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304|回复: 32

惜薪胡同考(简明新闻:今天有7 人到惜薪 胡同一带,晚饭后散。)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5-7-4 0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7 人到惜薪 胡同一带,晚饭后散。
9 r$ A; v+ Q9 s' G" Q5 w% c
[此贴子已经被figolyf于2005-7-5 14:58:10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5-7-4 1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怎么像秘密活动似的?[em06]
发表于 2005-7-4 1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次考察的目的:为即将拆迁而不副存在的惜薪胡同保留第一手的资料,顺便考察惜薪附近的胡同和保存较好的院落。1 j$ I6 h* I6 c+ S: }. _; C

. j" G I, }$ Y* g. Y! q/ V) F

考察队简介:

1 L* @' J% u" {8 X

领队:老老的北京

" R. J1 X! e% y5 X+ B

队员:按姓氏比画顺序:yuyu(女)、广安门、飞哥、虫子、孟然、莉娜因巴斯(女)

' n& _- B+ Y! i$ O% _- D

考察地段:西安门大街、鸡鸭市胡同(西安门北巷)、颁赏胡同、惜薪胡同、西岔胡同、双吉胡同、图祥山胡同、西红门胡同

$ I1 A# W2 }0 @6 i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位于西安门大街路北的141号院,这是一座极其宏伟的大门:

" ^5 l8 _9 y4 M

; y q- `* E+ g

141号院是有着好几进院落的大宅门,虽然有损毁破败的地方,但整体格局保存还好,尤其是最后一进院,看摆设就知道怎么也是个“小康人家”

% x( _/ C+ X2 p9 p+ R7 W7 a* l$ P! s

这是内宅西厢房和正房:

8 \ d# n) p9 r$ b' j

, ?% q6 o& u5 ?! W u- S

7 V1 w# c. `1 H" A) z9 D

当我们正想仔细打听一下这座宅院的历史时,这家的内当家的出来了“你们哪的?瞎拍什么?我们看这位大姐来势汹汹,只好匆匆拍了几张照片而作罢”

: {, W# Z: x1 g) c8 A, A

参观完141号院,我们便钻进了鸡鸭市胡同(现西安门北巷)没走多会,胡同西边一坐小洋楼映入了我们的眼帘:

- s# a: W; ^6 L8 \* g* K

' G4 f4 ^' \8 |& H3 H

据住在这多年的一位老大爷讲,这座小楼最早是民国时期一位开浴池的资本家之私宅,据小道消息:文革期间,这位资本家受尽迫害而死。这是小楼近景:

. Y+ p; Z6 p: t! A) F, A) Y

: J( W Y, f- G' I: V( `$ K9 H

出了鸡鸭市胡同,我们又回到西安门大街南边,随意溜达进一堆大杂院建筑(窝棚、小厨房),在窄的不能再窄的小道里寻觅着我们值得一拍的老房子,果然工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找到了一处带廊子的正房:

% s0 j5 O1 Y! B9 W; H1 c$ @- g

( y& ^) X; q' V: |3 x( F

尽管她已经显得比较破落,各种杂物无序的堆砌着,违章私拉的线路盘绕其间,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当年她的风采,甚至可以想象到她的主人当年的风光。

+ U6 g+ o+ C! O6 p5 [

由于在此处逗留时半路杀出了一个“程咬金”,我们不得不马上撤离,回到了西安门大街(这个“程咬金”,一会文章结束后将在考察花絮里给大家介绍)。

; G: X T- V' ^

由于天气十分炎热,我们经过刚才的一溜折腾后,已是口干舌灶。为了躲避炎热和大街上的车马喧嚣,我们一头扎进了惜薪胡同:

! M. x* e( y' S) G- ?- v% v

惜薪胡同位于西安门内大街路南,即西什库对过,这里明清两代是内府衙门惜薪司的所在地。惜薪司是专门职掌宫中薪炭的机构。据《明清两代宫苑建置沿革图考》说,明代每年“用木炭二千六百八十六万斤”。这些木炭是用硬质木材烧制而成的。燃烧耐久,火力特旺,没有味,不冒烟,不污染空气。因此,就其重要性来说,惜薪司衙门仅次于锦衣卫。取名为惜薪司,多半是取珍惜薪炭,节省度用之意。这里现在多为民居,已无旧迹可考。

# @2 R2 p# X/ b; ?6 c

在惜薪胡同西沿,有一条东西走向的不规则胡同,名字叫西岔胡同,可能就是因为它的位置和形状象是惜薪司胡同的一个“树叉”,所以才取名为“西岔胡同”吧!,在这里、汽车的喧嚣声,商铺的叫卖声,全然不见,迎接我们的是灰墙灰瓦的一座座小院,在绿树的映衬下,我们的心灵一下就安静了下来:

. [+ J5 @4 s9 H! q+ r: X8 e2 X8 Q

9 h S; X' s0 j; ^8 }

这是西岔胡同13号院的一座如意门,现为一搬家公司使用:

/ N/ N& J* H! M* t' |% t

) ^, O0 c8 q* M6 m( B7 p

如今,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即将成为历史,永远的消失在“国际化大都市”的北京,每每想到这,我就一阵一阵的辛酸,因为不论是惜薪胡同,还是西岔胡同,只是北京每年消失几百条胡同中的一条,以后,你再来西安门大街遛弯,或许就没有了这个可以让你远离浮躁、吵闹、繁杂的避风港了!

# O& _6 \7 L# |$ F! P: n" O+ R e# h$ M, V5 x6 `2 w ( a% ^ e& t2 |% v . r7 q- h6 J, i& z, F% F3 S* E 9 g, ?$ x1 g- D; ~. W9 V, F

这是西岔胡同2号一座精彩的大门!:门墩、石台阶,大门上的“云子”,墙上的砖雕,还有那“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标语,那一样没记载着了历史?谁说它不是该保护的文物?& G+ D1 P( }- q" |

6 D* w. E3 O3 @0 B+ @ \

在惜薪胡同的西南,与西岔胡同平行的,是双吉胡同,这是双吉胡同内的一座宅院,虽然是大杂院,虽然住着很多人家,但,绿色仍不可抵挡的喷发了出来,给这里增添了勃勃生机:

) n2 `. P2 O6 ]. S0 l

, o7 @0 p) K3 k: r1 o6 Y3 I, [

大家猜猜这个东西是做什么用的?我们猜了半天,有说是捣米用的,有说是装饰胡同用的,有说是天然形成的,最后站在旁边的一位大妈禁不住插嘴了:“你们别胡猜了,那是过去水井边上吟牲口用的!”众皆愕然!

, g/ F) w6 S& m( }- g1 F& p/ [; Q

5 k* @. g% e" b- H) E

磨剪子嘞~~~镪菜刀~~~,不知道在不久的将来,在新北京,新奥运的2008年,这样的胡同,这样的手艺人,他们交织在一起所组成的美景,我们还能见到吗?

b9 A' N, h8 j8 O- c

# j- j0 P+ p, ^0 c

在双吉胡同拐角,有一座“大宅门”,我斗胆创了进去,在门口,收发室“老刘头”接待了我:

( G5 M9 M5 v& p7 h3 |

“大爷,您这什么单位啊?”

8 V0 M% N* G& S4 N* v

“西城环卫局机关,现在机关搬走了,改职工宿舍了”

) O, H2 i0 N9 [( l

“哦,那最早这是什么地啊”

, |: v# j9 \# ?( v y

“这啊,听说是双吉寺”

( l' P5 d$ c1 }( O/ x' ~ ?

“我们拍几张照片行吗”

. F- `% \, v$ m4 f) b5 ?" A

“不行,那可不行,你得征得我们领导允许!”

