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封 面 | 书 名 | 作 者 | 出版机构 | 出版日期 | 内 容 介 绍 |
1 | . C2 ` L7 @& M ~7 c2 H' ^( {
1.jpg * I+ M* h; G% J+ L! @' I% ?* m
f' q3 H- `6 z
| 北京风俗图 | 陈师曾 | 北京古籍出版社 | 1989.6 | 《北京风俗图》 近代陈师曾绘制的北京风俗图三十四幅,反映了民国初年北京社会某些角落的面貌,是对这一时期北京中下层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
2 | " Q5 E$ x$ d* d m$ g$ ?- n
2.jpg 6 @* @8 Z! ]1 _, }# S1 C7 e
4 A1 h/ D5 W* z `* Y' F | 宸垣识略 | 吴长元 | 北京出版社 | 1964. | 《宸垣识略》 吴长元撰。是书以《日下旧闻》及《日下旧闻考》为据,结合实地访察与古籍碑碣增补订正二书,撰成此“事详语略”之《识略》一书,是记北京史地沿革与名胜古迹的专著。全书十六卷分天文、形胜、水利、建置、大内、皇城、内城、外城、苑囿、郊坰、识余。附地图十八帧。是书叙述简要,引证丰富,条目下各有按注,内容精详、始末毕具,足资参考。如卷三记武英殿活字板处方位,按注“活字板向系铜铸,为印图书集成而设。”乾隆时“易以木字,印四库书应刊样本,赐名聚珍”。作者吴长元于乾隆年间久住北京,生平事迹不详。此书一九六四年北京出版社印行。 |
3 | . l( Z* Z" M- {
3.jpg 7 U. e% d/ O5 A- M* {( w
s" R* M' K1 N0 U | 鸿雪因缘图记 | 麟庆著文 汪春泉等绘图 | 北京古籍出版社 | 1984.10 | 《鸿雪因缘图记》鸿雪因缘图记是清代麟庆用图画的形式记述身世和经历的作品,分为三集,每集二卷,共图二百四十幅,记二百四十篇。麟庆把自己的经历,请画家绘出,自作文字记述,好象飞鸿踏在雪地上,留下一些痕迹。全书反映了道光年间广阔的社会风貌。书中第三集中多是关于北京的记述,文字清新可喜,流畅简练,美妙自然,使我们增加了对道光年间北京情况的了解。1984年,北京古籍出版社据道光二十九年刻本并加标点影印出版。 |
4 | ) S) ^4 K& ^0 E! F8 @
4.jpg 8 d1 g- \% c: s: Z1 X
3 D( v3 i% }; M% v6 m$ C# a
| 唐土名胜图会巻 | (日)冈田玉山等 | 日本文化二年刻成 | 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 | 《唐土名胜图会巻》 全六卷,日本版本影印出版。日本江户时代流行的名胜古迹的介绍本形态。通过图画,详细介绍名胜古迹的来历。唐土名胜图会不仅是清朝的宫殿,那个都城的繁华的情况,全国各地的河和山等的风景名胜也网罗了的介绍书。同时,门和寺院,庭园和亭子池子等的建造物,当时的王侯将相和皇妃女官的服饰,被使用了作为宴的器物,战斗的旗等各种各样的习俗,也用图介绍。 |
5 | - v k: O% V6 f& L# w. ^+ F) D
5.jpg & U2 Y# _, {. h, v9 a7 h, _
" j3 Q8 \0 U! l
| 天府广记 | 孙承泽 | 北京古籍出版社 | 1982.1 | 《天府广记》明末清初孙承泽著。是书共四十四卷,辑录了有关北京城市历史、地理沿革,人物掌故和明中央政府各官署职掌制度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尤其书中对于官署的记载,占了很大比例,象五城兵马司、京卫所在和外卫建置等,记载特详,有些不见于它书记载。另外,在人物、名胜、川渠、寺庙、石刻、陵园、水利等部分,也保留了许多珍贵资料,是研究北京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书。1962年由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 |
6 |
7 m+ c' n% F) v% y
6.jpg 8 W* o! S- h) Z: o& [! P: ?- \
5 R! Q$ k; h& K2 r; K
| 天咫偶闻 | 震钧 | 北京古籍出版社 | 1982.9 | 《天咫偶闻》震钧著,全书十卷。作者历经清代成、同、光、宣四朝之变乱,卒于民国,其间曾执教于京师大学堂。该书初刻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全书分皇城、南城、东城,北城、西城、外城东、外城西、郊坰,琐记九类,记述有关清代各朝重大史事、典章仪礼之沿革以及贵戚巨贾之遗闻逸事,考证地方故夹,调查记载名宦、学者的旧居故第,对北京地区的水火旱涝灾害也多有记载。全书北京地方色彩浓郁,且珍贵史料每每记入,世人视为,与《春明梦余录》同类。有北京古籍出版社l982年9月据光绪三十三年刻本之校点本。 |
7 |
5 F9 r. w+ R( ~7 {2 H
; u# V9 N! T f9 n7 ~' Z* {( G2 V+ U
7.jpg
- x3 _& l! S1 Z W' n2 V, E4 n, Q* c5 l& U7 V: Q! R3 s! I& q
( B$ n% J; C7 i; p; G% O9 X4 d: j' B+ G; j
/ `# |9 W4 b- g/ T9 A | 燕京开教略 | 樊国梁 | 北京主教 | 1896 | 《燕京开教略》(法国)樊国梁著。清光绪三十年(1904)北京教世堂铅活字排印详细记述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收人物图数十幅,范围包括历代帝王、名臣、先贤等。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天主教在华、特别是在北京地区传教史方面的专著。樊国樑, 1862年来中国,担任天主教北京教区主教。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他引导联军抢劫,策划屠杀义和团。罗马教廷为表彰他在中国的“功勋”,封其为“宗座卫士”,法国政府授予他“十字荣誉勋章”。 |
8 | 0 q6 w1 K& p! k5 D( f) @
8.jpg 9 c4 M* v, u: [9 \0 h& F( Q6 y
5 c* S r" a! J" F I | 朝市丛载 | (清)李虹若 | 京都荣录堂藏板 | 1888 | 《朝市丛载》 这是一部清代光绪年间多次再版、广为流传的北京旅行指南,记述清时京师都城、衙署、厂肆、人物、文物、掌故等的书籍。本书向人们展示出清代北京社会的一个剖面,为研究清代社会、北京历史和民俗学,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
9 | + ^9 v" f* E. H0 E% N
