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98|回复: 3

[原创]一篇发表在1937年抗战爆发时的老文章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3-19 07: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3年的天,我在北京国家图书馆主楼二层的第一外借室,意外地发现了一篇杨浩化名桐古,在抗战初期写下的文章。这篇文章刊载于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贺圣遂、陈麦青编选的书籍《抗战实录之二》(沦陷痛史)第108页上,此书于199810月出版。

5 o7 L% U9 I( j, F/ _ 1 s' R# M% ^+ j/ n4 m/ Q

 

g) G7 \2 u3 S2 y/ s 7 F: Q( c7 [+ \8 y# l% g9 j8 }" z

这篇文章写于1937年的中国国民政府的双十节国庆,当时,杨浩只有十九岁,于几个月前刚刚从汉口的高中毕业,来到北平,正在北平燕京大学读大学预科。杨浩当年使用化名用桐古来写文章,是在1973年春天我在北京军区魏巍的家里,听当时任北京军区文化部长的魏巍对我亲口说的。他说,当年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杨浩也继续用这个化名在一分区根据地的《挺进报》和《晋察冀日报》上写文章,直到抗战胜利。

' d, j5 v2 N4 B; W a( E 3 S2 n2 @+ h2 E6 f: j, m5 ~

 

( K+ H/ [( i8 s 6 M3 B* Q8 }1 j9 f; h 7 q8 l. l6 M; v: P5 m' U) q" i$ b. d. V P* h8 w& ~8 ^

抗战胜利之后的19462月,在晋察冀以抗大第2分校为基础组建聂荣臻任校长兼政治委员的晋察冀军事政治干部学校,学员都是有点文化底子的部队排级干部。杨浩从晋察冀军区一分区教育干事调去当学员大队的教导员兼政教主任,从此不怎么有时间自己动手写东西了。


写出这篇文章的第二年,1938年夏天,杨浩在北平地下党的安排下离开燕京大学,奔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从此走上投笔从戎的军旅道路。先是在一分区老三团任教育干事,然后到平西根据地《挺进报》,后来再回到一分区。直到抗战胜利进张家口。

) ~- L% ]) O$ Y) A / V& ^% V* s- J

 

- L! _. S/ U; b6 J3 y ; G$ g3 S- \2 w& A' Z

 

7 ?( x# H0 K, c$ s 0 Y# j* h: d L

下面请读一下七十年前的这篇应城十九岁学子写的抗战老文章。

7 h, c+ z! X. y * m: U) s$ f2 z0 X

 

* D# z+ G5 `$ K. ~ ) _8 R7 Z* B4 }5 N X4 d

 

8 p# J2 G) | F7 _% O6 ?: L * u( D: u8 X$ K) h7 @

 

& m; e Y8 @' P- D }4 {: j6 f; K0 `% ?) c8 S% M7 x

              沦亡后的平津

& ?) s+ C( y" o* u" j' V+ P, [/ s% D P0 s/ {7 U+ b/ B+ x8 C

 

0 m8 d; W- V J4 J# d3 w1 e2 r9 v" E; s+ d5 [$ }' ~

自七月二十九日夜,宋哲元率部离平后,五百年故都与文化中心、军事重镇之北平,遂沦为沈阳第二。宋氏退出北平前曾与日军约明愿自动离平,而以日军不驻屯城内为条件,结果虽由日军首肯,然而在八月十号那天,残暴凶恶的日军终于不顾信义的大摇大摆的进城了。一般无知识的民众,围在街上看热闹,知识分子躲在家里忍气吞声,同样的是毫无办法。日军进城后分驻天坛、檀柘寺及铁狮子胡同三处,人数约有二三千人。政治方面由日军指导下的伪维持会出面活动,治安方面则由日本宪兵会同徒手的中国警察维持,逮捕搜查,弄得满城乌烟瘴气,暗无天日。

& U' @) S3 b- y, [ 3 h5 r, v) v9 r$ G

 

