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66|回复: 13

【原创】老北京人怎么说话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7-11 07: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草长鹰飞 于 2013-7-12 07:26 编辑 0 L4 e! D) f' O, M

. U$ a- y6 Q+ ]( I' d+ o
4 w8 m1 j  M( T% i) N4 O. ]! i. O! n) Y" r
      有外地朋友跟我说,他觉得北京人说话最大的特点一是很干脆,二是很俏皮。我说您这印象一准是听相声得出的。不得不感谢相声演员传播了京味儿十足的北京话,但是也有误导。因为相声出于演出的特点,必须在话里掺杂很多引人发笑和油嘴滑舌的语言语调,而且为了让大家都听得清楚,声音必须很脆,很大。不单是相声演员,北京人艺的很多话剧演员其实不是北京人,但演起北京地域色彩的话剧,说话对白也是京味十足。但是,也有个缺陷就是说话声音太大。以前舞台音响没现在这么先进,演员说话声音小了,坐在后排就不容易听清楚。久而久之,相声演员也好,话剧演员也好,给外地人的印象就是北京人说话声音很大。其实不然。我和这位外地朋友对北京话的特点认识不同。
) f" k! ?3 K+ O& d
      
      说话干脆和俏皮固然是北京话的特点。
8 r" n0 y8 V9 Y" N% o3 M/ Z8 v2 x
      
      但是老北京话最大的特点,我认为一是说话语音很轻,二是非常客气。街坊邻里之间早晚见面打招呼很少像电视里演的那样扯着脖子喊:“吃了吗您?”基本都是声音很轻:“吃了吗,您?您还没歇着哪?”北京人说话客气体现在各种场合,各个方面。我曾经跟身边的一些年轻人说,要想真正了解老北京人怎么说话,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邵华那拨人演的《四世同堂》电视剧再看一遍,其中祁老太爷的儿子祁天佑,虽然出场不多,台词不多,但他算是把北京人和北京话给演绝了。老北京过去的买卖人家就这么说话,那用词,那语调,那神态,分毫不差。现在能听到这样地道的北京话实在是太难得了。

! P# W, u1 H9 w3 r" c0 e' c9 \
      
      北京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大力推广普通话。有一次高中同学聚会,我们还讨论过这个问题。其实我们现在整天说的已经不是地道的北京话了,就像现在电视播音员,特别是那些专题节目的主持人,你说他们说的是普通话吗?里面带了很多北京话的元素。你说他说的是北京话吗?真正老北京也未必认可。但是现在多数在北京生活久了的人,说的就是这种参杂北京话的普通话。根源就是北京推广普通话影响了一代北京人,而这代北京人形成气候之后有反过来用自己带北京味的普通话影响了大众传媒。于是,北京话和普通话全给搅合了。另外,城市规模扩大之后,郊区县很多居民都成了城里人,郊区口音和城里口音除有些用词不同外,主要是一个听起来比较硬,一个比较柔。还有一点,现在有些相声演员其实对老北京话也是道听途说,时不时地露怯。前不久电视里播送一段相声,一个大老爷们张嘴闭嘴,“M们”(M发闭唇鼻音)。其实,在老北京话里,只有女人,特别是小姑娘才这样称呼自己,大老爷们从来不这么说。所以,我听那个男相声演员这么称呼自己,心里直起鸡皮疙瘩。
. _' O! |# ^* G! l2 {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3-7-11 10: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人现为少数,正宗北京话都被带沟里了.
发表于 2013-7-11 10: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了然客 于 2013-7-11 11:00 编辑
% A/ }" }% n8 O  [& g+ H5 }3 m4 w+ h: l, A3 x& U
先生的短文真的很好,北京话,特别是老北京话是门艺术,也是学问。就拿骂人来说不带脏字把被骂者噎的哏喽哏喽的,例如对不懂礼貌撞人强行的说;“这是给他爸爸请大夫去”还有更损的“抢孝帽子去”。又例如;在大家安安静静的看书或做事的时候有人吹口哨影响了别人就会这么说;“谁把夜壶挂树梢上了”,过去北京老爷们儿冬天爱使夜壶,白天涮洗干净有的人就把他挂在树梢上凉凉,赶上西北风一刮夜壶就蹂蹂的响。总之北京话语言丰富,幽默,易让人回味。
发表于 2013-7-11 12: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了然客 发表于 2013-7-11 10:56
3 F/ E- ?: m- D$ _; M% |先生的短文真的很好,北京话,特别是老北京话是门艺术,也是学问。就拿骂人来说不带脏字把被骂者噎的哏喽哏 ...