9.jpg
4 M" K" R0 U, f" {" x! ?% M8 S+ k T" m" _. s5 s
| 水经注 | 北魏郦道元著 | 文学古籍刊行社据上海涵芬楼影印本重印 | 1955 | 《水经注》 共四十卷,北魏郦道元著。郦氏为记载粗略的《水经》做了大量的注释工作,同时补记了许多河流,注文多出原书二十倍。对北方的山川河流郦道元进行了实地考察,还参考引用了四百三十七种书籍,以及民谣、谚语、传说和碑刻资料。是书以全国重要河流为纲,对水道而经郡县沿革、城市兴衰、历史故迹作了详细的介绍和必要的考证。为后人了解河道的改易和每一地区历史变迁提供了方便。记录了历史上北京城的城址和近郊历史遗迹,以及分水堰的修筑、天然河流的引导、人工渠道的开凿等等,为我们研究北京历史地理提供了重要材料。同时文字优美,资料丰富,历来被文学家和史学家所重视。 |
10 |
A3 e# \# G" P
10.jpg
, a3 e. W% @+ X
& z* _3 U: Y8 K6 O( W9 D- B9 P | 琉璃厂小志 | 孙殿起 | 北京古籍出版社 | 1982.9 | 《琉璃厂小志》 今人孙殿起辑。琉璃厂位于北京和平门外,明代因是制造五色琉璃瓦的窑厂而得名。清朝乾隆年间,这一代浙渐成为骨董、书籍、字画,碑帖的市场。同时,每年新春,琉璃厂附近的厂旬还有集市,游人极多,成为北京的岁时盛事。琉璃厂通学斋书店孙殿起,利用几十年经营书籍的便利条件,从旧籍报刊中辑录了有关琉璃厂书画业的变迁,如各店铺开办年月之先后,师弟相传之渊源等。另外,文人的吟咏诗句,厂甸风光,书画题跋及当时文人故居等重要资料,都有辑录。绝大多数诗文描写清代的情况。孙逝世后,原稿经雷梦水,张次溪,陈怀谷、赵羡渔诸人整理,编成此书。1962年12月由北京出版社出版。 |
11 | _ r/ L/ B! R2 V1 W
11 - ^ ?* c J* }; |; d
4 I% n) y5 m* | a | 长安客话 | 蒋一葵 | 北京古籍出版社 | 1982.4 | 《长安客话》 蒋一葵著,字仲舒,明万历年间官任京师西城指挥使。《长安客话》是他专门记载有关北京古迹,名胜、风俗和诗篇的书。“长安”是封建时代帝都的代称,蒋一葵利用在北京做官的机会,留心考察,披荆棘,临荒台,访问古迹,搜寻旧闻。并注意文献资料中有关北京的记述,终于编成此书,共八卷。是书可供研究北京地方历史和地理沿革做参考。现已由北京古籍出版社整理出版。 |
12 | , c7 H( I& N# G. _' M+ _. `5 L
12 ) |4 N6 Q9 h; O& F
+ a' A5 l8 Y; f" T( k
| 三海见闻志 | 适园主人 | 北京古籍出版社 | 民国19年1月30日 | 《三海见闻志》 是作者任财政整理会专门委员时,所写的关于三海的见闻随笔。三海:南海、中海、北海,在清代为皇家的西苑,入民国后,中南少变为政府机关办公地,北海则陆续开放为公园。财政整理会在南海涵元殿正北的香殿附近,作者的办公室则在不远处的长春书屋,这里曾是翁同龢教光绪帝读书的地方。本书所记三海,上接康熙年间高士奇的《金鳌退食笔记》,写近三百年的苑囿变迁。但在考证历史时,又不限于康熙以后,往往追述到元、明,至甚辽、金、只是《金鳌退食笔记》、《日下书闻考》考载者,本书所记稍晚,有时也引用这两本书的内容,以资参考。 |
13 |
2 N& Z, B9 U$ S( ?* Q
13
- w6 L6 S0 P+ m$ y4 l6 d5 y
) u1 Y) X2 T% q | 北京风俗杂咏 | 孙殿起 雷梦水 | 北京古籍出版社 | 1982.1 | 《北京风俗杂咏》 本书汇集了一部分内容有关北京的风俗杂咏诗。这些诗是原琉璃厂通学斋孙殿起从他经手所贩的书籍中辑录的。作者大多为清代人,个别篇章为民初时所写。孙殿起去世后,由雷梦水做了整理。 |
14 | 9 h; z& J1 E8 o! A4 U* D6 z
14 4 k2 ~. |8 l0 o R+ E' K
9 Z/ {2 o; z. m6 ?1 L/ X/ Q- S
| 北平考 故宫遗录 | 箫洵 | 北京古籍出版社 | 1983.4 | 《故宫遗录》 明初肖洵撰。肖为江西吉安县人,洪武时为工部郎中。他任职工部时利用奉命拆毁元代故宫之便,详细记录了元宫殿的情况,由于元时一般人不能随意出入宫庭,明初又将元宫拆毁,故这方面的记载极为稀少,《故宫遗录》弥补了这个空白,是研究北京古代宫室的重要参考资料。现由北京出版社整理出版。 |
15 |
6 [- }, y& t0 h$ V9 I
15 - }, ~' E; ^( V, u
7 K- ?2 j" G: y4 r+ m
| 春明梦余录 | 孙承泽著 王剑英点校 | 北京古籍出版社 | 1992.12 | 《春明梦余录》 孙承泽著。共七十卷,叙述了北京的城池建置、宫殿坛庙、名胜寺院,官署城防及川渠陵园等,还收录了大量奏章,比较偏重于明代的典章制度。由于作者著有《天府广记》,有些内容两书互见。是书是研究明代北京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书。有古香斋袖珍本。 |
16 | 0 U& A; ?7 T0 R
16 ! G: l [: H+ W
7 B1 i* P" t4 v | 大清畿辅先哲传 | 徐世昌 | 北京古籍出版社 | 1992.8 | 《大清畿辅先哲传》 是徐世昌、王树等人在1915—1917年间编撰的、记载清朝畿辅(包括今京、津、冀及鲁、豫部分县)地区历史人物的传记集。全书分为名臣、名将、师儒、文学、高士、贤能、忠义、孝友等八门,共40卷,收录了传主及附传人物近两千人,并附录烈女传六卷。该书上承光绪《畿辅通志》等史志的成果,并广采博访国史、家乘等多种传记史料,下为《清史稿》的编撰提供资料。其收录清朝畿辅地区人物范围之广、数量之多、记述之详备,超过了《清史列传》等书,承前启后之功不可没。同时,该书至今仍是了解清朝畿辅地区历史人物不可缺少的参考书,对于研究清史、中国近代史、京津冀鲁豫地方史等,有着较高的史料价值。 |
17 |
7 X* S7 o6 ?7 R8 v5 H! j0 s7 X8 J
17 . m0 Z1 N" e' `- e8 l
# ~/ p/ W: k2 R) E5 S | 帝京景物略 | 刘侗 于奕正 | 北京古籍出版社 | 1963 | 《帝京景物略》 可谓集历史地理、文化和文学著作三者于一体。详细记载了明代北京城的风景名胜、风俗民情,是不可多得的都市资料。它对当时北京的园林文化、民俗、外国宗教在中国京城的传播等,都有较为具体的描述。是幽雅隽洁文风在地理游记著作中的具体运用。本书还是北京名胜景观的记录。书中详细介绍了当时北京各地的寺庙祠堂、山川风物、名胜古迹、园林景观,甚至河流桥梁,许多今天脍炙人口的历史古迹和山川名胜,诸如卢沟桥、白塔寺、天主堂、碧云寺、潭柘寺、鹫峰寺、卧佛寺、戒坛、十刹海、海淀、玉泉山、西山等等,我们都能从本书探寻到它们的渊源所自、本来状貌、风格特征和历史变迁。 |
18 | ' k2 S" j: i: m8 x- n7 F
18 + f( I# L- n3 ^( f
+ K! g) E6 ?9 @ W) |; O
