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古城墙,有1500年的历史,是中国北方现存比较完整的古城之一,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旧志记载,文安县由汉县令赵夔所建。〈一统志〉曰:唐废丰利县,移文安为其城。文安城池建于何年无从考证。
现存古城池呈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短) 周围绵绵一千二百七十五丈五尺,计七里一分,约合3,6千米,城高二丈五尺(约八米)。城墙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文安古城墙完全是围绕“防御”战略体系而建。城上可以跑车和操练。墙体是用石灰、桐油、米汤汁混合夹浆, 固若金汤。,屹立千百年巍然无恙。
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炮台、垛口、女儿墙等一系列军事设施组成。五城门:东曰“迎恩门”,西曰“永定门”,南曰“来薰门”,北曰“拱辰门”,小南关曰“作新门”。
千百年来,城以卫民,民保于城。民与城相依为命,论众志成城之意。历经时光洗礼,自汉至清,是补是修。明正德九年(公元1512年)文安县令王鼎重修。明万历丙辰年(公元 1616年)县令郑之侨重修。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知县张朝宗重修, 清同治三年(1861 年) 知县曹大俊重修, 第二年秋竣工。 并于东南隅建奎星阁一座, 西北隅建玉皇阁一座。 至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入文安城,义和团群起攻之,联军炮轰北城门楼,西北、东北两城隅均被联军轰毁。
如今的文安古城,一方方青砖砌成的古城墙, 经历无数岁月的风雨洗礼和抵御战火及洪水浸袭,虽已千疮百孔,面目全非,却巍然屹立在古洼大地上。它是古洼兴衰的最权威的历史见证者, 并将永远的见证下去......
6 p$ w! J& S5 d, h
: c( r' B$ f4 E6 `* A我也是从网上搜城墙 看到文安 其实并不远 公交943直接到总站霸州 然后倒一趟长途车一个小时就能到文安 就是一个很普通的河北小县城 但是有城墙 就把我吸引过来了
& d4 b; G- w6 q1 P 7 A! `' {+ [( N- m, c S
这就是留下的唯一一座城门--东门(迎恩门) 有意思的是张家口的万全城南门也叫迎恩门 2 {$ t0 N$ i, ? v- M/ k
拍记--文安古城
拍记--文安古城
已经很斑驳了 但很有味道啊
5 ~, {8 W# N+ S: g
" Y0 T, G; L4 d2 D
拍记--文安古城
拍记--文安古城
拍记--文安古城
门洞内
2 y; ]& O4 A7 s, v7 w. F. l$ @ . U* u4 s/ D8 F7 X- Y, E- k
拍记--文安古城
拍记--文安古城
已经风化的掉渣的城砖 9 u) G' z* K+ F! A7 q+ U1 h
拍记--文安古城
( W$ r$ X' x0 D0 w: s* J& u % ]( c# D3 Z/ M9 E% v
拍记--文安古城
拍记--文安古城
1 S' Z% V' ]1 w) K. l) T4 z( K东城墙被开了若干类似的豁口 但整体还在 . D+ `) {+ L9 |! J, A
6 l* O* m. j! }0 x# b. Y2 P- P
拍记--文安古城
还留有包砖的东城墙 5 M% R" [* I' |+ w4 E) N% r1 a- q2 l
拍记--文安古城
这一段是北城墙 保存还可以 : h9 y! L# K! q0 }! {2 x, d
: l4 t9 W$ F1 f2 w9 L9 ]% ^3 B+ ]
拍记--文安古城
这是西城墙内外 0 |- u* e$ H0 z& w# P" u% Q5 `+ n
9 e6 l% L; R/ o' _! b
拍记--文安古城
拍记--文安古城
拍记--文安古城
拍记--文安古城
西城墙与南城墙拐角处 1 I& f' I: W4 ?! y7 V9 s
+ A( t u s4 |. r
拍记--文安古城
南城墙
拍记--文安古城
拍记--文安古城
拍记--文安古城
拍记--文安古城
拍记--文安古城
" r0 h& Z1 R+ a) O! p& s留下一部分的小南门 * W% \7 S6 k9 h* U. F4 n% |; b( l
, K) T( P& K) E
拍记--文安古城
拍记--文安古城
拍记--文安古城
拍记--文安古城
- H1 E' y4 T, L
没想到冀中平原上还保留着这么原汁原味的古城 虽然破坏的也不成样子 但整体还不错 如果各位还知道有类似的好地方麻烦告我一声 这儿先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