4 p+ \! _% C7 Q8 E1 I& g7 i3 R7 V; C4 Y

日军入城后第一件德政为肃清工作,对于中央职员,二十九军部下,及有蓝衣社共产党之嫌疑者,横加逮捕残害。虽然逐户清查之说传了许久,还没有实行;不过须由每个住宅呈报确实人口,并以全家性命为担保,具结声明绝对没有匿存违禁物品和皇军所认为的不法之徒。至于日军驻屯区域附近之人家,则调查甚严,其手续分为三步,最初由日本宪兵会同华警按户搜查,再则各别的审查学生,最后将被认为不稳分子者传至军部严讯。属于此类者大都凶多吉少,有死无生。此外凡驻军区域之居民,均须缴纳四张半身相片,由日军部发给通行证,出入经核验后方准通行。

4 Y. _5 F# _4 Z$ F* l8 N+ Y+ f r! [" l

 

$ Y8 r$ d, l/ W0 L' k6 P 0 v5 k& j; M& k/ d' f2 M2 c% P8 _

平常街道上不常碰到携带武器之日军,当南口战事激烈时,败退下来的日兵,三五成群的充斥在街上,很使人民感到不安。当日军进城时,曾由香月出过一张安民告示,并称日军如有骚扰人民和不法之处,可由人民随时报告,以便加以惩处。这等放屁文章,自然是毫无效力,俯伏在暴日铁蹄下的手无寸铁的民众,战战兢兢保全性命之不暇,那里还敢提到什么权利、公理!对于日贼的暴行只有逆来顺受。某次有日军数人赴前门大街某肉铺购买牛肉三十斤,购毕不付分文,掉头而去,掌柜的向之恳求一点代价,一个日兵很慷慨的付给钢板二枚(约合国币二分),掌柜又再三哀恳,结果又给钢板二枚。再要时,日兵拔出刺刀凶狠地向着:还要不?西单牌楼的几家钟表店也遭过日兵的光顾,每人取去一只精好的表,只向店伙笑了笑,就算是付过代价了。古玩铺里的小巧精美的古玩,只要皇军看了称意,便是揣袋而去。诸如此类的善行,实在不胜枚举。前门大街一带的商店,曾经一度消极的关门歇业,但是在维持会的威逼下,终于含着一泡眼泪开门复业。全市商业凋敝,市面冷落异常,如北平繁华所在的前门外大街、王府井、西单、东四西四等处,一到晚间七时后,商店便行收市,行人绝迹,其凄凉情况,有如在一个北风凛烈的严冬夜里。平常街上行走的多是老弱妇孺,壮丁为避免被拉到前线服役,大多躲在家中。至于青年妇女,则更裹足不敢出门了。

- @6 b$ m' N& x* K$ U$ _9 @, \$ z# Z

 

2 G9 `; R" h Y. Q' ^ 2 ?$ J; b- R l. I

截至九月十六日止,北平四城尚未全日开放,每日上午九点至十一点、下午三点至五点为开放时间;出入行人每次多至二千人,故非常拥挤。城外汽车照常行驶,不过须受到日兵的盘查。

% g6 x: Y# f0 p" j$ Z # i+ s7 K0 k$ U

 

7 _; F" c0 N# I! I$ Q7 J6 Y3 p. c$ J3 q) X, W

学校开学的寥寥无几,一般中小学以校长人选大成问题,及学生集合的不易,经费无法维持等原因,故不能开学。至于国立市立的大中小学则更无论矣。燕大已开课,但学生仅百余人。最近辅仁、中法两大学亦有开课之望,北大一院现新驻上日军,师大校址亦有被征为兵房之说。总之文化机关,将被破坏无遗也。

3 X% F2 w( v! n* y! t$ Z 0 U$ u& U# N; h1 H" @" Q' }2 k7 j

 

2 v6 Y; K1 p. R2 {7 r# A/ g' V+ a+ y& O+ F

关于新闻事业,北平各报均已由日方接收,每日刊出许多夸耀皇军胜利情报及占领上海、苏州等无稽的谣言,新闻检查极严,除同盟社电外,其余完全被扣。人民要想得到一点真实的国内新闻,唯有由无线电中收到中央广播电台之播音。近来日本更在北平设一电台,其波长整数等完全与中央广播电台相同,专以干涉混乱中央电台之音为能事。九月初旬又有逐户搜收无线电之说,但迄未实现。

' |' R) j+ m) a 6 f+ v! |7 m i P( |% v

 

