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495|回复: 64

[分享]《即将逝去的老北京城》一书在亚马逊网发行[含13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11-5 08: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俺的第一本书《即将逝去的老北京城》已经在美国出版,并于2011-11-04在美国亚马逊网向美国及全球发行。该书的电子版已经保存在美国国家图书数据库。但不能在国内发行。

7 k& h! _) K6 C- _1 L

该书为画册类图书,书中共收录了104幅照片,皆为北京城近年来拆迁过程中拍摄的已经消失的胡同或即将消失的胡同,也包括典型特色的院落、门楼及其砖雕、门墩等,以及普通市民日常的生活场景。

& e% U0 ]/ A! }/ B5 y

书中的照片为纪实风格,除了观音院的过街楼照片是一九九五年用胶片单反相机SLR拍摄的以外,大部分照片都是二零零五年至二零零七年之间用数码相机DC拍摄的,还有少量是近几年用数码单反相机DSLR拍摄的。原片均为彩色,后期转换为黑白,并均按照拍摄时间次序排列的。

3 L( C& E3 d8 y: o

该书书号ISBN: 9781466377363

. b' x% S% R8 _: ^. P+ M' B

美国亚马逊图书销售网址:

+ R7 K) Z/ r z4 @

 

& i- Q: ]" H7 U; J

http://www.amazon.com/dp/1466377364

* h9 K. I* I, Z- d3 b) |* y

 

. M W4 P/ G! ^( U5 {

查询该书书号网址:

( y9 }# C0 N9 \+ m& L1 {

http://www.bookfinder4u.com/isbn_search.html

6 `6 N% O m7 T9 R. u

http://www.bookfinder4u.com/IsbnSearch.aspx?isbn=1466377364&mode=direct&second_search=true

3 v& F/ ?; ?8 l/ {, \$ n

 

0 D, c8 K4 V% `1 K0 p9 t& G( }

[分享]《即将逝去的老北京城》一书在亚马逊网发行

[分享]《即将逝去的老北京城》一书在亚马逊网发行

6 U: D3 P7 r" h; c

[分享]《即将逝去的老北京城》一书在亚马逊网发行

[分享]《即将逝去的老北京城》一书在亚马逊网发行

[分享]《即将逝去的老北京城》一书在亚马逊网发行

[分享]《即将逝去的老北京城》一书在亚马逊网发行

, i: {- n! b0 l( n/ Y

该书的前言(节选)

4 [4 _, R" j/ y: a% M5 n+ b# B

 

& v- M; V8 {* Q) X9 s

一个瞬间 一个片段 一段历史

: g/ L! R L0 o# d4 b

 

8 L7 ^ \- d, Q7 N% q; m; f1 A

北京城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我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半个多世纪。其间我也曾离京出外求学、工作,也曾走出国门;即使我在外游历,无论距离多远,时间多久,但我魂牵梦绕的依然是这里,心中牵挂的依旧是这里。因为我的根在这里,我的家和我的亲人在这里,我的朋友在这里,我的魂在这里,我的归宿也在这里。

+ K4 I9 @& X+ e

北京城历史悠久,甚至上溯到远在约七十万年前,在北京城西南约五十公里的周口店开始有原始人类生活,这就是最早的北京人。

3 P4 T8 J1 x2 P

据文字考证,北京建城的历史也有三千余年,并一直是中国的北方重镇。自公元一一五三年至今,辽、金、元、明、清五个王朝在此建都。北京城作为中华之都已有八百五十多年的历史。而每一次王朝更迭、改朝换代北京城都经历一次历练,它见证了华夏的历史,记录了王朝的兴亡和国家的盛衰。

& S. b# e: ~5 @/ E& ]* a

公元一九一二年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王朝灭亡,中华民国成立。随后中国国内出现连年的战乱,甚至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

7 j2 a# i# G& c& O/ c1 V" ~

公元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再次定都在北京城。此时的北京城依然较为完整地保留着明清时期的规模。包括明朝城墙的外城、内城及紫禁城的格局,中轴线与棋盘街的结构,大大小小的胡同与四合院,以及丰富的历史文物和众多的名人故居。它在当时的世界城市中是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封建王朝的古代城市,独具东方特色和古代帝王的尊贵与威严地位。

0 f5 a4 b% M7 D* u- o

然而古老北京城的另一种命运也就此开始了。虽然它从二十世纪上半世纪的战乱中奇迹地幸存了下来,却在二十世纪下半世纪的建设中蚕食般地逐渐销毁和替代。

3 ?4 ^( [1 o1 L/ R# q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由农业型社会向工业化转型,为了适应发展,拆毁了北京的城墙和大部分城楼,拓宽了多条道路。

