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87|回复: 4

[原创]必要的承担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5-7-11 07: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要的承担4 V1 j# w4 B4 ^) P # D9 { `) l2 o! c2 k , q7 f+ A3 X8 k* X: J$ D7 {- d

8 c) C. _3 E" Q

曾一智 ' G5 g9 f1 M" w" u0 Q! h7 `% h( v4 v

1 |$ r! ]* d a1 Z& Z) x

% t$ J) B1 P( u7 M3 Z

- e- S' K7 Z) D1 [* E5 [5 a

8 ~: S3 K5 V/ s: o/ H1 b

: e5 {! j/ G; F$ Y, h8 }

接到重读鲁迅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家那幢老楼正面临动迁,所有的书都放在纸箱里捆扎起来,当然也包括所有鲁迅的著作和关于鲁迅的著作。止庵兄指点我去单位资料室借阅,但那于我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我不愿借书读正如我不愿借用别人的衣服或餐具一样,属于怪癖一种,所以只好去读存留于心的那个鲁迅了。 / U5 m' e' p3 d. A8 t3 U, P+ o

6 x; u! V0 @3 u" B8 {- [' Q

% N# O& ^! c. w& K6 ^3 w8 `

初读鲁迅,正值1968年,大革文化命的运动如火如荼,我家藏书自然难逃厄运,早被造反派抄走泰半,剩余的塞进几只简陋的木板箱,木板箱又塞进地下室的一个公共浴室(因锅炉工造反,浴室已废弃两年)。我在这批幸存的书中,发现了“文革”前出版的十卷本《鲁迅全集》。 ! N) J! }/ F7 @/ U0 G! y

- V l4 H5 g3 W! [; _3 y* o; X' @9 J

" C# D2 X2 t7 t! l) A" [# v6 ?3 b& p

我的阅读是先小说后散文再杂文并一直到书信,甚至包括长长的注解——这一部分在文革中作为四条汉子攻击鲁迅的罪状,被各级党报乃至大字报小字报层层深入批判,并因此格外具有吸引力。6 z. `, o D5 t8 \; l

" B- \2 @2 ~' O: r% T; S5 W$ O

! d" x5 S! f0 q( z" u$ z+ P5 x0 \

初次面对真实,我却为鲁迅笔下的中国而大惑不解。为解惑,又只能再去读鲁迅。这样,在学校里成段成段背诵“最高指示”的同时,却又在心里默诵着鲁迅。因此,融化在血液中的就不是雄文四卷,而是鲁迅。9 c2 u: t" z0 G+ V7 V

$ `( D6 F; D7 A6 h4 G: O) [

: a: G d' [: C$ ^2 H H+ j

对于一个14岁的中国女孩来说,过早地阅读鲁迅究竟是件好事还是坏事也无法说清。不过我那时的确有点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骄傲,以此来抵消环境的压力——由于父母被关押、姐姐下乡而独自在家,因家庭出身问题被人歧视等等。这一招阿Q的精神胜利法,我作为一个不能免俗的中国人是立竿见影烂熟于心的,随时可以活学活用,落实到行动上。' b1 m1 e0 O( E! G2 U1 j

. }" F$ D4 X8 G- p+ A0 j

/ ~2 ^5 C2 _+ [( t0 X: P6 P

在“文革”这样一个黑暗的历史背景下长大成人,我发现自己竟如鲁迅一般开始愤世嫉俗。这种状态不知对社会有何裨益,反正于自己是没有半点好处的。18岁读鲁迅时,开始做笔记,感情色彩很浓,如将《而已集·题记》抄录下来,再加上眉批:先生,先生,倘若您仍活在人间!把自己主动投入到这样的生存环境中,也只能碰壁了。 6 c( U( F2 d4 Y$ h h. W2 S

