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梁四柱”,也许是楼主引用的原文刊印有误。 4 W M# G8 m9 Q+ F! e/ x- B
4 N' B0 v3 T/ q6 J; {
1 e, _& A7 o8 u2 A/ q' P) c[转帖]: 4 q! b& G2 K# e1 |* U* K
2 v. D2 _! J* s) w天桥的具体位置在那里呢?
, A" ~4 R8 F7 _: D2 A. d# c& W
我们知道,正阳门外是条通天大道,为通行方便,在大道与排水沟交叉处修建了一座石桥。有皇上的时候,每年冬至、祈谷、祈雨,大队人马从此经过,因是天子祭天必经之桥,故名曰天桥。
+ Z- ?/ [& n' ^( D/ z1 D天桥的准确位置,在今天的天坛路西口、天桥南大街北口、前门大街南口、永安路东口的四条交通要道的汇合处。天桥南大街即天桥大街,因在当年的石桥之南,成以叫天桥南大街。
8 a5 Q! k5 s1 N Z据有关方面的资料记载,桥长约8米,宽约5米,石桥有三梁四栏,汉白玉雕成,东西两侧各5根栏柱,柱顶雕成莲花骨朵儿形,桥儿孔券洞上中心部位雕有螭头(古代传说中没有角的龙)以镇水。桥面有石铺就,石板纵横相接处嵌有形铁锭以连接石板,起加固作用。石桥两边各搭一木板平桥,中间的石桥平时用木栏封挡着,不许闲杂人等靠近。
* [9 v& y/ S. l
据崔金生《“天桥”的桥》文中说:“因为石桥位于前门与永定门之间,是明、清两朝的皇帝去天坛祭天途经的御道上的这座桥,供皇上使用,皇帝双称天子,因此人们称作天桥,也谷称龙鼻子,因称前门为龙头,桥两边的河沟为龙须沟。
) X/ {6 ~5 u/ O+ \) M+ q据老人讲,当年站在桥北往南看,看不见永定门。在桥南望北,看不见前门,前门楼子九丈九,是当时最高的建筑,桥可以挡住人们的视线,可,见石桥的高大雄伟。
% @+ v7 l, d8 l( r( l. a; E4 P
据记载,远在元朝后期,桥附近就出现了饮食业和经营旧贷的市场,明朝后斯逐渐成为热闹的场所。清王朝和民国初年,每逢杀了犯人后,将人头挂在桥头的杆上示众,。据老人讲,被杀的犯人中,如有阔人,镶有金牙,晚间就有穷汉爬在杆上,用伸进人口中,掰去金牙,以取黄金。”
) a7 q% H# ^6 ?2 k* \3 H天桥又是如何消失的呢?
; S1 i5 K9 P6 G* k; T. f9 H天桥的消失已有些年头儿了。《北京市宣武区地名志》中说:“清光绪三十的(1906)整修正阳门至永定门的马路,将这条路上原来铺的石条一律拆,改建成丈碎石子的马路,天桥也改建成矮矮的石桥。1929年,因有轨电车行驶不便,就将天桥的桥身修平,但两旁仍有石栏杆。1934年展宽正阳门至永定门的马路,就将天桥两旁的石栏杆全部拆除。天桥的桥扯不复存在,而天桥作为一人地名,一直保留下来。”
" E/ X, L$ U* k" d ' U$ {4 ]1 f ~
...... 2 o w. Z; l5 v& R# Q- r' K0 {
" C& e, _3 }' g9 ^' n/ e
0 T0 v$ h) z. q6 m: W3 m由清《乾隆京城全图》看,天桥处河沟不是很宽,密集地建了几座小型桥梁。 {# z, N0 E- y# w6 H7 r. G+ B: D, P
1 Z0 u; i2 o. l7 z- p
* p4 ^' ?5 `( f- J5 k: K- p
图090.是始建于元代的万宁桥 :
: B/ v) E: q" E9 s3 m) d/ x$ |
9 @3 [2 k- |# J0 R* b0 c
, ^$ h; p2 x. I# H
+ {- _, B- h' T: d/ I " v& I* h" G' y
图091.是楼主所发的疑似是天桥的老照片: 9 E# H: z4 @, C( A* m7 @ p: R
3 h! ~ w# F0 ?9 N5 P
9 @& \# z7 N3 T, B$ X% y图091. 中只看到“东侧5根栏柱”。(原图标注由南向北拍的)
+ g7 H; V9 t4 G# ~) v; S6 d
+ Z! [6 X8 F0 [0 J3 D图091. 中,东侧北面的栏板还矮了一些? 5 N6 ?. E' Q6 s. S* q
/ U5 z, |/ y! m; N
0 ~& p* i+ o9 w2 z' O3 ~+ g8 D; K1 `我以为5根栏柱夹4栏板的这一段,只是“三梁”式天桥其中的一段。
2 F# I3 c: U3 k5 P 5 w, |% A& G- x' v5 p5 ~, ~ s
5 z! g) S: o8 t8 U,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