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15|回复: 3

三游清东陵[44][含12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1-3 08: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c% F# J, l. Y; Z; e9 Y& u

我后三天在清东陵的实际行程是:

: R1 v- N/ ]" N: O6 R: `: J. }

 

) F2 u8 D4 u. Y2 j0 Y- y

 

" k0 W0 i/ e1 G1 w8 {2 b


09-25.  宝华峪道光帝陵遗址——许家峪公主园寝——惠陵——惠陵妃园寝。

% F m7 }" l2 d* U0 ^2 b1 W' g9 K

 

! c" _$ ^6 T& U. O5 Q

09-26.  定陵——定陵妃园寝——普祥峪定东陵(慈安陵)——菩陀峪定东陵(慈禧陵)——裕陵妃园寝——裕陵(陵园部分)。

8 `8 D% K9 m: W* j7 K, _$ v3 A3 H

 

+ x9 Y. D! ?$ ?/ q; g

09-27.  拍孝陵石像生——裕陵(神道部分)。

; C0 S6 Z* s$ B3 ?

 

$ b# N9 h+ H4 g- X( a3 V+ z

 

2 I4 e4 W/ P* v- r& Q; P( t

 

" z' ]' V5 R" L, r4 y! z4 f* h* ^

 

9 p/ D9 u! a) J; }8 L9 e# i

我依照个人习惯,按“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想法,陆续上图。

: r$ P7 `4 y& c: [- U, r5 t Z. R

 

, x. v, s# H& J9 |

 

2 U$ V5 [/ s& |3 f

 

! Q% Y$ [9 d& l5 T: k @9 M


续前文。

& @* V1 k. E4 J/ x' R

 

- b/ G/ F. x5 r0 z& u" e. z

 

1 A- o1 e0 @" N3 G# x; ]

 

4 [0 V8 `# Z8 u9 F" y, b


定东两陵的神厨库院西侧,紧邻的神道上建有慈禧陵神道小碑亭。

0 q# ^7 z' p1 S

 

' I2 R- _. x0 P& }0 }- Q: {


慈禧陵神道小碑亭对游人开放。

) ~! A1 I0 }. v( f3 y+ @3 J* W

 

" r5 F8 |0 @9 x* G0 x" k) ` S

 

! _6 M" Y4 `* J1 G7 Z

三游清东陵[44]

三游清东陵[44]

三游清东陵[44]

三游清东陵[44]

三游清东陵[44]

三游清东陵[44]

三游清东陵[44]

三游清东陵[44]

三游清东陵[44]

三游清东陵[44]

% A& r& O1 ?+ d* D( d

 

& t# S8 ]( _) H% x

 

1 R! n' {0 N1 X H: [

 

! k, k1 G+ Z( n* ?2 a8 m

图137.  中,赑屃头部长发飘飘......

2 A0 r* U7 z L4 k& g

三游清东陵[44]

三游清东陵[44]

三游清东陵[44]

三游清东陵[44]

6 _) G! I8 A0 `7 L8 `9 b

 

8 M+ J" _6 r/ g8 z1 Y/ d0 F$ a

 

1 ^- ?9 r0 a a4 u

 

" ~4 t% S2 v9 e$ w) G3 ~


[转帖]:     《慈安、慈禧的定东陵》    作者    岳南

- Y) }0 ^, N0 t9 F

 

- l4 `, s4 s0 G+ T6 h1 N5 b


慈禧用了皇帝的谥号

" h* U2 w2 K: |. ^, P4 f2 W3 h. c9 P

 

: ^- F$ J' Q; F" B8 x

清朝的谥法制度是,皇帝死后,第一次由儿皇帝上谥号20个字。第二次由孙辈皇帝上2个字,至此已满22个字的足额,不再增加。

! {- y/ U3 p& M& L/ ?

