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340|回复: 6

西城区文物古迹(上)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1-11 1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城区文物古迹
 
西城区文物古迹(214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1项,市文物保护单位53项,区文物保护单位45项,共110项)

妙应寺、白塔 阜成门内大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海、团城
文津街。辽、金(十一世纪)开辟,现存元、明建筑遗制及清代建筑物,殿宇崇宏,为历代帝王别苑,名胜古迹很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醇王府
后海北沿。前身是清初大学士明珠的宅第。乾隆五十四年封其十一子水理为成亲王,并将明珠府赐永理。随即按王府规制改建。此府传至毓橚时,被赐予醇亲王奕譞。奕譞的原王府在西城区太平湖东里(今中央音乐学院)。因光绪帝生于此府,成为潜邮,故光绪继位后醇王必须迁出。为区别,醇王原在太平湖的王府称南府,后海北沿的新王府称北府。北府坐北朝南。西部为王府花园,1949年后,进行了整治,是宋庆龄在京的住所(见宋庆龄故居)。东部是王府本身,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是其主体建筑,自南而北,街门5间。进入外院后有二门,此门才是王府正门,面阔5间。此后为正殿银安殿,面阔五间,东西有配楼各5间。正殿后是一组自成院落的屋宇,自3间过厅入,正面是正房5间及其配房,按规制此处应属后寝。最后为后罩楼,面阔9间,各种庆典时在此举行仪式。后寝成为供奉神、佛和远祖的神殿。东路建筑主要是家词和佛堂及一些从属建筑。东墙外院落为王府马号。西路有两组院落并列,是醇王府的活动中心。主要建筑为宝翰堂,即大书房。其后的院落,正厅名九思堂,是太纪居处,再后名思谦堂,是王妃住所。另有儿辈读书的小书房任真堂及其它从属建筑。北府是本市保存最完好的王府之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奕譞(1840一1891),道光第七子,光绪生父。同治十一年(1872)受封醇亲王。载沣(1883-1951)奕譞子,光绪十六年袭醇亲王。宣统帝父。

宋庆龄故居(醇王府花园)
后海北沿46号。原是醇亲王载沣的摄政王府花园。园中原有建筑;前?quot;濠梁乐趣"、后厅"畅襟斋"、侧厅"听鹂轩"、东厅"观花室"、"恩波亭",抄手曲廊衔接"南楼",假山上筑有"箑亭"和"听雨屋";园内湖水称南湖。园中主楼为二层中西式小楼,1962年新建。宋庆龄自1963年至1981年5月29日一直居此。第一展厅原是宋庆龄的大客厅,题额为"濠梁乐趣"。第五展厅,原是大餐厅,题额为"畅襟斋",辟为生平事迹展览馆。展出宋庆龄一生的历史照片近400张,文物资料300多件。中院主楼内所展出的陈设,一如宋庆龄生前起居原状。一楼,有小客厅,东墙正中悬挂着孙中山先生遗像,像前放着鲜花。二楼是宋庆龄的卧室兼起居室和书房。卧室办公桌上放着她日用的书籍、文件、钢笔和老花镜。西边墙上挂着一幅她与工作人员合绣的象征吉祥幸福的"安多利恒"花刺绣,两边柜上,一边嵌着孙中山手书"共进大同"墨宝,一边摆着她1927年访苏时与加里宁夫人的合影。卧室东面为宋庆龄书房。南湖后湖畔有鸽子房。隔着南湖,有原醇王府花园的南楼以及西边假山上的听雨屋、东边假山上的箑亭。宋庆龄(1893-1981),原籍广东文昌,生于上海。1915年与孙中山结婚,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摄政王府马号
后海北沿北京第二聋人学校。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大藏龙华寺
后海北沿23号后海幼儿园。建于明,清道光年间曾改名心华寺,为拈花寺的下院。坐北朝南,中轴线上有山门、前殿、耳房、东西配殿。后殿是保存较完整的小型寺庙。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马海德旧居
后海北沿24号。马海德生在美国,祖籍黎巴嫩,1933年获日内瓦医科大学博士学位后来华,为消灭麻风病、性病作出重要贡献。

田间旧居
后海北沿38号。诗人田间的故居。四合院有4间倒座房、5间北房和东西厢房各3间。田间在此居住期间创作出版了《戎冠秀》、《田间诗抄》、《清明》、《青春中国》等30多部作品。

丰泰庵
后海南沿36号。清代建。坐南朝北,前临什刹海后海。一层殿,采用四合院布局。山门3间,通面阔8.5米,通进深6.2米,石券门。正殿3间,前带廊,通面阔10米,通进深8米,配殿东西各3间,通面阔10米,通进深4.2米,是保存较好的小型佛庵。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张伯驹故居
后海南沿26号。此宅坐南朝北,北房5间,其中东间为卧室,西间为客房,居中3间是客厅兼画室。院南有一方亭和廊房。张伯驹 (1898~1982)字丛碧,河南项城人。青年时代从军,后厌恶军阀混战退出军界,任上海盐业银行常务理事。抗日战争胜利后定居北京,原住海淀展春园,后迁居后海南沿。1949年前任华北文法学院教授、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北平美术分会理事长、中国民主同盟北平临时委员会委员。他参加北平大学组织的反迫害、反饥饿的民主运动,参与并促成北平和平谈判。1949年后任燕京大学艺术导师、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副社长等职。1957年被错划右派,后平反。1972年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他曾将10件书画珍品献给国家,现藏故宫博物院。其中有李白的《上阳台帖》、杜牧的《张好好诗》卷、范仲淹的《道服赞》卷、黄庭坚的《诸上座帖》、赵孟的草书《千字文》卷等。最有价值的两件是西晋文学家陆机问候朋友疾病情况的信札《平复帖》和中国传世最古的山水画隋展子虔《游春图》。张伯驹各以4万元和240两黄金买下收藏,于1956年捐献给国家。

