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438|回复: 6

[分享]利玛窦、《原本》、南堂、滕公栅栏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6-13 05: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歌赛文化测试题有一道是关于利玛窦的。这道题难了点,且余先生解释中有一个不准确的地方。

& k9 k5 H4 p- [$ U$ V+ W

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居住。其原名中文直译为玛提欧·利奇,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在中国颇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称为“泰西儒士”。他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著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明朝万历年间他来到中国,在各地传教授学。 1601年,利玛窦再度赴京,进呈自鸣钟、圣经、《万国图志》、大西洋琴等方物,得明神宗信任。 1601年,明神宗下诏允许利玛窦等人长居北京。之后利玛窦在北京以丰富的东西学识结交中国的士大夫。常与宾客谈论天主、灵魂、天堂、地狱。同时编撰新书,包括以中文写成的《二十五言》等,得到不少中国知识分子的尊重。到了1605年,北京已有200人信奉天主教,当中有数名更是公卿大臣。这当中最著名的,也是后来影响最大的是进士出身的翰林徐光启。南堂(宣武门天主教堂)是北京历史最为悠久的一座教堂,就是在1605年(明万历三十三年)由意大利籍传教士利玛窦兴建的。

      徐光启(1562年4月24日1633年11月10日) ,中国末科学家,农学家,政治家,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之一。子先,玄扈,教名保禄。汉族。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法华汇(今上海市徐家汇,因他改名)人,天主教徒,并且被称为“圣教三柱石”之首。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通天文、历算,习火器。入天主教,与意大利人利玛窦研讨学问。四十年,充历书纂修官,与传教士熊三拔共制天、地盘等观象仪。次年遭讦,称病去职,屯耕于天津。四十七年,明军败于萨尔浒,疏请自效,擢河南道御史,练兵通州。熹宗即位,以志不得展,藉病归。天启元年(1621)复职,力请铸红夷炮御敌,后忤魏忠贤革职。崇祯元年(1628)召还,奉敕督领历清军。三年,疏陈垦田、水利、救荒、盐法等拯时急务,擢礼部尚书,奉旨与传教士龙华民、邓玉函、罗雅各等修正历法。五年,以礼部尚书兼殿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崇祯六年(1633年)卒于北京。 ! r" e6 B% ^% f& F8 T4 U

利玛窦撰写的《天主实录》以及和徐光启等人翻译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等书不仅带给中国许多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哲学思想,而且许多中文词汇,例如点、线、面、平面、曲线、曲面、直角、钝角、锐角、垂线、平行线、对角线、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圆心、外切、几何、星期等等以及汉字“欧”等就是由他们创造并沿用至今。 1610年(万历三十八年)5月11日利玛窦病逝于北京,赐葬于平则门外的二里沟的滕公栅栏。教会无需付款便可拥有这份产业。至19世纪末,安葬于“滕公栅栏”的欧洲传教士已逾百名。1900年墓地被义和团砸毁。墓穴被掀,碑石被砸。其后清政府依《辛丑条约》出资重修了被毁墓地,而且还立了一块道歉的石碑。20世纪初此地已经成为天主教的公共墓地。墓地面积也不断扩大。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栅栏墓地已先后埋葬了数百名西方传教士,成为明清以来西方传教士在东方安息的一个最为集中的所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外国神父被迫撤离了中国,1954年,墓地内的墓碑只有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三块依照国务院宗教事务管理处指示被保留在原地。文化大革命期间,利玛窦墓碑被平埋于地下让其“永世不得翻身”。1973年,马尾沟教堂被拆,墓碑无人照管。1978年10月,邓小平李先念等五位中国中央领导批准重修利玛窦墓。1979年后墓地得到了修复,并列入了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 }& m1 x! B* Z& W# K+ y
利玛窦墓现位于北京西城区车公庄大街的北京行政学院(中共北京市委党校)院内。如今公墓东边墓碑数十块。西边有墓碑三块:面向墓穴,中间为利玛窦,左右首分别为汤若望、南怀仁。利玛窦的墓碑上刻着“耶稣会士利公之墓”,有拉丁文和中文两种文字:“利先生,讳玛窦,号西泰,大西洋意大里亚国人。自幼入会真修,明万历壬午年航海首入中华行教。万历庚子年来都,万历庚戌年卒,在世五十九年,在会四十二年。”
8 f A( c3 b8 m3 H; ?6 a
3 K7 l# o3 h4 p1 f5 T

' O0 ^( w6 I" b3 x/ M

一座高1.5米的首位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半身雕像,日前由世界知名的意大利雕塑家迪奥尼西奥·契玛莱利完成,并有望在世博会期间在世博园区展出。

8 ~- A7 g$ o( U" O$ }

需要指出的是,利与徐合作翻译的欧几里得数学著作原名就是《原本》,是徐加上了一个中国古汉词“几何”,并不是原书就叫《几何原本》。这本书就是沿袭至今的初等几何学教科书原形。这个问题就好象现在都把“大轴”说成“压轴”似的都这么说,其实不正确。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3 05: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利玛窦、《原本》、南堂、滕公栅栏

[分享]利玛窦、《原本》、南堂、滕公栅栏

[分享]利玛窦、《原本》、南堂、滕公栅栏

[分享]利玛窦、《原本》、南堂、滕公栅栏

发表于 2010-6-13 1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bbs.oldbeijing.org/dispbbs.asp?BoardID=63&ID=24959&replyID=&skin=1

8 O4 m& y2 a, k3 Z0 K

油油初访"利玛窦/郎士宁"墓

% Z) t+ ~; h8 c* A) [

 

* g) Q; |$ @' L. W# m' i6 k

http://bbs.oldbeijing.org/dispbbs.asp?BoardID=11&ID=24962&replyID=&skin=1

# |9 H! j* t5 G

油油初访马尾沟教堂

. s: E! W6 y# \0 v) r1 E! P' l

 

6 ^/ ? l- L, m( z

补充完毕

6 |$ h8 M, P9 N: ]4 C

 

 楼主| 发表于 2010-6-13 1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我在那里学习过几个月,只知墓地,不只教堂的沿革.现在明白了.另,从本网感觉您对陵墓最感兴趣,似乎还多于古建.
发表于 2010-6-15 2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整理了一些利玛窦在中国的人脉,发现这人的人脉强的可怕,各级高官和众多名儒,都在其中。
发表于 2010-6-17 1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左慈戏曹在2010-6-13 13:38:00的发言:
拜读!我在那里学习过几个月,只知墓地,不只教堂的沿革.现在明白了.另,从本网感觉您对陵墓最感兴趣,似乎还多于古建.
; h$ w6 G' n2 v9 w, Q5 F- R

呼呼,都感兴趣

) C, }+ p6 i; o O( F5 l2 z

我还对蒙奇奇兴趣很大,吼吼~~~

8 m7 A% a' E% W* ^

我是半路出家,08年才开始去学古建筑。。坟地是打小就有兴趣的了。。教堂兴趣也很大。。我喜欢教堂建筑。。

发表于 2010-6-17 1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yger在2010-6-15 23:59:00的发言:
有人整理了一些利玛窦在中国的人脉,发现这人的人脉强的可怕,各级高官和众多名儒,都在其中。
' Q" k+ w P4 b; Y1 J

恩,而且都发展成教友了,这一点很重要。。所以他很伟大,伟大的称职的传教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27 16:42 , Processed in 1.13372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