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51|回复: 12

【原创】我的童年 在四合院里放飞[含3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6-19 12: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郭大誌 于 2013-6-19 15:53 编辑 ( ~( ]- X) n1 q' F; n
9 @$ Y$ `3 T1 K. H
我的童年
& |8 |& m, p7 I6 E& c- R在四合院里放飞- K- R  b  a2 P7 H1 a7 z* D6 L1 R
7 b, Q1 I. K2 M5 e1 N. o2 p: C  _+ E
文/图 本刊记者 郭大誌
, p4 k2 |8 A9 x! c: u4 ?) }  w7 g4 \3 b5 h' K) j/ k
虽然总抱怨青春被“文革”耽误了!但说起童年,不禁想起有一首歌叫《金色童年》;这歌名也算是我童年的写照吧!我的童年虽然没有现在的孩子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那么丰富;但在我的记忆中也还是金色的!由于父母参加革命早,又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当时都算是高薪阶层。所以我童年的物质生活在当时也算很不错了!从小的衣服、鞋和玩具,都是经常去当时国内最时髦的上海开会和讲学的老爸给我买回来的!不过,也正因为从小就穿小皮鞋,导致现在甚至脚趾头都变抠抠了,直不过来啦。
- d) j5 A' p. `3 j, T- w2 G6 K
3 R, J" W1 Y+ L# c3 e" ~- ~/ P" k9 ]“没有枪,没有炮”: T* R  Y& n: a( M3 p( P
我们的玩具“自己造”
4 M% U0 z3 ^5 }7 u+ _; o  h% J$ h5 i$ P/ X& o" u+ [
另外,小时候在东四七条住的文化部宿舍那院,后来考上的全北京最好的北京市第一幼儿园和上小学时考上的东四六条小学都是王府官宅式的有好几进院子的非常气派大四合院。在深宅大院里住虽然没有住楼房方便(当时也曾很羡慕住楼房的孩子们),但却有住楼房的孩子想象不到的活动空间的自由宽敞。可以在各个院子之间、胡同里疯跑打仗,甚至可以模仿电影里侠客们的蹿房越脊!
( L# B. g: q0 M8 T( @我和只比我小两岁的弟弟,还有年龄相近的孩子们,和现在只要有钱什么都是现成的儿童们最大的不同,就是玩具大都靠自己造:抽的“汉奸”(木陀螺)是自己用木棍子截短了削的,下边的滚珠是拿别的玩具等好东西换的;滚的铁环和推铁环的钩子是自己拿粗铁丝窝的;弹弓子和弹弓枪也是用同样方法自己做的。包括女孩子们歘着玩的拐,也都是自己用羊膝盖骨刷洗净并磨亮的;更别说踢的鸡毛毽、拽的沙包儿、跳的皮筋啦!现在的孩子们可比我们的童年动手能力差多了!
8 N, U4 b. I0 u$ T) B) |( E$ i2 |1 p8 Y9 {! N+ d6 i+ g/ p( ~
上房打仗的乐趣. E9 j# a5 `/ d' h( c9 |
住楼房的孩子无法想象

郭大誌小时候上的北京市第一幼儿园

郭大誌小时候上的北京市第一幼儿园

7 l+ f. d; _4 h  T8 q: d
' G2 D; k  s% J# Z# T  @9 j" x# \; K/ Z8 U# H

; U9 J( E2 c+ q! A# U
) G/ p. o! v0 W
% e4 R0 d# K! `4 U那些自造的玩具,虽然既可以在四合院里玩,也可以在楼房前的院里玩;但上房打仗的乐趣,却是住楼房的孩子们无法想象,更无法享受到的!直到现在,我在梦里仍然挥之不去的,就是和弟弟还有一帮小孩儿,从这个房蹿上哪个房,从这进院子的房顶跑到那进院子的房顶;一会儿躲在天窗或者砖砌的烟筒后边,与小鬼子周旋;或者被小鬼子追杀得从这院的房飞檐走壁地蹿上别的院的房!
7 G2 s  z! i7 N: [! U虽然小时候淘气的我经常因为上房打仗被邻居告状而遭老师训骂,被父母责打!但上房打仗的乐趣并未因此而消退;以至至今长存梦中!而对四合院的怀念,也令我经常把我家住的那个院、幼儿园的院和上小学、初中时学校的院那复杂的、曲径通幽的格局混在一起梦。直到前些时和老北京网的网友共同回忆初中母校,才使我理清了些那原本混在一起的这些个深宅大院的院子格局的纷繁记忆。
: i* A3 n' C: I
- t0 n) g% X) [! t$ j8 l2 g

