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946|回复: 33

近期拍记活动预案:寻访南口抗日战场,探秘四座古城堡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0-3 2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今年,掌柜在北京香山东大门外北正黄旗村的香山香麓园红色大本营组织了两次cs真人枪战。

% G* R1 J9 r i# e8 R2 ~

2,那里原有佟麟阁将军墓地和纪念馆,9月19日新的抗战名将纪念馆也落成开幕。

6 C4 }& m1 X' j! H* j8 M

3,馆长訾贵江先生的98岁的老父亲,原来是国军少校通讯官,1937年8月,在北京南口参加了抗日阻击战,阻击了企图经由南口、居庸关、怀来县攻击山西省的日军。这次战斗的规模,大于1937年七七事变的29军抗战规模,消灭了日军1万余名。

, A; T: g9 C0 A& k& K! K

4,9月25日,掌柜、北京晚报摄影记者甘先生、食烟火斋三人,乘坐訾贵江馆长的越野车,从红色大本营出发,携带探雷器两具、工兵锹两个,去南口抗日战场,探寻当年战斗遗留的弹壳、弹片,带回来作为纪念馆的展品,因为人员少,时间短,只找到了炮弹片6个,子弹壳1个,军用马灯残骸1个。

6 D3 R1 ]+ K1 J* Y; O- f9 ^

5,一路探访了长城沿线古城堡4个,每一个都有残留的城墙、城门洞,还有过街楼、瓮城、古堡遗址,依次是北京昌平和河北省怀来县境内的南口镇、镇边城、横岭城、长峪城。

% e V6 A+ e7 A, Z5 t2 D* r9 x) X' n

6,掌柜计划,在10月里的某一个周末,组织网友自驾旅游,使用一整天的时间,携带4具探雷器和多个工兵锹,大规模地寻找战场遗留军品,并且旅游上述4个古城堡。

: c- X! S4 X6 v9 ~* M6 n; N

7,先发出部分本次探路的图片。夏末,部分网友发出的大片向日葵花,就是取自长峪古城堡的外景。

. m* n) S; e+ @: V$ c; e: z

8,有兴趣者,请注意掌柜适时发出的拍记活动公告。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 2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98岁抗战老兵背景资料

  " o" Z; W5 Q) I" T" F: V) g

2005年8月3日发表于《法制晚报》

0 I" G: ]: H! N- \; i! ?

父辈死守南口留下抗日情结,我辈开馆纪念只为不忘历史

: `( G9 n8 A% c- X9 n% m

94岁抗战老兵讲述当年浴血鏖战

$ v% W$ F$ |0 c/ p; z

訾贵江讲述,陆原采写


! |8 U( `* V* F) _; S: U+ i7 ~

  我祖父訾学堂有6个儿子,人口多,却只有二亩田地,家境贫寒。我父亲訾安春行四。“九·一八”东北被日寇强占,父亲遂抱着为国出力收复失地的想法,在1934年23岁时应征入伍,被分派在国民党中央军第13军89师补充团小炮排当兵。

5 u+ B& o5 B- \ & A8 z @ @: j5 S8 d5 m' i/ B. G: Y9 T* P1 u& @ b- K/ ~# ?3 b# Z6 x+ Z/ D \
; c N; ?1 ~. Z0 z# z& Z. M6 L6 n- s8 J& [# X% U- G- Y" D1 Y1 l9 E4 T3 d8 J$ l# o" M" \: v( `- C% I# Z& l- F7 J- Z! U$ \, ?( [# @3 h
1 ^7 b% l& x: M0 i. L 7 l7 ]' h v$ p) b- C# y7 b/ f4 x" a: r5 s# g6 O) H9 B2 T. i( p- w: z7 r
* L( u9 Q I3 Q- _

当兵后父亲才知道,部队不是去抗日,而是在打内战。父亲暗自学习文化,钻研技术,终于脱离了战斗部队,考上了军部通信营,改行当了通信兵,并一直当到1949年北平起义。


; N. f* ?- U/ a% I) d

  1937年,父亲亲历南口保卫战

; U, d. c$ _( Z4 s4 n0 u H

  在我小的时候,父亲就经常给我们讲他打仗的故事。1937年7月7日,日寇发动卢沟桥事变。当北平、天津沦陷后,日寇企图由南口北进,进而侵占山西。蒋介石命令13军军长汤恩伯在南口至少防守半个月,以待卫立煌第14军等部前来增援。父亲所在部队由内蒙古丰镇乘火车,于8月3日抵达八达岭青龙桥火车站,指挥部就设在青龙桥。