$ R) O( h; q" T0 x) g1 c

" T7 x) }$ c- U6 D% O; Z- r4 B V

“文革”中有许多怪事,然而堪称咄咄怪事(“文革”常用语)的就是学习鲁迅。这场以封建法西斯的野蛮愚昧去践踏人类文明(包括人性)的空前绝后的劫难,横扫一切古今中外文化精英,却奉最高指示,惟独尊鲁迅的名为圣,将实用主义哲学发扬光大到如此可笑又可悲的境界,也堪称中国一绝。 " @9 y; {. Y6 M+ R: i

, X0 @# M1 V9 f& h8 }' D

' s8 z+ |6 P4 p8 E. g' h

在彼时被强调的乃是鲁迅的战斗性,在小学和中学里反复学习《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满街的大字报大标语中,常常看到痛打落水狗的字样。这当然是为了对付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当权派的,然而鲁迅的战斗性的根基——人文精神却被扬弃了。上海有个四人帮的写作班子石一歌,更是把鲁迅歪曲得面目全非。我相信“文革”结束后,一些对政治斗争感到厌倦的青年文人开始批评鲁迅,与“文革”中对鲁迅的歪曲不无关系。# F8 S* s& S, K1 J ~

1 C @7 _5 n8 I$ {% Y8 o) p

n! i# g! i$ Y' ~1 R2 A0 l/ t

鲁迅在文学上的成就表现在他对人性的关注与透视,如果我们要说他指出了民族劣根性也未尝不可。尽管那狭窄了一些,但的确只有鲁迅才完成了将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真实地呈现给世界。这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鲁迅看到了人的苦难,而在他将这些苦难指点给我们看时,我们就体验到了作家的痛苦。难道我们没有感到那痛彻骨髓的强刺激吗?在这大痛苦中,我们看到了作家对人乃至自身的反省、彻悟,而这意味着作家在人类的苦难面前应有的忏悔。当一个作家具有忏悔意识,并开始承担起这痛苦时,他就承担了他的责任。1 ]7 E. [ T- i6 z; F* a

$ G+ h# M6 G; n6 v

$ V5 X) J) f5 ^6 d% \* n2 t

是的,鲁迅的呐喊就是这样开始的。他的真诚和真实决定了他的行为轨道是线性的,并无曲、圆、中庸等东方特色,这也决定了他向黑暗势力抗争的方式更为直接。这是否便是他放弃了做中国的托尔斯泰,而转为使用短兵相接的杂文这一更锐利的武器的原因呢? ' \: F) g# t U6 |$ H% w% B0 ]4 N

# k9 a- ?) @; N

% ], Z0 B' o/ Q7 ?$ F c

后来者据此为他惋惜,甚至说他偏激,但我们评价一个人,是否应放在特定的背景下去考察呢?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人所共知,可否换一个角度,先拷问一下自己的良心,中国的宽容到底是什么?从古至今,宽容都是一些文人推卸责任的借口。看到恃强凌弱的事不闻不问、装聋作哑,甚至为虎作伥;不敢对为非作歹的权贵有任何非议,反而胁肩谄笑,甘当帮闲;在掠夺者面前不敢维护他人甚至是自己的合法权益,只盼着将来加入掠夺者的行列;被小人撕碎了自尊还要强装笑脸。再往大了说,当异族的铁蹄践踏着祖国河山,当专制的铁腕镇压着自由与民主,满耳是大众的嗟伤,满目是国土的沦丧,不仅不去反抗,反而谀词如涌地献媚,或悠然自得地躲在后方写雅舍小品①!,这叫做宽容吗? {$ k1 f4 h9 [5 ^+ ?6 A# W+ n

