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44811
帖子
阅读权限8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10-10-12
最后登录1970-1-1
|
[BR]我是沿着500年前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的路线,从天安门,经端门,来到午门前,并进入紫禁城的。遥想当年朱厚熜以藩王入继大统,成为大明王朝第十一任皇帝,却因为到底应该从东华门,还是大明门进入大内,与廷臣们发生了第一场争论,朱厚熜甚至以放弃皇位相要挟,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的——从皇城的正门,以皇帝而不是皇子的身份,进入紫禁城。' @" v- M: ?* L
[BR] - r: N* B4 n& U, k; F4 t! b4 Z, j
[BR]老北京有里九外七皇城四的说法,指的是北京城及各城的城门数量,但“皇城四”的皇城并非指今天的故宫、“四”也非指“午门、东华门、西华门、神武门”四门,而是在紫禁城外面、内京城之间,真的还有一座城——名字就叫“皇城”!其四门为“大明门(清代叫大清门、民国称中华门,位置在现今毛主席纪念堂)、东安门、西安门、地安门”。/ Y$ h. y, u! s8 }% X4 R% R
[BR] & ~1 c4 N* w; T/ O; o$ H, D. N8 Q
[BR]请看明清时期北京皇城的模型,最前一门即为中华门,向北依次是天安门(东西两侧为长安左门、长安右门)、端门、午门、神武门,最北侧远端为皇城北门地安门。6 h3 X. e) _4 X& Q. [3 j
[BR] & Y9 s' }! \, {- ] S
[BR]明清时期北京皇城的模型(采自互联网)
[原创]重温故宫——走进紫禁城
' D2 A* G3 U# Z2 |[BR]大明门为砖石结构,单檐歇山顶。券门三间,门前石狮一对,左右立下马碑各一座。 据说明永乐年间,大明门还曾悬挂大学士谢缙题写门联:“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
( Y, q$ {9 O/ ], D1 @0 |: F& r% a[BR]
2 f2 V' a& h, W! H: j5 P$ a% `* J6 B7 F[BR]民国时期的中华门(采自互联网)
[原创]重温故宫——走进紫禁城
8 P0 c$ ]$ T2 r4 E
[BR]进入大明门后,眼前是一个“T”字形广场,中间御路,东西两侧,南北方向为通脊联檐廊房,各110间。到天街南侧向东、向西方向各延伸34间,东至长安左门,西至长安右门,共计有廊房288间,称为千步廊。在广场东西两侧宫墙外,按照“文东武西”的格局,设置了六部九卿等各机关,是明清两代皇家最高官署衙门的集结之地。天安门广场东侧宫墙外(今国家博物馆一带),基本上是文职机关所在地。明代设有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宗人府、鸿胪寺、钦天监、太医院等;清代增设了翰林院等。天安门广场西侧宫墙外(今人民大会堂一带),大体上是武职和司法机关所在地。明代设有五军都督府、锦衣卫、太常寺、通政使司等;清代改设銮仪卫、太常寺、通政司、都察院、大理寺、刑部等。" k/ z$ ]0 Q4 Q( {2 K
[BR] 7 `- o2 ` ^( y$ x# n