4 V) F8 q! U& V( v

  父亲所在的通信营,负责架设指挥部至南口等山口的电话线,因预计战事险恶,使用的都是临时铁丝线,准备一旦撤退便弃置不再回收。13军到南口第二天就打了起来。日寇用飞机、大炮、坦克联合进攻。日本飞机飞钻进山沟投弹扫射。南口一带都是石头山,无法挖掘战壕,中国军人伤亡惨重。

0 ]" i% ?% k6 L$ e6 y0 x+ h

  由于13军出发仓促,补给线又被日军切断,不久就断了军粮。1937年北京庄稼长得特别好,南口一带玉米长到一人多高,每棵都结四五个棒子。但因日寇进攻,农民逃散,无人采摘。断了粮的弟兄们就靠着山果子和棒子救命。13军在南口死守半个多月,始终未等到援军增援,被迫于8月25日撤退。父亲说,当时他们用8节火车堵塞了铁路隧洞,以防日军追击。南口战役,中国军队伤亡1.6万余人,日军伤亡也达到1.5万余人。此后,父亲又参加过台儿庄大战等多次战役。

0 B( o, F6 a2 @# j$ X% G$ [

今年父亲已经94岁高龄了,在7月底,我和弟弟开车陪着父亲再次来到了南口,在南口古镇,想起昔日战场的厮杀,父亲万分感慨。


& F& a8 B' e: E/ f. k

  在怀仁堂见到了朱总司令

; b" B2 x' g" @# v- S7 C; \+ }

  1949年1月,13军将领逃离北平,所遗部队随傅作义一同起义。那年父亲38岁,是通信营少校,在天津接受整编后,因我的母亲在北平,正怀着我大哥,经解放军批准,父亲退伍在北平定居,并凭借着电学知识,在低压电器厂就业,当了技术工人。

7 @8 z% Z4 T/ T7 [3 b# G; H

父亲几十年工人生涯中,最自豪的有两件事。一是解放初期为中南海怀仁堂安装主席台灯光设备时,见到了朱德总司令。二是1965年在长辛店二七机车车辆厂作为电气攻关组长,参加了我国首台内燃机车的试制工作。

! U$ ?0 h' H) J5 E! Z0 y

 

8 T- R; _' r" e6 X8 z( L8 d1 }! s1 ~

 

, I9 D: V k% w7 x% n/ g

 

+ @. A! s4 K3 C7 f: Q! _

  链接:訾姓的来历

5 B b5 k9 j8 y$ ?+ h

  “訾”读音为“资”,在《百家姓》里排列第378位。訾姓最早的记录,见于《史记·五帝本纪》,五帝之一帝喾 (读音“库”)的妃子,姓娵訾氏(娵读音“居”),名訾常仪,她生了挚,挚继承帝位9年后让位给弟弟尧。訾贵江收藏的《訾氏家谱》,即以訾常仪的父家为始祖。按《家谱》所叙,訾氏老家在河南,后又分支至江苏、安徽、山东。訾贵江家这一支,出自山东省章丘县相公乡訾家庄。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 23: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带着探雷器两具和工兵锹两个出发











发表于 2009-10-3 23: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了,很感兴趣,期待活动。

 楼主| 发表于 2009-10-4 0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口古城门前还有一个大照壁呢

居庸关地势险要,号称“四十里关沟”。中间是主关“居庸关”,北口是“居庸外镇,北门锁钥”,南口,就是关沟的南端入口,口子两旁山上,各有一座碉楼,在冷兵器时期占据要路,但是老乡说,东碉楼剩下半个,是被鬼子一炮崩的。

) V) }5 _& a+ t0 S4 w/ J! W& b, Y

南口古城,就紧堵着口子外边的西侧,现在城里是“南口村”的城内部分,看看,不叫“村内”,叫“城内”。

# |9 A! h) a) ] o+ [) N( x

图片里的高架桥,就是进入关沟的八达岭高速公路。

# c* l s3 [) k

 

+ p! H$ T+ t. Q- I











 楼主| 发表于 2009-10-4 0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口古城里边还有御用监李太监的坟地要件俱全呢











 楼主| 发表于 2009-10-4 0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龟田与渡边,探到两个炮弹片











 楼主| 发表于 2009-10-4 0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走雁翅走怀来,举目惊看镇边城











 楼主| 发表于 2009-10-4 0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凤求凰形影只,二兔傍地眼迷离











 楼主| 发表于 2009-10-4 0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梵高曾由此路过











 楼主| 发表于 2009-10-4 0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朱雀桥边野草花











 楼主| 发表于 2009-10-4 0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横岭城水关和过街楼

 











发表于 2009-10-4 1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好,学习!

