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911|回复: 39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含2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6-14 2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S/ V3 l3 R$ u8 ~

借着zhaohp先生的问题,又看了一遍黑龙的帖子,产生新的问题,再看1943年卫星照片...,看出黄寺围墙内的四条南北轴线,个人推断自东向西依次是1东黄寺、2方殿(怀疑)、3西黄寺、4不详。

5 o% M+ T4 d6 {$ R$ [( _

 

5 s3 b- m" c) n6 C! o& ?

1号轴线为东黄寺,分东西两路,东路建筑几乎都有照片佐证,还可以从1943年航拍照片上也可证明,东黄寺确如德国建筑师测绘图所示格局(测得相当准),后无“方殿”;

( K5 N2 `9 ]1 p# P: k) f

2号轴线是否为方殿,因为卫星照片模糊,还不能确定,但存世的多张方殿照片都标明是黄寺,所以有理由相信至少就在黄寺范围内;

" B0 @! N6 j$ s7 t5 ]7 R

3号轴线是西黄寺,隐约从轮廓可以看出和现在格局基本一致,只是复建的山门似乎向南平移了;

' g/ a7 H1 I/ ^6 D' d% \$ m$ f

4号轴线不知道是属于西黄寺西路还是自成一院。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8 H- f1 h$ H/ i4 O8 O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14 20:30:33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6-19 2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黄寺的内部真的不了解,虽然打小住在附近,没有进入过。过去总政大院的地盘都属于黄寺。如今的60路总站( 黄寺总政大院),以前是8路总站,就叫黄寺。现在的黄寺缩小了很多,黄寺大街扩路的时候又占用了门前的空场。; n3 l6 @, w7 j) ^$ t$ r
[BR] 
, V6 S- b" l' H8 `[BR]卫星图不咋会看,找不着北的超级路痴。
发表于 2011-6-14 2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kuma;早想到方楼位置有疑问,但没有证据,这次分析的有理有据,

# m& n1 D6 O- I* u1 w4 ^

 

, B3 A5 [; W9 u4 L! [

把这问题终于攻克了;

7 F" @7 r/ ]- O& E& {5 c6 y

 

3 Z2 o( j' S1 \7 L0 o# d T

补充前一段时间发现的方楼和西黄寺塔的关系,也可以佐证。

2 U' f; I$ f v% n% s: \. V: F

 

}+ h" ?# ~1 l+ S6 p- T% B% o5 \1 I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1-6-14 2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黄寺平面图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1-6-14 2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方殿真的在西黄寺东侧,那这张照片就好解释了。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1-6-14 2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叠加东黄寺平面图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发表于 2011-6-15 09: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ohq在2011-6-15 5:15:00的发言:
3 ^7 v0 Y" w( \( d2 n

 

% a# d( U* I! ^8 b/ M

 

+ T+ @" Y( F+ g

在祥细记录内外城建筑的〈乾隆京城全图〉里也看不到这座方楼(方殿)的。

乾隆图没有郊区,当然找不到了
发表于 2011-6-14 2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张民国地图中标注的黄寺的轮廓,

2 w& H7 C. t( k2 ?9 {2 E

 

$ X9 W1 o4 h; G0 P2 G- V

怀疑西侧的小庙就是记载中的“资福院”

T% ~: J# b1 Z" n0 ~

 

8 L% U! _0 |" R( f

 

fg1flCq1.jpg
1 _. R) A9 G% u- 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14 23:22:11编辑过]
发表于 2011-6-15 05: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kuma在2011-6-14 20:34:00的发言:
东黄寺平面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东黄寺平面图.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0 r! \ L! B3 |+ i+ V+ z

 

# Z) \+ h8 T5 Z! f/ E8 M, t5 }

 

0 x' j7 E( I2 j% i7 V$ }

感谢kuma视野开阔的考证!

) r1 u% w- c% {7 {: E: \% a# Z

 

4 a# \7 {- o% U

 

' q% p" O6 i* N) K. F3 R4 h. d

我一直无法将雄伟的方楼(方殿)在此平面图里找到位置。

8 X7 R a8 Z" R8 X7 c5 b* S, p

 

9 o9 g$ d+ K* P# r3 p( G

雄伟的方楼(方殿)原标注为黄寺,这一点我不曾怀疑过。

7 o& d, R/ U: V$ {

 

' F* d9 x% D% Z! U! @

因为在三山五园的一些记述里没有看到此方楼(方殿);在祥细记录内外城建筑的〈乾隆京城全图〉里也看不到这座方楼(方殿)的。

" Q, c7 t2 v8 ]( I3 T) m

 

' _5 O& I6 I, C; X7 F6 R

 

& X6 f, z8 \& w9 x

 

' P" u% P X& X! t- u5 c0 D

我甚至曾一度怀疑过此平面图的准确性。惭愧!

