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996|回复: 18

上海世博会的"全景式巨型立雕圆明园"[含6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5-7 14: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 近日,一座"全景式巨型立雕圆明园"在上海世博会世界贸易中心协会馆亮相.这座缩微版的"圆明园"以1比150的比例制作而成,再现了全盛时期的圆明园雄伟壮观的全景.

* |/ M) b$ \9 o5 U$ T

 

6 `( ?) ]* ]% L$ k* \

上海世博会的"全景式巨型立雕圆明园"

上海世博会的"全景式巨型立雕圆明园"

" K+ g; S, s- r3 J& L- ]9 s/ i4 s. a


上海世博会的"全景式巨型立雕圆明园"

上海世博会的"全景式巨型立雕圆明园"

- J+ k( b3 }( A: T0 y* ~


上海世博会的"全景式巨型立雕圆明园"

上海世博会的"全景式巨型立雕圆明园"

7 ]# ]3 w( i3 W


上海世博会的"全景式巨型立雕圆明园"

上海世博会的"全景式巨型立雕圆明园"

! c) o8 J, h2 Q, r* n


上海世博会的"全景式巨型立雕圆明园"

上海世博会的"全景式巨型立雕圆明园"

: T3 {. g- c! h1 ~0 q! V4 D$ P/ I' k, ^


上海世博会的"全景式巨型立雕圆明园"

上海世博会的"全景式巨型立雕圆明园"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5-7 15: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做的还比较精致,

- l. E3 n- p- R5 |

 

7 s1 C) C3 w9 G" J0 M

不过西部有那么大的山吗??

发表于 2010-5-7 1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原来打算展览结束后,放到圆明园,后来种种原因不能实现.
发表于 2010-5-7 2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免费放圆明园,肯定能谈成!
发表于 2010-5-7 2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让全世界能看到,比单放圆明园好,圆明园不只是北京的~
发表于 2010-5-8 0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圆明园永远不可能有什么全景!以什么时候为标准呢?乾隆时期?还是1860年?全是拼凑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5-8 1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普通民众而言,其实缺乏的是对圆明园的关注,而非圆明园的研究.

0 g! s8 F' K2 ^$ H2 _4 a

就譬如说例举两张西洋楼或清漪园的同一角度不同时间的老照片,很多人并不会察觉细节,反而觉得差不多呀?

' K( H: G5 C$ S$ T- C

而实际上专门研究的人就会细致分析比较.重点在于关注与不关注.

1 ?5 c5 L+ u2 C% J! k! S

 

1 D; D6 z3 H, k, O6 s' x" Q1 V

区别于故宫、颐和园等尚存的历史遗迹,圆明园已经不存了.作为关注者来说,应该让更多的不关注者开始关注.

9 [( t' J3 d" }# f2 c5 }

但我觉得现在很多情况是,专家们有时注重研究,过去还局限在国内,就自己馆藏的东西翻来覆去的看;

* Q( E. D+ [/ S9 w" c3 R9 ^' q

现在开始海外寻访,这是好事.但意在"寻访",而非媒体认为的"寻宝".

" j5 h" x! c3 N6 X

而其实媒体是让普通民众开始关注圆明园的主要途径.

; K# i9 J, C: I' l* I1 t. `* C

 

' ?9 C/ E- M$ d7 ]! q

我始终认为圆明园在宣传方面的力道不足,即使是本次海外寻访活动,虽然前后新闻报道不少,但其中不乏有传统的认识错误,不但没有纠正,反而成天在主流媒体播放.名人效应不足,像红十字会、希望小学等这种爱心工程,名人的参与极大的促进了普通人参与的热情.作为企业产品来说,明星参与也是常见的宣传方法.相对的来看,故宫、颐和园或许没有明星"代言",但其最大的价值就是其自身,他们都还存在,有时无需代言或宣传,人们来到北京都知道要去故宫、颐和园;再说"红学",曹雪芹早已隐没于历史,红楼梦也非完整存在,但民众对红楼梦的关注却始终存在,研究的人多了,就成了一门"红学".不研究的人也会关注,因为红楼梦是有故事的,无论是纸面的著作还是影视剧,普通民众都可以从身边非常多的机会接触到.前几年的刘心武说红楼,则再次掀起了普通民众的红楼热.

