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积雪庐在2010-5-22 20:22:00的发言: 再问版主,这种中药的药用主治啥病呀?
- K! e/ e' ]' ]6 r玉竹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以根茎入药。主产于河南、江苏、辽宁、浙江等地,此外,安徽、江西、广西、四川等省(区)亦产。味甘,性平。有养阴,润燥,生津止咳的功能。治热病伤阴、口燥咽干、干咳少痰、肺结核咳嗽、糖尿病、心脏病等症。 # i! o v6 _4 x0 H
主要是我国中医给它了很高的评价,我担心可能是人工种植的,如果是野生资源最好还是保留这个野外物种,别消失为重,好友请看我拷的一些信息吧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根茎。 ) G. I. I, W, A; i
【性味与归经】甘,平。入肺、胃经。 : z8 u8 Q( @8 m$ g ~$ s
【功效】滋阴润肺,养胃生津。
& [( Q% }1 M: b 【临床应用】用于肺阴受伤,肺燥咳嗽,干咳少痰,以及胃热炽盛,津伤口渴谷易饥等症。玉竹有润肺养胃、生津增液的功效,适用于肺胃燥热之症,常与沙参、麦冬、天冬等配伍同用。 ' ~! u7 }% d; ~ a/ g* o
【按语】 1. 玉竹原名为葳蕤,又称萎蕤,味甘多脂,质柔而润,长于养阴,补而不腻,故适用于内热燔灼、耗伤肺胃阴液的症候。它养阴润肺的功效,与天冬、麦冬相近似,但天冬能滋肾,麦冬可清心,玉竹则专治肺胃燥热,三者各有所长。
# x* e! R- ^/ @4 }" B 2. 本品虽为养阴之品,然无滋腻之性,故补阴而不恋邪,可用于素体阴虚、感受外邪而致发热、无汗、恶寒、咳嗽、咽干口渴等症,可与葱白、豆豉、薄荷、桔梗、白薇、甘草等同用。
* n; W" \9 P9 ]4 F! B7 @/ [+ T2 h 3. 本品经近人作药理实验,发现有强心作用,用于临床有一定疗效。
* E2 ]( _* Y" { v! k4 Q 【方剂举例】玉竹麦门冬汤《温病条辨》:玉竹、麦冬、沙参、生甘草 - h( D; K3 i5 a& l
治燥伤胃阴,津液亏耗。 9 z/ _+ w0 ?1 k
【文献摘录】《本经》:「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
/ k+ H P" i+ Z8 B 《药性本草》:「主时疾寒热,内补不足,去虚劳客热。」 $ I- S- J8 p9 _9 Q
《本草纲目》:「主风温自汗灼热,及劳疟寒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