永泉庵 后海西沿德胜桥东北

梁巨川、梁漱溟故居 西海西沿2号。

三官庙
西海北沿29、30号。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又称三元大帝。三官信仰源于原始宗教中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道教称三官能为人赐福、赦罪、解厄,即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旧时北京城共有三官庙、三元庵、三官殿等30余处。此庙坐北朝南,中轴线前有山门1间,硬山调大脊,石券门,棋盘大门两扇,两侧各有一旁门。前殿3间,东西配殿各2间。后楼3间,前带廊,两侧耳房各1间,东西配殿各3间。西跨院有殿3间。庙中原有建筑俱存,有房屋29间,现为民居。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普济寺
西海南沿48号。始建年代无考,重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因地势高而俗称高庙、关帝高庙,也叫华陀庙。清康熙年间曾为大学士明珠家庙。清咸丰十年(1860) 恭亲王奕訢将关押在刑部监狱的英法联军代表巴夏礼等人送至此处囚禁。原为道观,民国期间改为佛寺。坐西朝东,现已不见原貌,仅存部分殿堂。有东向正殿5间,灰顶天花,前檐装修为菱花格隔扇门窗。南部有北向配房5间,西向配房3间,房南侧有3间小东房。北部有南向配房6间,均为硬山箍头脊灰筒瓦顶。西南侧有南向房屋4间,为硬山灰筒瓦顶。寺内原有明正德年重修碑。寺北什刹海边原有梁漱溟的父亲梁巨川愤世投水纪念碑,1966年后被毁。现有文物建筑26间,建筑面积453平方米。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会贤堂
前海北沿19号。为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是北京八大堂之一(其他七堂是金鱼胡同的同福堂、前门外观音寺街的惠丰堂、西单报子街的聚贤堂、钱粮胡同的聚寿堂,前门外肉市的天福堂、总布胡同的燕寿堂、地安门外大街的庆和堂),原是清光绪时礼部侍郎斌儒的私第。清光绪十六年(1890)左右,山东济南人在此开设会贤堂饭庄。占地近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前部改建成重楼。原有戏台、瓦房、平房100余间。二楼有栏杆可凭望什刹海。大门的马头墙上挂有"会贤堂饭庄"的铜牌,大门的门簪上书"群贤毕至"4字,是文人墨客聚会的场所,也是唱堂会的地方。后歇业,为辅仁大学购买。

