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86|回复: 8

【原创】北京的别样素描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2-11 16: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 Q- k! ?* A

东四北大街的两侧,满是各色小门脸,我每天上下班,或从单位到清真寺去,都要经过它们。一家理发店,一家皮草行,还有两家精品屋,等等,我甚至熟悉了一些店员的年轻面孔。可往往是,头天下班还热闹或安静的小店,第二天一早上班,竟然空空如也,装修工人代替了姑娘和小伙们。有的是停业装修,有的则是撤店走了麦城。而往往是,我竟全然不记得,这是一家什么店。那些曾片刻吸引过我目光的琳琅的商品,和那些同我一样来此谋生的农村子弟,也晨雾一样在阳光下消失了。北京是一个每天都在创造历史,也每天都在遗忘的城市,普通人在被忽视和遗忘中构成了它的底色,被精英宣告所谓新生的这座城市,也许正在走向历史的深处。

9 e, h4 B/ E8 p

 

4 d$ C+ O8 l2 K/ H4 m/ P5 Y7 V

很欣赏一篇描画北京另一张面孔的文字,沉重灰暗,但又暗藏着东方才有的顽强和生命力。北岛曾写道:沉默依然是东方的故事,人民在古老的壁画上,默默地永生,默默地死去。每一座伟大的东方城市,都上演着这样的悲喜莫名。如果你常常在街上走,就能看到这城市的真正面容。

5 g4 c U) S, c3 O


胡同里的老人慢慢地走过,沉默却也安详。即使你十年内不断地看到他们,他们也是不变的容貌,这岁月的作品已然完成,只安放在门槛外,街巷中,圈椅里,成为这伟大城市平常的一部分。同事中不少北京人,多已是中年。他们在老北京的呵护下长大,又在特殊的时代中成人,最黄金的年岁,是在色调单一却厚实无比的北京城度过的,很多还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知青岁月和军营光阴,那时,他们和这座城市,都还未被商业大潮推搡裹挟。被裹挟的,是他们的孩子,甚或孙子,北京在他们身上是另一种存在,一种混合不安的气息。老北京的文化,还在这些北京人身上延续,他们中有辽元明清陆续迁入的老回回,也有从龙入关的满人,和家世更为复杂的汉人。他们都是北京人。

- J5 q# B: _( q2 o W


而在日益汹涌的人潮里,你所见到的外地人,几乎都是些年轻人。有的稚气未脱,有的朴实无华,有的则蜕变得有点变形。挤在八通线连骨骼都在呻唤的车厢里,周围全是他们,说着乡音浓重的普通话,或乱用儿化音的准北京话,早已扔掉了第一批来京打工者的自卑和拘谨。常常听到两个人在拥挤的冲突中,质问对方:你北京人就了不起啊?可得到的回答则是:谁北京人啊?!用一北京爷们儿在网上丢下的狠话讲:挤地铁的哪有什么北京人?北京人不是开车就是在地面溜达呢,谁跟你们挤啊。每次听到这样的言语的互搏,我都有种拉架反而被伤及的反感和无奈。可即使有这样的心绪复杂的彼此歧视,却并未丝毫损伤北京的包容和魅力。人们依然在年节返乡后再次回来,带更多人回来,于是北京的车厢就又挤了一分,北京人的比例就又小了一点。可北京依然接纳收容,并未显出崩溃的迹象。

" N% c; Y9 M& x- n# B


北京失去了城墙的古老护卫,却还有一道户籍的墙划分着资格和权益。但并未阻止人们来此打捞梦想的月光,或在流浪中寻觅希望。如今求学与打工早已差别微妙,学府早已不是外地孩子主要的投奔之地。缺乏背景的外乡孩子虽无法优哉游哉,却也在不断地变换和尝试中挣着自己的钱粮和自信。我很少到朝阳海淀的高楼大厦去,所以在东去的沿途,和旧城的街巷,我看到的大都是这样的异乡人。他们是保安、店员、伙计、菜贩、快递员,还有曾经是这些,如今则翻捡垃圾桶的流浪者。前者大都坚持着捱过忙碌,尔后三五成群、衣着新鲜地晃动在街头;后者则穿着曾包裹过最初忐忑的工服,或满足过小小的爱美之心的时装,破旧肮脏,面目却全都安详地,自顾自走在首都的大街小巷。我常常猜想流浪者的身世经历,和曾有的梦想,可他们无不沉默自封,旁若无人地与你擦肩而过。