[BR]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在长安左门与长安右门外,分别增筑了东三座门和西三座门,严禁行人过往。长安左门,俗称“龙门”,位置大致是现在的劳动人民文化宫门前东南侧。故宫太和殿举行“金殿传胪”仪式后,礼部官员把进士皇榜张挂在长安左门外临时搭建的“龙棚”里,新科进士们均由长安左门出皇城依序看榜。即凡出“龙门”者,荣登金榜,前程似锦——“一登龙门身价百倍”故名。长安左门内千步廊拐角处,还是“吏、兵二部月选官掣签”(选拔官吏)及礼部“磨勘”(复查乡试、会试试卷及考生资格)的地方。长安右门与长安左门截然不同。朝廷规定:每年各省在秋季以前,将平时处死刑并未立即执行的案件,必须上报京都朝廷的刑部,但各省上报的案件,必须首先集中于大清门内西侧的千步廊。由刑部会同负责审查案件的官署大理寺等进行审核之后,奏请皇帝裁决。然后,由朝廷将皇帝的裁决,经天安门送出长安右门,公布于众。一出长安右门再难生还,为此,老百姓叫长安右门叫“虎门”。 从进入大明门后,左右两侧都是低矮建筑,“T”形广场也使人感觉压抑局促,再向北,眼前出现一高大建筑,使人顿觉自己的渺小,进而觉得皇权之神圣——天安门到了。7 R! P2 |; ] \! ^9 w- J% I/ N/ z
[BR]
3 V2 |8 n, y; T" A; v+ G[BR]从天安门北望故宫
[原创]重温故宫——走进紫禁城
4 F" I3 J; d. ]0 G
[BR]天安门
[原创]重温故宫——走进紫禁城
: z( k4 t. D1 x* z6 @& K[BR]天安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建时称承天门,重檐中间悬挂“承天之门”匾额,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之后曾两度被毁。清顺治八年(1651年),按照明制重建,取“受命于天,安邦定国”之意,改成为“天安之门”。如今天安门匾额位置悬挂的是国徽。
3 Y$ { A* ?3 b[BR] 4 j4 e. i1 G$ `, G$ b
[BR]天安门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通高33.7米(1970年重修后,高度升为34.7米)。天安门城楼建立在巨型条石砌成的须弥座式城台上,造型庄重浑厚,宏伟典雅,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作之一。城台上的大殿宽九楹,进深五楹,象征封建帝王的“九五”至尊。大殿为重檐歇山式,朱墙黄琉璃瓦顶,天花、斗拱、梁枋等处均绘满了最高等级的金龙和玺彩画,金碧辉煌,极为雄伟壮观。大殿有60根红漆立柱,地面铺设的是苏州、江宁等地烧制的金砖。* t6 r& ]/ p3 Z- ^$ l
[BR] % K8 m% J1 C0 y% T% ~# ~
[BR]天安门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当时凡遇国家大典,如皇帝登基、册立皇后、册立太子、命将出征等,都要在天安门城楼上举行隆重的颁诏礼。颁诏礼从太和殿开始,皇帝御太和殿,将诏书授予礼部官员;礼部官员将诏书捧出午门放入龙亭,抬至天安门城楼之上,由宣诏官在宣诏台宣读,文武百官在金水桥南跪听。之后,将诏书从天安门城楼上降下,礼部官员用朵云漆盘承接后,放入龙亭抬往礼部。礼部负责将诏书抄写若干份,分送各省,颁布天下。明代颁诏用龙头杆系黄丝绳拴诏书降下;清代改用木雕金凤口衔诏书由上而下,俗称“金凤颁诏”。明清时期每逢圜丘坛祭天、方泽坛祭地、祈谷坛祈谷、先农坛亲耕以及皇帝大婚、御驾亲征等,皇帝及随从人员都从天安门出入。 & \: ^$ x4 m% e' E0 k5 i
[BR]
+ h# J K7 o/ h6 ? m; b[BR]在天安门里门外,分别耸立有一对雕刻精美、挺拔秀丽的汉白玉云龙华表。每座华表高约10米,重达20吨。华表由三部分组成:底部是围绕有护栏的八角形台座;中间柱身通体雕有盘龙和朵云,柱头插云板。华表起源于“表木”,立在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名称。其中雕刻华丽的便称为“华表”。据记载,远在尧舜时代就有街头设“表木”的做法,用以王者“纳谏”,征求民众意见,以治天下,因此又被称为“诽谤木”。到秦汉时期,表木被改为指路标,叫华表。后来华表经不断美化,逐渐演变成为具有民族建筑特色的艺术装饰品,放置于皇家建筑门前,主要起到美化景观和标志的作用。华表顶端的承露盘中,有一只蹲着的小兽,名叫“犼”,是一种神兽。在天安门北侧的“犼”脸朝北,双目紧盯皇宫,俗称“望君出”,它提醒皇帝不要迷恋深宫生活,而应及时出宫巡视,以利治理天下;在天安门南侧的“犼”脸朝南,双目向远方眺望,俗称“望君归”,呼唤帝王不得沉迷山水、野趣,而应早日回宫,料理国家大事。