恭王府及花园
前海西街。府邸占地46.5亩,分为中东西三路,各由多进四合院组成,后面环抱着长160余米的通脊二层后罩楼。楼后为花园,占地38.6亩,园内建筑也约略形成中东西三路,园中散置了叠石假山,曲廊亭榭,池塘花木。由于恭王府及花园设计富丽堂皇,因此传闻认为这里是《红楼梦》中的荣国府和大观园的原型。和珅(1750-1799),满洲正红旗人,纽枯禄人。字致斋。乾隆宠臣,文华殿大学士。嘉庆四年(1799)乾隆帝"驾崩",和珅被抄家籍产,赐令自尽。嘉庆帝把和珅府第改成王府,赐给庆郡王永璘。咸丰初年,恭王奕訢分府,此府给奕訢作为恭王府。奕訢(1833-1898),爱新觉罗氏,宣宗六子。同治元年(1862)任议政王,后任军机大臣,参与慈禧辛酉政变。英法联军之役,签订丧权辱国、割地赔款之和议,也是奕訢主持的。府邸恭王居住时期,王府的总出入门在东侧院落的东墙上。在现存的正门外,有两组并列的院落;西侧院落在正门前纵列着四排房屋,院南侧有两排倒座房,为当时王府的办事机构;东侧院落南边也有一排倒座房,驻护卫的旗兵,北面有一座四合院。正门两重,南向,大门三开间,前置石狮一对,二门五开间,均在中轴线上。二门内是正殿及东西配殿,其后为后殿及东西配殿,后殿悬"嘉乐堂"匠额。中轴线上的建筑物,屋顶都用绿琉璃瓦、脊吻兽,配殿屋都用灰筒瓦。东路前院正厅名"多福轩",后院正厅名"乐道堂";西路前院正厅名"葆光室",后院正厅"锡晋斋"。葆光室与锡晋斋之间有垂花门一座,上悬"天香庭院"匾额。垂花门南有竹圃,北有西府海棠两棵。在三路院落的后部,有长160余米、贯连50余间的两层后罩楼环抱,东边悬"瞻霁楼"、西边悬"宝约楼"匾额;楼前檐出廊,后檐墙上每间上下各开一窗,下层窗长方形,上层为形式各异的会锦窗,窗口砖雕精细,楼梯原为木假山形。楼中间偏西原有l间下层是过道门,通向府后的花园。萃锦园恭亲王所建,正门在园南,为西洋式石雕花拱券门。门内左右都有青石假山,正面迎门耸立一座柱形太湖石,顶刻"独乐峰";石后为一蝙蝠形小水池,旧名"福河"。水池后面是一座五开间的正厅,名"安善堂",其东配房名"明道堂",西配房名"棣华轩"。堂后一方形水池,池后一组叠成龛形的假山,中嵌康熙御笔福字碑一座。假山上一座盝顶敞厅,名"邀月",厅两侧都有爬山廊通向东西配房:西配房名"韵花移"。中轴最后为"养云精舍"5间,两侧各接出折曲形的耳房,屋顶形式特殊多变,形如蝠之两翼,因得名"福殿"。东路第一进院前有一座垂花门,右前方有一座流杯亭,名"沁秋亭"。门内东房一排8间和西房3间,靠南边的3间东房名"香雪坞",西房即明道堂之后卷。院北即为大戏楼,为三卷勾连搭式,最北一卷就是"怡神所"。戏楼北边有北房5间,东房两间,传闻这里才是天香庭院。园东侧南北方向叠有青石假山。花园西路最前面有一段城墙式的围墙,墙上辟券洞,额书"榆关"。墙两端接青石假山。榆关内有"秋水山房"、"妙香亭"、"益智斋"等建筑,再北有一个较大的水池,池心有水座3间,名"诗画肪"。池北有5间两卷房,名"澄怀撷秀",其东耳房名"韬华馆",再北为王府的花洞。园西侧有南北向的土山一座,从榆关以西一直延伸到澄怀撷秀的西侧。萃锦园的院墙为城砖砌成,原来没有门通往街道,只能从府后出入。民国以后,恭王府及花园于20年代被溥伟、溥儒(名画家溥心畲)兄弟抵押给西什库教堂,1932年后,产权为辅仁大学所有。1937年辅仁大学收回府园作为女校校舍及司锋书院。这以后,辅仁大学拆除了府邸门外的倒座房和后罩楼的木假山式楼梯以及花园西北角的花洞和花神庙建了楼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郭沫若故居
前海西街18号。原是清代和珅的一座花园,后成为恭亲王奕沂府的草料场和马厩。民国 年间,恭亲王的后代把王府和花园卖给辅仁大学,把此处卖给达仁堂乐家药铺作宅园。1963年10月,郭沫若始居于此,直至1978年6月12日逝世。郭沫若(1892一 1978),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 字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故居占地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大门坐西朝东,门内一条小径直通坐北朝南的垂花门前,垂花门内是由正房、耳房、东西厢房及后罩房组成的二进四合院。正房5间是郭沫若的卧室、会客室、办公室和衣帽间。后罩房为郭的夫人于立群的画室、书房和卧室。故居里保存着郭沫若的手稿、图书和文献资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银锭桥
什刹海的前海和后海之间的水道上。什刹海前海与后海之间的水道上。始建于金代,初为木桥,后改为单孔石桥。南北走向,原桥宽约3米,长约7米,汉白玉石雕栏杆,形似银锭,故称银锭桥。一说因为其桥基用银锭锁固定而得名。清宣统年间,摄政王载沣住在后海北沿醇亲王府(北府),银锭桥是他每日进宫的必经之路,1910年3月31日,汪精卫在此桥下埋藏炸弹,欲谋刺载沣,因谋刺行踪被发觉而失败,银锭桥因此更为出名。过去站在银锭桥上可遥望西山,景名为"银锭观山",燕京小八景之一。1984年,原桥拆除重建,仍以银锭为名。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醇亲王府(南府)
西城区太平湖东里。原为荣亲王府。荣亲王永琪是高宗第五子,乾隆三十年(1765)封荣亲王。道光三十年(1850)封宣宗第七子奕譞为醇郡王。咸丰九年(1864)分府出宫,居太平湖。同治十一年(1872)晋醇亲王。府称醇亲王府。俗称七爷府。府坐北朝南,分中路和东、西路及花园。现中路府门3间,两侧有八字影壁,内有东西二门至东西院。中路新建礼堂一座,尚保存二进四合院。东路院落保存较好,西路古建筑大都拆除。现由中央音乐学院占用。为西城区保护文物。同治十三年(1874)同治帝载淳逝世,奕诺的次子载湉嗣位,年号光绪。因此光绪十四年(1889),醇亲王府迁北府。奕譞死,太平湖的醇亲王府前半部改建为醇亲王祠,后半部仍作为"潜龙邸"。永瑆,以书法出名,与翁方纲、铁保、刘鏞并称四大家。明珠(1635-1708),康熙宠臣,武英殿大学士,后被贬。其子纳兰性德为清著名诗人,是红楼梦研究专家注意的对象。

大高玄殿
景山西街。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建,明清皇室的私庙,建筑精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代帝王庙
阜成门内大街。明嘉靖年建,明代祭祀历代帝王之地,是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原有建筑保存完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合院
阜成门内大街97号。由东西两院组成,占地2 384平方米,古建面积863平方米,以石板相叠的屋顶为特色,现由西城区粮食局使用。

西四转角街楼
西四工商银行、西四新华书店。明代统治者在西四设有西帅府、燕山前卫(亲兵卫)和西城兵马司衙署,并将刑场布置在西四牌楼下,规定斩刑、凌迟(剐刑)分别在西、东侧牌楼下执行。处决人犯由大兴县、宛平县合署承办。大兴县在西四东转角街楼、宛平县在西四西转角街楼。犯人被处决后,大兴县领尸身投漏泽园,宛平县领首级贮库。明天顺元年(1457)保卫北京有功的于谦即被复辟的明英宗杀害于西四。明末杰出军事统帅熊廷弼遭宦官魏忠贤陷害被绑赴西四处斩。明末民族英雄袁崇焕因皇太极的反间计被处磔刑(肢裂)惨死在西四。