1 J6 a6 j" l) m- O% m2 w/ ~% W


让人强烈感觉到北京还是首都的,不仅仅是提前清道、呼啸而过的特权车队,也不仅是纵论大政、高谈国际的的哥侃爷。还有这样一群人,千里迢迢、抛家舍业来这里,只是因为此乃天子脚下,中央所在。他们是来告御状的上访者,古老地方戏中拦轿喊冤的场景片段肯定不止一次在他们梦中上演。中纪委尚在府学胡同的时候,我看到寒冬腊月里有人睡在厚厚的垫子和被子之间,几个人则袖手蜷缩着聊着说着。当时以为是进京求医的,一看才知那是冤情有望上达天听的衙门口。有时电车106上会拥上一拨风尘仆仆的外地人,不用买票,且往往高声互诉或分享经验,原来是上访者。这车绝对是上访人的专线,北可到中纪委,南则至信访局。各样骇人听闻的冤情听得多了,人们已失去了惊讶,甚或同情也少了几分。层层上告,越级上访,是让地方上极为头疼、百般阻挠的事,可这并不代表御状告成就万事大吉,可人们还是执着地冲破重重阻碍赶往京城,去打捞这无数代人传说了千百年的最后一丝公道。

" o- P& Y3 Q: q8 ~1 r3 }6 m: s


遇到那个山东老汉时,他正蹲在东四路口迎着阳光的墙根下,一把胡琴,一张状子,满脸沧桑尘垢。人们从他面前走过,几乎没有人停下,也不去听他粗粝的琴声。我也一样。也许又是一个职业乞丐,我想。可终于在第三天或第四天时,我路经时突然想问上一问。他用连我也听不真切的山东话诉说着,没有闪烁其词,没有躲闪的目光,状子上写着二十年前的血债,贴着省市衙门的答复,和遭监禁迫害的证据,以及受害者凄惨的现状。我是山东农民家的孩子,他未曾说完我就已确定这冤情的真实,和现实的残酷。面对我的同情和关切,他连连拱手道安,絮絮叨叨地说着等两会一开就去大会堂告状的打算。你我都不可能了解这些人的艰辛悲苦和执着一念,命运选定了由他们来展示这尘世的苦难,他们或忍受或奔走,还要承受附加的质疑和歧视。每年都有御状告赢的故事在接续,在这个城市的一处处灯火微明的桥洞下,行人掩鼻而过、后背发冷的通道里,高门深院的衙门前,走马灯般变幻着同样凄惨痛苦的面孔和灵魂。

; D5 Z2 A4 R% a0 t


北京还每天吞吐着游玩观光的不息人流。到北京旅游并非每个人的愿望,但游客中却包涵了各样的人,无论国籍、信仰、性情、职业,无论穷、富、贵、贱。我常在天坛边看到跟着小旗的一队队游客,或干瘦的南方老人,或统一着装的日韩学生,还有欧洲的背包客,西北的回民家庭,陪着家人的年轻人。这就是北京游人的缩影,他们谈不上爱这个城市,带着好奇和钦慕,他们来了,但很少有不友善的评价,和情绪复杂的成见。而北京人十几年不去天坛,一辈子只进过一次故宫的人有的是。对于探头探脑的游客和天马行空的导游,胡同里的老北京往往漠然以对。胡同越拆越少,赝品越修越多,花样百出的谋划创意正在毁掉生活的北京,而供游客拍照臆想傻呵呵掏钱的旅游的北京,更加日新月异了。

4 D" [" f& \5 ?& v; q


从空间到语言,北京人越来越感到一种挤压和失落。文化是需要生活来捍卫的,于是鲜活的平民北京逐渐枯萎,文化正在成为需拨款供养的非物质遗产。语言是最不易被涂改的,可不深入胡同人家,你已很难听到地道的京腔,即使听到了,不找个老点的北京人,你都可能整不明白。在文化消亡流失的时候,没有人感到惋惜,因为我们已惯于把过去的都划为落后,把拙劣自卑的模仿视为进步;可一旦文化行将就木,就又开始呼吁和哀悼,却透着心不在焉的假惺惺,和天生的功利与短视。导演陈凯歌也许不算有代表性的北京人,但他拍了一个十分钟电影《百花深处》,一个疯子在一堆废墟上描画着他自小生活的胡同,令人无限凄惶。而两鬓花白的导演自己说:我已很久不上街了,我的那个北京已经没有了。这,也许就是无数个北京人发出的一声叹息吧。

