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夫聊相声' P2 m! m1 ~! G% d
相声是一种以语言为主要表演手段的,具有喜剧风格,以至于近乎荒诞剧的一种曲艺艺术形式。正像相声演员在表演时所说,相声就是:“相貌之相,声音之声。”用其特有的相声语言和表情动作去进行表演。 相声是一种笑的艺术。主要的艺术手段是组织“包袱”,(既笑料)用“抖包袱”的方法,赢得观众的笑声。可以说相声在组织包袱时用尽了世上的修辞方法,比喻、排比、顶针、谐音、先褒后贬、一语双关、歪批曲解、荒诞夸张、颠倒岔说、阴错阳差、表里不一、误会巧合等等。在每一段相声里都要精心组织几个风趣幽默的“包袱”。没有几个又脆又响的包袱就不叫相声。 相声的主要表演手段是说、学、逗、唱。这四个字的解释在相声演员表演当中经常讲到:说,能说个蹦蹦蹦、嘣嘣嘣、憋死牛儿、绕口令。学,能学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凫的、草棵里蹦的、男女之音、各地方言。逗,抓哏取笑、插科打诨。唱,唱太平歌词、时令小调。 实际上在相声的表演中主要是说,语言艺术,主要是用语言来表达。在相声中的“说”应该包括:吟诗、对对、猜谜语、解字义、歇后语、反正话、俏皮话、长短笑话、大小贯口、趣闻轶事、议论叙述等等。 学,包括:各地方言、市声吆喝、各种人物的音容笑貌、风俗礼仪等等。其中双簧谓之“学”的代表。 逗,就是抓哏取笑,甲乙二人,一智一愚,一精一憨,互相捧逗,褒贬评论,讽刺嘲笑。 唱,包括:太平歌词、时令小调和学唱各种戏剧、曲艺。相声演员认为有辙者为唱,无辙即为说。如数来宝、山东快书都是唱,而相声就是说。 相声的结构,形容相声的量词应该是“段儿”。在相声表演中演员经常说到“相声论段儿”而每段儿相声一般又由垫话儿、瓢把儿、正活、底组成。 垫话儿,就是开场小段,可以说是独立的一小段相声。如:《钓鱼》这段相声,就是从原来的垫话儿发展过来的。垫话儿在内容上可能与正活有连带关系,也可能没有连带关系。 瓢把儿,即正活的开头。所谓“瓢把儿”是相声的术语,就是“头儿”的意思。实际在相声的表演时,垫话儿与瓢把儿之间还有一个过渡,称作“入活”。在过去的相声表演中,哪一个垫话入哪块“活”,怎么入,都挺有讲究的。相声名家张寿臣先生对此有专门的论述。 正活,相声的正文。 底,即相声的结尾。 在实际演出当中,有的演员上来就入活,不说垫话儿,他们叫“脱鞋上炕”,很形象。(现在的相声表演多采取这种方法)还有一种方法,也是不说垫话儿,演员上台以后,用闲谈的方式,介绍、复述上一场节目的故事情节,不知不觉将观众带到他们要演的节目中来。这种方法的开场入活称为“爬活”。相声名家王世臣先生对此颇有研究,曾发表过有关论述。 相声的表演形式,相声有多种表演形式,以对口相声为主要的表演形式。即甲乙二人用漫谈的方式进行表演,一捧一逗,你有来言,我有去语,上答下应,珠联璧合,严丝合缝。除此之外有单口相声、三人相声、群口相声、化妆相声、以及相声剧等。(在后文中具体介绍) 相声的主要功能是讽刺。讽刺抨击腐朽的事物,讽刺抨击落后的世俗。通过讽刺假恶丑,而起到歌颂真善美的作用。从有史以来第一段有文字记载的相声《大人来了》,就决定了相声的讽刺功能。针砭时弊,寓教于乐,乃相声之真谛,正所谓:“说书唱戏劝人心”。纵观相声的历史,每前进一步都没有离开找到新的、具有讽刺的对象。如:清末的《大人来了》《八大改行》、民国时期的《揣骨香》、抗战时期的《牙粉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夜行记》、《一贯道》、《婚姻与迷信》、打倒“四人帮”以后的《帽子工厂》、《如此照相》、直至前两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中的《咨询热线》等等。 