马市桥
阜成门内大街与赵登禹路十字路口地下。建于元代,为石拱桥。1930年改造西沟时,桥与下水道联为一体,一并埋入地下,原桥拱券仍未损坏。这一地区曾因桥而称马市桥。

南堂
崇文门。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此建经堂,清顺治七年(1650)扩建,历来是北京天主教教区的主教堂,也是反动的宗教侵略中心,有一定的研究参考价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社稷坛
西长安街。明永乐十九年(1421)建,后迭经重修和扩建,社稷坛保留明代规制,拜殿并为原来建筑,至今已五百余年,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丰泽园(中南海)
西长安街。中海金、元(十三世纪)开辟,南海明初(十五世纪)开辟,楼台殿阁在建筑上具有特殊风格。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景山
景山前街。明永乐年间(十五世纪初)建置,清扩建。景山是明初皇宫里的镇山,所有建筑物和附属文物,是故宫体系内的一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鲁迅故居
宫门口西三条21号。鲁迅先生1924至1932年间住的地方。《华盖集》、《野草》等许多重要文章在此写成。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鲁迅故居
砖塔胡同34号。1923~1924年鲁迅与朱安夫人住在街内61号(今34号)。院内有北房3间,东西厢房各2间。在狭窄局促的北房内鲁迅创作了《祝福》、《在酒楼上》等4部小说,编定《中国小说史略》下卷,校勘了《嵇康集》,完成了《娜拉走后怎样》、《未有天才之前》等讲演稿。

张恨水故居 砖塔胡同43号。

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故居 八道湾11号。

郭沫若故居 大院胡同5号

李大钊故居
文华胡同24号。李大钊同志在北京多年的住宅,居住期间积极进行了革命活动。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原国立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
新文化街45号。鲁迅先生曾多次在此讲学,院内有"三·一八"烈士刘和珍、杨德群纪念碑。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广化寺
鸦儿胡同31号。元创建。明万历、清咸丰年间重修。光绪二十年(1894年)重建。原建格局保存完整。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萧军故居
鸦儿胡同9号

护国寺金刚殿
护国寺街。元创建,初名崇国寺。明宣德四年(1429年)更名大隆善寺,成化八年(1472年)赐名"大隆善护国寺"。清康熙时改名护国寺。是京都名刹。解放后,对遗存的金刚殿进行过修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都城隍庙后殿(寝祠)
成方街。元至元七年(一二七○年)创建。明重修。清同治十年(一八七一年)庙毁,又修复后殿及仪门。现仅存后殿,是研究元代大都城地理方位的重要遗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广济寺
阜成门内大街25号。金代西刘村寺旧址。明天顺年间重建,成化二年(1466年)改名"弘慈广济寺"。现尚保存原建格局,为我国佛教界的重要活动场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四合院 阜成门内大街93号。建于民国。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振国寺 中廊下胡同5号。明建。

陈寅恪故居 姚家胡同3号

北慈悲院 宫门口西岔21号。明建

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地安门外大街77号。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在元代庙址上改建而成,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重修。现存建筑保留了明代形制和布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后门桥
地安门外大街。元始建,初名万宁桥,木构筑。后改为石筑。位于北京城南北中轴线的北部,为元代大都城内通惠河上游的重要通水孔道,是研究元代北京漕运的实物。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福佑寺
北长街22号。清圣祖玄烨在紫禁城外的避痘处。雍正元年(1723年)建正殿,后改为庙宇。一九一八年毛泽东同志来京时,曾在此居住。后为班禅驻北平办事处。解放后为班禅驻京办事处。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昭显庙
北长街71号。清雍正十年(1732年)建,祭祀雷神的地方。现仅存大殿。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万寿兴隆寺
北长街39号。原为明代兵仗局佛堂,清康熙年间经两次重修,清康熙三十九年(1701)敕改万寿兴隆寺。寺坐西朝东,规模较大,西至中南海,北至庆丰司,南邻后宅胡同。有房200多间,内有东向殿二进,南向殿四进,各殿均有配殿。山门3间东向,雕龙石额书"万寿兴隆寺";前殿3间,外额书"显灵尘世",殿中额书"摩利支天"。后殿3间,额书"兴隆寺",皆为康熙御书,现已不存。南向一层殿3间,二层殿3间,三层殿5间,四层殿5间,各殿均为硬山筒瓦顶。寺内原有米汉雯题写的重修碑记、康熙三十三年兴隆寺碑、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万寿兴隆寺养老义会碑、乾隆三十二年献花会题名碑、乾隆四十八年养老义会题名碑及清同治、光绪、宣统年间碑多方,现多已被毁。1949年后曾为老年太监的集中住所,现为民居。有文物建筑85间,建筑面积1944.7平方米。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西什库教堂(北堂)
西什库大街33号。曾是北京最大的天主教堂。原在府右街北口(蚕池口),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迁建于明代的西什库旧址,俗称"西什库教堂"。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礼王府
西黄城根南街9号。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礼烈亲王代善第三代袭王康良亲王杰书于康熙年间所建。嘉庆时毁于火,后重建。现主体建筑仍保存完整,是研究清代王府建制的实物。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郑王府
大木仓胡同教育部。清初"八大铁帽子王"王府之一。布局开阔,建筑雄伟,原为北京规模最大的王府。现存中轴线上的大门、仪门、大殿、后殿等主体建筑,是研究清代初期王府建制的典型实物。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原辅仁大学
定阜街1号。二十世纪初创办的天主教大学。外形是中国民族形式的楼阁建筑。楼后原为清涛贝勒府的花园部分。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庆王府
定阜街3号。为清末再封庆亲王奕劻的王邸。奕劻是原庆亲王永璘的嗣孙,道光三十年(1850)袭辅国将军。咸丰元年(1851)奕劻迁至定阜大街原大学士琦善的宅第。咸丰年间奕劻由辅国将军而贝子、而贝勒,光绪十年晋庆郡王,二十年晋庆亲王,二十四年封世袭罔替亲王。辛亥革命后,奕劻于1912年逃天津英租界作寓公,1918年亡故。庆王府当是在光绪十年(1884)晋封庆郡王后按王府规制改建,始称王府。王府建筑分3大部分。中央是主要殿堂,现只余后寝1座。东部亦已改建。现只西部尚基本保存完整。西部是王府的生活居住区,有三组并排的院落。原厅堂均有名称,悬有匾额。最后是一座二层楼,俗称梳妆楼或绣楼,现存三组院落,各有大门出入,1949年后,京津卫戍区司令部设此。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关岳庙
鼓楼西大街。西藏驻京办事处。清末醇亲王祠堂,辛亥革命后改祀关帝、岳王。一九三九和一九四○年两次重修。建筑宏伟,原建格局保存完整。解放后曾为达赖驻京办事处。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瑞应寺(遗址)
鼓楼西大街148号

