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需要“针刺疗法”
8 [) x! s C. [1 k% n5 | 新京报 ■ 城市新观察
$ W% a" e0 C3 J □邓仪伟(学者 北京)
% ?4 M6 K- K6 d$ S& J 从去年开始,一项关于庙会的反向评选,占据了春节后媒体报道的显要位置。与此同时,由市文化局、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庙会、灯会文化活动评选也在正月十五后公布了结果,尽管评选标准和结果并非大相径庭,却也多有矛盾、抵触之处。
8 s. O4 ^$ X4 S/ S9 N 上述两项评选,一个针砭,一个表彰。二者的评选结果并未体现常规意义上官方和民间意见的二分。北京真有文化啊,评选的主办方都高举着这杆大旗:老北京网的掌柜在论坛中声称,此次评选的意义是表明“是所有受众对文化的态度”;官方评选的发言人则表示:“胜出的庙会、灯会和文化活动,关键在于是否尊重中国传统风俗,是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否能以创新手段将历史传统与当下人们的生活较好地结合。” , @9 L. O* b% w- ?/ ~' K
两年的最差庙会评选已经让老北京网有了制造鲶鱼效应的潜质。老北京网建立了这样一个评选机制,就有必要将它持续下去,而且急需完善。老北京网制定的七项庙会评选标准也大都是大而化之的标准,配不上它自己发明的“最差感观庙会”一词。这个奖项应该牢牢把持“感观”一词,这和身体有关,和直觉有关,犯不着跟主办方和其他评审机构拼“文化”标准。建议老北京网不妨模仿金酸莓奖,给每年入选的庙会撰写一套颁奖词,给出具体的、量化的改进指南。至少应该对每家庙会的不足给出具体的图文记录,以证实“此言非虚”。作为围观群众的一员,我最希望看到的是,如果明年老北京网上出现了某庙会的大幅广告,这项有想象力的评选是否还能保有民间立场和另类视角。 B0 S7 O$ w! O- ~4 p! n9 X
地坛庙会有点起急,要知道,庙会在解放后曾一度消失,率先举办春节文化庙会的正是地坛(1985年),说地坛庙会开创了全国大规模举办春节庙会的先河并不为过。笔者以为,入选最差名录的庙会要有点气度,不能一逗就急。老话说“褒贬是买家”,恶意、善意都是有意不是,总比冷漠强。这里还牵扯到一个自我期许的问题,庙会不能自视甚高,它并不是春节公众活动的一切。当代的娱乐样式比过去五千年的加在一起还多,怎么能要求人们假装对庙会还情有独钟呢。即便如美国的State Fair、西班牙的奔牛节、巴西的狂欢,也没有一家不是饱受诟病的。据说老北京庙会的数量在70档以上,并且贯穿一年始终。庙会曾是一个物资集散地、情感交互中枢,它将公共时间和公共空间合二为一,并因此造就了公共事件。时至今日,怎么可能还有这样不断档的公共活动。
1 l, g% p# x8 [ U3 t7 x0 C- Z N 北京庙会评选的隐形标准,还仍然停留在复古的群众文化活动上,并没被从一个准世界城市的消费视角去对待。现在的庙会不是太过市场化,而是商业模式单一。假日经济本来就是庙会的题中之意,非要生拉若干非遗项目来装点文化现场也没必要。问题是如何扩展庙会商业的外延——你是封闭庙会饿得人家必须吃肉串,还是辟出特色美食区域让人大快朵颐,这才是庙会组织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4 I. h, _6 Y2 t- H3 k. A1 s1 l2 d/ G 说句狠话,现在的庙会一方面高估了游园人的欣赏水准和文化传承意识(真以为有人乐意在一个非遗项目展示摊位前流连吗),一方面小觑民众的审美趣味(真以为春节北京市民或所有留守人群非得吃假而且“腥腥”的章鱼小丸子吗),这涉及到庙会组织方的自我定位和招商策略。
; f1 l1 C* l0 ~6 N! l 说来说去,同质化、创意阙如和受众定位单一是现在庙会的死穴。让人纳闷的是,无论庙会多无聊,逛庙会的人还真不在少数。庙会似乎正在成为鸡肋晚会,品之无味、不参与可惜。毫无疑问,人民需要庙会,越多有趣的榜单出炉,庙会就会实行更有效的改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