C& m% L/ p) G# @- U; p

 

3 ]- u0 W% s! f9 G0 J# I C9 X( Y

 

; K$ b7 W- L; i3 t7 E1 g% s

 

" w2 P ?( B3 B8 n- y9 k5 a2 b

 

" {! W; G* o: C7 |. g

 

+ m7 \5 K: ~- v# d. r& 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15 5:27:51编辑过]
发表于 2011-6-15 05: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龙在2011-6-14 21:05:00的发言:
4 |8 }0 B: E$ D8 j+ ? Q

感谢kuma;早想到方楼位置有疑问,但没有证据,这次分析的有理有据,

- x N* }1 C! S6 y: [) O8 J

 

. B" P( V* p' m' x; ~3 Q

把这问题终于攻克了;

, `( C: u9 I) U; E8 t

 

7 D( E; D5 |, y( ]

补充前一段时间发现的方楼和西黄寺塔的关系,也可以佐证。

0 K. x9 v- Z1 i! k- u

 

; j" p$ n& T, M" Y! S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411380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S0 S; [: M- A: Y7 g* Y) A

 

- l! z9 u! p0 D$ @

 

1 K; d! V: l9 `% x" L2 H6 l

看了二位老师发的关于方楼和西黄寺建筑的“合影”图片,我同意kuma老师在1楼第一图对方楼位置的标注。

发表于 2011-6-15 05: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kuma在2011-6-14 20:25:00的发言:
叠加东黄寺平面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黄寺1943-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 Z( n5 @" u3 O0 m

[转帖]:

. e9 `. u$ U! J" q, t! O$ Z9 \+ k9 q

 

% N0 b# q/ p0 a# e% c X; Q9 \

 西黄寺,位于北京市安定门外黄寺大街。坐北朝南,由二进院落组成,占地近一万二千平方米。过去是西藏达赖、班禅进京驻锡的场所。现在是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的所在地。

) ~) |$ k7 m& o, u! H" Z; q5 S
/ q% Y" _/ J3 w( j

  清初,清廷为了融洽与西藏地方势力之间的关系,顺治八年(1651)派恰噶和喜饶喇嘛去西藏邀请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1617-1682)进京与顺治皇帝会晤,遂命建造西黄寺供达赖喇嘛驻锡。顺治九年

% v5 w( h2 N& [
   ) ^( a# Q, Z* B" T

西黄寺图片

; i" e7 i4 @, ^+ z

(1652)西黄寺建成。是年,五世达赖喇嘛率领西藏僧俗官员侍从三千多人,历时九个月到达北京,驻锡在西黄寺。

/ t% G% I8 @6 o* Z, m& W
0 @: J6 p1 z6 N" O f

  乾隆四十四年(1779)六月,六世班禅巴丹益西(1738-1780)率领三大寺堪布及僧职人员百余人,由驻藏大臣、僧俗官员两千余人护送,从后藏扎什伦布寺起程,前来北京觐见乾隆皇帝,并为乾隆七十大寿祝贺。这是清代前期民族关系史中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次年七月,乾隆帝在避暑山庄举行了盛大欢迎仪式。班禅参加了万寿节的朝贺,亲自诵《无量寿经》,施无量寿佛大灌顶仪式,然后在皇太子等人的陪同下于九月到达北京,驻锡在西黄寺。

9 K! p% v1 q4 o4 x1 e
3 f( U1 _4 z4 \# I

  从五世达赖、六世班禅开始,历世达赖与班禅,每隔一年都派官员和喇嘛来北京朝贡,他们照例都在西黄寺居住。从蒙古各部来京朝贺的佛教徒也都在西黄寺居住礼佛。

3 u. L" e; C; ]% b" z5 U* Y

(略) 

; d6 t1 A9 [0 }6 l+ G

 

$ b" n& v3 u }$ D: ^1 C9 x2 |5 I- @

 

; j! A2 Z* w& `3 X0 [

在kuma老师标注的这张地图里,4处中轴建筑的分布疏密不同。

; N% I# O! l' r$ s) z1 b

 

. S; p, d& u, W% F: x' J( z

方楼(方殿)建筑紧邻着西黄寺庙宇院落,在两位发的老照片看得很清楚了。

/ `8 }5 K* u- ~/ o3 K/ \0 K

 

$ l) L3 E* ]4 ^' Z5 T, ^- y

我有个想法:

1 p5 j$ E- [" J* z: k7 x

 

$ D; I# V5 v1 A" C$ t

1)方楼(方殿)是西黄寺建筑群的一部分。

9 \- ^' D, a# |$ K; }+ K

 