& B$ D f; i5 i4 ?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年代,中国经历了举世瞩目的文化大革命。这场运动彻底否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使大批的历史文物、古城区和古建筑被毁掉,传统习俗、民间手工艺、传统饮食文化和生活习惯或失传或消失或被改造。

* W; g; ~& A0 f7 ]: R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进入到改革开放阶段,国家又向第三产业和信息化产业转型,房地产兴起,拓展发展空间。北京城开始了规模空前的拆迁、改造和建设,城区里大型的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不但向老城区以外的扩张越来越大,而且也向老城区内部渗透,北京民居最典型的胡同、四合院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被大面积拆除。“有名胡同三百六,无名胡同赛牛毛”,这是老北京民间对北京胡同数量的描述。而数据显示,公元一九四九年,全北京城有胡同七千余条。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只剩下三千九百多条了。

# \/ D6 q4 r/ [" w: g, D

进入二十一世纪,北京城进一步城市转型,特别是申报奥运会成功,加快对老城区改造,更加速了老北京城消亡的速度。北京的胡同目前尚不足一千条,而且多数胡同,已经名存实亡,失去了其基本的特征,有的甚至成为通衢大道。

+ O) {9 R1 j) [6 x! p5 e

二零一零年,北京市又开始了搬迁北京市老城区原住民的工程,把一部分原居住在老北京城区几十年或几代的原著民,搬迁到几十公里外远离老城区的新居住区;并且今后还将继续扩大搬迁规模。而原著民腾出的老胡同和老房子,又要重新改造,使之成为供游览参观的景点或商业住房。

8 m5 D+ F, g- R# W

目前北京城尚存的明清建筑,仅有故宫、颐和园、天坛等几个屈指可数的皇家宫殿和园林以及中轴线。而完整的北京城墙没有了,仅留下几个孤零零的城楼;为数众多的胡同、街区、四合院和名人故居也所剩不多。由于大批外省人员的涌入,北京老城区原著民的数量和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

1 [0 z, R# Y6 O& j0 F# m

北京城近几十年的发展与转型,也正是中华民族由封建帝制向新型社会制度转型和变革的缩影和折射。在此期间,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和理念受到冲击、颠覆甚至摒弃,人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开始追求物质享受和利益最大化,当传统文明和文化遗存与当今人们的追求发生冲突时,人们甚至会不惜代价去摧毁之。由此导致北京城自拆迁改造之日起,便注定了毁灭传统文化和历史遗迹的命运,而且这个命运至今仍在延续。

7 n% Z) s; @$ v7 v6 p5 ]

当北京城众多历史建筑被拆除时;当传统文化无法传承,民间手工艺已经失传,老百姓生活习俗不复存在时;当众多原著民被迫离开自己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时;当北京城留下的为数不多的胡同和四合院,因对其修缮和改造,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韵味,成为伪胡同、伪四合院,并沦游客参观猎奇之所时,这座古老的北京城正在渐渐地逝去...

. W+ G6 P5 O2 x5 }& J# y* B0 r

 

3 r* s' c- Z6 m

 

+ }1 ]. J. u: c, k7 B

 

[分享]《即将逝去的老北京城》一书在亚马逊网发行

[分享]《即将逝去的老北京城》一书在亚马逊网发行

[分享]《即将逝去的老北京城》一书在亚马逊网发行

[分享]《即将逝去的老北京城》一书在亚马逊网发行

[分享]《即将逝去的老北京城》一书在亚马逊网发行

[分享]《即将逝去的老北京城》一书在亚马逊网发行

[分享]《即将逝去的老北京城》一书在亚马逊网发行

[分享]《即将逝去的老北京城》一书在亚马逊网发行

[分享]《即将逝去的老北京城》一书在亚马逊网发行

[分享]《即将逝去的老北京城》一书在亚马逊网发行

[分享]《即将逝去的老北京城》一书在亚马逊网发行

[分享]《即将逝去的老北京城》一书在亚马逊网发行

[分享]《即将逝去的老北京城》一书在亚马逊网发行

[分享]《即将逝去的老北京城》一书在亚马逊网发行

[分享]《即将逝去的老北京城》一书在亚马逊网发行

[分享]《即将逝去的老北京城》一书在亚马逊网发行

[分享]《即将逝去的老北京城》一书在亚马逊网发行

[分享]《即将逝去的老北京城》一书在亚马逊网发行

[分享]《即将逝去的老北京城》一书在亚马逊网发行

[分享]《即将逝去的老北京城》一书在亚马逊网发行

9 `2 I! L% h: Z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5 23:35:22编辑过]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16: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屋子在2011-11-8 22:59:00的发言:
呀!!闷了几年,只知道你狂拍来着,闷出本大作呀,赞一个!牛!我是爱屋.
1 @- J) u* k4 L5 R0 O# g