# \5 ]: H( _3 L5 _[BR] ) `& U* O ?5 z* G: C; h
[BR]天安门前有两对雕刻于明永乐年间的汉白玉石狮,东侧的都是雄狮脚踏彩球——寓意一统寰宇;西侧的都是雌狮脚踩幼狮——寓意子孙绵延。天安门金水桥前的这两对大石狮,雕工精绝,造型逼真,威武异常。它们的双目都紧紧注视着天安门前正中的御道,以此体现它们护卫皇城的职责。& L, \( ^% V) p4 e- H5 H
[BR]
+ p4 a( s2 f# O( T- o+ V: j4 F[BR]“望君归”华表
[原创]重温故宫——走进紫禁城
. @) j8 P+ R& h& F6 ^ [5 l[BR]“望君出”华表
[原创]重温故宫——走进紫禁城
: n, `. P `2 e5 `[BR]华表顶端的“犼”
[原创]重温故宫——走进紫禁城
5 `7 m' a5 ?" F% I& N% y. n% m[BR]天安门城门铺首——椒图衔环。“椒图”是龙的第九子,形似螺蚌、好闭口,最反感别人进入它的巢穴。因而人们常将其形象雕在大门的铺首,或刻画在门板上,取其紧闭之意,以求安全。
6 T& ^! B' x0 f% h+ w& ][BR]
8 c e. F) C& t; o4 {' C1 T[BR]天安门城门铺首——椒图衔环
[原创]重温故宫——走进紫禁城
+ o6 L. q q! a2 l
[BR]天安门城门门钉
[原创]重温故宫——走进紫禁城
- y) `1 s# Z7 X4 h[BR]从天安门城门洞回望广场
[原创]重温故宫——走进紫禁城
9 A, M* ^2 B! u$ q* I" e, I
[BR]端门位于天安门与午门之间,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紫禁城皇宫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端门与天安门规制相同,分为台基、城台、大殿三个部分。台基为汉白玉须弥座,高出地面1.59米,四周刻有荷花宝瓶图案的汉白玉栏板。在栏板之间的栏柱上是雕成莲花瓣状的华饰。城台是用大城砖垒砌的。城砖之间是白灰膏、江米汁灌浆的实心城台。在城台中间对称开五个券形门洞。中间的门洞最大,中心正好在中轴线上,与天安门的门洞、午门门洞连成一条线。其余四个门洞在中间大门洞两侧依次排开。城台上的大殿是重檐歇山顶,两侧有金灿灿的山花。重檐的屋顶覆盖着黄色琉璃瓦,有“九脊封十龙”的说法。即正脊一条,垂脊八条,共为九条,在正脊与垂脊上共有十个龙吻。龙吻是指宫殿屋顶正脊两端龙头造型的琉璃装饰物,因其造型是张开嘴的龙头,嘴又正对着屋脊,故称龙吻。端门上的龙吻高约3米,宽2米,重约4吨,为宫殿中大型龙吻。城台上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共有60根红漆楠木大柱子,36扇门窗。门窗均为中国传统的菱花格式。在屋檐下有彩色斗拱,斗拱下面是额枋,额枋上面有金龙彩绘,古称“金龙和玺”彩绘。大殿顶部更是一组组造型为龙的图案。
- m x7 ^4 ], S[BR] ( I% _, V( u0 m& e0 O0 x( q# l
[BR]端门是“天子五门”中不可缺少的一道皇宫大门。据《周礼》记述,周朝宫室外部作为防御和揭示政令的阙(门)要有五重,即“天子五门”。这五门分别是:皋门、庙门、库门、应门、雉门。“皋”取其远,门在最外;“庙”取其大,门在二重;“库”取其藏,门在三重;“应”取其治,门在四重;“雉”取其文明,门在最里面。明朝在规划营建南京皇城和北京紫禁城时,继承了“天子五门”规制,建有端门。至于端门是五门中那一重门,有不同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北京皇宫天子五门是指正阳门、大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端门在四重,一种说法认为北京皇宫天子五门是指大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端门在三重。
