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颐和吴老在2009-9-16 13:24:00的发言:
$ f9 s& q$ b* h2 P& \& d9 h& E 今日再访周边住户,真没人知道庙和庵的名字。但是老住户说寺庙东西都是姑子庵。 9 V* B5 h2 l; X6 y. x
庙过去有山门,山门已拆,门额还在。说明现在最南面的还是天王殿。 : U7 C" y* h9 V5 Y5 G3 l8 g
我测量大殿(有正脊的)进深有十米左右,后殿进深八米五左右、大殿原来有后门,后成为学校给封死了。
# x# |1 C* X" Y8 D* @ 大殿三开间,后殿五开间,但是后殿仅比大殿宽一间。后殿是卷棚顶,没有台阶,明显比大殿矮小、大殿有正脊,上面应该有兽吻,并且基座比后殿高,所以有条石台阶。
2 {' Z1 c' t. i$ z. U0 H3 \) o: x
" C5 D0 D8 x5 n8 O8 W+ S 这就是山门门额,可惜有两条狗狂吠,没敢下手清理:
" x z5 H( B* z" \3 Q0 d * H3 r5 _9 `: {2 E1 h7 G( u/ L
/ _# P" V' U& a# \& K, j$ E
有道理,这个后殿也许是斋堂,僧寮等需要容纳多人的建筑,这样的话,其比大雄殿大一间还可以理解。 - s' G; ~( @; t! f3 B
1 _2 L2 V6 z4 F% k% I: _' `+ c7 w 这个后殿后面的封护檐不像是新做的,应该原来就是如此,不认为后殿(可能是斋堂,僧寮)后面原来还有其他建筑。 5 V* P! | J1 \* L/ v7 l' J9 E
* `" {1 r& U2 y3 P
倒是天王殿比较奇怪,天王殿好像用石拱券的倒是不多见,从其石券雕刻粗糙以及窗户做法来看,严重怀疑在民国时期曾重修并改作他用(或就为民国时期的建筑)。 : \! X- Y# j9 c' H+ o
0 `6 z- `" m8 i: I2 k" }
此外,两条狗确实是个大障碍,关键还不拴着,从南边都没敢进去,我是从北边垃圾堆那过去的。。。
6 w# u: D2 A9 W7 n! D$ O
& |; W! V" ?& l" b 最后一张彩画应该是东侧两个建筑南边的一个外檐上的,说明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