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的城墙,梁思成是这样说的:“环绕北京的城墙,是一件气魄雄伟、精神壮丽的杰作。它不只是为防御而叠积的砖堆,它磊拓嵯峨,是一圈对于北京形体的壮丽有莫大关系的古代工程。无论是它壮硕的品质,或它轩昂的外像,或它那样年年历尽风雨甘辛,同北京人民共甘苦的象征意味,总都要引起后人复杂的情感。” 进入民国,北京的城墙开始变化。首先,为了便利交通,在城墙开了更多的门。1926年,在正阳门与宣武门之间辟和平门。 1927年,张作霖入都,改名兴华门。1928年,北伐军进入北京,又恢复和平门的旧称。和平门打通了北新华街与南新华街,方便了内外城交通。日本占领时期,1939年,在内城东墙朝阳门南辟启明门,光复后改称建国门。内城西墙阜成门南辟长安门,光复后改称复兴门。 原有的城门也都进行了改建。各城门额,从前皆并书满汉文。1913年,内务总长朱启钤请名书法家邵炯章书汉文门名,刻石易之。正阳门瓮城于1914年拆除,并在北门东、西各辟~门,供车马往来。1926年改建宣武门桥。1931年,拆宣武门瓮城。“保古机关因该城系旧都古建筑物,已有七百余年历史,有关名胜古迹,理应保存,上书当局,请求保留。但当局因欲表现观瞻,决将该瓮城拆除。”各城门箭楼,年久失修,逐渐坍塌。1927年,民国政府拆除宣武、朝阳二门城楼,将拆下的楠木粱柱发卖,贴补官署欠薪。内外城墙上的防御设施,如旗炮房、堆拨房、储火药房等全部废弃。城垣驰道,蔓草荒芜,不复能行。 但北京内外城城墙总的形体还是完整的,其震撼人心的雄姿依然未改。1932年冬,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乘坐火车来到北平。他首先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上耸立的高达40英尺的城墙、城墙正面顶上的雉堞、相距两箭射程向前突出整齐排列的棱堡、纯系目测的城墙长度,“所有这一切显示雄伟而结实的人工力量的城防工事,从平原上崛起,十分挺拔,至今几乎也并不因郊区而显得杂乱无章。世界上已没有像北京城那样的其他壮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