| 恩福堂笔记·诗钞·年谱 | 英和 | 北京古籍出版社 | 1991.10 | 《恩福堂笔记·诗钞·年谱》 作者是乾隆五十八年进士,历任干、嘉、道三朝,官至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英和屡承恩宠,《笔记》志此等事颇多,兼述先德师友及考试职官等典制。其可取材者在言清代之官制。所记军机大臣中尚分轩轾,则为他书所不经见。其它如记考试大小九卿始于嘉庆,咸安宫官学初设于雍正六年以及赐物、赐宴等制均与清代典制有关。所记干嘉间词林掌故,详明有资,可资考证。其中记纪晓岚逸事尤多,与民间传说颇有相合,是可见纪氏于当时之佳趣,今亦足资谈助。 |
19 | ' g+ l% j- i' \
19 ; j4 M$ v Y2 s7 _8 ~
0 |+ Z; Y+ s/ A' i5 V' K | 旧都文物略 | 汤用彬等编纂 | 北京古籍出版社 | 2000 | 《旧都文物略》 汤用彬、彭一卣、陈声聪编著。1935年以北平市政府名义编印出版。全书分十二部分:一、城垣略;二、宫殿略;三、坛庙略;四、园囿略;五、坊巷略;六、陵墓略;七、名迹略、上;八、名迹略、下;九,河渠关隘略;十、金石略;十一、技艺略;十二、杂事略。资料搜罗比较丰富,且辅以四百余幅照片,“关于风景者十之三,关于历史文化十之五,关于艺术风俗者十之二。皆一一实地摄取,力求精美。”1986年,书目文献出版社以“文献百科知识丛书”之一,照片仅选其珍罕者十余幅,全书点校重印出版。 |
20 |
, y4 k% I: |- V6 w. f% }$ e1 `
20
) L) H6 n8 G1 ]2 v# O
2 U- r0 q, k( ]" H | 国朝宫史 | 鄂尔泰 张廷玉等著 左步青校点 | 北京古籍出版社 | 1987.7 | 《国朝宫史》 36卷,清乾隆七年(1742年)内廷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奉敕编纂,嘉庆十一年(1806年)朱格抄呈进本。卷首有乾隆皇帝七年(1742年)、二十四年(1759年)及二十六年(1761年)有关初修、细校、重修本朝宫史的圣谕以及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于敏中纂成《国朝宫史》进书表。全书分为6门,其中训谕4卷、典礼6卷、宫殿6卷、经费3卷、官制2卷、书籍15卷。训谕一门,收录从顺治至雍正朝圣训,皇上(乾隆皇帝)谕旨,以昭垂内廷法制。 |
21 |
3 s j, \& f' L- C1 N6 j
21
" N' x" W+ u& g1 |, I* C& B, z( v+ x: H! |& U# N7 v
| 国朝宫史续编 | 庆桂等著 左步青校点 | 北京古籍出版社 | 1994.7 | 《国朝宫史续编》 为官修史书,材料来自清宫档案,通观全书,除了竭力颂扬本朝及弘历自我标榜的色彩教重外,许多文献史料都极富价值,非一般笔记杂录所能比拟.其中如典礼门较为详尽,且准确可靠,富有实用性 |
22 | ' ?" y5 f9 n1 |/ V
22
6 J5 U! ]. v) |1 ]; \
# a1 g7 m/ s! k+ l' j5 ] | 话梦集 春明梦录 | 何刚德 沈太侔 | 北京古籍出版社 | 1995.5 | 《话梦集 春明梦录》 何德刚撰。该书作者署名“平斋”,福建闽县人。光绪进士。长期在清末吏部供差,任主事。后外放府道。长期京官生活,熟谙清朝中枢各部内情,民国后追忆往事,撰成此书。其中记述户部在京各库之贪污、浪费、官吏之营私舞弊;官场佚闻、办理公务的规章制度,详尽具体,都是作者的亲历见闻。很有史料价值。1922年作者自刻,后部分内容收入《青鹤》杂志。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将其与《客座偶谈》合为一册影印出版,《近代稗海》本(第十三辑)及山西古籍出版社《民国笔记小说大观》本(第三辑)收录。 |
23 |
f6 i" _, b& q6 x
23 9 k5 x3 K1 q/ g( H
9 y0 i; q2 \/ u& x" F
| 佳梦轩丛著. | 奕赓.雷大受校点 | 北京古籍出版社 | 1994.5 | 《佳梦轩丛著》 是一部内容丰富的清代笔记,它的作者是奕賡。奕賡,别号爱莲居士、墨香书屋主人、鹤侣主人,并曾自称为“天下第一废物东西”。《佳梦轩丛著》包括十一种著述,计为《东华录缀言》六卷,《清语人名译汉》二卷,《歌章祝词辑录》二卷,《諡法续考》一卷,《本朝王公封号附异姓公侯伯》一卷,《封諡譒清》一卷,《侍卫琐言》一卷、《补遗》一卷,《管见所及》一卷、《补遗》一卷,《寄楮备谈》一卷,《煨柮閒谈》一卷,《括谈》二卷,共二十一卷。 |
24 | ; \1 s: d/ N: Q. t) W1 Q
24
$ M$ v- u; g9 N+ X! y/ L9 ]! }) d2 ?
% {, ]- b/ j# h* `1 L; u% {' A | 梦蕉亭杂记 | 陈夔龙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83.10 | 《梦蕉亭杂记》 作者陈夔龙,字筱石,号庸庵,别署庸庵居士。贵州贵阳人。光绪十二年(1886年)进士。历任河南、江苏巡抚,四川L湖广、直隶总督。本书记述了作者一生的经历和耳闻目睹之事。其中叙述戊戌变法、袁世凯向荣禄告密、戊戌六君子被害,义和团运动,以及慈禧太后西逃后,他充当奕劻助手,参与议和、签订《辛丑条约》等事件都比较详细,对于研究近代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25 |
0 l2 Z- _3 s' s% Q' p5 ~" k
25 ) J; y" G2 s8 A1 \
5 P% h' j& Q* O
| 钦定国子监志 | 文庆 李宗昉纂修 郭亚南等校点 | 北京古籍出版社 | 2000.3 | 《钦定国子监志》 (套装上下册)(繁体竖排版)是北京古籍丛书之一。在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成贤街,毗邻雍和宫,有一处古老的建筑群落,那就是历经元、明、清三代的国家最高学府兼教育行政管理机关——国子监。国子监又称‘国学’、‘太学’因其包括孔庙,构成所谓‘左庙右学’之制,所以又称‘庙学’。一般来讲,作为古代最高学府,称国学、太学;作为官署衙门,称国子监。所以,国子监既是中国古代掌邦国儒学训导政令的行政机构,又是中央级的全国最高学府,其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i! h g c) K( d( w
|
26 |
& G# G3 @* T; w/ h( v
26
8 ]* @' O8 X; b4 e- ?. l3 n: L) n
| 清宫词 | 吴士鉴 | 北京古籍出版社 | 1986 | 《清宫词》 八十四首,署“钱唐九钟主人”撰,即清吴士鉴,字公詧、号斋,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至翰林侍读;本书所收宫词内容包括:1.叙写清朝发迹发展史,一直写到清末宣统间,清亡。如吴士鉴、魏程博所作两组《清宫词》皆从满族发祥神话写起,并记录许多宫中琐事,从中可见满族风俗,其所多取于“身历其境,信而有征”者。宫词涉及的一些记载,还很重要。 |