5 m7 ]4 @3 o L0 T& l * @% X1 W2 \' m4 {9 s7 l# Z7 c

公共休息所如中山公园、北海等处,本来当此金风微动之时,正是游人极盛的季节,现在却非常的清静冷落,每日门票收入不足十元。至于娱乐场如电影院、台球室等营业,则门可罗雀,唯几家大戏院,则以故都为戏迷发祥地,生意尚称不恶。

9 l- K" k2 |5 q8 h5 @& |7 b; {4 R 4 u) Q$ E3 Z: V7 @; s

 

9 r$ ^3 h: F8 _" h4 [4 B, P$ \ Y" e0 x2 U/ k

粮食在北平的确为一严重问题。米一袋高至二十元,面粉每袋七八元。近来米面缺乏,为调整民食故,不准购买整袋的米或面,只许一元二元的零买,听说这些米麦还是来自日本兵营中。

4 s9 D {5 l% l6 \ ( {& i, N3 Q' t( H# p/ k

 

3 P' o6 u9 x; Y " l' ]6 B! t. D8 v

平津交通现已恢复,每日有二套车由北平前门和天津东站对开。但沿路盘问甚严,每到一站均有日本宪兵上车搜查,言语偶有支吾者辄遭凶殴。其对于学生装束者尤为苛酷。天津总站现在扣有旅客八百余人,据其中释放出来者云:在被扣的三小时内,如果没有被释,那至少要被扣由三五日至三四十日不等,释放手续麻烦,极经周折。出入车站,行李等物均须一一检验,帮同日兵检查之华人多奴颜妾态,甘心献媚而不知耻,令人气短。

1 C; v# L+ W$ Z9 d" s 1 E' h* g! E' t

 

; ]) R1 v- J! `* v' a( {( ^+ H 5 p& ]* ]. a x2 p% `

天津南市河北等地商业,极端凋零,战后之破瓦颓垣,依然存在。至租界方面,则因为战事爆发后结集着许多资产阶级,所以反形热闹。中秋节前后,街上满摆着鲜红的柿子、热烘烘的糖炒栗子和各种各式的月饼,车水马龙,大家忙着过节,丝毫没有河山变色的样子。

( A& l. j! {. w% a: E4 b1 }- F2 l# ]5 Y( A/ @

 

2 y4 m$ O8 g5 l9 R ' t5 ?. @& ?& h$ ~, V& J

 

, K/ d: `$ W3 \" O8 y$ G9 D" b - `" [' i, V2 L! N+ C, H

 

/ F0 [7 b) ]5 H4 i; f7 }- _( r. q2 V 5 f- M! h% y- f+ a

                         桐古            二十六年国庆

g6 z2 F5 @( s7 t4 M9 n. t8 p/ ?" ]3 G [9 f- d

 

( h$ I& c, j- `5 p, T; p: F ' }/ E2 J' e% j4 j m+ x

 

9 w5 }% V$ M' ]4 z 2 ^- F; E, d2 K

               摘自《沦亡后的平津》一书(汉口,生活书店19381月)

9 R v f8 x# A5 o$ B' P6 ] & x4 s; z- d/ m

 

0 E+ V: z8 b( U0 t! w7 W! K3 r( w 7 ~: L& m# E7 t% u) L7 z7 W& ]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3-19 2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要钱啊!我是穷人!呵呵……
发表于 2010-7-29 17: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LZ太不地道了!小钱迷!
发表于 2010-8-1 16: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上的“钱”都是虚的,要这种“钱”有何用?博主贴完文章,不小心碰了什么地方,就成了这个样子。

北平的抗战史,尤其是在初期,永远是一团谜,理不清楚。共产党在北平的地下组织,1937年、1938年连续大迁徙,主要力量都到晋察冀和延安去了,留在北平搞地下工作的微乎其微。1939年春夏,北平地下党遭到严重破坏,然后是两年的空白期,直到1941年夏天才开始逐渐建立和恢复。

看看北平在抗战期间的地下工作就知道了。至今还没有一个全面的研究,贯通整个抗战时期的北平地下斗争史。现在所看到的,大都是分散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9-29 09:31 , Processed in 1.154717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