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前的山西古建筑之旅
2 a; t! c- P3 \( D, q5 E . l9 ]" X) N" J9 y& ~ m, b
第一站:大同
6 ?, H0 o2 }/ H0 }; |5 Q6 D' d! J考察项目:云冈石窟、善化寺、上下华严寺
6 T7 s6 I+ V, `9 V $ R! W8 L( S# p8 r4 i* K6 {4 S
4月11日的午夜,我们一行12人登上了前往山西大同的列车,列车是从满洲里途径北京最终到达呼和浩特的。我们在北京北站登车。经过7个小时的颠簸到达本次之行的第一站大同。
& q5 D5 p) J/ Q2 w% w9 }! F. s( I' A
8 Y2 f6 p4 _: m 大家兴奋的跳下列车,寒气扑面而来,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塞北,温度相比北京要低的多。我们嘚嘚瑟瑟的整队集合,接站的吴导也早早到了车站,回酒店,放行李,吃早饭,正式开始第一站的考察之旅。
2 S8 {5 {( Z6 c& q7 X0 E7 H0 @. b - b. s* C$ z2 R+ K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对于正在学习佛教考古的我们,这个时候来云冈非常应景,很多同学嘴里都念叨着佛教考古里的专有名词。当然我们知道除此四大石窟外,中国还分布着很多经典的石窟,尤以中原一带石窟为最。
5 i# e r9 d- ?8 u7 d6 o 云冈石窟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万1千余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第十六窟到二十窟合称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 R z/ C- E+ |0 \+ w* i
$ d! A7 I( a0 l. Z" ^4 g 本次来到大同,正值新任市长大兴土木之时,很多古建筑都在不同程度的进行修缮,因为市长姓耿,因此大同人戏称这位市长为“耿拆拆”。我们都觉得好笑,可来到云冈发现,第一至四窟果然正在维修,没能临场观摩实乃遗憾。
! i. w' m/ l0 z. c* g$ u! h8 {
- p) @% h9 Z6 ?! U( C# y( |) W对于云冈石窟的介绍网上有很多,今天就摘抄一些来做介绍,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回忆和加深记忆。 3 \/ b5 K+ r! f& ]8 w3 Y3 ] r
* B! C5 ^0 r5 S! S( M# x 第一窟、第二窟两窟为双窟,位于云冈石窟东端。一窟中央雕出两层方形塔柱,后壁立像为弥勒,四壁佛像大多风化剥蚀,南壁窟门两侧雕维摩、文殊,东壁后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较完整;二窟中央为一方形三层塔柱,每层四面刻出三间楼阁式佛龛,窟内壁面还雕出五层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资料。
* U5 R3 |( Z5 k/ ^3 p" {1 p
/ ^2 V2 [% e5 w6 L& v: e0 s/ H# ` 第三窟,是云冈最大的石窟,前面断壁高约25米,传为昙曜译经楼,窟分前后室,前室上部中间凿出一个弥勒窟室,左右凿出一对三层方塔。后室南面西侧雕刻有面貌圆润、肌肉丰满、花冠精细、衣纹流畅的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约10米,两菩萨立像各高6.2米。从这三像的风格和雕刻手法看,可能是初唐(公元七世纪)时雕刻的。
- P/ W' M- f; h; e" Q/ I2 p Y9 K
" _- b& ^$ F/ R/ O
第四窟,窟的中央雕一长方形立柱,南北两面各雕六佛像,东西各雕三佛像。南壁窟门上方有北魏正光纪年(公元520一525年)铭记,这是云冈石窟现存最晚的铭记。
% F. I+ f6 }9 L( u# k# D' u
[贴图][原创]毕业前的山西古建筑之旅
T$ f5 c9 u3 r' \3 v
修缮中的1-4窟
第五窟,位于云冈石窟中部,与六窟为一组双窟。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已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两窟窟前有五间四层楼阁,现存建筑为清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
" X0 B4 d' q. e) {
[贴图][原创]毕业前的山西古建筑之旅
第五窟的佛像,窟内不让拍照,看管很严,我又没遵守纪律偷偷拍照了,不过绝对没用闪光灯。 ; z! j" W' R5 `- o) c
. [! `1 D* B3 p9 p a5 O: a9 d; K/ P& f4 B2 x8 z. Q& G0 C
