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猪871 于 2015-12-23 21:37 编辑
! y! l% M1 {. N% _
. x! {- b$ G% T9 ] 旅大双节风月游 (二 亚陆风情)- u' C1 t, K( H/ {6 D
说到大连,总有一种浪花你轻轻摇,海风轻轻吹的浪漫,金色的海滩上,鲜艳的比基尼,魔鬼般的身段,肆无忌惮地展现在你的面前,只有你不好意思对准镜头的羞涩,而没有理由挡住这种比海浪还柔情的秀色喷薄夺目。据说中国有几个出美女的地方,大连算一个。青岛我去过,的确那里的女孩有点意思,去年去了重庆,也是个美女如云的地方。北京因为是中国的首都,确切到哪个美女是北京人,你还真说不准。虽然我不能说我是一个百分百的好摄之徒,但我觉得每一个城市的美女,都是每个城市的名片,这个城市的审美,风尚,素质,习俗,以至到生活水平,文化情趣,都能从这些在你身边擦肩而过的美女身上,找出印证的信息。 也许是我的来去太仓促,停留的时间太短,或许我没有到大连最繁华的地带和时间段,反正给我的感觉,似乎比起青岛重庆的感觉,似乎有些不同,至于是什么,我不好用北京人的角度来审视,这里的穿着打扮,似乎和海韵轻风离得较远,反倒和我兵团生活过的大碴子味更为接近。这么说也许不是很准确,可从我见到的最多的一种流行符号就是,紧身的黑色连裤袜,一双跟很高但不合体、零碎很多的皮靴,上身是紧身的无领衫,外加一件超短的牛仔式衣,也多是黑色,使人怎么也不能和大海的蔚蓝,海鸥的雪白联系起来。 这次参加的婚礼,男方是大连人,一对新人是海龟,所以还可谓不差钱,所以选在大连希尔顿酒店举办婚礼。以此推论,来的宾客生活水准也应该是可以的。也许是双方是异地亲属,所以相互比较拘谨客气,因此穿着打扮也就格外注意,由于新人们出国时间较长,所以同学同事甚少,大多来客都是双方亲友,穿着打扮都很正统庄重,不足为证。而酒店另一个大厅也在举办一场婚礼,我冷眼看去,似乎也没有花团锦簇美女如云的景象。记得前年去新疆乌鲁木齐出差拍片,在大巴扎旁的酒店赶上一场婚礼,伴娘出现的时候,已经足够用“惊艳”来形容,而新娘从酒店出来,登上婚车的时候,简直那位少数民族的新娘,就和画上的仙女一样令人端着相机都忘记按下快门了。 说这些,只是说既然该开十八大了,就多谈点风月吧。 拍人像,一是讲求传神,一是讲求形神兼备。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看到美女就举起镜头,在21世纪信息时代,也算不上万恶淫为首。自己经常拍各种人像,对于不是美女的各种人像,我注重的是传神,而遇到美女,就要讲求形神兼备。但究竟怎样才能够传神,怎样才能够形神兼备,自然是一种有学问,而形神兼备的“形”,同样是讲求审美水准的,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多少人,多少作品,多少年来依然都在苦苦追求,依然是一个永不衰落的课题。 虽然没有找到特别吸引眼球的美女,我依然认为到了任何一地,风土人情就是“风情”,没有土,就没有了地方特色;而没有了人,就没有了人文情怀,所以我到了一个地方,拍的内容基本不外是:地方文物,当地民俗,此地时尚,本地人像。而这一组片子就集中了我在这七天拍的各种风格的人像。 回过头来,整理了一下人像的片子,除了婚礼的内容之外,首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海岸边拍婚纱照的新郎新娘,这既是一种人像抓拍,又是一种时尚纪实。 这次我遇到婚纱拍照最多的地方是在棒棰岛海边,站在岸边放眼望去,雪白的婚纱几乎可以和天空翱翔的海鸥比美齐肩。不用多说,此时此刻婚纱照中的新人是最幸福的了,一般来讲,依照我的经验,只要你别穷追不舍,蹭拍照几张问题不大,况且咱又是北京扫街抓拍的老手,所以当拍摄的专职摄影师还没完场这组片子拍摄的时候,咱们已经把理想的镜头收进CF了。 由于棒棰岛是个大公园,所以除了海边之外,依然有各种游人情侣在拍摄,这时候看到各种比较有特色环境的人在拍照时,我也不失时机的举起镜头。不过也许是心理偏见,对于在海边以外环境拍摄婚纱的新郎新娘,我似乎不是很感兴趣了。 