你好,爱屋,好久不见了。你还好吧?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16: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四在2011-11-9 22:21:00的发言:
恭喜 祝您的书大卖 有更多人关心咱们老北京 ...
: q5 A2 B+ g, I6 {

谢谢您,希望有更多的人关心老北京。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16: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秋日私语在2011-11-9 12:05:00的发言:
希望能够有机会买到此书!!!
7 D, f( A! n D- J% M; @) E4 z$ ?

这本书仅在国外发行,国内暂时不发行的。呵呵。

发表于 2011-11-11 16: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
发表于 2011-11-13 2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佟广平在2011-11-8 19:38:00的发言:
$ w, [( Y. h7 c+ z" K7 I

谢谢孤狼,实际上更大的遗憾是觉得俺们这一代人俺没有能力去保护老北京,愧对祖先的。

% \8 P4 u9 V: i0 W1 u5 c

愧对祖先是那些口密腹剑,拆光老北京的家伙。

发表于 2011-11-13 1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佟老师大作问世!!!感谢您所做的这一切,呵呵
发表于 2011-11-14 09: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同样生于斯长于斯的北京人,这必须要顶

; h: \% l7 Y. j

 

6 u7 ?' m1 D8 S7 s

北京的胡同对于曾经生活过的人来讲越来越成为一种念想

9 t# O3 u* |4 G9 L

 

# d9 Y* Z, G% ~/ |

而对于未来的子子孙孙可能更多是传说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1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逍遥游天下在2011-11-13 20:36:00的发言:
5 B' u- z1 c" k* Q

愧对祖先是那些口密腹剑,拆光老北京的家伙。

% v3 ^! T; n) C( w/ H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传统文化与利益冲突时,牺牲的是文化。

" Y, f. a$ s& C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4 11:12:59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1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逝去的北平在2011-11-14 9:18:00的发言:
: z+ O! I S9 N1 p2 U0 F

作为同样生于斯长于斯的北京人,这必须要顶

6 d: U4 ]0 F5 Q5 a* ~# T

 

1 [2 G! I2 S. \# D" \( q

北京的胡同对于曾经生活过的人来讲越来越成为一种念想

8 r3 A& L" _# x* i$ p+ C( D; }

 

/ f, e3 Y- t. i8 ?' b

而对于未来的子子孙孙可能更多是传说了

3 r6 v0 }' `' p

您的id说明了对老北京的热爱,以及对逝去的传统文化的哀痛。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1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独在异乡在2011-11-13 23:51:00的发言:
那些家伙只会吃光祖先,不会有一丝惭愧。
: _) G2 {8 O9 j

国家对文化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短视。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1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核桃在2011-11-11 16:10:00的发言:
感谢
8 D3 }! \8 S7 D9 {8 @

谢谢核桃。

发表于 2011-11-13 23: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逍遥游天下在2011-11-13 20:36:00的发言:
6 W9 n& }' ~/ `/ L1 z/ t5 o; m - e- M! f" w. n% ^ & g- |% B' N8 c( Y: I9 Y) s

对祖先是那些口密腹剑,拆光老北京的家伙。


那些家伙只会吃光祖先,不会有一丝惭愧。

S# l: d6 P! G% U8 a- R1 M% X& H ! F7 p ]8 T0 _8 G0 z2 ~7 J

发表于 2011-11-13 23: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家伙只会吃光祖先,不会有一丝惭愧。
发表于 2011-11-9 1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能够有机会买到此书!!!
发表于 2011-11-9 2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 祝您的书大卖 有更多人关心咱们老北京 ...
发表于 2011-11-8 22: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呀!!闷了几年,只知道你狂拍来着,闷出本大作呀,赞一个!牛!我是爱屋.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1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长在胡同在2011-11-8 10:47:00的发言:
多年来,老北京城内外各类文物古迹的一步步大规模摧毁,让人有一种剜心切肤般的凌迟之痛!谢谢您对北京文化的忠实记录,盼望贵书能在国内出版。 " ]! T" T8 }' _" m4 Z- Y$ 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8 10:51:24编辑过]
& v* C+ }. r4 V+ Z: n; \