目前很多媒体、论坛、相声演员及喜欢相声艺术的朋友们,都在讨论如何振兴相声,如何使相声走出低谷。我认为摒弃客观的因素,主要是没有好的作品,(段子)而没有好作品的主要因素是没有找到真正应该讽刺的对象。在此我愿欲使相声艺术振兴的作家们、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去找到讽刺的对象,用大家的智慧把它提升为相声艺术吧。 相声的历史,提起相声的历史,这是一个比较难聊的话题。有人认为它来自民间;有人认为它来自宫廷;有人认为它源于古代的参军戏;有人认为它源于清代的全堂八角鼓;还有人认为它源于宋代的路歧......总之其说不一,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声这门艺术,在过去是被看不起的,属“江湖下九流”,被诬蔑为“骂街”“撒村”“耍贫嘴的”,故史书上很少有关相声艺术的记载。专门研究相声历史的人也很少很少,只有相声艺人口传下来的一点点有关相声历史的知识。据我所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文革以后,汪景寿先生、薛宝琨先生、侯宝林先生等人开始了对相声艺术的历史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并有有关著作发表。 相声历史的研究确是一个新的课题,仍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研究。在此我仅以老辈相声艺人口传,来聊一聊相声的历史。相传过去相声属江湖生意人,有门有户,艺人之间讲的是江湖义气,只要是门里人互相帮助,互相提携,互相资助。正所谓从南京到北京,人生活(相声行当)不生。当时江湖有四大行当:金、汉、里、团(读:三声)。 金行:即算卦、相面、批八字等等。又分:座子金、靠墙金、念金、揪金等等。云游客先生在《江湖丛谈》一书中有所记载。 汉行:即卖野药的。(江湖话称之为:挑汉儿的)又分:肉汉儿、犟汉儿、嘴子汉儿等等。 里行:又称里腥行,这一行纯属骗人,他们制造出一些假象,进行表演,如原来在天桥有一档生意叫“逗水怪”,在一个四周围挡的布棚子里表演。棚子里搭一个木台子,台子里角放一个大水缸,里面放水,表演者站在台子外角,手里拿一支花枪,不停地在缸口上晃动,做出挑逗的动作。水缸里不时有球状、长有黑毛的水怪冒出。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水怪,只是用球胆蒙上带毛的猪皮,放在水缸内,充当水怪用来骗钱。 团行:即吃开口饭的,(江湖上撂地凭借语言就能挣钱吃饭的)说相声的就属于团行,江湖上称之为“团春的”。 相声这一行当在江湖上,开门立户第一人是清朝同、光年代的朱绍文先生。(艺名“穷不怕”)此人才思敏捷,学识渊博,机敏过人,出口成章,曾被慈禧太后封为天桥八大怪之首。与清朝的恭亲王、蒙古罗王、阿拉善亲王等关系友好。幼年学唱京剧小花脸,曾以唱京剧、教京剧为生。 相传在清同治元年,咸丰帝驾崩,国服百日内不准演戏、动乐。朱先生为了养家活口,愤而撂地,靠唱太平歌词、说笑话挣钱养家。自称为“相声”。(关于朱绍文先生的介绍网上有很多,在此不用村夫赘述。) 朱先生在撂地时,先用白土子(亦称白沙子)往地上撒字,边撒边唱太平歌词,用来“圆黏”(即招引观众)。我想这应该就是相声垫话的原始雏形,然后说笑话,“抖包袱”,赢得观众的笑声,从而挣钱养家。 