6 \; E; [ O# X! m- O& u, f4 T9 D

/ q( T D l" G' e- ~0 c& L: x

爱因·兰德说的好:人们必须永远做出自己的道德判断。做出道德判断意味着无限的责任。当你对人们的的德行或恶习缄默不语时,就无法做到公正和平等对待。当你宣称从你那里无法确定任何善或恶时,那你究竟在背弃谁?又究竟在鼓励谁?人并不需要全知全能或不犯错误,这不是一种认知上的失误;人所需要的是无懈可击的正直,即,不让自己沉溺于有意识的恶行之中。对承担责任的恐惧,促使大多数人接受道德中立的观点。在不要做出判断,以免被他人指责这一格言中,最好地体现了这样的恐惧。事实上这是在逃避道德责任:对迫害他人的行为缄默不语,就成为这种行为的帮凶,也是对牺牲者的谋害。/ `/ [8 F E: H+ s' S$ k3 a

9 \" B E& B1 u& ?, f0 _% E a, m

, [# N) k L. w- d

在兰德这里,放弃道德判断便意味着放弃责任——不去承担一个人的基本责任。我想,这是最大的不人道,人的异化便从此开始。 `6 @: O, q7 {4 h0 X3 c

0 t! q# B# p5 w( s! d; }

/ V8 c( x; m( Y1 L" c# J

什么是真正的宽容?在这里,我们有必要追寻一下鲁迅的足迹。他对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充满大悲悯,被专制制度视为匪类的共产党领袖他却视为挚友,他再三再四地提携文艺青年,并为被暴政杀戮的青年奔走呼号。他向几千年吃人的封建文化公开宣战,他挺直的脊梁为中国竖起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 e! j' x$ r8 e$ |1 r9 a' o

Z: Q+ D2 U; r0 I% E4 n* A2 K0 T0 D

3 N2 v! ?5 P$ d+ l" ~) }0 Z

面对鲁迅,我们无法不自惭形秽。 , z. k" Z; C7 F5 R9 p% Q9 F

4 V3 Y* M8 E3 Q' ~, F' {$ ^

/ w3 Z0 C+ E# w* Z# G9 X

是的,我们失去了对强权说的能力,即使人家掷向你的是一团狗屎,也只会说谢主龙恩,并将此称之为宽容1 ?( T7 O3 {- n( X1 ~7 o

8 x i+ a3 P7 b

5 Z! N# M, @& w# m4 a7 X' ^- }5 J

宽容,宽容,多少丑恶假汝之名以行? 8 I+ F: @' D6 |

' ]8 c! y5 |* n

% i6 x+ j: W' c' {: H# P. z

不由得想起前两年,我的一位朋友的诗集中的9首40行,被一位陕西名作家抄袭进自己的一部东拼西凑的所谓小说中,连我为诗集作的序也被抄了两句。这本是白纸黑字铁证如山的违法行为,然而,当这位朋友将此事公之于众,并诉诸法律解决的时候,却被名作家抢先指斥为想借此事出名牟利。结果,抄袭者理直气壮地在法庭上要求道歉,而被抄袭者仅仅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却被泼了一身脏水。可怕的是,竟有相当数量的人站在侵权者的一边指责被侵权者,在种种恶意地揣度中,最荒唐的一种是,人家是名人,抄了你几句诗是对你的提携,你不感激还要告状,真不宽容!$ k& [+ n( C. ?( u1 c1 B

* \7 }5 T0 g2 q; `

$ R& \" d/ p/ |: q( D z. k" A

如果明知自己在行不义之事,还要为其寻找合理性,这就已经由不负责转为有意作恶了,这便是人性的泯灭。' {4 p# o4 J+ T

4 j! P5 H# K: X# M' N

]; ^7 N! w+ V) J4 z0 X

从这一典型案例去回望鲁迅,我们便会发现那所谓的偏激是多么可贵。事实上,鲁迅的偏激表现在偏离腐朽的原有秩序,而不论在人文科学或自然科学领域,所有的大师的创造都是偏离原有的秩序。我们应该感谢上帝派来这么多偏激的人,否则,我们恐怕还在茹毛饮血或刀耕火种,不可能一边享用现代文明一边骂街了。 ) p2 P5 @ H* b: S