发表于 2009-10-4 2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届时一定捧场。
发表于 2009-10-4 2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9 |+ T& q7 B, W5 |, ]. V5 S

报名参加!!

 楼主| 发表于 2009-10-4 23: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日逛尽四古城,古榆苍劲倚碧峰







发表于 2009-10-5 06: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口离俺很近,坐947路到昌平东关换357路即可。

发表于 2009-10-5 18: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陆老师拿的那个两截的东西学名叫连枷。
发表于 2009-10-5 18: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堂行者在2009-10-5 18:02:00的发言:
陆老师拿的那个两截的东西学名叫连枷。
$ [) Z" N- d, v8 H5 n

这是一种古老的农具,据说始于春秋时期。

 楼主| 发表于 2009-10-5 1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堂行者在2009-10-5 18:02:00的发言:
陆老师拿的那个两截的东西学名叫连枷。
2 T. [# h, |. D7 ]

高见,只要没说“双节棍”,就八九不离十啦。那个玩意可是不好玩的,搞不好,会将自己打伤的。

, q7 T! {: W! A( G# h: p$ l

连枷,还有一个近义词:脱粒机。

; M2 [1 A: U x5 n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 M" k0 \1 D5 y1 C

 

发表于 2009-10-5 1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09-10-5 18:43:00的发言:
' _2 G2 Y1 e& _

高见,只要没说“双节棍”,就八九不离十啦。那个玩意可是不好玩的,搞不好,会将自己打伤的。

& a: M/ }, h9 w5 t5 l

连枷,还有一个近义词:脱粒机。

6 s$ W* G% S6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9 B, a' A$ P. V

 

" w, s2 H( C9 G. N$ g

这东西我小时候玩过,您拿这个,上面的头做的有点大了,肯定不好用

发表于 2009-10-6 07: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镇边城
发表于 2009-10-6 0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2 G" @; D) I6 U1 s$ A

抗日的活动,支持。

发表于 2009-10-6 12: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去快组织啊!!!!!!
 楼主| 发表于 2009-10-6 23: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口古城里边还有御用监李太监的坟地

  4 \+ g* @3 u3 s$ u

南口古城有个李太监墓

; d' B4 R9 c: M$ c

本地居民路先生认为,应该是先有太监墓,后建南口城,他认为,如果先有城,再把坟墓建在城里是不正常的。

4 R0 k2 v) h( w+ @: I9 [, c

南口古城,位于居庸关四十里关沟的南端入口处西侧,以前只有南北两座城门,现在南门的门洞尚存,对面有一座照壁,旁边还有一段城墙,北门已经消失。当地居民有两种说法,一说是闹日本之前,就是1937年之前,发大水冲垮了北门,一说是修建八达岭高速公路时候,拆除了北门。因为停留时间有限,没有深入了解。

4 f) X& ]7 B! K. h5 V, v

李太监墓就在高速公路的高架桥下。石头牌坊上题字为“御用监太监李公神道”。这座太监墓被命名为“李公墓”,于2003年由昌平区政府列为昌平区保文物单位。昌平区文物管理所监制的说明牌,内容十分搞笑,文字如下:“李公,字监,生前为明代中期宫廷太监,死后厚葬与此(于此?)。该墓早年被盗,仅存墓前石望柱,石门、石牌坊等石刻”。

( z; ^8 m) j; ?1 n# j0 z+ j5 L

我想,李太监,就是李太监,什么叫“李公,字监”呢?难道他的名字叫作李监?通常也是说“姓某、名某、字某”,也没有一上来就说“字某”的,还要“厚葬与此”。

0 \* |9 k8 v; B

在明朝,并非宦官阉人都叫太监。太监是长官,是十二监、四司、八局,统称“二十四衙门”的长官,才能叫太监。太监不管老不老,一律尊称为“老爹”,北京城里最有名的老爹就是“三保老爹”,他住的胡同就叫“三保老爹胡同”,现在叫作“三不老胡同”。我想你已经知道了,这个“三保老爹”,就是郑和。郑和是内官监的太监,他不出海的时候,在内官监胡同上班,就是现在的“恭俭胡同”。

4 _9 i9 T. B) H8 I1 d) M

《明史·职官志》记载,“宦官,十二监,每监各太监一员,正四品;左右少监各一员,从四品;左右监丞各一员,正五品;典簿一员,正六品;长随、奉御无定员,从六品。此洪武旧制也,后渐变革,详见各条下”。