27 | 8 y, D& \: L3 W. n. U2 R
27 E3 ?: ~* v* X( Y8 S2 z8 w
4 F2 n' D3 v0 o4 u/ l m, l
| 清宫述闻 | 章乃煒 | 北京古籍出版社 |
: c. c. D; s3 E8 R | 《清宫述闻》 初续编合编本(套装上下册),初编编者为章乃炜(字唐容)先生及王蔼人先生,续编编者为章乃炜先生。为《清宫述闻》初编与续编合编本。初编共三册,曾于一九四一年五月由故宫博物院印行三百部。续编于北平解放前编竣,手稿存于故宫博物院图书馆。 |
28 |
) e% e- W7 x$ L1 a, C, C6 v k4 m
28 8 {0 ?: Y. X+ S( W
7 A: S2 v! ~; U1 n9 [' i4 b. B | 西关志 | 王士翹 | 北京古籍出版社 | 1990.12 | 《西关志》 是明代嘉靖年间的王士翘编篡的一部记述长城重要关塞的方志书,在流传至今的同类志书中,它是最早编篡的一部。该书的内容广泛,记载详细,可信度高,具有较大的史料价值。 |
29 | + x5 V9 n4 U3 N2 `( {* n
29
( F6 v: z* } |' u, z" u, D" K/ o: [1 @ ~! M+ I
| 雪桥诗话余集 | 杨钟羲撰 刘承干参校# M0 w. k5 D' I3 {3 }7 L
| 北京古籍出版社 | 1992.1 | 包括《雪桥诗话》、《雪桥诗话续集》、《雪桥诗话三集》、《雪桥诗话余集》 共四十卷,为近代旗籍学者杨钟羲著。本书虽名为诗话,实际上可以说是一部记载有清一代的掌故书,上至朝章国故、经济民生,旁及风俗物产、旧闻轶事、学术渊源、艺文流派,兼收博采,荟萃一编,和历代有些诗话一样,不仅仅限于评诗而已。《雪桥诗话》尤致力于八旗文献的搜集,遇到可资考稽的,虽片言只语,亦无不广为罗列,藉诗以存人,因人而存事。《雪桥诗话》是作者与其表兄宗师盛昱合辑的《八旗文经》的姊妹篇,是研究清史、北京史、尤其是研究八旗人物极为重要的文献资料。 |
30 |
0 M( D& n' y; s# s4 E+ ]
30 6 x# S0 [5 e4 Z5 p1 e
1 A9 s( [2 N* m | 燕市积弊 都市丛谈 | 待馀生 张荣起校注 逆旅过客 | 北京古籍出版社 | 1995.5 | 《燕市积弊 都市丛谈》 本书所包括的2部书是姊妹篇。其主要内容是对清末民初北京市面上的种种弊端,如巧骗、反喜、腥赌等作了揭露和批判。《燕市积弊》是在报纸上按日连载的有关北京旧时社会与民俗的记述与评说。《都市丛谈》除具有以上内容外,其最为明显的是记述戏剧、曲艺、杂技的篇目较多并相当出色 |
31 | $ d$ S' k- l' h; H
31 $ ?) o9 q( t7 c% g6 N3 ^0 C% o
, {) L! X& D! [. x | 养吉斋丛录 | 吴振棫 | 中华书局出版 | 2005.12 | 《养吉斋丛录》 是一部清代史料笔记。全书三十六卷,内容专涉清朝掌故。丛录二十六卷,余录十卷,清吴振棫所撰。吴振棫(1792-1870)字仲云,号宜甫,浙江钱塘人。室名花养吉斋。嘉庆十九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充实录馆纂修、提调兼校勘。所著有花宜馆诗录词录文略、黔语、黔行纪程、国朝杭郡诗绩辑等。《养吉斋丛录》是他最体面心血的一部力著。本书以典章制度为主,兼及宫内殿阁苑囿、奇事趣闻、科举武备、饮食服饰、藏编刊、游娱庆典等,较全面的勾勒出一幅清宫图画。余录十卷,除增补宫内典故外,还记载了蜀滇风情、各地名胜、文坛佳话、士林美谈等。全书对于了解与研究清代社会政治、历史、文化方面颇有参考价值。 |
32 |
7 y1 M' ?. k7 O. q' q2 ^1 _
32
8 V9 z2 l/ n' T; x1 z% Y! H: b8 T; |( X6 N6 ]- W$ x8 _5 g# i9 k
| 安禄山事迹 | 姚汝能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l988年 | 《安禄山事迹》作者姚汝能,唐朝人,曾任华阴尉。书内记述安史之乱的传闻轶事,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受到前人的重视。缪荃孙说,此书“分纲到目,兼有论议,较正史记述颇详。”并指出关于安史之乱“今诸书不存,独此书尚为完帙,洵属可宝。”本书分为三卷,上卷“序禄山始生至玄宗宠遇,”“中卷序天宝十三、四载禄山构乱事。下卷序禄山僭号被杀,并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事,下尽宝应元年”。 |
33 |
' v: o4 `) R1 k5 |
33
8 y" e6 N$ B& d9 ~
$ c/ b. Q* N1 ?9 ] | 马可·波罗游记 | 马可·波罗 |
3 [* Y7 K2 I0 x9 ]6 @0 u | 3 q% E- e3 Q" G) l& E. L1 \
| 《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是意大利人。l271年随父来中国经商,侨居十七年。《马可·波罗游记》是他1291年回国后成书的。《游记》主要记载了他在中国的见闻,也包括日本、印度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情况。应该提到的是,他怀着深厚的感情生动地描绘了居住多年的大都。他写城市:“周围有二十四里,其形正方,各方六里……街道甚直,此端可见彼端。”他写宫殿:”宫顶甚高,宫墙及房壁满涂金银,”“顶上三面,皆红、黄、绿,蓝及其他诸色,上涂以釉,光泽灿烂,犹如水晶,”他写园林:”世界最美之树皆聚于此。君主并命人以琉璃矿石满盖此山。其色甚碧,由是不特树绿,其山亦绿,竟成一色。故人称此山日绿山。”《游记》写出后,立即在欧洲引起了异乎寻常的震动。它最早把中国介绍给欧洲,并且是第一部把北京介绍给西方的地理著作。 |
34 |
1 [" }9 C) N0 `4 ~5 L
34 ; v0 ^, r" V; D9 S/ b# l1 D1 k
8 Z' K- q" _7 |5 J4 N; V
| 南村辍耕录 | 陶宗仪 | 中华书局 | 1959年 | 《南村辍耕录》 作者陶宗仪字九成,浙江黄岩人,元末退隐乡里,以耕读自适。《南村辍耕录》就是他在耕种之暇写成的,共三十卷,以笔记的形式记事五百八十五条,关于元代的史事制度及元末农民起义等事为最多,还涉及天文历算,人情风俗,小说戏剧,书法绘画等等。其中如元朝宗室世系,蒙古人,色日人,金人所属氏族的名称,以及元统治者采用汉法,立朝仪,科举制发,尊崇孔子等。卷二十一《宫阙制度》等条目,记载了元朝宫殿情况。收入《元明史料笔记丛刊》。 |
35 | + s- L- s0 e7 x9 X: ~' I [