( {3 \8 e. T% O2 G- @

4 H& x$ U( ?1 b! h9 J9 _ y

中国文人能够言行一致的越来越少。在鲁迅时代尚且有言大于行,言行不一,有言无行的忸怩作态,现在则是无言无行。因为言多必失,怕丢掉既得利益,怕失去向上爬的机会,怕被人当作承诺而上门要求兑现。前些时有人在感叹,说现在连情书都没人敢写了。而对于这种状态的解释,最常见的乃是将责任推卸给环境,于是我们时常可以听到这种抱怨,指责生存环境每下愈况,并由此产生环境对人的逼迫,而人对环境是无能为力的,因而种种不义之举也是出于环境的压力等等。于是,无奈这个词开始流行起来。其实,任何一种生存状态都是你主动选择的结果,这就是你要承担的责任,没有所谓逼良为娼的借口可以逃避。 ; o3 z9 i% K4 z' r. U7 @1 x! Z

0 w7 E: N8 `" h: D# e$ L3 P

. q' j) ? i: @* V3 n

作为一个文学家和作为一个人的鲁迅,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的文明史上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实在是他主动选择的结果。现而今的中国文人到底要什么?如果你永远只想着占有,那么往诺贝尔那根绳上系多少个情结也一无所获。如果你看不见人类的苦难,如果你对现实对自己都没有批判能力,如果不是生命内部的力量驱使你去创造,你的作品永远只能是状态。你想要的上帝偏巧永远不会赐给你。 : ^- v, p6 x$ K

/ H: `! d* b0 `: D1 {9 `# ^

& i. ~' `0 j( y2 W& J# Z

应该强调的是,即使是在写个人化的内心历程,也应渗透上述责任。事实上对人类负责也是从对自己负责开始的。这种负责首先要使自己作为一个正直的人去进行道德判断。我们也许无法制止吃人的行为,但我们必须对这种行为做出判断,并且克制自己不去吃人。我们用不着左顾右盼,也不要总是让历史告诉未来,必须面对现实。只要挺直自己的脊梁,就可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 |4 m/ y8 x/ Q' w+ G* n4 U

6 V2 `% Y( U9 w! A7 L- K. R# K; O

' E! l- D4 C3 W0 E& g3 }) G5 \) j

前一向,有一位当年的石一歌的成员因出版一系列散文而十分走红,我拜读后却总觉隔着什么。这些散文的表现方式乃至主旨总在相互重复,以致陷入一种模式,是创作的大忌,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我们看到作者在各类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面前发思古之幽情,作文化反思状,责任感应该很强,但这种反思并没有内省式思考,也缺少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因此反让人觉得有一种无从着落的虚假与空洞。如果作者能从人性出发,对自己做忏悔式反思,我想不仅可以扩大作品的容量,且可以传世。 3 H- S4 c/ t2 s7 }$ a5 k

' B0 D8 x# E$ k1 r

, i- M1 `% ?. U3 }- C- h# }6 j% u

前面说过,忏悔是承担责任的前提,也可以说忏悔是承担责任的一种高层次的方式。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但惟一能救我们脱离凶恶的就是忏悔。鲁迅的忏悔意识使他由个人的视角走向世界,他的觉悟是为了唤醒我们的。 $ z8 i! m& @4 e. Q% `

7 v, {. H2 s5 g8 g f' N

3 I6 O: f, g/ V

还是那句老话,不要怕放弃。想想清楚,你丢掉的不过是别人啃剩的肉骨头而已,而参与拚抢肉骨头事件是把自己置于一个可笑又可悲的境况。其实,北岛的名句不妨倒过来读: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这全在于你的价值观。不同的人生存目的本不相同,何为通行证?何为墓志铭?高尚者在走向死亡时即走向永生,而卑鄙者即使延长了生命也只是行尸走肉。当然,这只是我的看法。我们应该注意的是,从高尚到卑鄙不过是一念之间的事,而这一念之差则要由你的责任感来确定。 r. u) J9 f; ?8 a* |9 y