寿明寺
鼓楼西大街西城区房管局职工学校。始建年代不详。明天顺六年(1462)司礼监太监夏时等出资重建。明弘治四年(1491)及明正德八年(1513)两次重修。寺坐北朝南,三层殿堂。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3间;前殿3间,东西配殿各3间;中殿3间后带抱厦,殿前有正德八年立重建寿明寺碑,东西配殿各3间;后殿5间,前出廊,东西配殿各3间。现寺内大部分建筑保存完整,共有文物建筑33间,建筑面积879平方米。寿明寺现由西城区房管局职工学校使用,原有碑刻运至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保存。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梅兰芳故居
护国寺街9号。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的住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溥杰故居 护国寺街52号

齐白石故居
跨车胡同13号。坐西朝东,面积204平方米,是一座三合院带跨院的住宅。 齐白石自50岁后直至逝世前寓此。3间北房是当年的 "白石画屋",因屋前安有铁栅栏,又称铁栅屋。北房檐下悬挂有齐白石撰刻的长3.3米、高0.84米的篆体"白石画屋"横匾。大字尚依稀可见。齐白石(1863一1957),湖南省湘潭县人,中国画大师。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别号借山吟馆主人、寄萍老人等。年青时作过木工。擅长诗、书、画、印。文化部于1953年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又荣获国际和平奖金,1963年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双合盛酒厂老板宅院
西交民巷87号、北新华街112号。原为双合盛碑酒厂资本家的住宅。其中87号是居室,112号是花园。居室为三进院落。花园造型精巧,太湖石上有乾隆题诗。园内也建有三进院落,有假山,山上有乾隆御笔"普香界",嘉庆御笔"护松扇""翠潋""排青幌"等。还有六角攒尖亭,花厅等。后院是二层楼房和一座小四合院。园内有大量太湖石及石刻、石雕,多为圆明园遗物。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圣祚隆长寺(遗址)
西四北三条3号。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建,原为汉经厂外厂。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重修。寺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一间,石门额上书"圣祚隆长寺"。天王殿3间,钟鼓楼;大千佛殿3间;后殿五间及配殿和僧房。天王殿内供奉四大天王和韦陀;大千佛殿供奉三大士、十八罗汉、五方佛和二十四诸天;后殿供奉观音、达摩和千手千眼观音。其中除铜五方佛移至法源寺外,均已无存。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四合院
西四北三条11号。是建筑面积为1 800平方米的小花园式四合院。南北中轴线上依次排成一个四进院落,其格局与三进四合院类似,最后是罩房。东边是小花园,内有假山、上山游廊,并有太湖石和精致的花厅。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四合院
西四北三条19号。坐北朝南,建筑面积约270平方米。一宅两院,外院是一排倒座南房和大门。二门为垂花门,影壁正对大门,里院有3间正房,左右各有一耳房,东、西厢房各3间。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鲁迅故居 西四北三条21号。鲁迅在京继绍兴会馆、八道湾、砖塔胡同后的第三处居所,鲁迅迁到宫门口西三条后,其母和朱安仍居此宅。