S- a2 N9 c' x3 p6 S3 C* F


写到这里,这幅速写我无法再继续了,每一笔都划在了心上,爱北京的人,都能感到这种钝痛。这是一幅灰色的素描,底层的民众组成了细微的颗粒,无论异乡人还是老北京,都是它的一部分。他们才是真正得到了这座古老城市呵护惠泽的人,他们对北京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但无一不是质朴深沉的。这是他们满怀期望的生活,人生无可替代的一部分,和不可涂改的情感。也只有怀着这样感情的这样的人群,才是真正属于北京的。

- v2 F7 h, v, V* \

 

9 b' M$ T/ u2 L' x

(致版主:在《微言北京》里写着写着,觉得那些分开的札记段落,更像一篇连贯的文章,就整合了一下,单发了,您不会认定为重复发帖吧?此篇也是受您转发那篇文字的启发,算作回应吧。)

% I0 ^) s" J6 Q# J/ X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11 20:59:08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2-2-12 14: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说呢?其实,在中国乃至世界任何的城市,不同生活习惯的人不容易相处都是很普遍、很正常的事情。

! L) H! v* @+ d P

 

 楼主| 发表于 2012-2-12 05: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大在2012-2-11 23:59:00的发言:
9 k0 f' \1 z- |, k( B9 K, w5 S4 u

还是微言好。

; T9 M% M7 ?& a, `% n! J

你的文字蕴含的感情太醇,这样看得我有点噎着的感觉。

$ k5 F$ V8 Y4 E4 x! {, z

唉,一语点破啊,老大是高人。

发表于 2012-2-11 1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总是要生活,在这样环境下都选择坚强意志的面对。无奈。
发表于 2012-2-11 19: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爱同学,谢谢!!

: e& y/ ?. Z' `9 N- ?. P; w

 

) j$ M% O2 S8 L. G

我喜欢思考的人,如同我喜欢直爽一样。

5 {+ w& k! k5 O0 p

 

7 i6 @% }# U' c

思考之后表述有沟坎——直爽是填补沟坎的湿土。

' m1 @/ j+ Z% ?2 [) q$ l

 

4 N& w% S" `! E# J

我一直很看好您的思考,还有您的文字,您的文字是在思考之后的。

- Q: z' m+ P: m9 K8 d

 

) ~4 A% C& M/ }5 `& C' s

我转发那一篇文字,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北京人或者说自诩为爱北京人们的狭隘,我不喜欢那种狭隘。上老北京网时间长了您就会发现,但凡是被“爱北京”这层网罾套着的人很难突破这种狭隘。

7 }: q# N* l: p! A# t6 h8 F

他们的思维中,他们之所以过得不快乐不幸福,思想和生活的拥挤,全是 外地人 闹的。最不能让我容忍的,对外地人抱个孩子竟然用上了  繁殖  这个词汇。

/ a8 g# ?1 Q' Q% I8 ]- I/ {

我不想骂街,可是我觉着跟这样的人活在同一个城市中,是一种肮脏。

2 \6 [+ t2 P' }

疼痛谁都会有,你如果把你的疼痛强调成因为别人的存在所造成的,忒混蛋了。

4 U5 c B- m) c- d+ b: \0 d" t9 f/ @

那样的人,给你一片宽广的土地,一样能繁殖出 邪恶。

. |7 j7 I0 p2 I% f1 y

怨天尤人,天在哪儿,人有何罪?

: `; Q+ U/ R. u8 f0 }6 G

手心手背翻过来掉过去看看想想,都是肉,人心也是肉长的。

( ]1 g! M+ Y. y

地域主义发展起来就是民族主义,而民族主义永远是邪恶的温床。

& d' \: ]4 b* R2 K, h

一个过于强调民族主义的民族缺不缺乏自信我不讲,最少的,他对他生存的外部环境感觉不理想,没有思考,唯一的武器是谩骂,是欺凌更弱者以得到心灵上的高尚与安慰,提不出任何建设性思维和意见,只有个体不强大的动物才喜欢组团出去猎食——即便它是温顺的食草动物!!!

3 ~% Q+ ?. Q1 U- U, f8 _

 

# O% C4 y/ @ Y% M* S

问候您呀!!