 

3 I5 m. m2 _1 g* d

皇后的谥号,如果皇后死于皇帝之前,则第一次上2个字。第二次由儿子辈的皇帝上10个字。

. o0 q$ U$ |' H/ Z! w

 

K$ G7 v: U3 H7 B; y' E

第三次由孙子辈皇帝上2个字。第四次由曾孙辈皇帝上2个字,至此已满16个字足额。不再增加。

) _' o* m; U; ^: m) Y9 O3 w

 

) m' r/ j4 ]4 v$ q( ~ `

如果是皇太后,则省去第一次。第一次由儿子辈的皇帝上12个字。第二次由孙子辈皇帝上2个字。第三次由曾孙辈上2个字,至此加齐,达到了16个字。

. Z0 F/ f+ i9 K5 \

 

) u/ Q: I1 m6 R1 u5 c/ i1 E* a2 X

按这个规定,慈禧第一次应上12个字(尽管第一次是由孙子辈的宣统帝上的,但也应上12个字。)毓字辈的皇帝上2个字。

4 z( y1 k6 ]% }4 k& Y

 

7 A7 U/ j8 \7 j& J

恒字辈的皇帝再上2个字,到这时才加齐16个字。

( S8 `: ^8 j0 l

 

; b5 H! ?5 t. C

 

8 T- X. f+ I, O. U9 l

可是慈禧的谥号并没有这样办,而是一次就上了22个字,达到了皇帝谥号的足额数。

' `4 Z9 o' [. Q# z

 

; Z( h, r7 m+ d, T% ^& V9 F8 E

 

Q$ q+ B6 l. d# s, a3 y1 a

她的谥号是:

( ^% T2 q, M- D. {2 E( c

 

7 w/ \9 w; ~6 W

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

/ g9 e" B4 ]% o7 e. U( |2 C

 

1 d6 O2 q$ u% c0 B y6 e

其中的“显”字是咸丰皇帝的庙谥,不在22个字之内。

c6 \# W. T6 ]5 [5 g R

 

; i; \- @4 {: a0 T3 u8 {$ D

 

# z: R, m/ v8 k3 Y; l

所以说慈禧的谥号在清代皇后中是最特殊的。她的谥号有下面4个特点。

! w2 F% d8 H1 Y. R4 L- ^- O

 

8 J+ h( W5 Z' M8 O( _5 z" x4 W% v

一、谥号为22个字,与皇帝的最终谥号字数相同。

6 V. e! C' i/ m9 y) {

 

* _5 {7 Y+ B" \3 i& V+ d

二、22个字不是分两次加上,而是一次上齐。

4 W. l1 Y8 c5 `% D' w6 v& l ]

 

* T7 ^4 Q1 n! E; {0 v+ `4 S6 z* |8 p* k

三、谥号中有2个“钦”字,重复。谥号中最忌讳重复字。

/ e: k2 E5 k$ }4 k# x

 

. ~/ k1 Y i& N! O9 r- s: | f6 u

四、按规定,谥号中只能留用生前徽号中的几个字,而慈禧的生前徽号的16个字全部留用。

* L9 n% p* `: Y# S/ @

 

$ T7 A0 n: h! i

 

5 Q7 e* \" T1 L

 

" h9 G( p5 _$ }! u0 n P# O/ H" ]* [

当时朝廷中懂得谥法的大臣很多。为什么要为慈禧上这样不符合规定的多有毛病的谥号呢?

6 I" [) D* Z* o1 \

 

( b( b) Z! O9 |& |

其原因有二个。

! `- k, v4 _, F

 

5 k8 ~- Y% [+ \ T4 t( `

一是慈禧死后,当时朝廷颁发了二条谕旨,公开让大臣在为慈禧制定丧仪时要“格外优隆”,要从皇帝的谥号字中选用。

, ]9 S. z; D5 q t6 J

 

1 U% b" W2 v3 b1 k9 U; d c/ ^! ^+ ~! o( H

二是礼臣们的失误。

% H, M+ X. [8 |( }7 D2 U/ o6 w

 

: s/ J1 I b8 b& J9 k, [1 |

 

7 _0 W1 g: n2 y9 [$ c( S" g

 

+ g% U4 w5 ]; ^

对于这种违背祖制为慈禧上谥号的做法,遭到了一部分正直大臣的强烈反对。

7 g% Y( p& x7 ?! ?+ G5 \

 

6 e; {) ^* I$ h! {2 s

 

, @* q3 d* j, w# z- |

 

