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里的老北京 主持人: 我一个朋友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一聊上老北京,他能给你滔滔不绝地侃上三天三夜:宁静的胡同,详合的大杂院,京腔京味儿的相声段子,小吃.....听他侃完我们又得感概一会儿,真想把老北京风情永远地记着,让子孙后代也能感受原汁原味儿的老北京。您还别说,有人已经开始做这样的工作了,他们扛着相机走遍了老北京的边边角角,我们现在一起去看看镜头中的老北京。 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胡同是老北京的根,要体会老北京味道,串胡同,访四合院是必然的行程。那里讲述的是老北京的故事,承载着老北京的记忆。 在城市的变迁中,胡同和四合院正慢慢退去。 正在逐渐消失的北京胡同中间,出现了一支带着相机的队伍,他们每周在网上发帖相约,一起拍摄老北京。这些酷爱老北京文化的人开通了自己的网站,并初步规划:要在网友的共同努力下,将这些胡同连接成片、成网,配以声音和文字,在网络上构成一个活生生的21世纪老北京胡同的虚拟世界;同时,在2007年建立起中国最大的胡同的变迁图像数据库。 张巍: 拍胡同上瘾啊!有了第一次,你就会深陷其中。 为了记录下老北京,他辞掉了稳定的工作,全职逛胡同、拍胡同。 胡同里的砖瓦花草,胡同里街坊邻里的感情对他来说都太熟悉太亲切了,看着胡同不断被拆迁,他感到自己有责任要把北京的老胡同记录下来:每个院落他都敲门进入,每条胡同里的老人他都会走访到,门楼、扶手、雕花、罩棚等细微建筑构件也都一一收入镜头。 和摄影师不同,他们是哪里美拍哪里,而我不论好丑,更多的是全程记录。哪怕门前挂着臭袜子、破短裤,我的镜头也不会避开,这种原生态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 29岁的张巍对胡同的着迷也缘起于2000年。那一年张巍一家搬离了东半壁街胡同的四合院,带走的只有老屋的那扇有几百多历史的红松窗棂。 我当时看着它发呆,心想这么美的东西,就这么没了?那一刻我决定要做点儿事儿,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点儿什么。 从那时起,张巍便背起相机,走进老胡同、四合院,为它们的“有生之年”留下印记,在拍摄的过程中张巍碰到同样热爱老北京的朋友,他们一起组成了老北京拍记队。每天胡同儿里举着相机的人为数不少,但像这样“集体的个人行为”在全北京屈指可数。这支特殊的队伍穿梭在北京现存已不多的老胡同里,用镜头留住岁月和记忆,让我们的后代将来在网上就可以逛胡同,通过图片,文字和视频图象感受老北京的胡同风情。 转自 CCTV.COM
) {; C$ e5 P S/ O'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19 21:21:4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