3 T7 a/ O# w0 h" J& @" T

正在这时,老老的北京挺身而出:“师傅,我跟您聊聊天啊”

2 H- Q4 M& w( V* k

在老老的北京同志掩护下,我们迅速的偷拍了几张:

% | S6 P9 e) Q

! O6 m- A s7 Q2 q* y& E$ }

从院子的情况看,从正房的廊子,到房顶的瓦,再到地下铺设的地砖,还有点缀在院子一边的银杏树,应该说我们得感谢西城环卫局的领导和干部职工了。从这里,我们不难想象,北京老城本没什么“危房”,只要政府和百姓合作,各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资金,我敢说现在北京根本不存在“保护院落”,因为每个院子都是值得保护的,也是完全可以保护的好的,可是现实是如此残酷:不该保护的,为了完成任务也要挂个牌子“保护”,该保护的,却被一小部分人的肮脏交易被强行拆毁了!

% B# Z# @/ @* ^+ X

一点小小的安慰,位于西什库大街的一座正在修复的老房子,工人们正在用传统工艺和材料为房顶换瓦:

+ c$ e Y2 A4 o9 b! _8 E

* E p1 |! U- W# b# d* V5 o! A) z

到了这里,本次考察结束,我们找了一家饺子馆,点了点儿凉菜、啤酒,吃了点饺子,每人花费不过20元,真不错!

* L5 C2 z: q! ?7 u- q* @" j

本次考察花絮:

1 G( F5 J2 C) Z' q

花絮1、在我们考察西安门大街一堆临时建筑中间的老房子,大家正在感叹这间屋子的沧桑时,突然,一个老头,斜着个眼睛,消瘦的身材,一瘸一拐的向我们扑来,口中念念有词:“你们这群混蛋!又来找我的岔儿,我跟你们拼了,快给我滚!”由于事出突然,我们大家也没有任何的心理准备,而且此处道路十分狭窄,且七拐八拐,倒霉的是虫子,猛然,广安门这哥儿三还推着自行车!结果一时慌乱,大家似乎忘记了车子该如何推,没推车的忘记了怎么走道,眼看怪老头就要杀将过来,说是迟,那是快,老老的北京大喝一声:“撤!”,我们才如梦初醒,狼狈逃走。说实在的,这也就是下午2点,太阳最足的时候,这要是半夜三更,有这种装束的人突然窜出来,非的吓出个好歹来!

9 f; n2 X9 n$ m- J

花絮2、在我们考察西岔胡同2号院的大门时,来了一位自称能写满文的“老北京”,跟我们攀谈了起来:

3 Q- q5 u* z9 r$ `* p( F

“你们做什么的?”

. v) l! G) A2 u5 s% ?3 p

“我们业余爱好,喜欢这老东西”

+ c: k8 m3 B" K3 s. T

“有研究吗?我教教你们,我可在旗”

4 S! A/ X$ d: S1 n q( _

“给你们写几个满文看看”

6 \# d% q: [( y9 e9 |

您甭说,写的还真是那么回事,咱们的孟然同志给拍了,到时大家看看

* A( _6 L p: Q1 M" ]

我们继续攀谈:

" @+ D5 ~7 Y) i+ T

“知道这个是什么吗?(指着门的底部左右各一扇铁质物体)”

' m( j; l5 v6 F; K8 s

“这叫云子”

. Q0 _& _* \: G G' p* M& Z

“知道房檐上的吻兽都叫什么名字吗?挨个说” 看到刚才把我们问住了,他似乎有点得意

3 @8 v9 q) j- K/ V8 s ~

这时虫子忍不住了(本来嘛,也太小瞧我们几个了):我知道!打头的仙人骑鸟算不算?

3 S% P! c. f: d! w ~

当时那位“老北京”差点没爬下,“这位兄弟,那叫仙人骑凤好吗?咱说话雅点行不”

5 U0 L7 ?; S+ E" C9 n' Z1 @5 V

甭管怎么说,虫子一溜把名字都说上来了,也算叫他知道了我们的厉害。

& m: T1 T+ J- ]/ A- E7 r

整理过这两个花絮,我真得佩服咱老北京的这四九城的地界: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没有,别看北京的胡同曲溜拐弯,别瞅它灰不溜湫,这里可是藏龙卧虎,集各大家于一成啊”

- t; N6 @+ r( P% M9 n2 z! ]% |

由于本次考察我要边拍边记,对胡同的名字,老物件的名字,说法写法有误的,请参加活动的和知道真实答案的同志们给我指正,谢谢!