白土撒字:即用拇、食、中三个指头捏住白土,往地上撒成中国汉字的形状,有如用毛笔写出一般,是江湖人撂地时招引观众的一种技艺。此法源于何人、何种行当无考。相声先驱朱绍文先生即用此技艺,且边撒字边唱太平歌词,用以解释字意。故有“白土撒字作生涯”之说。后来这种技艺一直在相声艺人中流传,并有所发展。据相声老艺人介绍,相声前辈马德禄先生(马三立先生之父)能撒出丈二见方的“福禄寿禧”等双钩大字。还有的相声艺人将几个字拼在一起,形成一个图案,如“日进斗金”、“招财进宝”等。我还见过将“酒色财气”四个字组成一个帆船形状。遗憾的是我无法在此将其表现出来。 后来由于相声艺术的提高,逐渐走向茶馆、剧场等室内演出场所,白土撒字这门技艺就不多见了,几近失传。后来见过侯宝林先生在讲解相声的历史时,表演过白土撒字,它将此技称之为“沙书”。前几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见到原北京曲艺团相声演员张善增先生表演此技。现在还存有张先生送给我的几张白土撒字的照片,过两天把它传上去,供爱好者欣赏。目前,中国的相声演员之中,是否还有掌握此技者,就不从知晓了。 上图即为张善增先生用白沙所撒“望涛”二字 自朱先生(绍文)起,相声这一行,便在江湖上立足,形成了行当,有了行规、行话,开始了收徒授艺。并且有了相声宗谱,传至今天共计有八、九代传人,也可能有十代了吧。(关于相声宗谱在网上可以查到) 拜师学艺:相声这门艺术并非家传而是师承,在过去,说相声的没有师傅,等于没有“爸爸”一样,根本不能干此行。即使自己的父亲是说相声的,也要拜师学艺。相声老前辈马三立先生就是出生于相声世家,(他的父亲马德禄先生是当时较有名气的相声艺人)他却拜周德山先生为师。没有师傅就没有门户,实际相声艺人的拜师在某种程度上是拜门户,正应了“师傅领进门”这句老话儿。一直到现在,在相声演员中,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这种观念。要当相声演员,先得拜一个有门有户的师傅。否则就是“海清”、“没门儿”“不是这里事儿”等等。这种陈旧的观念已经影响到相声艺术的发展。 相声艺人的拜师分为三种: 一是授业 ,又称入室,即写下拜师文书,徒弟磕头拜师后,住在师傅家。跟随师傅学艺,三年零一节,期满出师。 一是拜门儿,即本人已经具有表演相声的技艺,但苦于无门,不能以此技艺作为职业。必须拜一个行内人为师,取得以相声表演为职业的资格。这种带艺拜师称之为:拜门儿。 一是带拉师弟,由于某种因素要拜某人为师,但此人已亡故。就由他的大徒弟代为收徒,这种形式的拜师称之为:带拉师弟。其实也是拜门儿的一种。 拜师仪式,相声门儿的拜师,一般是有仪式的,参加人员除本门师长、师兄外,(相声门儿里不说岁数,谁先进门谁是师兄)有条件的还邀请一些与相声门儿较近行当的朋友,参加拜师仪式。如:说评书的、变戏法儿的、炼把式的、唱京戏的等等。目的是今后在一块撂地,互相有个照应。在仪式上主要是徒弟给师傅、师娘下跪三叩首,宣读拜师文书。讲清各种利害关系,学徒期限,注意事项,祝贺致词等内容。仪式结束后,共进一餐,视经济条件有简有丰。 拜师文书,又称拜师帖,实际就是拜师合同书,用文字的形式来证明师徒关系,约束师徒在学徒期间的行为。在拜师文书上除了师傅徒弟需要签字外,引、保、代也要签字。 引、保、代,在拜师仪式上,徒弟除了要拜师傅师娘外,还要给引保代叩首。引:即引师,师徒之间的引荐人(介绍人)。保:即保师,在学徒期间,师徒行为的保证人。代:即代师,在此要多聊几句,现在很多人(包括相声界内有些人)都解释为学徒期间师傅外出不在时,教徒弟的那个人。我认为所谓代师,应该是代笔书写拜师文书的那个人。引保代可能是相声门儿里的人,也可能不是。 为什么要给引保代叩首呢,这正是江湖人的礼节和义气,在拜师的这件事上,师徒二人都麻烦了引保代,应该感谢人家,对于徒弟来讲,学艺是一生的大事,在某种程度上,他一生的生活来源全靠此技艺,就在这样的大事上,引保代为他帮了忙,岂有不谢之礼。故在拜师仪式上要给引保代叩首。 上下图为相声前辈王世臣先生在一九五九年收徒时来宾的签名