+ J' k* h6 U2 D ]9 E' L[BR]
0 ^0 D, H- C1 d[BR]在明清两代,皇帝要出巡或去坛庙祭祀,在离开皇宫之前,先要登上端门,进行祈祷,希望外出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皇帝出巡,祭祀回来的时候,有时也要登上端门,进行祈祷,表示有始有终,有一个美满的结局,即美好的终端。在端门大殿内还有一口大钟,皇帝在出巡回来时,都要鸣钟,以此增加威严和壮观的气氛。
1 A% `" }) ]8 F4 Z7 V[BR]
4 T1 r0 C2 D; j+ j, o, k[BR]端门大殿,在明清两朝是存放皇帝出行仪仗的库房,皇帝出巡的仪仗非常讲究的,大致包括:旌旗、伞盖、扇、兵器等,在大殿内的仪仗只有皇帝出行才抬出来,皇帝出巡回来时又要存放在大殿之内。这些仪仗在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时被劫掠,由此,我们今天已经看不见昔日保存在大殿内完整的仪仗了。
+ u, Q: ~* l. \6 O7 A[BR] + G1 r5 v% O* o% Y1 M1 \, O
[BR]远望端门
[原创]重温故宫——走进紫禁城
2 }: V, @! K# J0 E2 ? z( m; K9 }7 E; r
[BR]端门重檐中的门匾
[原创]重温故宫——走进紫禁城
; G6 ~' B- L2 J: w[BR]从端门门洞北望午门
[原创]重温故宫——走进紫禁城
9 H! ^4 g( E' \5 K4 G[BR]从端门门洞往北,一组高大的“凹”型建筑矗立在眼前——紫禁城南正门,午门终于到了。
( y' B2 A' `" \0 j% u# o[BR] % t) L0 c/ Y6 N3 `! W( J
[BR]午门
[原创]重温故宫——走进紫禁城
6 ^$ Z1 u/ I1 K[BR]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顺治四年(1647年)重修,嘉庆六年(1801年)再修。午门东西北三面由12米高城台相连,环抱形成一个方形广场。北面门楼,面阔九间,重檐黄瓦庑殿顶。东西城台上各有庑房十三间,从门楼两侧向南排开,形如雁翅,也称雁翅楼。在东西雁翅楼南北两端各有重檐攒尖顶阙亭一座。威严的午门,宛如三峦环抱,五峰突起,气势雄伟,因此又俗称五凤楼。5 u: {' N2 e& f J" ]& g, Y
[BR] ! M3 x' m$ G/ x( w
[BR]午门有五个门洞,可是从正面看,似乎是三个,实际上正面还有左右两个掖门,开在东西城台里侧,一个面向西,一个面向东。这两个门洞分别向东、向西伸进地台之中,再向北拐,从城台北面出去。因此从午门的背面看,就有五个门洞了,所以有“明三暗五”之说。城台五个门洞与九开间的午门大殿,是帝王“九五之尊”的又一种诠释。
- Y, }" y# q# {, M[BR]
; l& ?" U+ \" V* Z' T+ S( @[BR]午门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可以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在清代,文武大臣出入左侧门,宗室王公出入右侧门。左右掖门平时不开,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时,文武百官才由两掖门出入。午门正中门楼左右的两座阙亭,内设钟鼓。皇帝祭祀坛庙出午门鸣钟、祭祀太庙出午门击鼓,皇帝升殿举行大典时则钟鼓齐鸣。
- _" X. M f6 w& w" Z[BR] : ?$ I! b6 \ N0 l