# }! Q, s+ P, D, L8 L- T

 

: q# Q( ?7 u1 ?8 v

回说圆明园,自80年代以来圆明园的书籍屈指可数,有价值的价格不菲,不适合普通民众的阅读.80年代还曾出过几期圆明园学刊,但后来一度停止.近两年看到貌似又开始出了,但找了下淘宝、孔夫子,无此学刊可购.只有早先的五本.关于圆明园的电视或电影更是稀少,纪录片也几无可见,只常常在一些片子中作为配角出现几分钟而已.圆明园近期的一些活动,更是见不到有号召力的人物出现.所以有些时候不是让人们知道真实的圆明园究竟是怎样,而应是让人们知道曾有一座圆明园、圆明园有什么、圆明园有发生什么、圆明园里都有谁,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去告诉民众真实的圆明园为何.

G' F2 I5 z) ?- |9 G

 

6 l% ~% i8 i5 V% ^! A+ P

不过,这话说的容易做起来是十分不容易的,正如我总是想告诉别人:女史箴图并不是在圆明园内被劫掠的.但似乎没有多少人会听我的话,因为自我小时候开始,就从书本、老师、身边的各种环境中被告知:大英博物馆的女史箴图是在圆明园被劫掠的.错误的思想一旦形成,想要纠正往往要比产生错误更加困难.所以就圆明园来说,或许少数人所知道的圆明园是不够的,大多数人所知道的圆明园是不对的,若要平衡人数的多少,就要双方互相的融合.有时候我不论版权的贴出许多老照片,其实只是想让更多人看到,无论他们看完后是如何想的.我能做的仅是如此.

 楼主| 发表于 2010-5-7 2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我觉得这个景观如果可以再做的真实些,譬如西洋水法可以正常的运转,重现清代时胜境.以现在的科技来说,这个还是可行的应该.制作一个模型要更容易也更少争议.毕竟西洋楼除了西洋建筑外,其另一大特色就是西洋喷泉的盛观.

' J8 p7 \1 O& ^& L4 B2 G' V

 

- K% G3 z: {& l9 K% c' j# }

同时这样的景观模型每次看都觉得缺少了什么,我觉得真实的圆明园不仅仅是其山其景其貌,还有园中的个体-人物.

 楼主| 发表于 2010-5-7 2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中国馆还有九州清晏?还是其他的?好像还专门找圆明园专家谈了下.这个就不知了.
发表于 2010-5-9 05: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二世在2010-5-8 12:03:00的发言:
估计过几天大型纪录片<颐和园>上映,能掀起一阵清代皇家园林热吧,圆明园太缺少一部系统客观的纪录片了,现在人都浮躁,尤其是年轻人,没有人会在这些上下功夫,导致现在圆明园甚至包括颐和园等方面的书籍和资料匮乏。
T1 I& k8 Q# @0 C( j1 Z

80后的年轻人国文底子都不行,浮躁不过是表面,对传统的陌生才是主因,一时有了兴趣不是坏事,但要深入下去,没有传统文化的底子是深不了的.还是在表面看热闹.

发表于 2010-5-8 14: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几天《颐和园》就上映了吗?
发表于 2010-5-8 14: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反感这种模型,严重缺乏尺度、比例和细节,只能算是个以圆明园为噱头的工艺品,不能代表圆明园
发表于 2010-5-8 1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过几天大型纪录片&lt;颐和园&gt;上映,能掀起一阵清代皇家园林热吧,圆明园太缺少一部系统客观的纪录片了,现在人都浮躁,尤其是年轻人,没有人会在这些上下功夫,导致现在圆明园甚至包括颐和园等方面的书籍和资料匮乏。
发表于 2010-5-8 2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二世在2010-5-8 12:03:00的发言:
估计过几天大型纪录片<颐和园>上映,能掀起一阵清代皇家园林热吧,圆明园太缺少一部系统客观的纪录片了,现在人都浮躁,尤其是年轻人,没有人会在这些上下功夫,导致现在圆明园甚至包括颐和园等方面的书籍和资料匮乏。
% w5 z, R ^9 { j+ ^# X# ?7 f

希望能出本清漪园的书

发表于 2010-5-9 18: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贴




. C# j6 {" {4 j* r/ }7 x/ B

模型的制作者--张进才先生

2 Y9 s1 F7 x; L k


 

发表于 2010-5-9 19: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rishon在2010-5-8 11:56:00的发言:
1 Y$ \. @/ ^- c7 M3 u" E+ e; I

就普通民众而言,其实缺乏的是对圆明园的关注,而非圆明园的研究.

- L1 p1 n0 ?" o" A' J4 ?% }

就譬如说例举两张西洋楼或清漪园的同一角度不同时间的老照片,很多人并不会察觉细节,反而觉得差不多呀?

A$ F3 r5 z. m* Y

而实际上专门研究的人就会细致分析比较.重点在于关注与不关注.

