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稻子在2008-7-4 0:14:35的发言:建极殿可算是嘉靖重修后的遗留物,与谨身殿体量相比应有很大差异了,单单从视觉上,现在驻足乾清门南望,高台石刻与建极殿木构本身已经不协调了~ 旧制难寻 明初的奉天殿,四周平廊,面阔虽然也是九间,实际进深也是只有三间,但由于体量高大,攒金柱上的大梁要达到六七丈的长度,从当时所采大木的长短粗细来看,完全能满足需要。我国古代最早的夏屋只有前后两坡,至殷商开始出现四阿顶。任启运《宫室考》称“天子殷屋四注四霤”“大夫夏屋二注二霤”。郑曰:“天子诸侯屋用殷制,四阿四注”,“大夫以下用夏制,前后二注。”至少自西汉以来,庑殿顶既为最高品极,因此早期的奉天殿可以肯定仍是今天的这种庑殿顶,只不过宽是在三十丈左右,深达到十五丈左右。从目前仅存一些诗赋中的描写来看,谨身殿虽然也还是今天的这种“歇山顶”,按工字形三台的实际宽度衡量,“镇极而峥嵘”的谨身殿,建筑体量的高大显然相当可观,而有“悬鱼惃凛而下垂,拒鹊媋而上腾”【56】的描述。还有我国早期歇山顶建筑中,两山不用山花封堵,使用“垂鱼惹草”的特征,证明早期的谨身殿还有宋元遗风。而华盖者“天子盖也”,按《古今注》记载:“华盖,黄帝所作也;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有花葩之象,故因而作华盖也”。另外“华盖”又是《晋书·天文志》所载星名,“天皇大帝上九星曰华盖,所以覆蔽大帝之座也,盖下九星曰杠,盖之柄也”。明初的华盖殿正是“上仿象夫天体之圆,下效法乎坤德之方”【57】,与今天中和殿屋顶采用“四角攒尖”的形式截然不同,是一座“若圆倪之无极”【58】的圆顶建筑。从“华盖穹崇以造天,俨特处乎中央”【59】的描写来看,赋中所云“俨特”的那种庄重与突出,以及“竦摩空之伟构”【60】的高大而兀立居中,另有一种与今天完全不同的风格,应该正是明代起名“华盖”的原因,大概也是后来在两宫之间加建殿宇(交泰殿的前身)时,也仿照前朝规制做成“圆顶”,并依建筑形式而称“中圆殿”的原因。
从早期三殿的体量以及与三台的关系来看,三座建筑之间的距离较今天为短,《春明梦余录》中所说的“中极渗金圆顶,如穿堂之制”【61】似乎应该是早期三殿的布局,嘉靖改建以后的三殿,由于比前缩小,其中极殿不仅更趋孤立,而且几乎已经成为一座与前、后殿无法形成直接联系的独立建筑,已难构成当初那种穿堂的性质,与现今文华、武英前后殿之间那种真正的穿堂相差更远。因此将“穿堂”用在改建后的“中极殿”名下,与初制相较似已不符。 虽然早期三殿的规模我们已经无法看见了,但它的高大雄阔和“楹绕金龙”、“檐腾神凤”“花础盘磶”【62】的写证,比今天的故宫还要富丽堂皇却完全可以肯定。从今天的故宫,已经很难想象那时的“花础盘磶”是怎样的一种样子,因为今天的三殿、两宫已经全都是素面柱础了。
明代三殿“四面轩除”【63】,与周围建筑的关系使用廊接,没有防火墙将三殿从中阻断,所以在明代有关建筑记载中,所用“周围廊房”或“廊庑”并称的记述,是一种准确的记载方式。奉天门更是“结台开轩”【64】,明《实录》中,更有“文武百官朝亲王于奉天门东廊”的记载,其格局显然比今天开敞的多。天坛的斋宫至今还是以163间廊房组成的回廊环绕,可以肯定是迄今为止保留明代风格最大的一组建筑。明代宫殿的这种特色一直至清初还是如此,不过已经超出本文,不做详述。另外从午门两侧掖门到东西两庑南部的小礓各有“斜廊”【65】的情况来看,明代的故宫远比今天繁复玲珑,也是一旦大火升腾,往往延烧殆烬的原因。由于这种繁复的格局,加上经常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火灾,嘉靖曾对大学士张聪说:“宫中地隘而屋众,且贯以通栋,所以每有火患闻。南京宫中诸门皆砖砌,不用木,固知圣祖虑深”【66】。可见在各主要建筑区,建筑之间多施以廊接,是明代故宫的重要特色。
明代初建南京宫殿时,元朝尚未灭亡,天下尚未混于一宇,当时的建筑“制皆朴素,不为雕饰”,并将“古人行事可为鉴戒者”及“《大学衍义》(书)于两庑壁间”,朱元璋曾以“前代宫室多施绘画,予用此以备朝夕观览,岂不愈于丹青乎”【67】自许。但因朱元璋一度想衣锦还乡,安都凤阳,后来集中全国人力和物力兴建的中都宫殿,已经华侈无比,终于引起了人民的不满,加上其它考虑,使朱元璋在中都宫殿尚未竣工,就中途放弃了定都凤阳的计划。中都罢建以后,转为改作南京宫殿,由于中都修建曾引起人民的不满,这时的朱元璋复以“唐虞之时,宫室朴素,后穷极侈丽,习尚华美,去古远矣。朕今所作,但求安固,不事华丽,凡雕饰奇巧一切不用”【68】而自矜。为此朱元璋特谕工部:“今所作宫殿,但欲朴素(校勘本写为“朴业”)坚固,不事华饰,不筑苑囿,不建台榭。” 【69】因此重新改作的南京宫殿,被称为“制度皆如旧而稍加增益”【70】,主要是在旧有基础上改作和增加一些新的建筑内容(笔者另有专文)。宫殿完成以后,明《太祖实录》记称:“上以大内宫殿新成,制度不侈甚喜”【71】。由此相比,北京宫殿的所谓规制“悉如南京”,不过是仿效了南京的整体布局,而它的“高敞壮丽”,按三殿初制推测,应当与中都的大殿差相仿佛,中都柱础达2.7米,现今的太和殿柱础为1.6米。显然永乐所营造的北京宫殿,比南京的“过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小之别,也是“宣德再建,诸匠作皆莫省其旧”的原因,更不是今天这种台座与建筑完全不合比例的形制。
【56】【58】《日下旧闻考》卷七桑悦《北都赋》。 【57】【59】《日下旧闻考》卷六李时勉《北京赋》 【60】《日下旧闻考》卷六金幼孜《皇都大一统赋》 【61】《春明梦余录》卷六。 【62】【63】【64】《日下旧闻考》卷六黄佐《北京赋》。 【65】明《万历会典》卷四十四《朝仪》:“凡奖廉能官……至期俱于左掖门内斜廊面北序立。……序班引廉能官,由斜廊行至东廊小礓下面。” 【66】明《世宗实录》台湾校勘本,江苏国学图书馆藏本卷一百二十。 【67】明《太祖实录》台湾校勘本卷二十五,江苏国学图书馆藏本卷二十。 【68】明《太祖实录》台湾校勘本,江苏国学图书馆藏本卷一百一。 【69】明《太祖实录》台湾校勘本,江苏国学图书馆藏本卷一百六。 【70】明《太祖实录》台湾校勘本,江苏国学图书馆藏本卷一百十五。 【71】明《太祖实录》台湾校勘本,江苏国学图书馆藏本卷一百十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