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5 ?9 }3 `/ N: F1 _
好友这个问题不好说了,世界氛围的野生的芍药属植物约35种,可后来培育的家养的园艺品种也不少不好说是因为国外园艺家也有些新品种我手头资料不太好搞到,
6 _4 [! h3 E' H+ \野生芍药属植物约35种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带地区,
根据其生长习性和花盘形状分为两组。一是牡丹组,系落叶灌木或亚灌木,花盘杯状或盘状,革质或肉质,全包住心皮或包住心皮的基部。我国产三种(不包括变种),即牡丹、黄牡丹和紫牡丹。
二是芍药组,系多年生草本,花盘不发育,包住心皮基部,不很明 显。
, O* Z+ p4 b) O8 z* l+ q# W' U3 t- L
芍药组植物约30种,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温带地区。
1 x+ x5 O: {+ D. R7 Y* G另有二种产美洲,有的把它们另列为一组,称美洲芍药组。
国外产的芍药组植物,都是花卉的重要种,
; R$ o% ~8 w7 N9 n- ^& O4 p
其中最主要的有四种:蕨叶芍药,花血红色,原产保加利亚和高加索;
; V# f0 P5 v6 [) [+ b淡黄芍药,花淡黄色,或带浅绿色至白色,原产黑海和里海之间地区;黄芍药,黄色,原产黑海和里海之间地区;
8 r7 b7 P$ A) M3 @% l& Q
红心芍药,花白至深红,原产欧洲南部。
% W- @* G- a) ?. [9 ~$ b8 w 我国产的芍药组植物有八种和六个变种,其中通常直称为芍药的,是近代芍药品种群的主要原种。
. @( o0 Z- Q2 h" n1 ~
八种芍药分别是:草芍药、美丽芍药、芍药、多花芍药、白花芍药、川赤药、新疆芍药和窄叶芍药。
. p+ v/ s# I+ a `: m 草芍药别名山芍药、野芍药,花白色、红色、紫红色,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东部、贵州、湖南西部、江西、浙江、安徽、湖北、河南西北部、陕西南部、山西、河北、东北。在朝鲜、日本及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6 R# p! @2 t" V, A; _其变种有毛叶草芍药。 美丽芍药花红色,主要分布于云南东北部、贵州西部、四川中南部、甘肃南部和陕西南部。 芍药花白色,有时基部具深紫色斑块,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及甘肃南部。在朝鲜、日本、蒙古人民共和国和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分布,
6 D, A- t: H1 s. ~2 ?其变种有毛果芍药。 多花芍药花白色,主要产于我国西藏南部,在尼泊尔、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Y6 s! X7 L4 M; A 川赤药的花多为紫红色或粉红色,主要分布于西藏东部、四川西部、青海东部、甘肃及陕西西南部。
" U) ]4 X; Z! h0 E; h% ~
其变种有毛赤药、光果赤药、单花赤芍。
" A- B& v/ U( _- x P8 N新疆芍药的花红色,产于新疆北部阿尔泰山区。 窄叶芍药花紫红,产于新疆西北部阿尔泰及天山山区。有变种块根芍药。
1 L0 N% L) X5 n芍药(Herbaceous Peony),是原产中国的传统名花,花型丰硕、色彩艳丽,位居草本花卉之首,享有“天下第一娇”的美称,至今已有近4000余年的栽培历史。芍药于4- 5月间开花,花色丰富,有不少复色或多花色的品种,在园林中常成片种植,是近代公园绿地中主要的花坛花卉。芍药又是重要的切花,具较高的观赏、栽培和开发利用价值(图1)。
, [/ w) W8 f" ]. v; I5 b- G$ U
图1 莲台 自1805年J.Bank首先将中国芍药引入英国后,相继传入欧美,并人工选育出若干新品种。国内的芍药育种工作较为落后,新品种选育的成果更为鲜见,于芍药的中国名花地位极不相称(图2)。
( P+ `; W9 y; L' H& ]
芍药栽培品种的花型演变 芍药组植物野生种的花瓣为5-13枚,经过长期的栽培选育,花瓣逐渐增多至300枚左右,有的台阁型品种甚至多达880枚。芍药花瓣有两种不同的类型:
, e: @. A0 _0 \$ N一种是“无性花瓣”,即花朵外围的正常花瓣(也叫“外瓣”),由萼片瓣化而成的彩色花瓣也包括在内;另一种是“有性花瓣”,就是由雌雄蕊性器官瓣化形成的花瓣(也叫“内瓣”)。 1.1雄蕊演化 1.1.1雄蕊瓣化 这是芍药栽培品种花器演化的主要方向。最先为单瓣型花器中雄蕊的花丝和花药增粗变大,雄蕊群体呈现金灿灿的半球状,命名为“金蕊型”;其后,雄蕊变成狭长的花瓣,有时花瓣边缘会有黄色花药的痕迹,再继续演化,花药痕迹逐步消失,狭长的花瓣群体组成隆起的半球形,命名为“托桂型”;有的品种在外瓣与变瓣之间残留一圈正常的雄蕊,命名为“金环型”;雄蕊变瓣继续演化,再展宽伸长,全花呈现高起的冠状,命名为“皇冠型”;最终,雄蕊变瓣完全瓣化,内外瓣难以区分,全花如绣球状,命名为“绣球型”。 雄蕊瓣化是由花心向外演化的。在雄蕊瓣化形成的花型中,中心部位的雄蕊瓣化较充分,由中央到外围雄蕊瓣化的程度顺次降低。瓣化瓣在花托上的排列不规则,其间常杂有正常或退化的雄蕊,雄蕊数一般在150-200枚之间,最多可达300枚以上。这类花型因全花高高隆起,称之为“楼子类”,在芍药栽培品种中占主要地位。 1.1.2雄蕊退化 首先表现为花药退化形成针状物,继而变小消失。雄蕊退化在花型演化中不起主要作用。 1.2雌蕊演化 1.2.1雌蕊瓣化 首先雌蕊的柱头伸长展宽,进而演变成黄绿色或带深色斑纹的“内彩瓣”,质地稍厚硬,不易脱落,容易区别于其他花瓣;最后黄绿色或带深色斑纹消失,色彩和瓣形与正常花瓣无明显区分。 雌蕊不同的瓣化和演化程度,对区分和构成花型,特别是对台阁花品种的花型形成和鉴定有重要作用。 1.2.2雌蕊退化 随着楼子类品种的演化,在较高级的花型中(如皇冠型、绣球型),常见到雌蕊退化以至消失的现象。
! ?7 R* x6 q4 y1 Q/ g7 n2 N% h
+ X/ ^+ C# l- k6 W/ y
2 芍药的花型分类特征
P, ?5 f$ d3 d5 [' v, J 2.1单花类:花朵由单朵花构成
& r8 J5 [0 |- Q1 S
2.1.1千层亚类:花瓣向心式自然增加,排列整齐,形状相似,由外向内逐渐变小;雄蕊只着生于子房周围,随花瓣增多而相应减少直至消失。花形扁平。 ① 单瓣型:花瓣2-3轮,宽大,有发育正常的雄蕊和雌蕊,通常指原种型(图3)。 图3 粉玉奴 ② 荷花型:花瓣4-5轮,宽大,形状大小相似,雄蕊正常或个别雄蕊瓣化成碎瓣、披针状瓣或须状瓣而散生在雄蕊群中;雌蕊正常。 ③ 菊花型:花瓣6轮以上,由外向内逐渐变小,雄蕊正常,数量较少;雌蕊正常,数量增多或 减少(图4)。 图4 金奖红 ④ 蔷薇型:花瓣极度增多,由外向内渐小,雄蕊全部消失;雌蕊正常、退化变小或完全消失(图5)。 图5 笑魇
& \ M: ~, K+ }9 f$ G, V9 i# S 2.1.2楼子亚类:外瓣宽大,2-3轮;雄蕊离心式瓣化,雌蕊正常、瓣化或退化。花形隆起或高耸(金蕊型除外)。 ① 金蕊型:外瓣宽大,2-3轮,雄蕊花药增大,花丝变粗,雄蕊群呈鲜丽的金黄色;雌蕊正常。 ② 托桂型:外瓣宽大,2-3轮,雄蕊完全瓣化成须状瓣、针状瓣或披针状瓣,由外而内稍大,直立于外瓣内;雌蕊正常或瓣化成舌状瓣,舌状瓣颜色或瓣端颜色常为柱头原色。 ③ 金环型:外瓣宽大,2-3轮,雄蕊大都瓣化,瓣化瓣高耸,但雄蕊变瓣与外瓣间残留一圈正常雄蕊;雌蕊正常或瓣化(图6)。 图6 桃花系金 ④ 皇冠型:外瓣宽大平展,2-3轮,紧挨外瓣内环生少量须状瓣、针状瓣、披针状瓣或碎瓣,其上为雄蕊瓣化成的舌状瓣或披针状瓣,直立,隆起,簇生于外瓣内,中心有少量雄蕊,或退化成短小状态;雌蕊正常或瓣化、退化(图7)。 图7锦带围 ⑤ 绣球型:雄蕊大部分瓣化成舌状瓣,似次外瓣,盛开时全花丰满,形如绣球,中心雄蕊极少或退化;雌蕊变小或退化(图8)。 图8 冰青
n- V3 R5 o1 V( B4 ?! `( u
5 T. b9 d8 L+ ~. g: S2.2台阁类:指植物开花时,花朵(或花序)中心或者花间之生长点经再次分化花芽开花的现象。在花朵(下方花)中心再形成1朵花(上方花),上方花与下方花相叠合,从而增加了重瓣程度,有些品种甚至由3花乃至4花叠合而成。(图9) 图9 蓝田飘香
* S Z. C- D: M* C! a `, o9 h$ e* U2.2.1千层亚类:基部的单花(下方花)具单花类千层亚类的基本特征。千层台阁型(初生台阁型):下方花雌蕊正常或稍瓣化;上方花一般雌雄蕊正常。全花较扁平。
% [) C( r8 i/ i- L1 v5 h1 P 2.2.2楼子亚类:下方花花瓣2-3轮,雄蕊瓣化,雌蕊瓣化或退化。全花高耸。 ① 彩瓣台阁型:下方花雌蕊瓣化,雄蕊多瓣化;上方花雌雄蕊正常或稍瓣化。 ② 分层台阁型:下方花雌蕊变瓣变得与正常花瓣无异,雄蕊变瓣较正常花瓣短小;上方花雄蕊亦多瓣化成短瓣,雌蕊瓣化或退化。全花具有明显的分层结构。 ③ 球花台阁型:下方花雄蕊变瓣伸长展宽与正常花瓣无异,雌蕊变瓣亦变成正常花瓣;上方花雄蕊变瓣亦多与正常花瓣难以区分,雌蕊瓣化或退化。全花球状。
综上所述查的资料好友知道为啥我爱野生植物了吧(哈哈玩笑话),不过家芍药多少种我真的不太清楚抱歉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