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26118
帖子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09-1-9
最后登录1970-1-1
|

楼主 |
发表于 2013-1-1 04: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dam58588 于 2013-1-2 02:22 编辑 ; g* _6 j% p& O' J
! g) @* ?, K) j三、侧面观察:9 v" P6 y# Z9 V- s, E* [5 d
1、箭楼与瓮城衔接点:
4 R& A! i# C2 k. q' l* a (名词解释:“F线”——即分界线,为箭楼前楼身与后抱厦的分界线,仅为表述清楚,并非专业术语。)
) I' g7 _/ N. N% L. _崇文门、宣武门——衔接点在F线上(即箭楼楼身在瓮城圈上全凸出)。6 v0 T' l+ R& _/ [
朝阳门—— 左侧在1窗与F线之间,贴近1窗;右侧在1窗下。左侧楼身凸出多而右侧楼身凸出少,所以箭楼向右扭转了30度以上。
- `; R" Z9 c& G# b7 C2 g' @7 l阜城门—— 衔接点在F线之后,平行于箭楼后抱厦(即楼身全凸,在9门中凸出得最多)。
* G9 @3 ~2 E; |, e; x) c东直门—— 在1窗与F线之间。! y8 y4 U3 f/ Z
西直门—— 在1窗与F线之间,贴近F线。
4 w& G, X/ t" h6 h) q% A* m安定门—— 在1窗与2窗之间。
) Y, P' r' p* {! E* H% T6 E6 H德胜门—— 在2窗下,楼身凸出最少(即被瓮城墙包裹最多)。, ^% ]0 u; U+ O/ G) ^7 n; j) K5 z
参考:<老照片考证区 ›关于老城门瓮城与箭楼衔接点的分析. C U, J2 U; I6 @, M
http://bbs.obj.cc/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5502&fromuid=26118+ w1 j$ }# W) D1 t
2、瓮城墙垛孔数目:" Q. d9 Q; k1 r! [
每垛一孔——前三门
, g; s7 Z/ A5 {$ Y: S 隔垛一孔——西、北、东6门
! p/ c5 f: P4 y# U; H1 a- Y参考:<老照片考证区 ›[讨论]老北京城墙与城门照片赏析方法(三)
+ J7 e, G/ }- g7 b7 q$ lhttp://bbs.obj.cc/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0614&fromuid=26118# g) F! q# t! B, Z) Z2 n0 ]
3、箭楼残端楼梯的形态:8 M% s, k [2 {# W8 h
呈之字型——朝阳门$ X. W# P$ n! e* V2 Z7 t+ q: k
呈梯田型——东直门、德胜门、安定门
2 U4 t& u' h: G, O5 m/ [/ i1 n6 \% e. T* B4 j# l% 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