35 * I8 Q8 U# h- n# y8 ~9 {
, \! _* V. w. J) E) g% m3 E+ u% p$ R | 北平考 | 不详 | 北京出版社整理出版 | * B- V5 X6 n6 x0 f
| 《北平考》 《北平考》五卷,撰著者姓名难考。这是一部从正史中辑录有关北京地方沿革和宫殿修废情况的资料书,所记内容起自传说中的尧舜,按朝代顺序编纂结止到元末。现由北京出版社整理出版。 |
36 | 0 T6 `. J0 a. x2 Z: j }
36 1 n, [' o3 o8 P& W3 a, A6 P
2 s5 Y Q! Y) E/ W) z | 万历野获编 | 沈得符 | 中华书局 | l959年 | 《万历野获编》 著者明人沈得符,字虎臣,浙江秀水(令嘉兴)人。自幼生长于北京,对朝野事颇熟悉,写成《万历野获编》三十卷及补遗四卷。以笔记的形式,分“列朝”、“宫闱”、“宗藩”、“内监”、“内阁”、“畿辅”,“土司”等卷,记述明代的典章制度,政治得失,北京的风土人情,遗闻轶事等,按类编排,材料集中。但也有偏信传闻不实之处。l959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收人元明史料笔记丛刊。 |
37 | # ~+ Q; Y# D, @. p
37
" n# Q, ?& T$ L* ^$ s( u$ I+ v1 B. @& K8 l8 ~6 s% C4 ]& {
| 燕史 | 郭造卿 | & T& q5 O4 u/ H' Y+ Q& @
|
( A! F' u: M0 F/ k | 《燕史》 明万历年间郭造卿撰。内容有燕政记、统记、雄记、镇记、敌记、督记、道记、系记、裔记、朔记。记事自汉到唐。全书约l6万字。清抄本书后有清道光二十八年高锡跋和周其跋。 |
38 | / J2 T6 L% Y5 `) Q+ T
38
+ D; t. [8 n# X {. p# j. n
0 n! L) D2 R/ i. x* J6 a2 I; h$ A | 宛署杂记 | 沈榜 | 北京古籍出版社 | l961年 | 《宛署杂记》 明沈榜编著。沈榜是湖广临湘人,曾任顺天府宛平平县知县。任内他广泛搜求掌故,并利用署中书籍文档,编著了这部书,共二十卷。明代宛平是北京的属县,沈榜从宛平县的角度,记载了历史沿革,风俗节令,方言土产等。另外,在“经费”、“地亩”,“人丁”,“力役”、“马政”等部分,记录丁大量北京地区的经济情况,是不可多得的宝贵材料。 " U. n7 h( N, s- X4 R: |, @
|
39 |
7 _8 G5 K% R) z9 S
39 ( g! Y: b8 Y2 j1 _" `
# l0 Q0 t# r$ s# E# z8 ^+ x3 i, F | 三垣笔记 | 李清 |
* k! O8 a- S7 V | 1 u i P4 W( M5 q
| 《三垣笔记》 明李清撰。奉清字映碧,南直隶兴化(今属江苏)人,历任刑、吏、工科给事中,大理丞等。此书是作者记录任职期间接触到的朝章典故及耳闻目睹朝廷要员的言论行事,笔记三卷,附识三卷。有元明史料笔记丛刊本。 s" w' N; T/ U9 m( R- r
|
40 |
8 S8 _0 G' [! T ^) L" f: V- D
40
& {) M2 l# o: N5 W B r, M0 q
) b1 x, k$ I$ ?! Q1 } [8 p$ R! ^ | 东林始末 | 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丛书本 | ) p3 b" n7 E6 ?4 S
| $ D: y/ ]: W! ^6 U! ~
| 《东林始末》 记述明末东林,阉党等党争的书,收录了吴应箕《东林本末》、蒋平阶《东林始末》、黄煜《碧血录》、吴伟业《复社纪事》、眉史氏《复社纪略》诸著述,有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丛书本。 3 V. {$ K5 y6 Z) n+ t
|
41 | 6 E" d! t* {& s5 |; L9 P
41
# q! n$ a. [; x5 O+ B# g) f; n0 \- H2 ?% f2 W! z& @9 m$ u. g9 V
| 甲申传信录 | 钱甹 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丛书本 |
! H) }, W1 S8 @ |
/ U" v4 R3 m/ h) t. C! G | 《甲申传信录》 明末钱甹 著。钱氏晚年人京,正赶上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破京城,书中叙述了事变的始末及见闻。是书共十卷,有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丛书本。 ) k( l' ?& U1 @
|
42 |
& n+ d/ g9 f; b% U( _
42
" s/ j1 ]/ o$ A0 z9 w7 }7 \
; X/ p6 h* m% K* c) k( @ | 明季北略 | 计六奇 | 商务印书馆 | l936年 | 《明季北略》 清初计六奇撰,计字用宾,无锡人。书中主要记载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至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史事,侧重于明朝末年北京的时事大略,共二十四卷,各卷以时间为次序,每卷又以事件或人物为中心记事成篇,对于明末朝政,明清两朝的兴废交替,统治者的横征暴敛等记述较详,尤其是李自成农民起义,从l644年李自成进入北京至大顺政权的制度、措施等,逐日记载,比其他书都详细,极有参考价值。但有的材料作者凭信传闻,有失严谨。 |
43 | 9 O' k% G, m: g! r6 {
43
. T' l# ?1 Q6 k' J- a! [0 u/ H- i9 F
| 稗史 | 宋起凤 | # d2 i1 c" q. l5 ~" [1 X
|
% R7 w' m5 T' [: U5 d! Y | 《稗史》 清初宋起凤著。宋起凤字来仪,直隶广平人。曾任山西灵丘县令,广东罗定知州,晚年弃官隐居。《稗史》四卷,记载了明代至清初朝野遗事一百五十余条,卷四专记明末北京宫廷建筑,园林名胜及风俗掌故等,有金狮子门、太液池、万岁山、内库、兵仗局、天堆、虎豹城、御马监等。书中所记多为《酌中志》一书所不载。此书为研究明代宫廷遗闻、逸事的重要资料。 |
44 |
" q3 y& ~7 ~; Z- W1 U
44 , F: {7 |' u) e* r0 c* I
: I* @& x% g. X7 i: O
| 北游录 | 谈迁 | 1960年 | 中华书局 | 《北游录》 清谈迁著。《北游录》九卷,记载了谈迁于顺治十年(1653)到顺治十三年(1656)去北京的经历和见闻,包括纪程、纪邮、纪泳、纪闻各二卷,纪文一卷。在京期间,他寻古探幽,走访了明遗臣,贵族后裔,宫廷太监等,搜集不少有用的材料,在这样的基础上写成此书。1960年由中华书局整理出版。 |