看到老北京现在的样子,真的非常心疼,以致与俺最近几年拍胡同不多了,因为心痛而拍不下去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1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漠孤狼在2011-11-8 13:24:00的发言:
在中国买不到很遗憾![em53]
+ ]- \1 I: p' y( D b$ H! |

谢谢孤狼,实际上更大的遗憾是觉得俺们这一代人俺没有能力去保护老北京,愧对祖先的。

发表于 2011-11-8 1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买不到很遗憾![em5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07: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02020022在2011-11-7 11:23:00的发言:
祝贺,热烈祝贺!希望早点读到。
1 `# m/ d C3 H! R- r/ H2 ?

谢谢您中方老师,该书在海外发行,目前国内还买不到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07: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南城居民在2011-11-7 12:51:00的发言:
祝贺佟老师力作面世!学习佟老师赤心执着!
) o* |8 ~; b- z! ^

城南老师谢谢您,又有段时间没见面了,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07: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岁月留金在2011-11-8 0:06:00的发言:
. ]- b$ }3 {! v4 ~& D; y( ?4 X

 

7 a- X- u2 B. r

 

! n7 b4 Q; \2 |- P

        祝贺佟先生的大作《即将逝去的老北京城》问世!这集画册显示的沉重影像,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灵,五味杂陈,不好说是喜是忧,是悲是恨。

) H1 f& f9 ]. b+ ?3 j6 }7 Y( ]

      这本画册在国外出版,本身就是悲剧表现。老北京城这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古城,本可以以它独特的魅力,作为城市文化建筑艺术的人类宝贵遗产长久保存下去。可惜现在它已被破坏的面目全非,除了全城点缀似的一些古迹建筑外,历史上的那个老北京城已经荡然无存。老北京城已经逝去。土生土长的老北京的子民早已疏散开去,原汁原味的老北京文化氛围也已烟消云散。

* h4 A5 v7 h& l+ O, y

      和佟先生一样,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北京人,对老北京的感情就像血浓于水,是割舍不去的。抽刀断水水更流,再现代化也阻隔不了人们的思乡忧愁。怀着对老北京城和昔日家园的眷恋,佟先生用自己的一腔热情记录了即将逝去的胡同影像,编辑出书,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要向佟先生学习。

1 o: T( V- h. K- L! |; Q- k: x

       随着时代的变迁,老北京城消逝的胡同影像就显得更加珍贵。它是留给全人类看的遗像,我们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老北京城的原始情况。就像我们欣赏古罗马建筑艺术的残垣断壁一样,可惜人家当作宝贵遗产留了下来,而我们却只能看到影像。这就是老北京城的悲哀。

4 M- I1 T% e8 g5 v1 T

 

4 o8 @1 d* \9 d7 F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8 0:07:15编辑过]
- b9 P1 x, g5 B9 _
流金老师说的对,北京城本应城市文化建筑长久保留下来,痛心的是他将要远离人们的视野。而人们似乎仍未觉醒,而且这种现象是全国性的。
/ L7 s9 `9 H1 N( T# |2 E
 
9 e! |% L& c; ?1 Q: v) S9 O! k( c

发表于 2011-11-8 1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年来,老北京城内外各类文物古迹的一步步大规模摧毁,让人有一种剜心切肤般的凌迟之痛!谢谢您对北京文化的忠实记录,盼望贵书能在国内出版。
4 ~& ]& D3 m0 v7 M1 x( W0 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8 10:51:24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2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眼底云烟在2011-11-7 13:08:00的发言:
3 h' F9 p- n: G1 G9 Z. I' s

恭喜楼主老师的大作在美国出版,从照片可知这绝对是一本让人感到心痛和愤怒的好书!

" Q9 P x# a& t7 _8 M! T3 o% n

看着这些个曾经熟悉的景象,除了一声叹息也就是压抑!当承载着历史的四合院、胡同、街道建筑......被一座座透着铜臭气息、如同垃圾般的高楼大厦挤出历史舞台时,那座精美绝伦、精心设计,曾被梁先生誉为保存最为完整的中世纪古城——老北京已不复存在了!心痛!

2 e0 J% ~" Q5 C; t3 Z

如果按目前的状况发展下去,如您所说--老北京就真的不复存在了!非常心痛!