: d5 l1 c3 a+ S4 l( z, H: J5 W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7 15:43:58编辑过]
发表于 2005-7-4 1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东城这边的考察目标啊

有的话我肯定参加

(个人原因)

 楼主| 发表于 2005-7-4 17: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两点意见:

一、上文写的极好,有情有理有据,有小故事,经得住看。以后的活动后应有这样的文章。补充一点141号有两个大门,外面的大门为民国时期的洋式门楼,上面有石雕的“识住”两字。其它的事,文中写的很细,没话可说。顺便再说一句文章整体风格也好。我希望我们的很多朋友都可以写出这样的东西。

小花絮里你注意到那个磨剪子说了一句话吗?他说:我刚才还给温总理家磨了刀呢,给了我XX块。

二、houjie0316 朋友说什么时候到东城,我想要在8月初了,因为大吉危机。我在想如有可能也可在7月中旬不一定非要周日,也可在周六选一个正在正要拆的地方,也请您提供具体地点。

 楼主| 发表于 2005-7-4 17: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为什么打不开图,我怎样在跟贴中加图。请指示。
 楼主| 发表于 2005-7-4 18: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啊!昨晚复习,没有上网,各位说的如此详尽了。这趟又长了不少见识!

1 P; E) J# M# O+ j/ o" N

因为飞哥拍摄的图比较大,直接上传的,所不能直接显示出来。您点那个X,就可以看到,但是由于您是拨号上网,所以图片打开的速度会比较慢。

: D; H7 W! c# r

在跟贴中发图,您不能在网页下面直接写贴子,需要在楼上的贴子中,点“回复”,您就能看到和发贴相同的界面了,之后传图的过程,和您发贴时是一样的。

* b/ ?8 @+ O9 F- Y0 y0 f

还有花絮中说的摩剪子磨刀的推车的那句搞笑的话,被我录下来了,今天给几位朋友听,都乐的不行了。

3 z' ^) F5 a$ ^+ A" I7 c

在这里还要感谢一位昨天下午碰到的一位热心的朋友,说来很有缘,他也非常热爱这些传统的建筑,当我们转到他家,得知我们的来意,便他主动当我们的临时向导,指引我们去了不少,隐秘着的老建筑,并帮助我们与那里的住户沟通,使在拍照的过程中,减少了很多的阻力,这位朋友,今天也在咱们论坛注册了,暂时我不记得他的ID,不过在这里先对他表示欢迎和感谢![em10]

1 u5 b4 w0 T+ z4 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4 18:14:58编辑过]
发表于 2005-7-4 1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把图片传到咱们的公共相册里,然后在编辑帖子时点"插入图片"这个按钮,把图片地址输入再点确定的,可当时能刷出来,我现在再刷就看不出来了,到底怎么回事,哪位高人指点一下.
发表于 2005-7-4 18: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汗.....网易的相册不支持外链,他所有外链的图都不会显示.....而且最好把图缩一下再传,要不缩图贴图的活儿交给我和yuyu做好了......至少对于这些我们非常的熟悉...可以用QQ把原图传给我

. c# |: m4 _5 V+ y) b

QQ:359296506

; _- x+ H. w, V2 V0 y& V3 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4 18:46:04编辑过]
发表于 2005-7-4 18: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惜薪胡同考(简明新闻:今天有7 人到惜薪 胡同一带,晚饭后散。)

明白了,我想别的办法吧!

2 F$ x3 l% Z; I( W2 }7 |2 n

丫网易也忒抠了!我以后再也不往那上传图片了!他不捧我场,我也不捧他场!