程砚秋故居 西四北三条39号。著名京剧艺术家程砚秋的住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四合院 西四北六条23号。中型四合院,三进院落保存完整。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崇厚宅 前公用胡同15号西城区少年宫。中型四合院建筑,保存基本完整。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升平署戏楼
西长安街。南长街南口路西。清代掌管宫廷戏曲演出活动的机构,称南府,始于康熙年间。南府隶属内务府,曾收罗民间艺人,教习年轻太监和艺人子弟以为宫廷应承演出。乾隆时,南府规模较前扩大,乾隆十六年(1751),选征苏州籍艺人进宫当差,命名为外学,令住景山,仍属南府管辖。原习艺太监命名为内学。内外学的人数都在1000以上,所唱为昆、弋腔。宫内演戏,先由升平署缮写进呈皇太后,皇帝阅览的"安殿戏单",上列演出地点、日期、开戏时间、剧目及主要演员。最有名的剧目有《升平宝筏》(全部《西游记》)、《鼎峙春秋》(《三国志》)、《忠义璇图》(全部《水浒》)、《劝善金科》(目连救母)、《昭代箫韶》(《杨家将》故事)、《征西异传》(《薛丁山征西》)等,共计二、三十种。道光七年(1827),将外学撤销,艺人俱回原籍。又将十番学并入中和乐内,增设档案房,改南府为升平署,仍主持宫内演出事务。嗣后又兼管召选宫外艺人进宫当差演戏或充作教习的事务,直到宣统三年(1911),历时162年。升平署珍藏的剧本、档案、戏衣、道具、剧照等,保存在故宫博物院内。升平署旧址包括今北京六中和二十八中校舍。升平署戏楼院是保存较好的一组建筑物,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这座戏楼院是一组四合院,内有北向戏楼一座,四合院北房前出轩,适合观赏演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天主教圣母会法文学校旧址
前门西大街。建于清末为北京中西结合建筑物的代表作,曾为南堂中学。其西侧原为南堂小学,都是天主教圣母会建筑遗存。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图书馆主楼
文津街7号。一九三一年建成。同年,国立北平图书馆迁于此。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静生生物调查所旧址 
文津街北京图书馆主楼西侧。静生生物调查所1932年成立,以范静生命名。范静生(1874-1927),湖南省湘阴县人。民国时任教育部长、中华书局编辑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范生前热衷生物学研究。死后其弟范旭东捐款于1928年4月创办此所。初以范静生本人住宅(西城区石驸马大街83号,今新文化街86号)为所址。后在文津街3号建筑3层楼房为新所址,1931年落成。石驸马大街旧址改设为通俗博物馆。动物学家秉志、植物学家胡先骕先后任所长。调查所主要通过实地调查和采集标本,进行分类学研究。

民国参议院
佟麟阁路62号新华社印刷厂。民国建元后的国会礼堂和办公楼房。参议院会议、总统选举等重大政治活动皆在此进行。原状基本保留。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众议院
佟麟阁路62号新华社院内。民国建元后的国会礼堂和办公楼房。众议院会议、总统选举等重大政治活动皆在此进行。原状基本保留。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圣公会教堂
佟麟阁路85号。是北京地区建设较早、规模较大的基督教中心教堂。建筑平面呈拉丁十字形,但外形为中国传统风格,其中顶部两座八角亭式的天窗和钟楼独具匠心。该教堂是中国近代民族形式建筑中的早期代表之作。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盛新中学与佑贞女中旧址
教场胡同2号、4号。原为法国天主教仁爱遣使会所属两所中学。现存教室楼二栋,礼堂一座。砖木结构,欧洲折衷主义建筑风格。立面三段划分,红瓦城屋顶,红砖清水墙嵌以石料装饰。比例严谨,工艺精致,是二三十年代北京城内典型的教会学校建筑。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法国农业银行旧址
西交民巷50号。建筑物地上两层,立面用花岗石装饰,大门入口作柱廊,内装修豪华,现保存完好。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祖大寿宅邸
富国街3号。曾为清初明降将祖大寿宅邸,中轴线有府门三间,过厅三间,正厅五间,东、西配房各三间。垂花门和后院相连,后寝五间,东西配房各三间,建筑格局是清代官僚住宅的典型布局。1769年重修,后改为右翼宗学,民国时改为京师公立第三中学校,老舍曾于此就读。现保存基本完整。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涛贝勒府
柳荫街27号。地处恭王府之西辅仁大学之北,原系清康熙第十五子愉郡王府邸,清末改涛贝勒府。坐北朝南,街门东向,格局分东、中、西三路,中路正殿、配殿、后寝、后罩房等共四进院落;府西有花园,园内有过厅、正堂、花厅及六角亭。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袁满囤烈士雕像
柳荫街。袁满囤是1981年为抢救落水学生而牺牲的解放军战士。

万松老人塔
西四南大街41号。金、元时期,名僧万松行秀禅师,会在京西仰山栖隐寺等庙刹出任主持。元初,中书令耶律楚材奉其为师。南宋淳佑元年(1246年)万松老人圆寂后,时人建塔以示纪念。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均奉敕修葺。现存塔身为1927年由叶恭绰等人集资重修,为八角九级密檐式,高约16米。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水准原点旧址
西安门大街1号。始建于1915年。由花岗岩石砌筑,平面为正方形单层建筑,仿古希腊神庙式造型,是北京及至华北地区唯一一处建筑历史最早的水准点。建筑结构严谨,造型独特,对于科研、工交、文化、军事、建筑、地震、水文考察都具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保商银行旧址
西交民巷17号。该建筑地上三层,立面用花岗石作希腊柱廊,檐口突出,坚固感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中央银行旧址
西交民巷17号。为二层楼,入口作半圆外廊,檐外作女儿墙。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陆银行旧址
西交民巷17号。该建筑地上一层,地下一层,立面为西方古典式,三段划分。基座用大块花岗石彻造,上层檐口挑出,入口大门作重点装饰三层拱门内嵌券柱、两侧作科林斯壁柱。钟楼上为穹顶,比例适度,轮廊优美。是我国建筑师设计西方古典式建筑质量最高的一座。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双寺
双寺胡同11号。明成化元年(1465)神宫监太监刘嘉林舍宅建寺,为大应法王下院。寺成赐额广济寺。成化十六年尚膳监太监刘祥、高通等人出资改建,分为东西两区。东为嘉慈寺,西为广济寺。明嘉靖三十年(1551)、万历九年(1581)重修,万历三十一年又重修,赐名双寺。寺坐北朝南,东部嘉慈寺原有殿3层,现均无存,只余原大殿前石碑2通。西部广济寺中轴线上有山门、前殿、中殿、后殿、配殿、藏经楼及左右僧房,西跨院已拆除。寺内现有文物建筑53间,建筑面积约1 680平方米。存有石碑6通:明成化十六年孙添济撰敕赐广济寺碑记和共成胜缘碑记;万历九年欧大任撰敕赐广济寺重修碑记;万历九年广济寺立禅能蠲修行记略碑记;万历三十一年王升撰明重修双寺碑记等。双寺现由健康报社使用。胡同因寺得名。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西堂
西直门内大街130号。是北京四大堂中建成最晚的。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铎罗主教来华,随员中有位德理格神父,后在宫内教授皇子西学。清雍正元年(1723)德理格在酉直门内购地建天主教堂一座。嘉庆十六年(1811)教堂被毁。同治六年(1867)重建。光绪二十六年(1900)又被毁。1912年又重建,西堂屋顶有尖形钟楼,四角也有四座尖形建筑。文革时屋顶上钟楼拆除,礼拜堂尚存。

