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恒贵当年大修的陈云寓所,如今成为中央警卫局幼儿园。 $ n' t" `, I, S" h
揭开不为人知的历史内幕 + r! d- r0 U* D( A
田恒贵到第一施工所后负责的第一个工程,并不在中南海里面,而是在中南海东墙外的陈云住所。 ! N0 {2 @4 @8 m5 {, {" B
快完工的时候,陈云夫人于若木在下班后来看了房子,她在修建后的房间里感觉不错,表示满意。她上了二楼,看了陈云办公住宿的房间。这些房间铺的是木地板,由于多年没养护了,特别显旧;再加上施工时搬运材料,有些磨损的印迹,表面更粗糙了。于若木见此,提出是否可以给地板打打蜡。 % H& B0 N- M0 J( Q4 G1 H8 F) H' `
田恒贵知道陈云住所的修葺,是可以包含地板打蜡项目的,但原来的预算里没有加入这一项。因此他又将这项费用做了计算,室内加上走廊,打蜡的面积共200多平方米,需要200万旧币,合后来的人民币200元。现如今200元已不算什么事,可在当时就不能说是笔小钱了。
0 o- H- ~% U) q. f 陈云夫人听说要花200万旧币,考虑再三,最后决定不给住所里的地板打蜡了。田恒贵当时听了于若木的这个决定很感动,觉得首长们要求自己挺严格,什么事都与国家的利益挂钩,能为国家节约一点经费就节约。陈云家的地板,最后真的没有打蜡。 c" S9 l9 N3 V' p3 {; |% Q( d
当工程进入收尾阶段,有一天,周秘书来到现场,对田恒贵说:“首长住在北京饭店,一天要花许多钱,而且老住在那儿也不方便。现在房间里已经可以住人了,首长要搬回来住。” . S- z j# }$ n. a/ A( [
随后,陈云夫妇就住进了161。田恒贵还带着人员在院子里施工,因此每天都能见到陈云夫妇。就他的观察,陈云当时工作很忙,早上很早就走了,晚上很晚才回来。陈云的夫人于若木,每天上下班都是骑着自行车。 # n3 y' L+ Z# C, f
20世纪50年代初,中央机关房屋修葺的任务竞相接踵,工人们都难得休息,晚上加班更是经常的事。陈云院子工程的最后结束,工人们从前一天一直干到了翌日凌晨2点多。田恒贵说刚到中南海那两年,他就没有享受过休息日。
/ z: i# m4 p+ i5 ?# c" c3 X 工程临完了,却差一点儿出个大事故。那天,一位老工人给小楼安房檐接雨水的白铁檐沟和水斗。因为修房时搭的架子已经都撤掉了,老工人就架一个竹梯子爬上去安装,梯子下面的地面是水泥的,很滑;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一个人监护扶着梯子,但他也没找别人来扶,自己就往上爬。
4 Z& M y3 b+ A O7 V- Z 当他爬到房檐边时,梯子突然向后滑落,幸好院子里有一棵槐树将梯子卡住了。在梯子下滑时他头朝下掉了下去,幸亏他会点武术,随即就用脚钩住了梯子,梯子卡住时,他的头离地面只有一尺多。要是没有树,他钩住梯子也没有用。 , N1 Y: Z# T9 S$ d
当时田恒贵正在旁边看小厨房里面的施工,听见“哗”的一声响,他赶紧跑到外面。只见那位老工人头朝下吊在梯子上,这情景让他后怕了许久。从那以后,田恒贵就懂得了施工一定要时时处处注意安全。 , ]2 v5 e) C }; q
在中南海行政处来人验收工程时,又增加了一个小项目。陈云的大师傅提出,最好给厨房做一个碗橱,以便放碗筷和各种烹调用的作料。 * t- ~% ^$ D$ j1 Q6 |9 \' m
平山来的木工没有见过碗橱是什么样子,不知道怎么做,田恒贵就现给他们画了图,他们依照图赶做了出来。
% b# u( w3 z' M1 q2 {# S7 L) ` 进中南海第一施工所后的第一个工程,就这样还算顺利地结束了。
' _) J& a: W% y/ \4 R 来自:北京晚报 作者:王凡东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