发表于 2011-11-8 0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W% s/ f! W/ f$ V6 ^

 

# Z8 ?8 z1 J/ q9 p

        祝贺佟先生的大作《即将逝去的老北京城》问世!这集画册显示的沉重影像,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灵,五味杂陈,不好说是喜是忧,是悲是恨。

* F( i V) n+ E$ F) ^3 a4 D

      这本画册在国外出版,本身就是悲剧表现。老北京城这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古城,本可以以它独特的魅力,作为城市文化建筑艺术的人类宝贵遗产长久保存下去。可惜现在它已被破坏的面目全非,除了全城点缀似的一些古迹建筑外,历史上的那个老北京城已经荡然无存。老北京城已经逝去。土生土长的老北京的子民早已疏散开去,原汁原味的老北京文化氛围也已烟消云散。

/ p: s' B% p& n5 m$ y: A, F, F

      和佟先生一样,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北京人,对老北京的感情就像血浓于水,是割舍不去的。抽刀断水水更流,再现代化也阻隔不了人们的思乡忧愁。怀着对老北京城和昔日家园的眷恋,佟先生用自己的一腔热情记录了即将逝去的胡同影像,编辑出书,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要向佟先生学习。

+ I( I/ p. H X

       随着时代的变迁,老北京城消逝的胡同影像就显得更加珍贵。它是留给全人类看的遗像,我们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老北京城的原始情况。就像我们欣赏古罗马建筑艺术的残垣断壁一样,可惜人家当作宝贵遗产留了下来,而我们却只能看到影像。这就是老北京城的悲哀。

4 U) K* F" L! }; n3 c% T( F) m3 w. U5 I

 

3 Z9 D) w$ G1 H+ O- n$ 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8 0:07:1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2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草长鹰飞在2011-11-7 8:46:00的发言:
寂寞花开终有果,祝贺佟老师!
0 }5 C5 H3 O1 D8 P; D0 Z

谢谢鹰,好久不见了,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22: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kaqiusha在2011-11-7 21:03:00的发言:
非常的不错,把我们的文化传播在世界的每个角落,让世界都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
: \4 r2 i3 `. Y6 O) } x

谢谢您,俺在国外出书,也是为了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发表于 2011-11-5 1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佟老师新书出版,同时也感谢您又为已经或者正在逝去的老北京城留下了珍贵的记录

7 c, R: o8 ] S

帖子里的照片内的院落多数都已经被夷为平地,可是当时拍摄的感觉却依然历历在目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17: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帝京子民在2011-11-5 12:01:00的发言:
8 _# q6 U/ ]1 }4 Y, S) ?

              祝贺佟先生的反应老北京胡同的新作问世,为喜爱老北京的人们留住了丰富的珍影。

* P! \- |9 R$ F, c: |$ @: k7 t5 q

                 文中涉及的一些具体数据是否准确,本人尚存疑惑,如“公元一九四九年,全北京城有胡同七千余条。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只剩下三千九百多条了。”

5 Y+ v' T" a- h# K+ c, ]* g+ C

                本人以为北京的胡同是否应以四城以里的胡同才能称作“胡同”,最多的时候应在解放初期,大概三千余条,  有关胡同具体数量的说法很多,一直疑惑,还望各位予以指正~

3 R/ K, n2 p% Y$ E) P% e c

 

x' h0 E' F+ @0 y# _2 g

                  

2 c7 {( L! Y/ m8 \2 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5 12:07:42编辑过]
5 h$ O' D% N) H& [( x* Z h
 
: M9 _* e: ?7 a0 R6 p" r5 w7 q5 O) H
谢谢白老师关注。关于北京胡同到底有多少,众说纷纭,没有准确数字,俺上网查了很多资料皆不能有权威、公认的数字,为此俺也非常困惑。有资料说:“到了解放前的1944年,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根据日本人多田贞一在《北京地名志》一书中所记,当时北京共有三千二百条胡同。”也有的资料说:“截止到1949,北京城区有名的街巷有6074,其中胡同1330条, 274条,巷111条,道85条,里71条,路37条。习惯上.人们把街巷之类统归于胡同。”所以您的疑惑,也是俺的疑惑。终因出书仓促,所以带着疑惑和遗憾。还望更多的朋友和专家能来指点,谢谢大家。谢谢白老师。
' |& }7 {& _" r i1 e1 z+ `( m! h
 
~" ~- ^: q; |) ]% `! Q
 
0 L% q, T, [: P% M* L, S& N% @
 

1 s/ M! o# ]8 k* ?0 f$ A; s
 
1 q/ s9 n3 l" \" Y8 E3 x: F0 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7 18:03 , Processed in 1.23783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