. c4 z/ m0 I' B y8 j4 b

十二监名目及执掌如下:

; t' s3 o0 U ], J3 d# n; C

1,司礼监

9 h5 n4 j( W# B4 s7 k! B: q8 |* e( Y

提督太监一员,掌督理皇城内一应礼仪刑名,及钤束长随、当差、听事各役,关防门禁,催督光禄供应等事。

: _; ]; s" b( `( l

掌印太监一员,掌理内外章奏及御前勘合。

( u% }( H! x4 G1 `

秉笔太监和随堂太监无定员,掌章奏文书,照阁票批朱,就是代替皇帝批示章奏,魏忠贤就是秉笔太监,职位不是最高,也不识字,但是权力最大。

* v; p# J5 c$ `+ n5 o

掌司,各掌所司(书籍名画等库司)。

0 N# U0 o i" w# Z9 |/ ^9 T

典簿典记奏章及诸出纳号簿(账本)。

- g) X1 j" }" w: R. s

2,内官监

3 Z) T4 P1 I/ R" v/ N% \3 O

掌印太监一员。

) ?) `& t+ {6 _9 [( O/ r3 r2 g

总理、管理、佥书、典簿、掌司、写字、监工无定员(这些都是长官“太监”以下的职衔,这些人不能称为“太监”。

5 e/ y* v2 n2 Q6 T- C

掌木、石、瓦、土、塔材、东行、西行、油漆、婚礼、火药十作坊(油漆作胡同在恭俭胡同东边,庄士敦住过)。

3 I7 |- L" p7 `. k

米盐库(就是米粮库胡同,也在恭俭胡同东边)、营造库、皇坛库,凡国家营造宫室、陵墓。并铜锡妆奁、器用、暨冰窖诸事。(雪池冰窖就在恭俭胡同南侧,开讲座的冰窖不是明朝的冰窖)

7 i! u2 t2 _( E& \/ |, P

3,御用监

: [( k! T7 o0 P: D" O3 L- C7 s

掌印太监一员,里外监把总二员,典簿、掌司、写字、监工无定员。凡御前所用围屏、床榻诸木器、及紫檀、象牙、乌木、螺钿诸玩器,皆造办之。又有仁智殿监工一员,掌武英殿中书承旨所写书籍画册等,奏进御前。

3 I& \7 @7 K" u$ V0 a2 t

御用监位于南长街路西玉钵胡同一带,现已拆除无存。

; g: \+ z: }! Y) Q2 Q: P/ {

以下只列各监名目,省略执掌:

5 f7 R& I; g @. q! E1 a0 y X1 C! d

4司设监,5御马监(景山东街马神庙现在沙滩后街),6宫监,7尚膳监,8尚宝监,9印绶监,10直殿监,11尚衣监,12都知监。

7 O5 K$ {) L3 F" X

李太监是御用监的太监,没有准确名字,只说是明朝中期,没有具体年代,也没有看见石碑碑文。查阅《明史·宦官列传》,也未见姓李的御用监太监。但是李太监墓保留的地上石雕构件比较多,比较完好。有神道牌坊,有只余单边的望柱,有一对石虎,翁仲不是圆雕,而是浮雕。石质似是当地出产的红色砂石,但是未见风化。坟院的石门额枋上边还题刻有吉祥话。

$ l$ f8 V2 E4 J3 u

《明史·宦官列传》提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派遣太监以开矿为名到处横征暴敛的劣迹,提到了昌平、横岭、涞水:“万历二十年,宁夏用兵,费帑金二百余万。其冬,朝鲜用兵,首尾八年,费帑金七百余万。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费帑金二三百万。三大征踵接,国用大匮。而二十四年,乾清宫、坤宁宫火灾。二十五年,皇极殿、建极殿、中极殿火灾。营建乏资,计臣(财政官员)束手,矿税由此大兴矣。其遣官自二十四年始,其后言矿者争走阙下,万历帝即命中官(太监)与其人偕往,天下在在有之,……昌平、横岭、涞水、珠宝窝山派遣太监王忠前往……。

. N% v! Z5 W. C$ m

明朝的太监,坏蛋太多了。李太监是否其中一个呢?








 楼主| 发表于 2009-10-7 0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太监墓的石虎和浮雕翁仲


发表于 2009-10-9 1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报名报名~~~好地方~
发表于 2009-10-11 2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真棒!
发表于 2009-10-16 1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好地方啊,顺便把历史好好补习一下
发表于 2010-2-14 1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此文应该留给当地以备游人来听,做讲解用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5 04:38 , Processed in 1.267947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