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醉心食色在2012/5/12 13:59:00的发言: 公府正门也是五间? 9 j% g$ J! {8 q# ?3 S. O5 V( Z
: u' U8 H1 I: K2 ^. C7 w$ t这个问题提得好。
/ i, o: P( G) |% q9 w/ U法公使使用“纯公馆”有一个过程, 0 Y5 `: K9 J/ y: L' Z9 K
1860年)8月(清咸丰十年), 英法联军进占北京, 1 _7 e. \, i7 L9 `2 }/ ?
法军占领了肃王府,并根据11月签订的《北京条约》,
; |( J- `3 h0 `# Y) ?% |要求租肃王府为公使馆。清政府因肃王身份难以接受,
: K4 s/ c% i: n提出可将宗室景崇府即纯公府租给法国。法公使先不接受, % I. m4 K! k0 w& ]9 Y" O
清廷全权大臣奕欣同意法方可自行修葺,并准许在府西 2 X, h8 B0 k$ e& a: R+ T+ E- S
花园自建房屋,一切修建装饰费用,在每年一千两租银
+ q: E) e# G, x- o. y* h3 j7 W6 h, `内扣除,法方这才同意。
$ J3 e% Z$ b W下图是修建法国公使馆的设计平面图(图1),从右下角
# x: X2 t ?% {& X9 W可看出有两道门。而第一道门原来如图2,建筑也不像是
3 ]% k/ A& n1 Q4 L# C2 H- h$ w# G“王府大门”,前有上马石,后经改造成了1楼图2的样子。 + ~( M3 K+ ^+ E1 c# w
第二道门是“原门”素描(图3),后修建时基本保留原样。
5 J; a9 \' w' E/ \2 Y8 s
[分享]1896年法国公使馆大门正檐下的公使馆门匾
[分享]1896年法国公使馆大门正檐下的公使馆门匾
[分享]1896年法国公使馆大门正檐下的公使馆门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