大连是个海滨城市,所以沙滩浴场毗连接彼,虽然因为十一的季节原因,海边游泳的人们已经不是很多了,但也许是天公作美,那天温度还是可以的,海边还有不少的游泳日光浴的人群,既有中国人,更有老外,虽然入镜的这几组的人像还称不上完美窈窕,但似乎也能引起人们对于人体美的欣赏情趣。除了泳装玉女,海边肯定有一些游玩的游客,如果不苛求他们的衣着形象,他们真挚快乐的表情,再加上大海沙滩的环境,拍出来的片子也可谓在北京可遇不可求吧。 除了拍美女,自然就是拍渔民壮汉渔家姑娘了,还真不是咱找借口,时间太短,所以和想象中的渔家形象还是不太一样,加上时间光照的条件所限,只能是抓拍一些差不多的片子了。 拍渔民,虽然假期时间很短,但在海岸船边、渔港码头、自由市场、街头小贩这些地方还是不乏拍摄素材的。这些片子,虽然不甚理想,但依然坚定自己如有机会再去拍摄的信心。 渔民壮汉,在上篇文章已经提到了就不赘述。而渔家女几种类型,一是纯渔民,她们的打扮似乎有点和“惠安女”差不多,带着一个鲜艳的头巾,一个捂得严严的口罩,但服装打扮就很随意,不像惠安女那样有地方民族特色,偶尔见到一张没有带口罩的渔家女,大都脸色被海风吹得通红,但和颧骨两块高原红的那种脸色又有所不同,这也是海风和高原的区别之处吧。一种是做买卖的渔家女,这些人看起来很朴实,但买卖做得很精到。譬如这次买螃蟹,看到的螃蟹无论是海螃蟹、河螃蟹都在张牙舞爪垂死挣扎,使人觉得是刚从水里打捞出来的一样,等你蒸熟了一吃,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只有当时和你兜售的那几只样品是膏满黄肥,其他你看着捞进网兜的活螃蟹,都是徒有其表的“半空儿”了。我们是在自由市场现买现蒸现吃,等我吃完了,我又找到那个卖我们螃蟹的摊位,我说,我不是来找你算后账的,我是想花钱买点见识,你给我的螃蟹,看着都一样,怎么就有多一半是空的呢?那个渔女老板说了实话:螃蟹捞出来好几天都能活着,你看肥蟹的窍门,一是看公螃蟹两肋是黑绿色,母螃蟹脐底是橙黄色;一个是每一个螃蟹都要用手掂一下,和让你看的那个样品比一下,虽然最后是按分量结账,总分量是不缺,可给你的螃蟹一半是空的,这也是很正常的啦。还有一种让我过目难忘的渔家女,就是在滩涂喂养基地打捞蚬子的那些女人。我们吃的蚬子,这里好像叫梭子蟹,生长在淤泥之中,必须用铁筢一下一下耙出、一个一个摘出。我在东北干过农活,所谓四大累,其中就有两项是和大泥、脱大坯。而捞蚬子就如同脱大坯,而且还要站在泥水之中,异常辛苦劳累,绝对是重体力活。当时的市价(国庆节期间)是每斤7元左右,而老板付的工钱是每斤一块二,我看到每一耙子下去至多能捞到2、3个蚬子,可居然有人一天能挣5、6百元,也就是4、5百斤,这是多么大的劳动量呀,可和她们说起,她们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一个来月,得把半年多的钱挣回来呀。 其实我最想见的大连美女,一是大连的女骑警,可到了这里一问,原来女骑警已经沦为盆景摆设,买票参观,至于什么时候能够上街巡逻,估计得问十八大委员了。一是大连的女水兵。但是这里我只见到了一个在岗楼里站岗的男水兵,一身雪白正装海军衫黑飘带,潇洒英武,可惜在玻璃壳子里,也不准照相。所以拍女水兵只是南柯一梦了。不过阴差阳错,在丹东被人骗到了朝鲜境内坐船游,说得天花乱坠,等上了船,导游就溜了,我们只好认可,结果是这次朝鲜境内游,还有值得记忆的几张片子,一张是站岗的女兵,形象见片子,据说在朝鲜国内,女兵的地位还是很高的,所以见到的这个女兵的脸还是胖乎乎的,另一张是朝鲜的男兵,一直没拍到他的脸,据当地的中国百姓说,(只是据当时和我说的)有时候渔船接触,这些男兵很多都吃不饱,所以中国大婶们可怜他们,有时候还给一些吃的呢。 大连胶东关外还有很多可回味的趣事,这篇就说到这了,下一篇是《胶东螺渺》,再写写自己见到的民俗特色琐事吧 7 k6 d' X: s4 V& ~: q/ l
3 q2 p) W3 t y: w& I& o/ n
澳门葡京娱|乐|城:国际品牌ぷ顶_级_信_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