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49241
帖子
阅读权限8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11-5-12
最后登录1970-1-1
|
本帖最后由 东郊老土 于 2013-7-4 16:25 编辑
" R. _9 Y! k, B
9 q; G; C ]$ ~2 H 九十年代初正是北京郊区农村改革开放全面展开阶段,文革时期被视为资本主义路线的付业生产逐渐的得到了恢复。我们大队成立了造纸厂、纸箱厂、纸盒厂。这些厂子占用了大量的劳力,而投放到农业生产的劳力却严重的不足。而南方农村的富余劳力正好填补了这个缺口。每年都有大量南方农民来到北京郊区(大多是青年)。
# E0 D7 Y0 n; {8 p1 b# {& K/ c 由于我国南北温度的差异,水稻插秧由南到北逐渐展开。所以这些孩子们主要从事的工作是插秧,由南到北一路插来。当北京郊区的水稻插完之后,他们就留在了当地。很多南方的孩子一路打工到北京,并不考虑能挣多少钱、唯一的目的就是想到北京看看。
6 w- e# D1 o" r8 D; ?/ \& m 在那个年代,我爱人在大田专业队一直负责管理着一批批外地来的孩子们。由于当时北京郊区的生活水平还很低,所以我爱人只能叮嘱负责做饭的社员把现有的食材做的顺口些,让孩子们吃好。嘱咐孩子们夜间尽量不外出。: G3 n! I. A% ?7 M/ o- M& f' t0 u/ T
由于这些孩子生长在农村,各种农活并不需要培训。那时、这些外地孩子特别能吃苦耐劳。这些孩子们并不懂的“偷奸耍滑”,干活时尽力付出。虽然在这里只有短短几个月。当雷雨到来的时候,他(她)们会象在家一样冒雨拼命抢收晾晒的粮食。他(她)们父辈身上的勤劳质朴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Q W7 Z$ r# s, ^; P
每当稻田提完头遍草后,专业队会拿出一点钱、让我爱人带他(她)们到北京玩一天。
7 n4 i+ f% K0 m( l$ q* \: L3 U下面是在北京景点拍的照片:
8 C$ |7 C5 K6 {6 b! k4 p' W; m6 _5 I- O; N& C+ c+ B o, ^; W
. `" ~9 D8 p, I6 j6 Z
这些孩子离开北京有三十年了。由于农村人结婚较早,他们有很多人可能当上了爷爷奶奶。不知他们想到没有、在遥远的北京郊区还有人在默默的祝福着他(她)们! g6 v, g8 d, ]. W1 q. m$ V
, M* A9 J8 I! M.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