45 | $ _' U! t6 V# s: i2 g
45 . T1 L/ h6 r) G+ D: l2 a0 e5 D- C
3 ]* I6 A; z; \0 D a | 明宫史 | 吕毖 | 北京古籍出版社 | # \2 R5 T# \( ?3 v" ~
| 《明宫史》 明宫史五集,是明人吕毖从刘若愚《酌中志》一书中编选出的。刘若愚是万历年间的太监,因涉嫌魏忠贤、李永贞一党,曾被判处斩监候,后又受释免,险些送命。囚禁中他为了给自己辨冤,写成《酌中志》一书,记述晚明宫迁内皇亲国戚们的饮食起居及当权者的争斗。吕毖选择了书中有关明官内建筑规模,内臣的设置与职掌,内廷日常生活如饮食、服装,娱乐,嗜好等方面的内容,编成《明官史》一书。 |
46 | ; M' z& n( a$ q. R4 D
46
3 N0 K' N" `6 _; m1 q" W$ A, D/ r9 @9 F! n" \6 F: u1 B
| 金鳌退食笔记 | 高士奇 | 北京古籍出版社 | ( c% Y: R" k2 U# E+ e
| 《金鳌退食笔记》 作者是高士奇,清康熙年间翰林院学士,因“赐居太液池之西,朝夕策马过金鳌玉蛛桥,望苑中景物”,记录下了宫中的一些情况。其中有些地方所据《酌中志》,但作者毕竟生活在一个世纪以后,且经改朝换代,所以从中可以窥到明清官廷建置的变迁。 |
47 | * I' B/ j# d. `, \! t
47
" A3 V, S8 e& a S( c, x. A7 \+ J
; l& G7 \4 G# g0 H( i# o7 B | 帝京岁时纪胜 | 潘荣陛 | " A. Q" V& h! e5 g; c Y( f
| ' r. _. [% e( R% r. U- W. ^) a6 Q$ U
| 《帝京岁时纪胜》 清初潘荣陛著,记载北京的岁时风物,如有关琉璃厂店、东获庙、药王庙、天坛、关圣庙等集市名胜的记录,以及走桥摸钉、岁时杂戏、登高赏菊、丢百病等民间风俗,为研究明清时期北京的风俗文化提供了参考材料。 |
48 |
m1 s/ s" Q% ^
48
2 r6 o' K) M" q: @% ~2 ^2 w
! E; e6 v/ R. k" i7 T% i* ` | 燕京岁时记 | 清末富察敦崇著 | 北京古籍出版社 |
! U! H: _: {- x8 V! Y | 《燕京岁时记》 清末富察敦崇著,记录和介绍了北京的岁时节令,及大钟寺、白云观、蟠桃宫、天台山等名迹胜处,以及木偶戏,跑旱船、踢毽子等民间技艺。反映了明清时期北京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些方面,尤其对研究和了解北京的民俗有参考价值。 |
49 | : ^" K; d1 ~! G6 [
49 1 |1 B) P2 H2 i% f
# X% L- t4 ]) e0 r | 昌平山水记 | 顾炎武 | 北京出版社 | . Y {6 N& B0 `
| 《昌平山水记》 顾炎武撰。写录昌平地区的史地沿革,建置风物等,记载精详。所记自德胜门北去昌平,沿路行踪,历历如绘。书内详细写了明十三陵以及入葬的帝后,陵寝的建制等。清人王宏撰是顾氏的好友,他说:“所著《昌平山水记》二卷,巨细咸存,尺寸不爽,凡亲对证,三易其稿,而亨林犹以为未惬,正使博闻强记或当有人,而精详不苟,未见其伦也。”此书文字简洁,描述细腻,尤其是把实地考察和书本资料参看比较,考证正误写成,洵为关于北京的重要著作,《昌平山水记》,《京东考古录》二书合并由北京出版社印行。 |
50 | ( v1 v6 g( Y9 L$ ~" y
50 * e7 C- i; W9 x& [) U
. v) r r; C, p( M
| 京东考古录 | 顾炎武 | 北京出版社 | l962年 | 《京东考古录》 顾炎武的考证专著。书内对北京至山海关一带若干历史地理问题,如蓟县与北京名称之关系,辽金陵寝、昌黎有五、契丹所得十六州之名称等均详加考辩,并对前志颇有是正。文字简炼,内容精宙,如《考长城》一则,言简意赅,史载长城诸事毕具。然文中也偶见失考处,仅为小疵。 |
51 | 4 |( S/ V/ M% `8 Y& k
51 3 V9 u& q1 K/ A; x$ R
! Z1 |# Q5 _6 m" N | 人海记 | 查慎行 |
, m y# V0 I+ t& m" w) W6 E | 8 X; p7 O0 I" a( d1 I
| 《人海记》 作者查慎行。是书系撰者于康熙时客居京师之闻见杂录。卷首小识略述生平及撰述缘起。所记多为明季清初典制掌故,凡科试,职官、武备、宫廷礼制、海运、图书,物产等均有涉及,大多得自闻见,而清初记事部分为亲身经历。其中亦有录自《北游录》,《宛署杂记》等书的内容。作者被称为初白先生,为清初名诗人,所著有《敬业堂集》。 |
52 | - v' v4 N" q; B- V
52
, A6 `: Q# e. u+ M) g
6 X0 n0 o0 }; Z3 c( | | 清秘述闻 | 清法式善撰 |
. c. s3 y4 a) j# @* V a | , y: g- u. c2 @; |( G. i3 T3 ~
| 《清秘述闻》 清法式善撰。法式善字开文,又字梧门,号时帆,乾隆四十五年进士,历任左庶子、国子监祭酒,侍讲学士等官,精通于史学和文学。《清秘述闻》是记述清代科举考试的专著。共十六卷,书中载录了清初顺治至嘉庆间历科考官、试题及各省学政的姓名、籍贯,任职时间等。另外,王家相、魏茂林、钱维福撰有《清秘述闻续》十六卷。徐沅、祁颂威,张肇棻撰《清秘述闻再续》三卷,以接前书。合称《清秘述闻三种》,是研究清代科举制度和教育制度的重要参考资料。 |
53 | N" y x+ L5 |: z- c( b t
53 . \7 X1 ^! N3 R8 G4 f
1 V- |8 U7 q3 R5 H8 p- T" }" ~ | 《日下旧闻》 | 朱彝尊 |
3 O( W. j5 k( \7 e3 k- o4 L3 c* T |
) u8 t; D8 M' d3 ]: }; s | 《日下旧闻》 清代朱彝尊编撰。本书引用各种书籍达1315部,缪荃孙等人评价说。“古志都京者莫善于《三辅黄图》,后莫善于《长安志》,彝尊搜罗详洽,已驾二书之上,……考证之勤,搜罗之博,究非郭造卿,刘侗辈所可同日语矣”。是书各卷之后附撰者之子朱昆田的“补遗”。 |
54 |
" g/ e/ K' [0 `1 D9 v' I4 S
54 0 N1 b: n# u1 l
* L2 k6 D6 u! U% u | 《日下旧闻考》 | 窦光鼐、朱筠 | 北京古籍出版社 | l981年 | 《日下旧闻考》 此书是乾隆帝令窦光鼐、朱筠等根据《日下旧闻》予以补充考证而成。全书仍沿用原书的编次目录,但其中“国朝宫室”、“京城总记”,“皇城”、“国朝苑囿”等都是新增加的。编写本书曾动员了大量的人力动力、搜古证今,严加考核,卷帙浩繁。是为清代官修最宏富的一部关于北京地方历史,地理,城坊、宫殿、名胜的著作。 |
55 | ! A0 m; @4 x- H: g) ?: d
55
( g7 ]2 K0 d& G% s% m' y2 H: B' y! ?