郭大誌小时候上的东四六条小学原址新大门

郭大誌小时候上的东四六条小学原址新大门

郭大誌小时候住的东四七条63号文化部宿舍老宅大门-门内之影壁已被小厨房挡住

郭大誌小时候住的东四七条63号文化部宿舍老宅大门-门内之影壁已被小厨房挡住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3-6-19 13: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算当年的高端孩童了。{:soso_e100:}
发表于 2013-6-19 13: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20:} 楼上的名字每次都先看成 董存瑞 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14: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瑞征 发表于 2013-6-19 13:34
, E, u+ t% h) z8 j* J! b: @' a/ B您算当年的高端孩童了。

- q+ W- Q% e' t, B$ R! C那时家庭条件还可以!但后来有了一个弟弟、俩妹妹,再加上“文革”父母被打倒,一下儿就从“天堂”掉“地狱”里啦!
发表于 2013-6-19 15: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誌属于家境优越的淘气孩子。七条一带有高官宅院,有名流住所,有底层百姓。转眼间,当年的孩子都变成了“老头”,怎不怀旧?怎不感慨?。
发表于 2013-6-19 15: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见你拍的七条小学新大门了,非常感谢!就是门楼不伦不类,可以称为:“伪古建”。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15: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郭大誌 于 2013-6-19 15:45 编辑 ; t) K* H* ~0 C, B9 l3 g7 c, B
侯门首席 发表于 2013-6-19 15:04 # G# x1 w5 n5 N$ s$ l
大誌属于家境优越的淘气孩子。七条一带有高官宅院,有名流住所,有底层百姓。转眼间,当年的孩子都变成了“ ...

1 c. ]: X  R# m8 A. s对!北京老儿歌曰:“老头、老太太,出门上北海,摔个跟头起不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15: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侯门首席 发表于 2013-6-19 15:08 . M  K3 q6 J4 M5 T+ y
看见你拍的七条小学新大门了,非常感谢!就是门楼不伦不类,可以称为:“伪古建”。

. r  T( e# |7 u对不起,是“六条小学”的。其新大门确实是“伪古建”;但院内的房子,以及和咱们“165”一样原有的那座小楼,都还在那儿,而不只是在我的梦中(印象深的地儿就经常被睡不好觉的我梦到),我就已经很知足啦![/b]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16: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侯门首席 发表于 2013-6-19 15:04
7 }, }2 N  N7 K( h: |大誌属于家境优越的淘气孩子。七条一带有高官宅院,有名流住所,有底层百姓。转眼间,当年的孩子都变成了“ ...
/ Z- J  x8 B) ]9 G, P9 z
七条住的最高的官是李卓然!在靠西口路北,应该是对着“外交人员服务局”那院儿!
发表于 2013-6-20 00: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豆冰棍 发表于 2013-6-19 13:44 3 @; D3 f6 I1 p
楼上的名字每次都先看成 董存瑞 哈哈!
0 q0 Y7 U  ]& v; O2 L* K* @) u
当年父母给起的名字,大概是想让我向英雄看齐。
发表于 2013-6-20 10: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瑞征 发表于 2013-6-20 00:33
$ D7 o, _2 h! N) Q2 \当年父母给起的名字,大概是想让我向英雄看齐。
; l/ V) z- N6 O( k7 X7 e
群众是英雄
发表于 2013-7-2 16: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住过四合院,小时候经常往里边看想了解里边的人们在干什么。小时候大多的娱乐其实都是体育,游泳滑冰各种球,外边的活动也就是提着弹弓子打鸟钓鱼。到现在还是这些爱好,弹弓子换复合弓了、竹竿换碳素竿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12: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钩鱼 发表于 2013-7-2 16:30
8 v, q; L* Q! W4 D. Q8 H# m没住过四合院,小时候经常往里边看想了解里边的人们在干什么。小时候大多的娱乐其实都是体育,游泳滑冰各种 ...

2 J9 S" u) \% W. Q% r3 X& d% U9 A( Z3 x[b]您还挺潇洒!但当年管这叫“玩物丧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20 09:01 , Processed in 1.21628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