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老胡同 位于张自忠路南侧,属景山街道办事处管辖,呈东西走向。东起南剪子巷,西止美术馆后街,南有支巷通西扬威胡同,北邻利薄营胡同。全长237米,宽7米,沥青路面。
山老胡同,明朝称山青太监胡同。据传,山青太监曾住此胡同,故而得名。清代称山老胡同, “文革”中——度改称文胜街三巷。明朝,曾是太监横行的朝代,以太监名字命名胡同,并不奇怪。但知名的太监内,并不见山青的名字。明代并非所有的宦官都称太监,只有地位很高的宦官才叫太监。以个人名字而命名胡同,决非一般的太监。明时太监除了名外,有的还有字,有号,“山青”或许是字?是号?或许是音近,如有位太监钱能就称“三钱”。
胡同内七号院,曾是载涛的住宅。院内有游廊、假山。载涛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叔叔,他最早住在什刹海边的涛贝勒府,辛亥革命后生活失去来源,先是以十六万大洋将贝勒府卖给了辅仁大学,购置了山老胡同这所住宅。力吐修理费用,用去了八万元。由于军阀混战,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生活很快便维持不下去。载涛在山老胡同住没有多久,又将山老胡同的住宅卖掉,搬到更窄小的原先自己的马圈中住 |
汪芝麻胡同曾用名汪纸马胡同,东起东四北大街,西至南剪子胡同,胡同长436米,宽6米。明朝属仁寿坊,明朝有罗纸马、何纸马、汪纸马三条胡同(纸马俗称神马儿,是版印的神像、香烛、金锞、银箔、千张、黄钱之类的祭祀用品。旧时颇为盛行,可供应寺庙,也可各户奉神)。到清朝分别演变为芝麻胡同、黑芝麻胡同和汪芝麻胡同。汪芝麻胡同辟于元初,汪氏为明嘉靖初期或更早的人。
魏家胡同 位于东城区西部,东起东四北大街,西至南剪子胡同,南吉祥胡同相通,北与汪魏新巷相通,属景山街道办事处管辖。相传有一 魏姓朝廷官员住此而得名。 魏家胡同,明朝属仁寿坊,因胡同地处中城,为皇帝亲军金吾左卫驻地,称卫胡同。清称魏家胡同。清末营造家马辉堂在胡同内居住厂马辉堂先祖马天禄在明代曾参加过北京皇宫的营建。先辈马德亮曾参加承德避暑山庄的修建。清朝末年,马辉堂为专做皇家、官家木活的官木场的领工,参加了颐和园的修建,自己也拥有几个大木厂,成为1949年前东城有名的富翁、大房产主。马辉堂花园建于民国八年(1919),园内有假山、池塘、游廊等。昔日假山下有两珍贵文物,一为汉白玉雕刻“麻姑上寿”,像高一点五米左右,造型精美,栩栩如生;二为木化石,化石高约二米,直径约三十厘米,是天然艺术珍品。民国时吴佩孚曾在花园内住过。“文化大革命”中麻姑被毁,只留半壁基座;木化石也去向不明。 |
南剪子胡同
什锦花园胡同 东西走向,东端曲折,东起东四北大街,西至大佛寺东街,南与南阳胡同、道湾胡同相通,北与小细管胡同、南吉祥胡同、南剪子巷相通。
什锦花园胡同,明朝属仁寿坊,西端称红庙街,东端为适景园。据《帝京景物略》记载:园内亭台楼榭,高柳老松,干直健壮。另堂池三四亩,堂后一槐,四五百岁矣,身大于屋半间,顶嵯峨若山,园曰适景,都人呼十景园。为京师著名私家园林。此园在今胡同东端北侧,园的最早主人为朱能。他因辅助明成祖朱棣有功被封为成国公,历代世袭,到崇祯年间他的后代朱纯臣还总管京营。李东阳、袁宏道等人都曾受邀游适景园,并写诗赞美。李东阳曾写诗赞美园内古槐曰:“东平王家足乔木,中有老槐寒逾绿。拔地能穿十丈云,盘空却荫三重屋。”清朝属正白旗,乾隆时称石景花园,宣统时称什锦花园。清末荒废。据《故都变迁纪略》记载:适景园为明成国公花园,久废,其巷仍名适景花园。民国后沿称。北洋军阀吴佩孚住过适景园旧址。1965年整顿地名时改称什锦花园胡同。
清朝礼部尚书傅良曾住此胡同内21号院,现胡同内43号院是民国时宏仁堂老药铺旧址。今胡同内19号四合院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四合院建于清 |
育群胡同东西向,全长527米,宽7米。 明朝属仁寿坊,称马定大人胡同,马定大人无考,仅知为嘉靖初期或更早的人,《乾隆图》称为马家胡同,《京师坊巷志稿》中称马大人胡同,清朝的外务部设立于此。民国沿用马大人胡同,林语堂在京华烟云多次提到这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更名育群胡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