
发表于 2013-7-15 21: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黑龙老师这样的:按时间先后顺序(即系统化),贴出照片(直观),并辅以简单文字(启发式)的讲述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发表于 2013-7-15 21: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个问题想问黑龙老师:是不是"水关"正式改为出入口的时候,火车在这里增设了一站,洋人可就近下车,直接进入东交民巷使馆区了?
发表于 2013-7-15 21: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个问题想问黑龙老师:是不是"水关"正式改为出入口的时候,火车在这里增设了一站,洋人可就近下车,直接进入东交民巷使馆区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8921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5 16:13 , Processed in 1.177578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