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157|回复: 5

[讨论]请教:明清时匾额、碑刻等字体模拓过程。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1-22 0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匾额、碑刻,原字、印章,匠人们是如何模、拓至匾、碑上的?

$ U. a% J2 A5 V1 @% `( Y

 

/ N5 m- {' `( l

如果原题字加盖印章不清晰,要找原印吗?

q. y7 R3 c: S$ P: A8 t

 

: g* j; G- Z! G/ i

明清帝后题匾、碑后,题字原件有保留吗?保存在哪?谁见过?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2 1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颐和吴老在2010-11-22 7:20:00的发言:
 过程不清楚,是否像彩画贴铺子?
我只知道清代帝后的题匾和黄片子都存于故宫(?)的龙箱内,龙箱顺序按千字文排列的。
帝后的题字钤印不会不清晰(负责钤印太监也不敢的),真是不清晰了也只能私下询问掌印太监了(如果这样掌印太监轻则被杖罚重则不好说了)。

5 `- T3 b' Q- |- y- `/ M

 

" o( ^/ y' Z O! F' w& X; A

这么个幼稚问题居然惊动了吴老!

) k) d0 T Z2 s- o+ `; O% s- j7 |

 

5 Y7 q5 L5 p: }

黄片子——太专业的词汇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2 1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浥蕖軒在2010-11-22 9:02:00的发言:
匾联什么的我不懂,只知道古代怎么刻“法帖”的,过程大致是这样:先用薄而透光的纸张(如竹纸)蒙在书法原件上,双钩摹下来(也就是勾摹字的轮廓,像现在艺术字里的中空字一般),然后将竹油纸给翻过来,用另一种朱笔在背面依照着正面的双钩字迹再摹一遍,勾出来的字是“反”的,接下来将其印到石面上(此时的字已经“正”过来了),最后就是匠人镌刻。一般的石碑想来也差不多吧。
! h) J! B- A! l0 k/ k

 

; R/ N/ |1 ?$ w, y" {" W

受教!

发表于 2010-11-22 0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匾联什么的我不懂,只知道古代怎么刻“法帖”的,过程大致是这样:先用薄而透光的纸张(如竹纸)蒙在书法原件上,双钩摹下来(也就是勾摹字的轮廓,像现在艺术字里的中空字一般),然后将竹油纸给翻过来,用另一种朱笔在背面依照着正面的双钩字迹再摹一遍,勾出来的字是“反”的,接下来将其印到石面上(此时的字已经“正”过来了),最后就是匠人镌刻。一般的石碑想来也差不多吧。
发表于 2010-11-22 07: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过程不清楚,是否像彩画贴铺子?
我只知道清代帝后的题匾和黄片子都存于故宫(?)的龙箱内,龙箱顺序按千字文排列的。
帝后的题字钤印不会不清晰(负责钤印太监也不敢的),真是不清晰了也只能私下询问掌印太监了(如果这样掌印太监轻则被杖罚重则不好说了)。

发表于 2010-11-22 07: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碑刻上石方法之一是这么做,影原书法,然后放样至碑刻大小,做拍子,拍上石,勾勒上石,石匠雕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16 01:53 , Processed in 1.114152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