0 s% w( U3 M8 q) t0 W

正在国外考察宪政的吏部侍郎于式枚反对尤为强烈。

& C; [- |. `7 ?. a# @# i

 

. t4 ?2 a8 e3 } U' w

他在国外就给朝廷写奏折,慷慨陈词,强烈要求朝廷追减慈禧的谥号。

6 S8 w$ b( C& s' H8 @

 

* S( }6 |' Z2 ~& f/ c3 r% b& u

 

`/ E5 B5 t. M0 s2 m2 ]

 

8 {1 K' x2 x& c8 L1 ]# ?# u

当时清王朝已处于气息奄奄,风雨飘摇之中。国家命运尚且难保,还哪里顾得上追减慈禧的谥号呢?

* G; ^; V. ]: C; M; Q/ D

 

5 A/ r* u0 L8 D R- I

 

$ t* ]* F- e8 A) Y4 i

 

: h6 R5 T! F' v5 W! q/ A

如今慈禧的22个字的谥号用满、蒙、汉三种文字已刻在慈禧陵神道碑上快100年了。

n$ n4 W- I+ ~) }" n- C

 

3 B* o0 ~' ]6 f. c% }+ X" B

已经成了不可改变的事实。

" {% G j1 L+ I/ p' S+ y

 

' ?: ]8 H" |4 {+ A

对也好,错也好,任人评说。

" r Y5 Q7 W( ^; z


......

; ~% p0 m* c# g% Q& U

 

+ a$ ^, E2 Z4 v

 

3 u! F+ S% ?* D) O

 

: o7 u Z$ N4 E) s" C

 

7 L2 v8 k& i+ K+ k& G! g

孝钦显皇后(慈禧皇太后)于1909年奉安普陀峪定东陵。

5 D. F0 h* x+ y# B! S


时年,嗣皇帝宣统帝4岁。

6 b! ^6 o, {2 { s1 j" U/ u' P/ X


谥号碑的碑文我不知是何人所写。

9 O. k; w3 G! [) @1 m% n+ Q0 a

 

9 i; e# d0 C, E

 

, R3 K1 `" w3 m5 F0 M

 

, G2 [9 ]3 x& s8 x1 O


谥号碑的碑身刻有宣统帝的尊亲之宝。

1 W- }0 z7 q" ]


 

2 s8 _& H2 f0 L5 M" i: a+ ~( \+ _: p- v

三游清东陵[44]

三游清东陵[44]

( r% W/ s2 p+ C8 t

 

$ H {0 C: k. h( C. \; f" O


谥号碑下是精美的水盘。

2 M- q) C) g. H d


 

6 D6 }' ~5 B6 j" ^

三游清东陵[44]

三游清东陵[44]

三游清东陵[44]

三游清东陵[44]

三游清东陵[44]

三游清东陵[44]

三游清东陵[44]

三游清东陵[44]

. _3 m4 N3 g* {! H8 v% W

 

7 ?: s0 Q, L7 n- f

 

5 Y+ C: f( h) z1 ?- N

 

0 F2 M. P4 L. g5 y; p* k/ m5 H

 

- }& P2 F; ]# W3 M

神道小碑亭之北为一路三孔石拱桥,三孔石拱桥两侧对称地增建了三孔石平桥。

- g, A- E$ B+ g& v

 

! h: b8 m- m1 F5 Y

 

; F: c8 |6 R' ]+ D! o

 

5 U0 [4 r% I4 l$ \) K* w5 `! c# c

 

1 p% Q# I1 _; ^, v& B6 y

 

1 O% o6 _6 n8 z( G& S/ i" z

 

3 T; S" Z \# i; B, s4 \' `- w+ s

待续。

, X1 h" K- @; S8 A3 @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6: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您的回帖!