M, O5 }- x- B$ G8 T$ R: G

 

0 y, Q1 n' {( g e

区别于故宫、颐和园等尚存的历史遗迹,圆明园已经不存了.作为关注者来说,应该让更多的不关注者开始关注.

4 J/ J4 `$ X1 c7 q! w

但我觉得现在很多情况是,专家们有时注重研究,过去还局限在国内,就自己馆藏的东西翻来覆去的看;

1 o8 ^, `2 ~ k+ {

现在开始海外寻访,这是好事.但意在"寻访",而非媒体认为的"寻宝".

1 Z4 Z# X: D- S! N. h9 Z! r( v9 s! ^: \

而其实媒体是让普通民众开始关注圆明园的主要途径.

2 `6 U2 l# A2 F

 

2 ?$ J E1 l; I9 f |

我始终认为圆明园在宣传方面的力道不足,即使是本次海外寻访活动,虽然前后新闻报道不少,但其中不乏有传统的认识错误,不但没有纠正,反而成天在主流媒体播放.名人效应不足,像红十字会、希望小学等这种爱心工程,名人的参与极大的促进了普通人参与的热情.作为企业产品来说,明星参与也是常见的宣传方法.相对的来看,故宫、颐和园或许没有明星"代言",但其最大的价值就是其自身,他们都还存在,有时无需代言或宣传,人们来到北京都知道要去故宫、颐和园;再说"红学",曹雪芹早已隐没于历史,红楼梦也非完整存在,但民众对红楼梦的关注却始终存在,研究的人多了,就成了一门"红学".不研究的人也会关注,因为红楼梦是有故事的,无论是纸面的著作还是影视剧,普通民众都可以从身边非常多的机会接触到.前几年的刘心武说红楼,则再次掀起了普通民众的红楼热.

4 {1 T( R; V) j- K4 A

 

: o/ O& y7 |, K+ Y

回说圆明园,自80年代以来圆明园的书籍屈指可数,有价值的价格不菲,不适合普通民众的阅读.80年代还曾出过几期圆明园学刊,但后来一度停止.近两年看到貌似又开始出了,但找了下淘宝、孔夫子,无此学刊可购.只有早先的五本.关于圆明园的电视或电影更是稀少,纪录片也几无可见,只常常在一些片子中作为配角出现几分钟而已.圆明园近期的一些活动,更是见不到有号召力的人物出现.所以有些时候不是让人们知道真实的圆明园究竟是怎样,而应是让人们知道曾有一座圆明园、圆明园有什么、圆明园有发生什么、圆明园里都有谁,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去告诉民众真实的圆明园为何.

/ ~3 M0 |) k6 B* X) N

 

1 Q4 r+ }+ Y j# K2 C

不过,这话说的容易做起来是十分不容易的,正如我总是想告诉别人:女史箴图并不是在圆明园内被劫掠的.但似乎没有多少人会听我的话,因为自我小时候开始,就从书本、老师、身边的各种环境中被告知:大英博物馆的女史箴图是在圆明园被劫掠的.错误的思想一旦形成,想要纠正往往要比产生错误更加困难.所以就圆明园来说,或许少数人所知道的圆明园是不够的,大多数人所知道的圆明园是不对的,若要平衡人数的多少,就要双方互相的融合.有时候我不论版权的贴出许多老照片,其实只是想让更多人看到,无论他们看完后是如何想的.我能做的仅是如此.

+ h3 q: @4 `1 H

 

9 ?* ~: H. V* f

任何学术领域要作到精与深,这只能是少数人的事,大众是不必苛求的.大众只是了解层面,没有对和不对,常识不大缪就好.

3 d' v" c/ [ f

现在的问题在媒体,瞎讲的太多了.

, c! q9 J; w6 w& c* y

 

* R2 j9 f3 F$ l5 @$ P' h3 A7 A6 i

学刊5期后新出的在孔网和淘宝上找找,应当还有卖的

发表于 2010-5-10 0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圆明园的管理者为啥不自己做这样一个模型呢?想来,应该比这个做的更好吧?

发表于 2010-5-10 09: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模型做的比较粗糙
发表于 2010-5-10 14: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神之荣耀在2010-5-10 8:43:00的发言:
* d. O7 r# F* B9 o! h- @" g+ F

圆明园的管理者为啥不自己做这样一个模型呢?想来,应该比这个做的更好吧?

7 U* E5 o7 S0 G A! f

 

Q& ]; B z/ v

没有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16 00:57 , Processed in 1.17195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