0 w4 a0 i2 I$ r$ B 您这三句话通俗易懂,这下保管让新人和外地人乐得屁颠屁颠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7-11 21: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片 发表于 2013-7-11 10:46, n2 w8 h  ?! s) K+ k4 V
北京人现为少数,正宗北京话都被带沟里了.
- Z' \) P, u) R: O! t' H
真保不齐。
 楼主| 发表于 2013-7-11 21: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了然客 发表于 2013-7-11 10:56- Z' _* m" `4 Q3 N
先生的短文真的很好,北京话,特别是老北京话是门艺术,也是学问。就拿骂人来说不带脏字把被骂者噎的哏喽哏 ...

* n- `# U- E/ Y* l8 g谢谢您夸奖。北京的语言真是门艺术。
 楼主| 发表于 2013-7-11 21: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51号兵站 发表于 2013-7-11 12:56& L# K; k! n5 h' b
您这三句话通俗易懂,这下保管让新人和外地人乐得屁颠屁颠的。

5 y  n1 r+ U, m: A/ y感谢回帖。
发表于 2013-9-7 11: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的官话加上大清的满语,形成了北京话,也就是说,北京话不是一成不变的,搂楼就来自八国联军的英文,沟里沟外的,护城河都没了。
发表于 2013-9-7 12: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话得划片,没有一个统一,就说蜻蜓吧,城根儿的叫老流落,京郊就叫蚂螂。说话带儿的多是京片子,一类人。
发表于 2013-9-13 16: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长在胡同 于 2013-9-13 16:37 编辑 8 F6 p* n* ~1 d( z2 q0 o. t
散淡逸仙 发表于 2013-9-7 12:01) r" o; J" [! a7 [* ~# l; }3 `
北京话得划片,没有一个统一,就说蜻蜓吧,城根儿的叫老流落,京郊就叫蚂螂。说话带儿的多是京片子,一类人 ...
6 I) P1 H2 _( @' R) J
- o8 v' z7 f" _7 i% Q1 V
不完全是这样,过去“海淀”一带的人就把蜻蜓称为“老流遛”。
6 A3 X) o$ C# @. i
发表于 2013-9-13 19: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王伟忠他妈妈的那个采访,那是老北京北城人去的台湾,基本就是老北京的感觉吧http://video.sina.com.cn/v/b/46547544-1428465937.html
发表于 2013-9-14 07: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对老北京话没有研究,但从7岁起在北京长大。对楼主的“M们”议论几句,楼主说:“前不久电视里播送一段相声,一个大老爷们张嘴闭嘴,“M们”(M发闭唇鼻音)。其实,在老北京话里,只有女人,特别是小姑娘才这样称呼自己,大老爷们从来不这么说。所以,我听那个男相声演员这么称呼自己,心里直起鸡皮疙瘩。”我记得苏联老电影《列宁在1918》中有一段老工人和列宁的对话,配音口音是老北京话,其中有一句,老工人对列宁请求:多给M们点儿武器。是不是也错了?那电影可是50年代的译制片,比现在可早多了。
发表于 2013-9-14 12: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在胡同 发表于 2013-9-13 16:319 C& L6 q$ D9 `' ~) ^2 @' A7 q
不完全是这样,过去“海淀”一带的人就把蜻蜓称为“老流遛”。
% P/ p5 H3 _" ~
蚂螂,是从京东带过来的,三河县的老妈子进城把它给带来了。蚂螂,是专门吃稻子叶的一种昆虫,比小蜻蜓略微小一点儿。所以什么是北京话,不是带个儿那么简单。
发表于 2013-9-14 12: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在胡同 发表于 2013-9-13 16:31
6 x3 E8 G, I2 V, W4 k: S$ k8 Z不完全是这样,过去“海淀”一带的人就把蜻蜓称为“老流遛”。

9 i. Z7 V8 [$ F8 N0 a9 q蚂螂,是从京东带过来的,三河县的老妈子进城把它给带来了。蚂螂,是专门吃稻子叶的一种昆虫,比小蜻蜓略微小一点儿。所以什么是北京话,不是带个儿那么简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26 12:32 , Processed in 1.17390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