/ h7 v7 e5 o+ L

2)方楼(方殿)是活佛来京时住锡之所的寝殿(寝宫)。

2 n) X: [+ _! v: o: d% x

 

( p9 z& z3 z) P& s' e x: @ E" {

 

- P9 ~5 ?2 @- U4 ]

例:

- z9 x- t" \1 n/ f/ d. }

 

" u F9 p, h- e4 P1 ^- f4 i0 f! S1 ^) S

在承德须弥福寿之庙院落内,就单独建有一座寝殿(寝宫)——吉样法喜殿

" v; R8 \% ~) x$ i

 

& N; ^3 b4 u/ k* R8 }, D2 P: W

吉样法喜殿:“吉祥法喜”;意思是在吉祥的福地传布佛教,人天欢喜。此殿在大红台西北角,是六世班禅住所,又称住宿楼。

v/ Z* {; R# x7 v

 

enlWU01u.jpg
$ T! U6 O" p# d" d) [: J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15 5:53:42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2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张是黑龙以前贴的一组照片。
发表于 2011-6-15 2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

7 I I4 V- i+ Y

 

3 c; ?: i- Q4 u5 J- N9 b

这二张图都是方楼(方殿)吗?

4 e5 A6 Q3 ?6 a7 e3 a* z

方楼(方殿)会是围楼吗?

! Z' X/ b. K8 a) l

 

; s* D& }8 o6 Z6 g- f

 

xE5nVbKe.jpg
Ta2hi1yC.jpg
) J; M5 g( v# d' k/ m8 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15 22:23:23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2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张也能看到“灯笼砖”。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22: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张就能看见前面的大殿了。从1943年航拍照片中,隐约能看到方殿前有正殿,左右各有配殿,再前似一山门,这样方殿就自成一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2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有问题,方殿的名字?下面两张都能看到二层外檐匾额,似乎是两个字。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2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方殿的照片中总能看见“灯笼砖”的宇墙。

发表于 2011-6-15 2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ohq在2011-6-15 22:20:00的发言:
+ U3 B' Q( _- O

请教:

( j% A8 }( _/ R3 S

 

* w. u/ m. E' [# u. c; k

这二张图都是方楼(方殿)吗?

! q2 d" t* |& C

方楼(方殿)会是围楼吗?

' R" ]' K0 X! ?" F" D

 

L( Q# C/ W5 ? N7 ^

 

9 t9 B5 O5 i/ T6 o

第二张是西黄寺,

3 V3 l+ ~$ ?7 m, o- F

 

# ]0 q! p* Y3 A) H

希望仔细看我的东黄寺的帖子,里面大家对方楼的描述很清楚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2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龙的照片和图纸太说明问题!

发表于 2011-6-15 2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方楼的彩画堪称经典绝世,可惜不存在了
发表于 2011-6-15 2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黄寺方楼的疑问还没有彻底解决;

; x4 ]* m5 w+ j( |. m$ |

 

" g; P5 |' d, e4 P# R% O3 {' r, ?% S

方楼的老照片多数是侧面拍摄的,明显有建筑物阻挡,很多视角都是接近的。

' p1 y! s% y" z+ Y2 J! K

 

$ N& Z$ \" C+ D" W

少量的正面照片可以看到方楼正面有一条高出地面的神路连接,

# j; ?4 M7 o' Q

 

3 S. m7 \9 T0 B& b9 d5 `

那方楼神路连接的是什么建筑呢?

发表于 2011-6-15 2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kuma在2011-6-15 22:26:00的发言:
0 y- n t' _& w

又有问题,方殿的名字?下面两张都能看到二层外檐匾额,似乎是两个字。


, E* ]5 d3 A! c

 

; U4 ^: P3 t+ ?% L; B3 A

怀疑是“汇宗梵宇

/ e/ i' u9 E8 V+ j

 

+ }; |' H, l* r; i- B; c+ k& G! l

有待证实

发表于 2011-6-15 2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看清楚转角鸱吻了:

! @. T; |( Z$ y9 c% a

 

3 ^+ b& A1 T% a. e* u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2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有问题,方殿的平面形式,从外观上看是一层面阔7间*进深7间,带周围廊。

/ d: J1 j: I* p" F' N; H \

可能1:全封闭式,这样建筑的问题是殿堂中央部位全黑,且屋顶四面脊围合出的平屋面面积过大,无法快速排水(故宫钦安殿平屋面面积较小,实际为带有弧度的过垄脊,屋面雨水顺瓦垄穿过正脊当沟排至前坡)。在西藏的都罡法式中,房屋中间都有采光的亮窗,这个在雍和宫也可看到。