2 t% u$ o* b+ @" y, |2 W4 U+ B 相声门儿里的春点 ,春点,又称隐语、黑话、暗语、切口,旧时江湖、帮派、会党及各行中独特而又神秘的一种语言。所以又称为行话,非本行之中者是听不懂的。在以前旧时的艺人,非常重视行话的保密性,没有师承关系,不是门儿里人决不传授。故有“宁舍一锭金,不舍一句春”之说。春点又分为江湖上统一的和各行内独立的两种。据老艺人介绍,春点包括衣食住行、人体器官、男女老幼等各个方面,真正要学会全部春点,(即满春满点)不亚于掌握一门外语。它的作用主要是不能让外人听懂,如果外人听懂了,对自己不利,此时才需要“调槛儿”。如在演出时,下一场的演员因事迟到,要告诉台上的演员多说一会儿即用调槛儿“马后,抻着点”(慢点儿,拖延一会儿)台上的演员就知道了。下一场的演员到了,又告诉台上的演员“马前着"(快点儿) 调槛儿,说行话的意思,我理解就是江湖人与别人相遇共事,为了了解对方是否江湖人,说一句行话,试探对方,有如调过一道门槛儿,对方回答的也是江湖话,就迈进了门槛儿,对方回答不上来,就不是门儿里人。 相声行是属于江湖行当,故也有行内的春点。他们所用春点基本上与上文聊的一样,既有江湖上普遍用的,也有行内独立用的。直至今天有些相声演员还热衷于“调槛儿”。 前两天,在网上见到一篇文章,将相声演员乱调槛儿,批评为行内几大恶习之一。我倒认为没有那末严重。但我也不提倡到处随便调槛儿,尤其是有些人认为,只有会调槛儿,才是真正的相声演员,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即使是在过去,江湖上也不能到处随便调槛儿呀。有一段相声《说行话》,不就是专门讽刺江湖人到处说行话,造成了误会,差点让县太爷打板子嘛。对于彼此之间,对调槛儿都有所了解,偶尔说一两句,开个玩笑,是可以的。前两天我接到一个短信就挺好,“勤走穴儿,亥置杵,厥扳山,念戏果儿”(意思为:经常找点活儿干,多挣点钱,少喝点酒,千万别找小姐。)至于专门研究这种语言的就又当别论了。 提到相声的历史,短不了聊一聊相声的祖师爷。在过去,各行各业都供奉祖师爷,以示敬业。如铁匠供奉太上老君,木匠供奉鲁班,唱戏的供奉唐明皇。相声艺人供奉的祖师爷是东方朔。就是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内提到的,知道“怪哉”的,那位东方朔。 东方朔,字曼倩,山东惠民人氏。西汉的文学家,汉武帝时任太中大夫。(四品官,掌管议论的官,相当于现在的什末官说不上来)此人性格开朗,幽默诙谐,能说善辩,爱说笑话。故相声艺人供奉为祖师爷。后赞扬相声演员的赞语中有“曼倩遗风”之词。直至现在相声演员提起来,也认为东方朔是他们的祖师爷。前几年见到天津的几位相声演员,给已故相声名家王世臣先生送的一块匾,上书“东方风采”四字。细究之“东方”二字,即源于此。 上图既是天津的几位相声名家送给王世臣先生的匾额 先聊到这吧,各位网友,我山野村夫从小就喜欢相声艺术,爱听相声,尤其是传统相声。由于某种关系,有缘接触相声界。对相声也有一点了解。早就想在网上和朋友们聊一聊,苦于自己电脑功底太差,文字表达能力也不高。今天杂七杂八聊了一些。希望各位多提意见,共同讨论,共同提高。 [em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