$ C) ?$ O+ }6 o8 W5 ^+ i8 m

/ @$ N8 `% c5 v5 p7 K

此时,在我眼前也闪回一道人文景观,一间阴暗潮湿的小屋,一个女孩俯身向一个木板箱翻寻,她从硬纸封套中取出灰色漆布面的精装书,然后坐在另一个木板箱上静静地阅读。屋外是忠字化运动的红色海洋。由于她的父亲被污为国民党特务,班主任老师让全班同学跟她划清界限。她不上学了,却在这间小屋找到良师益友。后来,她给班主任写信说,你不能这样对待我,这是违反关于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政策的。班主任听见了那个字,她让红小兵排长找回女孩,在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念诵中,实现了革命的大联合。这是女孩第一次用来维护做人的权利。 3 \0 V @' r# q; S

- I# a, t9 C- n- C, V7 M

% w* j( h8 f) ^5 k1 _

经过近三十年的阅读,从鲁迅那里终于读懂了两个字—— * ]; H8 K! v( K. t5 k

& ?5 u# e/ V( \8 [

3 [9 I" a4 y0 [. s, A% e! r

负责。6 }) Y% {% `) v

+ C' T9 i' W% r) u9 q

/ B1 ^3 F# R6 [ Y h5 B) ~

# A- ^! J. H' ]1 o

; V" F9 L$ P4 |: o4 j1 g1 F

0 a+ D$ g" D6 u* b

①指梁实秋。) M5 h8 S# z/ i; [: Y, }3 h( ?; D

m5 Y4 X% ~! |

6 @2 B5 @; {" b. p# h3 H

②引自《新个体主义伦理观》——爱因·兰德文选 $ b6 c& g2 x$ Y4 r* {

4 F o" m% k+ \% y5 {4 ]# ]

" Q) T* V3 E% t) ]3 n6 R9 R* a

, [; N: P* a* A; I8 A3 Y

: w0 u1 O L6 w

$ |5 {. V, M) S9 V: B& S8 `8 }" q0 g

" G& C4 M3 u; ?' U

# P+ d0 F8 I9 r4 ?* s

( B: E3 M4 X1 n S9 Y

(此文刊登于1996年11月《文艺评论》)

+ W9 b+ U* t6 W- a7 t4 b. c/ 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1 7:38:59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5-7-11 09: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宽容,宽容,多少丑恶假汝之名以行? Q3 {( s$ x, ^6 a

------鲁迅先生那个时代还有几个好得呢,怹说“一个都不饶恕”,如今對一切罪惡的行徑,講寬容,無異就是奸詐的藉口!

[em03]
发表于 2005-7-11 1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 G1 K# P2 z( A% Z7 x

9 ~, T$ n8 I5 y4 X7 Z! ~

面对鲁迅,我们无法不自惭形秽。; W/ N" {! e. m

( m$ E7 K8 d9 m+ p. V( q

------曾老师难得的清醒,今天除了所谓的宽容,还有种可悲的麻木。说;拆了好,拆了省得惦记了。这种人不可谓不聪明,典型的“宝二奶奶”,可人家是主流,是创建和谐社会的中坚。

9 \, t C7 J9 k1 M6 u8 {& z

倘若有个人在报纸上,会议上,大街上发出“救救古城”的声音,马上就被打成另类了。----对正义的担当就是如此孤独。

/ M9 [9 @1 T" C

这情景,真的和土改,和反右,和文革,和非典如出一辙啊!

1 o, `; r* b ?

[em03] * j$ z! n6 d5 y# L1 f) l9 T' Y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1 10:37:31编辑过]
发表于 2005-7-12 0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发表于 2011-6-10 2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一个 即使到了2011还是好文 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4 00:36 , Processed in 1.138262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