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91|回复: 17

学习吴老好榜样 保护文物放心上[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2-28 19: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东便门 于 2013-2-28 19:29 编辑 ' O( k3 K2 K; c+ B9 m

7 @& t$ g" D2 x

吴老在颐和园

吴老在颐和园
; R0 f) W7 s0 n; L# `0 p; d
. A' k, d  v0 e' J3 p3 `; r+ i# m
今天,北京电视新闻有一则消息,
% Q& }! V( a) [; v) T讲的是有人发现了颐和园涵虚堂(龙王庙的建筑吗?十七孔桥链接的湖心岛?)" ~5 r' }: o- x* l" F! b; r3 g
的大理石柱头缺失?丢失?- A" P1 i- H8 s* x1 p8 P
这组文物是清朝光绪年间修复的,虽不久远,但也是文物,决不能
% w1 s: R3 \( g( V6 m就这样不闻不问!!" X+ J4 F6 G; h) f! Q1 A
这个人就是 颐和吴老 摄影版的版主?
  Y# [9 O! p0 u0 G2 D, z吴老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会员。
+ v% h2 [! l! ~; A名副其实的文物保护志愿者!!
0 ]% O. [: x* z/ m! b
7 |# u, w" [, B& o吴老熟悉颐和园,正如他的名头所言。
# o1 w! A; Q4 c9 {& `# ^) c( Y我们和他在颐和园见面,他很热情的指点大家观察
: v9 G) U$ ]9 \5 Q7 }( Z白眼潜鸭和赤嘴潜鸭。7 u6 P+ O, N0 p" o" T
! u) T# p; }8 p, t/ i, y
专此,向吴老致敬!!2 i5 `, J/ V6 l* J3 Z7 }4 L
; }  {2 p8 A" E
附图是吴老在颐和园西门附近的
) J3 P% O. I2 \; H, @* Z. r) l+ C! D7 v团城湖畔
3 E/ {0 r6 y( J  v热情指导观察潜鸭- J% N- b6 J; _# `/ N

+ m: I4 w' {0 U
  k2 `" o) M' H: G/ I: Y: J2 D- `1 ^" B3 l: K1 e8 M( y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3-3-1 09: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吴是我见到的非常有公德心的真正北京男子汉!
发表于 2013-3-1 13: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帝京子民 于 2013-3-1 13:34 编辑 * x- }% [- {/ V$ I- O( ]" m: c
! U" T& g! O% @4 I# ]
     吴老对颐和园了如指掌,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有力维护了社会公德。
# _5 S0 s' B+ K                                        向吴老致敬!~
发表于 2013-3-1 15: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致敬!
发表于 2013-3-1 17: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候吴老
发表于 2013-3-1 20: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家住东北,偶然的机会网上结识@颐和吴老,喜欢他拍的照片,收藏了不少呢,颐和园掌故颇深,照片角度独特,执着的文物保护家。
发表于 2013-3-1 21: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吴老学习!
发表于 2013-3-2 11: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吴老致敬!!
发表于 2013-3-2 22: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吴老学习!致敬!!
发表于 2013-3-4 20: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79:}
发表于 2013-3-6 08: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尊敬!
发表于 2013-3-13 10: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物保护,从我做起,向吴老学习!
发表于 2013-3-22 10: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3-23 11: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老为保护文物所做出的贡献,功德无量。。。
发表于 2013-3-23 17: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吴老学习!致敬!
发表于 2013-3-23 20: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的关爱!其实这事儿撂谁身上都不会置之不理的,关于云龙望柱头丢失一事我只是在博客里说了一下,可千万不要把我说的那么什么哈。再次谢谢大家!' p' X5 H: z# ]) S
, J+ B/ G, h+ {# T
颐和园91.jpg http://obj.cc/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Dg1MTQ0fDQ3ZDk2ODdlNzYzZDM2MTdiZWZkNjAwZTBhN2I4ZGNkfDE3NjA0NjA1ODg%3D&request=yes&_f=.jpg
发表于 2013-3-23 20: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我倒是对某位专家对望柱头的判断保留不同意见,此专家说说丢失的望柱头是“清晚期甚至更晚”,言外之意似乎在说不属于文物,大有为颐和园开拓的嫌疑。
0 F& ]" P. _0 W( X" x   涵虚堂清漪园为望蟾阁,那时就有汉白玉栏杆,乾隆诗“登望蟾阁”有“历历白玉栏杆扶”句,嘉庆十六年拆阁建堂时把涵虚堂缩小了,栏杆应该不会破坏,所以涵虚堂前留出了一个大的月台。光绪年重建涵虚堂应该修补了部分栏杆,由于财力问题,修补的栏杆石料、雕工都远不如乾隆朝的,至于说建国后大修涵虚堂1975年才第一次。2 u" g+ F1 ^, [
    另涵虚堂前的望柱头雕工和玉带桥、绣漪桥雕工异曲同工,明显为同一时期的,即乾隆时期的。- V- a, U0 {' D: u0 z. @
    月台前的60根望柱有一个望柱头是建国后修补,雕工粗糙之极不可同日而语。
, \( |3 w' V4 |  C) l: \5 @# e$ `$ l, A0 u* Y3 F
    只是个人根据自己拍的照片和有关资料判断得出的结论,不免偏颇。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20: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便门 于 2013-4-1 20:47 编辑 & b  v9 q# A8 q4 a! o3 b$ n6 f
颐和吴老 发表于 2013-3-23 20:47 - G+ m* j6 B& z/ C( q. u
不过我倒是对某位专家对望柱头的判断保留不同意见,此专家说说丢失的望柱头是“清晚期甚至更晚”,言外之 ...
9 x. u$ U0 z" M* f

1 `- k+ o; g( H2 D- h" s3 _% E" q吴老 我似乎想起来
/ I1 E, W& C$ u* Q" }9 n我小学时候
: @4 G& c! u9 x# z去颐和园春游5 d3 g( Q& f4 [( i& g+ P

' {6 S. ]$ [% G; z" W. d! m2 `# T7 y5 c大约那个时代,1960年代
5 v5 w1 X0 G! G9 q' j. b这个柱头 就没了
/ X% n# z( X2 s  J; i" g% H# }* A7 e( w回想起来
7 I% ^- m3 ~. C1 `5 P' J$ _那时候的感觉,也是断茬儿 碴儿 很陈旧
6 l% U5 W9 j* f# q$ Y1 ]7 M不像是那个时候断的,) L& X  ^! F1 S/ c
应为更早期。。。。。
- r* _! u2 l9 H- U+ ^
% Y# l% `6 B/ d+ t0 X' `8 V儿时的记忆
( h. b/ X# W" p% w* @; A1 z模模糊糊的3 l: H; o( p; Q. g2 [
写出来,算是个交代吧9 x6 Y' U! L7 J
6 G5 Z5 S: @+ X
找一找,征求一下
4 B- m/ M. \5 t有没有当年的照片
4 a6 r# G- e/ C( [作为背景
4 ^  R; u1 N5 _& I* l( s7 ~1 a出现了断茬儿的柱头" q  \8 y$ ?/ ?9 V7 Z
当然, x# j  u6 v* @& |
这样的片,似乎出现的概率近乎零
5 e3 e" m" ?  d) e* F: 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15 00:49 , Processed in 1.167202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