第六窟,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约15米。塔柱下面叫层大龛,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释迎多宝对坐像,东面雕交脚弥勒像。塔柱四面大龛两侧和窟东、南、两三壁以及明窗两侧,雕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a, j8 [& g& G$ ^/ M ?% z3 e9 v7 g. r2 R
第七窟,窟前建有三层木构窟檐,窟内分前后两室。后室正壁上层刻有菩萨坐于狮子座上。东、西、南三面壁上,布满雕刻的佛龛造像,南壁门拱上的六个供养菩萨,形象优美逼真。窟顶浮雕飞天,生动活泼,各以莲花为中心, 盘旋飞舞,舞姿动人。
- N6 n* E8 ] [0 `6 c6 ^& y% V/ r% H( H! i
第八窟,窟内两侧有五头六臂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东侧刻有三头八臂骑牛的摩醯首罗天,这种雕像在云冈极为罕见。
9 N9 i) }- T, k6 u% P1 ?5 Z$ `
! q9 s3 X6 x" b! ^# q8 @2 B' I, r 第九窟,分前后两室,前室门拱两柱为八角形,室壁上刻有佛龛、乐伎、舞伎,造像生动,动感强。
~: z$ A5 o+ [ |
( U, |9 g( s3 l& B! s
第十窟,与九窟同期开凿,分前后两室。前室有飞天,体态优美,比例协调。明窗上部,石雕群佛构图繁杂,玲珑精巧,引人注目。
0 }" {1 {6 @4 \& V1 T7 q6 T# V
% ]7 U" M3 R: O- v, U: B 第十一窟,窟中共有直达窟顶的方形塔柱,四面雕有佛像。正面,菩萨像保存完好。窟周壁上佛龛上满刻造像和小佛。
/ F8 L2 P5 l; C4 z+ E
: f5 R" @5 t# s 第十二窟,正壁上端刻有伎乐天人,手执弦管、打击乐器,神情迥异,形象生动。他们手中的排箫,箜篌等古典乐器十分珍贵,是研究我国音乐的重要资料。
3 |4 y* `% L6 d. j0 t
* r" @8 i' ]! g3 K, q 第十三窟,正中端座一尊交脚弥勒佛像,高12米多,左臂与腿之间雕有一托臂力士像,这是云冈石窟仅有的一例。南壁门拱上部的七佛雕像,雕饰精美,姿态飘逸。
A3 c1 q- f9 i& E+ t
) B2 e7 b% q) T2 u- s
第十四窟,雕像多分化,西壁上部,尚存部分造像东侧存有方形佛柱。
i# g2 C4 J' V! Q; C
& f! w4 J: v ?2 f! |0 |" M0 G 第十五窟,雕有一万余尊小佛坐像,人称万佛洞。 8 {. i4 P+ M# i7 u3 z) W4 m3 k/ p
[贴图][原创]毕业前的山西古建筑之旅
* K- f- D, C% Y7 `( J* g E3 n 万佛
7 ^. S" k- m& H/ J
2 l( ]* u, k t, b$ x! K: j
第十六窟,第十六至二十窟,是云冈石窟最早开业凿的五个洞窟,通称“昙曜五窟。”十六窟为平面呈椭圆形。正中主像释迦像,高13.5米,立于莲花座上,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龛。
8 w% f0 n: _8 z7 ~
[贴图][原创]毕业前的山西古建筑之旅
$ m1 a8 k3 y, U% T$ I3 R0 G/ V1 ` 昙曜五窟 / c; E7 \! `' Z" g# Q: L
7 `# ?0 X7 C1 b, c6 c( `3 B 第十七窟,主像是三世佛,正中为交弥勒坐像,高15.6米。东、西两壁各雕龛,东为坐像,西为立像。明窗东侧的北魏太和十三年(公元489年)佛龛,是以后补刻的。 0 E m5 Q, f& U3 }: T/ N
# g6 |8 }7 E; p6 q* n+ B$ K4 n1 u3 V8 i
第十八窟,正中立像高达15米多,右臂袒露,身披千佛袈裟,刻画细腻,生动感人。
4 |7 f' d% |# z: D$ ?7 p0 P& K# G7 ~, m& ]# x1 l1 w( E: `' O$ c
第十九窟,主像是三世像,窟中的释迦坐像,高16.8米,是云冈石窟中的第二大像。窟外东西凿出两个耳洞,各雕一身8米的坐像。
% w* Y; C( x4 G9 Y7 i
5 k- R3 G( P( _) U: n1 N% ^( |0 |- Y9 U8 e 第二十窟,窟前带大约在辽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立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释迦坐像,高13.7米,这尊佛像面部丰满,两肩宽厚,造型雄伟,气魄浑厚,为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
* I1 ]5 U5 @) j! U
[贴图][原创]毕业前的山西古建筑之旅
( q* K0 S0 I3 `. ] 第二十窟佛像身上北魏时期流行的连珠纹和忍冬纹。。非常漂亮 3 x: b. P4 E+ y% k6 ]
9 i/ j# C J: s) W 云冈随拍
. F/ E) \# O n7 L5 G/ K" L
[贴图][原创]毕业前的山西古建筑之旅
[贴图][原创]毕业前的山西古建筑之旅
[贴图][原创]毕业前的山西古建筑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