横桥 赵登禹路北口路面下

德胜庵 铁影壁胡同19号

妙缘寺 大石桥胡同23号

拈花寺
大石桥胡同61号。明万历九年(1581)为西蜀僧徧融建,名千佛寺。千佛寺后楼下层为念佛堂,上层为千佛阁,千佛阁内有明代所铸的古铜佛"毗卢世尊莲花宝千佛",在佛座周围的千朵莲花上有千佛旋绕,千佛大小一样,高4寸左右,故名千佛寺。大雄宝殿内有古铜罗汉像十八座和二十四诸天像。大雄宝殿前有《新建护国报恩千佛禅寺碑记》和《新建护国报恩千佛寺宝像记》。二碑均为明万历九年立。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名拈花寺。殿外额曰"觉岸慈航",殿内额曰"普明宝镜",雍正帝御书。大雄宝殿月台前立有世宗御制清雍正十二年《拈花寺碑》。拈花寺现有面积6000余平方米。寺坐北朝南,分中路和东西二路。中路依次为影壁、山门、八字墙,石券门上?quot;敕建拈花寺",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伽蓝殿。后为藏经楼。东路有6层殿,西路有4层殿。西路的祖堂为一"凹"字形建筑,前有方形四角攒尖亭,名素心亭。寺内铜神像一部分移白塔寺,一部分移法源寺。1926年在内律堂曾开办拈花寺小学。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铸钟娘娘庙
小黑虎胡同24号、26号。始建年代不详。清顺治、乾隆、道光年间几次重修。庙内原有四次重修碑记。庙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1间,砖券门石门额上书"金炉圣母铸钟娘娘庙",前殿3间,中殿3间,东西配殿各3间,后殿3间。附近有铸钟厂,是明代铸钟之所。

清虚观 清秀巷。清初香火仍盛,不少学者疑《红楼梦》中提到的清虚观即是此观。现为民居。

护国双关帝庙
西四北大街167号、甲167号

德胜桥
德胜门内大街。建于明初,桥将积水潭一分为二,桥西称积水潭(又称西海),桥东称什刹海。清代北京著名的"镇海三宝"之一的镇海神牛就在德胜桥下。镇海神牛是由德胜桥四周寺庙规制最小的永泉寺,于清同治年间联同桥西真武庙,两家集资在德胜桥西桥洞上嵌刻的迎水兽,高约60厘米,探出桥洞近60厘米。桥存留至今,仍在使用,迎水兽已无存。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德胜门箭楼
德胜门。与前门箭楼,是仅存的两处研究古代都市布局,城防设施的实物资料。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保安寺
地安门西大街路北。元至正年间建,原有寺僧义佛住锡,相传僧聪慧异于常人,学习佛经过目能诵。寺本无名,由于义佛聪慧如半部藏经,被称为半藏寺。元至正七年(1347),义佛之徒智存请求寺名,丞相布哈奏请,赐名为义利寺。明嘉靖年间重修,改名保安寺。明隆庆二年(1568)重修。寺内有明万历十七年(1589)、清康熙二年(1663)、清嘉庆十七年(1812)所立碑。寺坐北朝南,分东西两院。西院依次为山门3间、正殿3间带廊、后殿5间(3间吞廊)、东西配殿各3间。东院有殿三重,规模较西院略小,其西配殿即为西院之东配殿,一重殿3间,二重殿3间,东厢房3间,三重殿5间。全寺共有古建房屋37间。有3通石碑砌筑墙内,山门已无存。现为民居。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旌勇祠
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东侧。为清乾隆三十三年(1758)敕建,祀将军明瑞,配享扎拉丰阿、观音保、李全、王玉廷。今大门、碑及享殿保存基本完好。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贤良祠
地安门西大街103号。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是用以供祀国家功臣的建筑。祠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碑亭、仪门、正殿、后殿等建筑,东、西两侧另有治牲所、宰牲房及燎炉等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徐世湘宅
地安门西大街153号。徐世湘为民国初期总统徐世昌之弟。其宅由五进院落组成。大门在东南角,广亮大门外有八字影壁,进入大门内是影壁,大门建在高台阶之上。通过垂花门进入第二进院,有正房和东西厢房。通过过堂进入第三进院,也由正房和东西厢房组成。四进院与三进院相同。最后是一排罩房。房屋都由穿廊、抄手游廊和回廊相连。院内石雕多是圆明园遗物。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西板桥
原名西步量桥,俗称西压桥。位于西城区景山西街北口。建于元代。虽称板桥,实为拱桥,连接什刹海与北海。明永乐年间改建皇城时,皇城北墙压西步量桥而过,故俗称西压桥。与此对称,皇城北墙自西到东略向南偏斜,没有压在东城区境内的东步量桥上,只是擦桥而过,因此东步量桥俗称东不压桥。1911年,西板桥所在的街道称西板桥大街,1965年改名景山西街。1973年因明渠改暗渠,西板桥与暗渠联结在一起,埋于地下,桥栏杆等被拆除,券石依然完整,地面上桥迹无存。

