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电视,偶然看到一个情节,回忆老北京使用的蜂窝煤,还议论到蜂窝煤到底有多少个眼。80后很少有人用过蜂窝煤,甚至有的人没有见过。对于我们50后来讲那是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天天使用,但很多人也不知它到底有多少个眼。电视让我与之分别多年的蜂窝煤见了面,才知道它是16个眼(内6外10,原以为是内4外8,一共12个)。 闲来无事,思绪就回到了从前。50年代的我不太记事,70年代去了内蒙,所以记忆中只有60年代使用蜂窝煤。那时北京大多是平房,蜂窝煤用处多多,夏天用来做饭,冬天同时用来取暖,还可以烤馒头片、窝头片,也可以烤衣服或鞋子。电视中的人们说起来津津有味,我因为从小就住楼房,与他们感觉有些不同。 其实北京最早使用的是煤球,也分机制和手摇两种。记忆中,我曾经居住的附近,现在的青年宫那一带原来是小胡同,就见过摇煤球的。后来换成了蜂窝煤,全部是机械制造,运输及使用方便也更干净些,炉子也是进行了相应的改造。蜂窝煤按用途分类,有引火煤(煤中加有锯末易燃)和普通煤;按大小分类,直径一样但高矮不同(一块高度或2/3块的高度,价钱大概是两分四和一分六)。楼房冬天有暖气,但蜂窝煤也是做饭的首要条件。 蜂窝煤由送煤工人用平板车拉来,按块数分到各家(煤是按户定量的)。住平房的大多堆放在墙根,为防潮必须用东西盖好。楼房也需要地方堆放。所以厨房内的一面墙中,中间的是炉灶,一边是锅炉,另一边就是堆放蜂窝煤的地方,近一平米大小的面积,可以码放至炉台高。 煤送到了家门口,还须自己将煤搬运到厨房,这也是家中最忙碌的时刻,全家总动员,兄弟姐妹几个使用簸箕、木板等做为底托,将煤码好再搬运,一次几块,再多的话即不好码放,也搬不动。在这个过程中,还要防止的蜂窝煤破损,不严重时还可使用,碎成几块就浪费了。 点炉子的过程需要纸、小木柴和引火专用煤,原则是省纸和省木柴,重要的是时间要短。有一定技术含量,一般由父母进行,我印象不深,只记得烟雾弥漫,没有排风扇,只能开窗通风。添煤时有专用的细长铁勾子,勾好一块煤后慢慢提起(若没有勾住,掉下去可能碎了),放入炉内。晚上要封火,主要是确定炉子通风口关闭的程度,减慢煤的燃烧速度,坚持到第二天早上。主要依靠经验,父母不放心让孩子干,所以我也不会。 我家住五十年代初建的楼房,厨房很大,八九平米,炉台外观近似一张方桌的高矮与大小,砖砌的四周,石板台面光滑平整,烟道是楼房必须有的。中间的灶眼与平常炉子一样大小,四周是上下盘旋的水管,连接到一旁的锅炉,不是为了取暖,而是洗澡。紧临厨房的洗澡间有一个大浴盆,一年四季的热水。这炉灶和锅炉一直使用到改革开放初期,蜂窝煤换成了煤气,锅炉和浴盆被淘汰,换成了淋浴。 对于我,蜂窝煤早已成了历史,怀念它纯属于怀旧,如同我想起上山下乡的年代,想起曾经使用286和386的年代,那曾经是我们密不可分的生活一部分,比我们的上一代是进步,比下一代是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