[BR]午门还是颁发历书、举行献俘礼的场所。农历十月初一颁发次年历书、每年腊月初一在午门举行颁布次年历书的“颁朔”典礼。遇有重大战争,大军凯旋,要在午门举行向皇帝敬献战俘的“献俘礼”。在明代,午门外广场杖还是“廷杖”刑罚的场所,前面提到的明嘉靖皇帝,为“大礼仪”之争,廷杖五品以下反对大臣180余人,其中,编修王相等17人居然死于午门廷杖现场。
* T# N) Q. R& I4 S1 |! U$ \" C[BR] 0 |- x. M% |* P% E* {. R
[BR]近观午门
[原创]重温故宫——走进紫禁城
4 G: P( ~$ |2 X/ J[BR]重檐黄瓦庑殿顶及门匾
[原创]重温故宫——走进紫禁城
% m* c# c' L# M+ B4 b[BR]午门墩台内两侧有马道,是攀登城垣顶部和城楼的阶梯和通道。8 r' Y9 }, D7 d1 T% x
[BR]第一段马道
[原创]重温故宫——走进紫禁城
: b, @6 }7 A+ i: W
[BR]第三段马道
[原创]重温故宫——走进紫禁城
! U* Z3 @1 h/ ~/ k) Q3 w! r
[BR]西雁翅楼
[原创]重温故宫——走进紫禁城
* ]* d' {: f; Y
[BR]城楼细部
& R7 P# [5 e4 I' r[BR]
[原创]重温故宫——走进紫禁城
[原创]重温故宫——走进紫禁城
[原创]重温故宫——走进紫禁城
[原创]重温故宫——走进紫禁城
[原创]重温故宫——走进紫禁城
[原创]重温故宫——走进紫禁城
' n' r- h+ K& v# O
[BR]从午门城楼南看端门
[原创]重温故宫——走进紫禁城
' ^& U! c+ s. b
[BR]午门及内金水河
[原创]重温故宫——走进紫禁城
( O8 U- J8 e" I9 ]" ?& c. [
[BR]从午门城楼洞南看端门
[原创]重温故宫——走进紫禁城
% K; s4 s+ w! F! G3 _+ R& j: I0 p[BR]角楼是紫禁城城池的一部分,它与城垣、城门楼及护城河一起,构成皇宫的防卫设施。角楼座落在须弥座之上,通高27.5米,周边绕以石栏,中为方亭式,面阔进深各三间,每面8.73米,四面明间各加抱厦一间,靠近城垣外侧两面地势局促,故抱厦进深仅为1.60米,而城垣内侧的两面地势较开阔,抱厦进深加大为3.98米,平面成为中点交叉的十字形,呈曲尺状,使得角楼与城垣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建筑形体,形成了有机的联系。7 a- ]$ y/ e0 a8 W1 d. I) k
[BR]
4 H. d6 q* Q1 s* W/ A4 A[BR]从午门西看故宫西南角楼
[原创]重温故宫——走进紫禁城
+ E# t# M, X1 h[BR]8 m# g' [! [; N3 o) b/ }* \9 }! @
[BR]角楼从外观看为三重飞翘的屋檐,层层叠叠,共计有28个翼角、16个窝角、28个窝角沟、10面山花、72条脊、230只吻兽,但当你进入角楼的内部时,室内干净利落,无一根落地的柱子,也没有楼层、楼梯,实难称其为楼。角楼采用减柱造做法,室内减去四根立柱扩大了利用空间面积。在房屋构架上采用扒梁式做法,檐下梁头不外露,使外观上更加突出装饰效果。而且,外面看起来的菱花木窗只是一种装饰,其实是假的窗户,窗内即是砖墙,这是因为整个楼的承重非常大、又没有一根立柱,如果用真窗户,那将无法承得整个建筑的巨大压力。紫禁城的四座角楼,继承了我国古代木构建筑灵活多变的传统作法,使用功能和装饰效果得以巧妙地结合,展现出我国古代匠师们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才能。
$ Q" k3 N, n R( P0 g8 |6 T0 Z[BR]至于角楼的设计来源于师祖鲁班赐予的蝈蝈笼,那仅仅是一个传说。; d+ n) B0 G! d$ r
[BR] - i# d" V K& [8 r; f7 x
[BR]故宫西北角角楼(采自互联网)
[原创]重温故宫——走进紫禁城
下集预告:重温故宫——紫禁城三大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