2 E% E2 c; }8 c

可能2:回字形,周圈房屋各进深2间,中间3*3间为天井,这样解决了采光和排水,也似乎和编号589的照片相吻合。

. C- o2 ]: C9 a9 a! O

可能3:田字形,现存的田字形建筑如碧云寺罗汉堂,正中间起小屋顶,但是从黄寺方殿和与之最为相似的蒙古庆宁寺大殿看,中间并无方顶。

% _+ ?$ T( p" J' w4 G9 S3 E3 h1 R

所以回字形可能性最大。

 楼主| 发表于 2011-6-15 2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发表于 2011-6-15 2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蒙古庆宁寺方楼一层正中仰视图

0 c6 j2 a& d' F( o

 

+ L$ f5 e. G! t6 X

 

1 e5 l; n3 ~; G! j2 Z: p2 V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发表于 2011-6-15 2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kuma在2011-6-15 22:20:00的发言:
这张是黑龙以前贴的一组照片。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012269445117049.jpg:

L' o' X) S# r1 f

我还是没把握相信中间那几张是方楼的前殿,总觉得有疑点。

8 |, r: ]; F2 K6 t/ E' U d

 

7 B. [9 D+ J5 q/ D$ W }

期待更多的资料出现,再来释疑

" `2 r1 U9 v6 i7 h$ x+ x8 R

 

% C6 A) I) K$ P% b1 g

 

发表于 2011-6-15 2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kuma兄一定也没仔细看之前探讨蒙古庆宁寺的帖子;

( n3 X" d7 W9 K) _. \' j

 

5 z. ~/ o. B6 c+ E, i! }/ Y

那个楼是环形楼,但一层天井处建了一个挑高达到二层平顶的小屋,有窗;

5 j7 s6 a, q$ f% {

 

- E/ B8 w- [1 M+ e* X9 Y4 q; e# l1 Z

所以从俯视图看二层,是一个环形楼,中间有个平顶方亭;

2 C8 w, A) R E6 \0 s

 

$ C6 f! H4 z# _5 Z0 e

从一层看整层通透,正中还有采光;

! y: ~3 p8 z* D) C1 |) l, l

 

3 R: E$ T* v& }/ v+ R6 _

非常神奇。

7 z& e, ^ Q* |: |" ?3 i

 

发表于 2011-6-16 0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西黄寺是过去西黄寺西侧的清净化城塔院。东面的方殿应该是西黄寺本院后部的建筑。

发表于 2011-6-16 07: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

/ }0 _7 L% z9 n8 t+ j. E& n

 

$ j/ [3 y0 }/ k$ P" X9 I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5 N3 T. {' V3 h5 H& X2 ^3 o

在东黄寺平面图里,天王殿的前后各有一对疑似方楼(或方亭)的建筑。

6 X$ u/ F9 Q0 B, l* P

 

3 l; t: e. d9 w- }% j% k

天王殿前的疑似方楼(或方亭)的二座建筑是向中心的路单出陛;会是钟鼓楼?

/ G* R5 Z8 W0 i: I

 

- U2 F) R5 M2 s3 S7 d% P

天王殿后的疑似方楼(或方亭)的二座建筑各是向四面出陛;会是碑亭?

/ t) M: @1 |$ U. f6 v1 @. x( T

 

7 p& V v1 Y- Z$ P8 w

 

2 R$ E' G; G7 R

 

! N7 Z* s# O4 n9 w! A

 

J! W6 q3 ~. P0 s: f

 

. F* A& C+ p a/ S' T: k

天王殿的南面? 

8 b9 Y; }6 F# V+ Q( g I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 _( u3 D6 j T( m# t

 

3 G) Q1 z' @& R9 Z

 

4 A2 s1 g& e0 P& m% q- u* I

天王殿的北面?

3 [9 {8 i/ f) [/ w! ~) Q9 z

(平面图标出正殿前方2个石基座(经幡座?),图130里看到是4个)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4 ~) H+ O" ~: h: Z! E+ s2 r! s! W

 

: I& F2 V. l% }$ A. B5 _( z% g" @7 j7 {

 

" h; m5 q/ v( I

这就是东面的钟楼?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9 ]9 N6 N$ h5 j! F* m4 U9 K

 

4 ]& h- X; E8 J5 O; Y

 

( T) @6 k) _9 i- `( j( |

 

5 }8 M, c# @+ G7 Y2 z; t- u# U7 n! s/ L& ~

这3张都是西侧的碑亭?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 J5 i: q( j" P- Y

 

: z( l+ N; a/ B# _

 

: W. Z# s$ M, n+ W/ J5 s

这是东侧的碑亭?

0 c) p1 X3 B' k' [ H3 ]

(背景建筑疑似正殿前的东配殿。)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关于黄寺布局的几个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15 05:01 , Processed in 1.259432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