6 y- {) T6 r) T1 B, ]

 

& P3 r, g v/ R, k9 v& j8 `5 ~: K2 | f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2-11 20:31:32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2-11 2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草长鹰飞在2012-2-11 19:48:00的发言:
& {/ e. u- s! }% K

小爱同学,谢谢!!

. d/ L' ?: }! o6 x& _! R

 

* N: o0 E# o# t7 X, d" P

我喜欢思考的人,如同我喜欢直爽一样。

* l8 `( ~) @2 A# { B

 

. r: x( v {& N5 S' y

思考之后表述有沟坎——直爽是填补沟坎的湿土。

( I3 O- g' |2 N, m$ N* {/ l

 

# @7 j$ e$ l- }( `

我一直很看好您的思考,还有您的文字,您的文字是在思考之后的。

) y2 w# j4 [; o$ G

 

( y* g$ o7 b( C1 `1 w

我转发那一篇文字,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北京人或者说自诩为爱北京人们的狭隘,我不喜欢那种狭隘。上老北京网时间长了您就会发现,但凡是被“爱北京”这层网罾套着的人很难突破这种狭隘。

3 b1 R; v+ H' [% ` q- O

他们的思维中,他们之所以过得不快乐不幸福,思想和生活的拥挤,全是 外地人 闹的。最不能让我容忍的,对外地人抱个孩子竟然用上了  繁殖  这个词汇。

4 b* l: r& n: k Y* Q3 g

我不想骂街,可是我觉着跟这样的人活在同一个城市中,是一种肮脏。

1 K3 T$ m/ P6 T& p; ~% y/ t$ T

疼痛谁都会有,你如果把你的疼痛强调成因为别人的存在所造成的,忒混蛋了。

, o+ D5 L4 [ f

那样的人,给你一片宽广的土地,一样能繁殖出 邪恶。

" ~& G1 } ]! d) l6 j3 |

怨天尤人,天在哪儿,人有何罪?

* D0 H# \$ k$ j+ i! S# _

手心手背翻过来掉过去看看想想,都是肉,人心也是肉长的。

" Y, [, N3 I+ k3 d G* z, m

地域主义发展起来就是民族主义,而民族主义永远是邪恶的温床。

. B$ S! n1 |- |+ {) G/ l

一个过于强调民族主义的民族缺不缺乏自信我不讲,最少的,他对他生存的外部环境感觉不理想,没有思考,唯一的武器是谩骂,是欺凌更弱者以得到心灵上的高尚与安慰,提不出任何建设性思维和意见,只有个体不强大的动物才喜欢组团出去猎食。

% l& a `( v5 ~

 

% O: V& h( J: g N. R3 g

问候您呀!!

& e. O* Z& b. }' |& }! P8 C; ~

 

/ _ v0 H* M& z7 Q5 z. i. ^3 l

谢谢您的问候和理解。歧视是人性的顽症,尊重人格是最起码的道德。其实心主要是用来感知美好和祝福别人的,只有这样的心,才能生发出更多美好。这个城市,没有这样的美好,只剩下怨恨和歧视,很快就会垮掉。人们永远不会用心去热爱物,而是热爱那份美。

发表于 2012-2-11 2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是附加在物之上的,误差视觉和心理错位造成了北京人的恋物癖,而恋物癖说白了就是爱自己遑论别人。

% O4 U* ] P4 H% P- a5 H, p+ S

不是吗?????

 楼主| 发表于 2012-2-11 2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草长鹰飞在2012-2-11 20:24:00的发言:
D+ v& [9 S! J9 x

美是附加在物之上的,误差视觉和心理错位造成了北京人的恋物癖,而恋物癖说白了就是爱自己遑论别人。

) i- I% C& U1 ~6 f

不是吗?????

# W3 l, f0 I L" }. r5 M. Q& J

其实敌意是相互的,地铁上有人无端攻击北京人时,我总觉得应该站出来跟那哥们儿说,这跟哪儿人实在是没直接关系。可地铁简直就是火药桶,搭话就等于找骂。所以人们的情绪化或狭隘,跟身处丛林社会不无关系,肉食者是要负很大责任的。百姓的苦,塔尖上的人是不能体会的。可百姓的苦,却跟他们实在是脱不了干系。

发表于 2012-2-11 2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微言好。

& e# B- {' l" H ]+ r

你的文字蕴含的感情太醇,这样看得我有点噎着的感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15 12:39 , Processed in 1.136518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