| 燕台笔录 | 项维贞 | 7 I* d$ o3 h( n
| 1 P: C% ~. ?; e6 a, p b
| 《燕台笔录》 作者项维贞为清初著名学者朱彝尊学生。他自各书中录出有关北京风土资料若干则以为风土志。是书采录载籍达三十余种,上起《考工记》,下迄清人纳兰性德撰《渌水亭杂识》。史书,别集、杂著均有择录。所记内容对考察北京风土甚有益。此书有《丛书集成初编》本。 |
56 | 7 W1 S4 [" R1 p5 \+ u7 I
56
6 P) P1 L) ?; x7 z1 ?4 O- y9 n2 H" J6 L b, U) p
| 水曹清暇录 | 汪启淑 | . a/ s: A% Z& C$ r' \2 l
| 7 `! H( J' J% r9 X& C) N
| 《水曹清暇录》 作者汪启淑清乾隆时期任职北京,随笔撰著此书,记述北京的山川人物,掌故风俗等。如对海王村琉璃厂的变迁,百花山的产品,以及关于《四库全书》篡修经过,均有详细的记载。
" I# ]/ g; E) J( V0 d3 R) K |
57 | t2 E& c5 p; m. K; n1 z
57 ( Q* L; ^" I% t
3 S; G! @5 |% t6 D2 i8 \/ r% V0 m
| 日下新讴 | 黄竹堂 | ; G# p$ z4 l/ x, w2 g
|
" N; D1 ?% T0 f* _7 B9 q# m | 《日下新讴》 作者黄竹堂。本书记述乾隆三十四年(1769)到嘉庆三年(1789)期间,北京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包括北京历史、习俗、风土、人情等,共收诗160首。作者在书的“自跋”中说,这是他滞留京师,公余之暇,见闻所及写成的一本诗集。它对研究了解清代北京的历史、习俗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
58 | " k- {1 }+ G2 i) _
58
* m: Z- H% B2 [2 y, W# x1 y6 h$ \# [+ [
| 藤荫杂记 | 戴璐 | 北京古籍出版社 | 1982年 | 《藤荫杂记》 作者戴璐,乾、嘉时曾官侍郎、寺卿。在京师服官日久,又颇留心掌故,遂获多所闻见,随手录存。是书写成于嘉庆元年。其卷一至卷四,杂记清代掌故,衙署旧闻,卷五到卷十二,分别记记载清代北京五城(中城、东城、南城、西城、北城)以及郊坰的里巷琐闻、名人轶事、名胜古迹、园林寺观。光绪时李慈铭评此书:“见闻殊隘,笔亦冗漫。”但所记出自耳目见闻,尚不失为可供参考之作。 |
59 | 0 d1 g4 p) R u0 L2 ]5 a% E
59
0 d& e' {$ m5 F7 m" f
- F$ M' g& E1 v" O, z | 京城古迹考 | 励宗万 | 北京古籍出版社 |
! `5 Z: w3 f0 l2 q3 y- y& A | 《京城古迹考》 清励宗万撰,励字滋大,号衣园,直隶静海人,历任通政使、工部侍郎、光禄寺卿等职,乾隆十年(1745)他受命对北京的古迹作了一番调查,他将北京分成东、西、南、北城四区,共列古迹四十六处,按照“案古证今,循名核实”的方法,对所考查的古迹,先引证前人的描述,再记录当时目睹的景象,使人可以清楚地了解京城古迹的存废变化。 |
60 |
8 {1 F W. P% }' \& c5 ?9 p
60 & A: ~2 t: D+ I) e/ p
6 P! O( K1 k9 w% ?! E
| 养吉斋丛录 | 吴振棫 | 北京古籍出版社 | 1983年 | 《养吉斋丛录》 本书是清代吴振棫编篡的,丛录26卷、余录十卷,简明地记述了同治以前政府、宫廷的典章制度和清室的宫殿园苑。书中以事为主,宗旨明白,不分纲目,以类为次,自八旗源流、内阁、六曹、行省、武备,科举,以至宫闱、苑囿、巡狩,条举件系,颇使考查。作为了解清代典章制度的资料,吴氏此书是简明、完整、信实的。而且对许多制度上的变化,可补官书之不详。一些掌故资料也十分有用。缪荃孙在综述清代掌故之学时,对此书有择精而语详的评价。 |
61 | 5 b" f3 w5 a6 {- Z0 |, r
61 : l0 _5 ^$ j4 B5 t0 ?' C7 ^
( r. Z' q0 t3 K- q1 F | 燕京杂记 | 不详 |
3 x# @+ _( G. x. S1 ` |
9 i2 l% j! Q5 r: ~8 s% n | 《燕京杂记》 燕京杂记撰者不详,从书中内容所记则似为嘉庆道光时人。此书具体刻划社会风貌,尤以记北京商业甚详尽。记社会居民所处地位及本身特点也十分详细。其它如北京衙署、寺院、风俗、物产及社会情况,均有生动细腻的记载。 * _. ^: a) ?# V" W* V1 e
|
62 |
1 L: W) e8 ^6 x" \: D
62 4 Y* W0 z2 }' e, X/ M
8 M1 f6 p0 `5 H3 y9 F
| 京师偶记 | 柴桑 | , u: K8 l% `" t: L9 C
| 2 e( p; Q# W( {% i8 z- F2 ?
| 《京师偶记》 此书为记北京风俗见闻之作。作者柴桑生平不详。是书与《燕京杂记》同收刊于《北京历史风土丛书》及《小方壶斋舆地丛钞》。 5 ?- u8 h/ r3 d) p( y! @
|
63 | $ b# { H" @3 x Y* w( ]
63 " ? S+ p4 i/ t4 }0 W
# K* l; m/ b5 Q8 g% l2 I: k5 C
| 啸亭杂录 | 清昭梿撰 | 中华书局出版 | 1980年 | 《啸亭杂录》 清昭梿撰。昭梿号汲修主人,为光绪闻礼亲王。是书记载了大量道光初年以前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典章制度、社会习俗以及朝廷官吏遗闻轶事等。如设间诛袁崇焕、西苑门习射、玉甕、太和门箭、京师园亭、皇史宬等。并多记满洲旧俗。 |
64 |
: }# x! c/ h/ c" E; S0 Q" `
64
0 J' Q4 d7 K/ f! I1 ]0 ]: ]; J
- J) |7 |5 v- |0 w | 京尘杂录 | (清)杨懋建撰 | 上海同文书局 | 清光绪20年(1894) | 《京尘杂录》 该书为记述京师等地梨园掌故及优伶生平之作,而以京师为主。书凡四卷,均记道光年间事。前三卷为给人立传,卷四记梨园掌故。其中有关于北京戏园广德楼,广和楼,三庆园,庆乐园等的记载。书内对戏园演出情景的记述,十分生动。如说:“偶然茶话,人海杂遝,诸伶登场,各奏尔能,钲鼓喧阗,叫好之声,往往如万鸦竞噪矣。”四喜、三庆、和春、春台为当时北京有名的戏班,书中也有记载。作者芯珠旧史,即杨懋建。他于道光年间淹留京师,辑录黎园史料撰成此书。 |
65 | 0 @" ~3 T' ]2 R* |& X( P) f; c6 J
65
) D; ^( S3 `% b: U9 f
+ Z4 G& t5 G( a- c' e | 道咸以来朝野杂记 | 崇彝 | 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印行 | 1983年 | 《道咸以来朝野杂记》 作者崇彝。此书记载清代道光,咸丰以来直到本世纪三十年代北京的掌故旧闻的笔记,内容广泛,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凡帝系宗支、政局典制、园林第宅、寺庙古迹、节令游览、里巷琐闻、市井风俗,人物轶事均有叙述。作者出身北京世家,耳濡目染,闻见较切。在风俗民情方面,北京居民的饮食起居、服饰车马、婚丧礼仪,以及市肆贸易,戏曲技艺等,也都记载了有价值的资料。l947年邓之诚撰文赞此书日:“字字珍秘,皆亲见亲闻,当与哨亭杂录并传,非天咫偶闻等书所能望其肩背也”。“殚见洽闻,既评且赅。此事当今无第二手”。 |
66 |
, X: ?% P/ N- d
66 ) u7 \: ~' ]% u