7 q% X- W; i6 V+ [

 

$ k/ X9 g" s+ H: e9 k! v w! |

 

1 h L7 a+ H: Q+ `3 }

关于您的建议之一。

9 q6 r9 U' O* j1 J$ y2 @

 

3 f+ J$ Q( B' ~1 b( C# C6 Q0 n- \

对于皇家陵寝文化,我只是爱好而已,其实好多文字表述都抄自互联网的。

4 `6 Z& w$ Q& |6 N

 

% _% R/ l/ b, [. M9 p

 

$ E$ c2 T" G; q) Q- @9 ^

 

( I& ~6 W; W5 ~0 [

关于您的建议之三。

" R" i5 N" _+ L- N- T2 `

 

' Q7 D5 @2 v/ J: e2 Z2 C! i( ~) o: M

游览北京昌平明十三陵,金山口景泰陵,回来写一篇游记,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

: i2 D# [" m8 W L$ {( M' k

 

7 _' t& B9 ^7 I/ w( b

我正在作前期的功课。

) C: p8 z, U. h+ {8 x; Q

 

}: p5 k4 w# ~2 M0 A- b

 

& ^$ K' N% d& G3 v% I+ |$ D

 

& i! r$ K" c+ M L) n0 ?4 n

游览关外三陵只好推后了。

7 i. W* s* y( A* f! Y4 F/ q

 

# c5 G2 V; ?# S2 A3 c

 

4 M& o* S3 ]& e* n, {$ F0 Y, ^

 

2 C$ Q- q. v* d' g1 H% j

一直关注您的新帖。

$ A1 U4 E; v& Q. R* l9 Q; W

 

8 g9 g0 q% Y3 f/ g3 L

故宫曾经历明.清两朝二十四帝,文化太深了。

& m% P$ Z! C" \7 c

 

* }1 k2 t" _- c }

俺对您的帖只有看的份;冒然发议论会露怯的。呵呵。

% I, k6 o+ C* |7 F+ Z9 n2 k

 

/ E0 P9 T+ z5 p! ?% S

 

+ D/ ]% Q8 n3 [4 h2 @2 U

“但我总觉得有些费力不讨好......”

2 k! h! y/ U7 E8 B* F8 X4 M

 

) W: ?+ N4 y$ `6 S; l

其实您所介绍的资料和精美的图片是很多网友很感兴趣的!

) s9 U3 r* ?# U( V6 q0 P7 W

 

0 B% k6 x m5 p9 p. q( T

传播文化是一件好事!

3 ^8 R2 D5 g7 F- h: @- z9 O

 

c. G, v( {- `. L4 }+ \% y; c

 

; N0 d6 D6 w) M' x

 

发表于 2010-11-3 14: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ZHAO兄:

- l7 t) x( r# l+ e! o+ A

 

* H8 W/ S4 _$ D7 m

昨天回一帖,匆忙间,未及详述。你的图片详实、关注了很多常人未关注的细节,是弥足珍贵的资料!

+ @2 J# ~' r" g7 d N; R' v- L

 

/ ?2 ^+ q- c% K. O1 @/ Z! Z# g8 G

给兄弟点建议:

! T8 r1 p" |& K) O/ | w% g

 

( Y7 F/ |' w" [+ `

1、把你三游东陵的资料,仔细整理一下,去除重复图片、模糊图片,增加一些文字表述、研究成果,相信帖子会更有价值;你可以参考徐广源的两本《史话》;

0 q5 H+ c* d# W4 o: Y

 

3 x: q( M7 i" R# s% m( n

2、兄弟家应该是长春吧,离沈阳不远,建议有机会去关外三陵采风,这方面资料远不如关内两座明星陵园多,等着看你这三陵帖子;

& W; G9 P# `% f

 

) y: ~4 `3 L4 `( F. }

3、有机会还建议你完成北京十三陵的考察,胡汉生的《明十三陵(中国青年出版社)》最值得推荐,研究精细程度超过了徐广源的两《史话》,推荐给兄弟参考。

1 c+ [: [ N* h8 ^' }1 u

 

4 a9 P7 o9 k; J: Z Z# I! h. O

另:小弟也开了N贴在这里,写故宫的,有时间多指导,但我总觉得有些费力不讨好,关注者寥寥、回帖者寥寥,呵呵

9 K: ~, D& Z4 c' D6 d

 

% J+ K- S& @9 f

多交流吧!

发表于 2010-11-3 19: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天上来看,等着更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22:48 , Processed in 1.13567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