天寿庵
龙头井街42号。建于清代。坐北朝南,有山门、前殿、后殿。前殿和后殿两侧均有耳房。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广福观
烟袋斜街。明天顺三年(1459)由彭姓太监建。清代改名为孚佑宫,民国后又称广福观。观坐北朝南,分东西两院,东院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3间,石券拱门,石门额书"广福观";前殿3间(现已拆除);中殿3间(1间吞廊);配殿东西各3间,均已拆除;后殿5间(3间吞廊)。西跨院为白云仙院,有山门、前殿、后殿及配房,现大部分已拆除,只余正殿3间,东配房3间。观内原有明天顺四年立重修广福观碑,已无存。现为民居,观内还有文物建筑17间,建筑面积442.51平方米。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张之洞故居
白米斜街北侧。大门在白米斜街,门外有照壁、上马石、八字门墙。后临什刹海前海。 临海平列3幢小楼,中楼前花厅2间,四面带廊,中楼7间,是一座高台建筑,台为城砖所砌。东楼面阔5间,2层。西楼面阔6间,2层。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一字香涛,晚号抱冰,直隶(今河北省)南皮人。清末洋务派首领。曾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督办粤汉铁路。宣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派理论。著有《张文襄公全集》。

正觉寺
正觉胡同甲9号。明成化三年(1467)御马监太监韩谅捐宅,由郑道明创建,敕赐正觉禅寺。清嘉庆年间重修,1940年又重修。寺内原有明成化四年翰林院修撰陈鉴撰碑和明嘉靖元年(1522)通政司参议顾经撰碑。寺坐北朝南,中轴线依次为山门,天王殿3间,前檐为棋盘大门,石券门洞;大雄宝殿3间,东西配殿各3间,两侧接引殿各6间,均为硬山调大脊;后殿3间,硬山箍头脊合瓦顶,带耳房;东西厢房各3间,硬山合瓦顶。正觉寺保留民国时期重修风格,原各殿均有佛像,塑制精细,后均拆除。民国时期曾在寺内开办私塾小学,1906~1908年老舍先生曾就读于此。现由北京电讯工具厂和北京第二轻工技校使用。有文物建筑41间,建筑面积970平方米,原有石碑已无存,仅有一石刻鼎座。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蔡锷故居
棉花胡同66号。由前后两院组成,房屋由回廊相连。现基本保持旧观。蔡锷于民国2-4年(1913年11月一1915年11月)寓此。蔡锷(1882-1916),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近代护国运动首领。1911年在云南任十九镇三十七协协统,响应辛亥革 命武昌起义,成立"大汉云南都督府",任都督。后被袁世凯软禁,1915年离开北京,12月25日在云南昆明宣告云南独立,声讨袁世凯。成立护国军,任第一军总司令,1916年任四川督军,11月病逝。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 14: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2-1-29 09: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堂
崇文门。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此建经堂,清顺治七年(1650)扩建,历来是北京天主教教区的主教堂,也是反动的宗教侵略中心,有一定的研究参考价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 T" p% i* @( S

 [em55]

3 @0 s) [; @. V3 X3 O% B- s/ P

南堂在宣武门。“反动的宗教侵略中心”是何时的语言?现在还用不大合适吧。

发表于 2012-1-15 08: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西城(原西城)区志载:有价值文化遗存116项:连同其它共有:

! |2 y1 K2 X( K1 F' W4 t/ D

皇家园林3处,王府61处,寺庙136座,宅院21处,衙署42处,学校11处,名人故居50个,银行10所,革命纪念地13处,其它建筑9处。

* S! T; E: z/ b/ Z/ o; x$ j. Q: A

这个统计有重大缺项,买卖商号,工厂企业就没统计在内,军事设施、庐墓建筑、市井文化等也欠缺。如市委党校内原德国营建的葡萄酒厂尚有地下酒窖,北京新华印刷厂去年搬迁了,这里是原正中书局,西直门火车站及附近碉堡,百万庄陆家族墓,老舍小说《骆驼祥子》中的白房子等等。

发表于 2012-1-15 14: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城区文物古迹(上)

西城区文物古迹(上)

发表于 2011-12-24 0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11-12-6 23:04:00的发言:
1 Y5 I& @( v E8 y# p; X2 l; O ' J' J) I p6 Q0 u# C

西城区又新公布了双吉寺等五个区保文物,

' ]# D* c O" x9 r ) T. F5 {5 ^+ d+ D* a+ D4 f

哪五个居士给仔细说说呗
发表于 2011-12-6 23: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城区又新公布了双吉寺等五个区保文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7 18:53 , Processed in 1.14276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