. I @! r0 }" R, ~0 r( 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4 19:14:11编辑过]
发表于 2005-7-4 2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尽了千辛万苦采集回来了宝贵的资料~

辛苦啦~

发表于 2005-7-4 2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去泰安侯的时候吃饭了吗?真是过意不去。
发表于 2005-7-5 0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已经把figolyf上传在网易相册里的图片修改完毕,全部缩小1倍,已上传。

相册地址:http://www.break.net.cn/photo/myphoto.asp6 E& K: n! Q: D/ F 用户名:oldbeijing 密码:888888

这个相册不大,只有30M,但是支持外链,从我现在使用的情况看来,比较稳定

发表于 2005-7-5 0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莉娜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7-6 06: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张不是惜薪胡同全景,而是西岔胡同全景,请正之。
发表于 2005-7-6 1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老北京师傅了,那个确实是西岔胡同,我回家后再把惜薪胡同照片补上。

发表于 2005-7-27 2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惜薪胡同最近不用去了吗?西内大街还值得再去看看吗?
 楼主| 发表于 2005-7-27 22: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figolyf在2005-7-27 20:49:31的发言:$ B( H0 ^. v# T9 y2 a 惜薪胡同最近不用去了吗?西内大街还值得再去看看吗?
- Q0 b. ^1 u6 [: R; e; T- X# z- |" b

今天我在想这个事,要去的,下周好吗?

发表于 2005-7-28 07: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真是别具意义的一次活动
发表于 2005-7-28 1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行,那这周还去鲜鱼口吧,张师傅不要缺席,因为咱们坛子里有几个新同志要参加呵呵。
发表于 2005-7-29 2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口气看下来的 呵呵 没想到飞哥能拍会写
: a9 O  C0 P; o9 d- A. n% [“在这里、汽车的喧嚣声,商铺的叫卖声,全然不见,迎接我们的是灰墙灰瓦的一座座小院,在绿树的映衬下,我们的心灵一下就安静了下来“: u. c- E' v7 U- M( F" _# {* j% O
对这个深有同感。。。现在的北京、北京人已经够浮躁的了。
发表于 2005-7-30 1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而且这样的地方是越来越少了.
发表于 2005-7-31 0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和寻庙有事,没能参加这次惊险刺激的活动,真是遗憾啊。

是不是还是南城人比较随和啊?我们进院子拍照片从来没有人阻拦,还都蛮热情地跟我们招呼,给我们讲解。

发表于 2005-7-31 09: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参加了几次活动,基本没遇到什么阻拦,都是非常热情随和的百姓,我们有什么问题,都很认真的和我们探讨,民风淳朴.
发表于 2005-7-31 19: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具意义的一次活动!
 楼主| 发表于 2005-8-1 06: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积雪庐来啊!!!
发表于 2005-8-16 1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用的msn space,这个相册上面的图片是可以显示链接的。 n5 N1 v. h( |6 v6 `' m* C* h逛胡同,老是遭遇别人怀疑的眼光,没办法:(

发表于 2005-8-16 19: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jenny在2005-8-16 10:35:07的发言: 1 G2 S9 e+ w* E- g; Q 3 K% P/ [& ^0 V

我用的msn space,这个相册上面的图片是可以显示链接的。1 K3 ^; j" n; i3 n/ k 逛胡同,老是遭遇别人怀疑的眼光,没办法:(

2 @' {/ M) {9 u6 C* q
& |: E, ]1 b o. l% q3 ]" e

1 r5 W1 }8 q( G1 ] ) w' |- H. F: V& c

参加我们的活动吧哥们,我们人缘不错,到哪都比较顺利,偶尔有询问的,知道我们的来历后都表示欢迎.

发表于 2006-3-23 1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字应该是“惜薪司胡同”吧?
发表于 2006-3-23 1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恩,看了乾隆15年和民国23年的北京城图,都叫惜薪司胡同,谢谢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9 00:00 , Processed in 1.201622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