1 U$ @# c; Y! ^" K; v3 v | 道咸宦海见闻录 | 张集馨 | 中华书局 | 2008 | 《道咸宦海见闻录》 清张集馨撰。作者曾任山西朔平知府,直隶、山西、陕西、福建、四川河南等省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等职。是书为一部自叙年谱,从一岁止于六十一岁,书中记述了作者的所见所闻,揭露了中央和地方官场中的腐败,政由贿成,横征暴敛,滥施酷型等等,以及八旗兵,绿营兵管理的混乱和战斗力的低下。是书虽以年谱的形式写成,但为了我们了解清代社会提供了许多有用资料。 |
67 | |, q# P' j$ |( g
67 $ c# J- ^# [' E
! x' Q* ^9 f* K. H6 ?- f. j | 石渠余记 | 王庆云 | & _/ W; a6 i% w& y, X) _4 c- r0 m2 C% g
| : u0 X3 a( @0 D$ G2 H3 W; @+ K
| 《石渠余记》 此书侧重于记载清代治国与理财的资料。作者王庆云。“石渠”为皇家收藏珍宝的专门地方。故作者以“石渠”作内廷,王朝的代称,将其毕生从政经验,笔绿汇编成书,内容完全是有清一代的政治经济,其中不乏关于北京的资料,如“纪畿辅营田水利”等。作者王庆云,道光九年进士,曾任顺天府尹。 |
68 |
% T; R# \3 t' }) c* F
68 : a: Q0 w- ^) S' \+ T* ~
1 e5 y6 f* W S0 V- d | 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 (明)张爵 (清)朱一新 | 北京古籍出版社 | 1982年 | 《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明朝人张爵所撰的一本记载北京胡同的书。张爵,字竹坡,明朝嘉靖年间人士,生活于北京。该书记载明朝嘉靖年间北京城内城有900多条胡同,外城有300多条胡同。 《京师坊巷志稿》 朱一新著。记载明清两代北京坊巷胡同名称变化,掌故传说的地理书。朱一新利用在北京做官的便利条件,白天深入大街小巷广泛搜集材料,晚上则整理记录,并参考历史文献,屡易其稿,终于写成了《京师坊巷志稿》一书。分上、下二卷,记述了北京中城、东城、西城、南城、北城坊巷胡同的名称和方位,还随地附载了京师八景、公署、寺观、王公宅第、学校.会馆,桥井,苑囿,祠庙,坛墓等名称,并辑录了旧籍中有关的琐闻佚事、前朝故事、诗篇等内容。此书虽记载筒略,但条理清晰,对于研究北京的历史地理提供了许多有用的资料。 |
69 | 0 g+ v. G( P7 |. D1 L, w" U! x" v6 D
69 7 V7 L- c, H8 I/ [ E/ S
* x# t. G( \. o& Q
| 燕都丛考 | 陈宗蕃 | ( j2 N L# T+ K
| 民国十九年(1920) | 《燕都丛考》 陈宗蕃编。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第一编记沿革、城池、宫阙、苑囿、坛庙,、第二编为内城总说及内一区至内六区各市街;第三编为外城总说及外一区到外五区各市街。“四郊以外留俟将来。”编者陈宗善久居京城,亲眼见清末民国时期北京之变化,于是根据现状,追记沿革,补订旧闻,“排比前书,纲罗近事,续春明之旧梦,补日下之琐闻。”林志钧赞此书“毕详记市区、衙署、街道、第宅之属。”瞿宣颖说:“建置兴废多据旧籍,而沧桑数改,陈迹已非,非一一躬履而且验之,不足以为信。”编者踏查勘证,“博稽载籍,纲罗旧闻,语必有征”。 |
70 |
8 g- l( J" j7 N8 d7 s- h7 V
70
4 i/ V0 F! n- y- N$ S) N4 G6 w3 d" [5 G: p
| 北平风俗类征 | 李家瑞 | 商务印书馆 | l937年 | 《北平风俗类征》 李家瑞编。1936年编者根据古代史书、方志,笔记、民间俗曲等材料汇编而成的类书。此书在汇编前曾得到刘半农的指导,编辑目的为将古今书籍里零碎记着的北平风俗的材料,辑聚成一书;编成一种记载风俗的文字的总集,把记述民情风俗的书,收集起来绍介于世。此书对于了解和研究北京旧时民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全书分为十三部,“一岁时,二婚丧,三职业,四饮食,五衣饰,六器用,七语言,八习尚,九宴乐,十游乐,十一市肆,十二祠纪及禁忌,十三杂缀,每一部的材料都依它们年代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 |
71 |
; H7 @3 i( ]5 V; ^! |3 z
71
2 I0 v: a$ D* l. h
) O4 ?( R& ?9 r/ v. U | 清代北京竹枝词 (十三种) | [清]杨米人等著 | 北京古籍出版社 | 1962.08 | 《清代北京竹枝词》 包括《燕九竹枝词》孔尚任等;《都门竹枝词》 杨米人;《燕台口号一百首》;《都门竹枝词》;《草珠一串》 得硕亭;《续都门竹枝词》 学秋氏;《都门杂咏》 杨静亭;《燕台竹枝词》 何耳;《增补都门杂咏》 李静山;《都门纪变百咏》 畛西复侬氏 青村杞庐氏;《京华百二竹枝词》 兰陵忧患生;《京华慷慨竹枝词》 吴庐孺;《百戏竹枝词》 李声振。這十三種竹枝詞流傳不廣,故即為少見。文字通俗,記述了老北京的風土人情,但是其包含的內容極廣。 |
72 | & b. K/ g& D% F1 L+ |: g. O
72
4 V5 Z. l) E! C2 r- y/ w- V" @' j- ~& C, m7 X# d1 S. _- f
| 析津志辑佚 | [元]熊梦祥著 ,点校整理:李致忠等 | 北京古籍出版社 | 1983-09 | 《析津志辑佚》 是一部元末人记述元大都的书,从中可以见到元大都和金中都有关官署、水道、坊巷、庙宇、古迹、风俗等难得的资料,是现在发现的最早专写北京地方史的著作。此书成于元代,明朝初年尚很流行,明初编撰的北平图经志书、顺天府志等书都从析津志中采择了不少资料。熊梦翔,江西人,工翰墨,放浪诗酒,博览群书,旁通音律,以茂才艺被荐为白鹿书院山长,而后又做大都路儒学提举、崇文监丞等,以老疾归。 |
73 | 0 C) E: h4 \2 l* P3 \/ ~& p
73
( c; C: a2 \8 h: V7 Y6 Z! ?$ x# M: l) d3 E' e- y
| 昔日京华 | (民)朱契著 | 百花文艺出版社 | 2005.5 | 《昔日京华》 作者朱偰(1907—1968)字伯商。朱希祖长子。民国18年(1929)考取德国柏林大学研究生,获哲学博士学位。21年回国后,任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系主任。此书汇集作者有关北京宫阙的三种论著:元大都宫殿图考 明清两代宫苑建置图考 北京宫苑图说。写于1935—1936年间。内容包括:明宫之建置、明崇祯朝的皇城及宫阙制度;清宫之建置;民国以来的兴废。并附有明、清两代宫禁图。 |
74 | " V7 i2 p4 R. H* X" y" @
74 5 _/ C: G! a! m
7 F% q: ~& E* r( D, X! m
| 古燕国史探微 | 常征著 | 聊城出版局 | 1992.10 | 《古燕国史探微》 作者常征(1924—1998),原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此书由28篇文章组成,包括《黄帝后裔封国在祝不在蓟》、《燕非“北方自然生长的国家”》、《燕初三都:永阳、董家林、良乡》、《辨蓟丘蓟水和蓟城的构筑年代》、《燕齐之战,苏氏兄弟》、《秦始皇未置广陵郡》等。这些文章涉及从黄帝到秦始皇期间古燕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等多个方面,基本按所写内容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同时在逻辑上也相互勾连。书后附《燕侯(王)世系表》。本书虽采用的是专题写作法,但实际已经涉及了燕国的世系、都城、政治、军事、民族、制度等多个方面,是对燕国历史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