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m2 }0 S" |6 j4 V F. G2 @) ? 《日下旧闻考》第一册117页《卷八,形胜》篇内载,“乾隆皇帝御制燕山八景诗”八篇。
- l3 O1 A6 P1 W$ i# c118页:乾隆十六年,乾隆皇帝又作“御制燕山八景诗叠旧作韵”八篇,其中一篇刻于卢沟桥“卢沟晓月”石碑的碑阴。原诗有序言,有自注,但是石碑上面只题刻了正文和落款。全文如下: * c- r8 x7 _; m8 h
乾隆皇帝《卢沟晓月》诗序 2 W) ~1 z# x8 J% S4 O* z
卢沟河即桑干河,水黑曰卢,故以名之。桥建于金明昌初,长二百余步。由陆程入京师者必取道于此。
+ x6 @7 i3 Z1 r! g) b) X茅店寒鸡咿喔鸣,(清晨寒风里茅草小店公鸡打鸣报晓) , l- W$ h- s* _7 x5 K# q
曙光斜汉欲参横。(曙光和倾斜的银河交织在一起)
! p' j. ?$ G6 K& t. [' {3 r# c) ^- n半钩留照三秋淡,(残月如钩留在天上映照着疏淡的秋色)
& t7 K+ z$ O6 M6 t a一蝀分波夹镜明。(一条长虹分开水波,半圆的桥孔加上倒影形如明镜)
/ y6 b* ]/ M( ^- r入定衲僧心共印,(即使是入定的老僧面对此景也会心心相印) 0 a5 K; {5 n1 l& x. h" M0 E
怀程客子影犹惊。(但是途中的旅客身影至此会感觉心惊)
: G0 z6 l9 c* d迩来每踏沟西道,(近来我经常路过卢沟河西边的道路) 0 U: A) O( t: h4 t
触景那忘黯尔情。(哪能忘却在这里触景生情黯然伤怀) 6 ?. Y' z1 E7 K" |" g0 z/ z$ T
乾隆自注:易州建泰陵,来往必由之道(乾隆的父亲雍正埋葬在西陵)
4 O5 Z! Y6 `* _8 [2 d乾隆辛未初秋御题 (就是乾隆十六年,1751年,此年乾隆初次南巡) : o7 v; u; d% S7 D$ `
2 d/ k l# \* R# W6 @$ a/ v
8月15日[周日]卢沟晓月拍记+胡同张民俗艺术馆参观+陆元卢沟晓月讲座
8月15日[周日]卢沟晓月拍记+胡同张民俗艺术馆参观+陆元卢沟晓月讲座
8月15日[周日]卢沟晓月拍记+胡同张民俗艺术馆参观+陆元卢沟晓月讲座
8月15日[周日]卢沟晓月拍记+胡同张民俗艺术馆参观+陆元卢沟晓月讲座
8月15日[周日]卢沟晓月拍记+胡同张民俗艺术馆参观+陆元卢沟晓月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