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595|回复: 3

转篇美文和好友共赏-孙悟空为何愿意跟随唐僧去取经?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5-6 1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I) M' b2 A n

                                            孙悟空为何愿意跟随唐僧去取经?
    孙大圣童年时的理想是什么?是“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为此几经周折,学到长生不老的法术,“九幽十类尽除名”。本来,故事非常圆满了。由于他是一只太有理想的猴子,旧的理想实现了,新的理想又来了,称之为“不满足”,产生了烦恼,心火交加,无处发泄,终于大闹天宫,获得了在五行山五百年不需劳动的待遇。难道,这就是猴哥的最终归宿吗?

0 _# @# C+ H- e


历史上最长的反思

0 ]# r: T& Y1 @


孙大圣在五行山下反思,长达五百年,应是历史上最长的了。我曾经说过,他被“双规”,即规定的时间(五百年),规定的地点(五行山),还有一个,交代问题。交代了没有?交代了。自称犯上“诳上”之罪。看来态度不错。

7 H- C: m. L1 }8 }( M9 _# h+ _- ]4 |

五行山的威力真大。能够让孙大圣老老实实呆在这里,认真反思,原来趾高气扬,还能找到自己的缺点,真是不容易。

' r) I6 p! B" _

五行山是什么?确实有很多象征意义,关键是你站在那个角度来看。

$ a) Z) |7 R6 b( I# T' A1 T

“横看成岭侧成峰”。如果从佛家来看,孙猴子有一颗“驿动的心”,心魔未伏,坠落红尘,我佛慈悲,给予超度,五行山就是一个心灵的驿站。如果从管理学来说,对一个不服从企业管理的人来说,五行山就是基本的制度规范,孙大圣被送到进修班学习MBA。从玄学来说,大福大贵者必有大难,五行山就是大磨难,生命中的一大劫。等等。

, l- F* a/ q r! m3 H

老孙为什么要反思?因为,他不得不反思。不反思就没有出路,永远被困在五行山,成为一块名副其实的“石头”,也叫返璞归真吧。

" F4 C- ]$ E3 H* T+ d

不得不反思的答案太牵强,很抽象。具体一点,庸俗一点,以孙大圣那么聪明的性格,完全知道自己应该失败,必须失败,那么,自己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自己的对手越来越强大呢?大到自己绝对不可战胜。自己辛辛苦苦学到的“长生不老”术,是不是最好的?看来,最好的还没有学到啊。真是一只超级聪明的猴子!

[& K$ y& z2 y9 Y% _

孙大圣反思什么的答案,上面已经说清楚了。最终,他知道,如果要获得真正的自由,真正的长生不老,仅仅这点道术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继续深造,哪怕多么艰难。就如自己单身漂洋过海,历经千般苦难一样。

8 @: x, N; C8 ]# ^8 M

这里,我闲话两句。你说,是西天艰难还是当时独自一人漂洋过海艰难?我的答案是,前者更为艰难。因为,取经最多是八十一难,前者,何止千百难!因为,你不知道究竟有多少难!

! `! d) \( Z: ~

这就是玄机。

" ]' t5 r$ [0 G* t [+ `7 z; W


为何偏偏是唐僧出面来营救

4 @# S0 X9 h, o, @( s7 \


孙大圣必须继续深造,深造必须有路径,路径在哪里?

, [ D9 t0 e: u! k! Y

纵观西游取经过程,是一个“如来布局”。如来佛祖的目的,是推行教化,普度众生,说白一点,是搞文化扩张,文化侵略。

. x y6 Z* z* U

如何扩张、如何侵略?每一步棋都非常精妙,详见拙作《如来布局与商业运营》。作为如来的一枚棋子,唐僧担负起取经传经的任务。取经传经,如果得来太容易,人们就不会太珍惜,“若将容易得,便做等闲看”,孙大圣都这么看。

0 Q$ [$ d* U# k" @" L* p

由唐僧救出孙大圣,除了取经的需要外,我认为更重要一层,还是体现佛家的因缘思想。整部西游记,都贯穿了这一思想。因是引发事物发展变化而产生结果的内在原因,缘是配合产生这种结果的外部条件,合称因缘,是产生结果的一切原因。

8 X$ [( G( q' L" ?* K. ^( R, D

一切事物,因为因缘的聚散而生灭,称之为因缘生灭;因为因缘的作用而产生相应的结果,称之为因缘具合。

3 Q+ X# K/ G8 y9 I) T) W

因此,必须因缘结合,有因无缘,或者有缘无因,都不能产生结果。

8 U! W- \% n2 q! ~* ~/ ?

唐僧之所以成为唐僧,因为他原来是佛祖的弟子,是弟子就必须为普及佛法而尽心尽力。金蝉被贬我怀疑是佛祖上演的一出苦肉计。因,是为了普法的需要;缘,是南赡部洲的具体条件,加上西游路上的障碍。因缘具合,使唐僧完成了取经的历程,完成了佛祖交给的任务。

2 C% @! |( e- T

孙大圣也然。我也怀疑孙大圣是佛祖调教出来的“坏分子”。佛祖既然为了普法,实现个人的价值,就必须荡平三界,使大众死心塌地皈依,接受教诲。

$ o; G# ~* l" v" J! J' S+ `, Z

如果太平盛世,如东土大唐,一片繁荣昌盛,谁会去主动接受教诲?接受外来的经?恐怕很难!为此,必须制造天下大乱,乱中取利。

+ p- x& T! i8 C/ L

如此看来,孙大圣大闹天宫的故事,可见吴承恩老爷深刻的用意了。我们老是说,开局七八回很累赘,几乎与取经无关。难道写作水平那么高的作者,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吗?如果考虑了,就是“如来布局”最重要的一环。

0 ~( ^. ?. m; {% ~

这就是因缘。

' ?- t. C+ Y: u


孙大圣缺什么唐僧就有什么

' p) s" E6 z5 p# L


正是因缘,孙大圣跟随唐僧取经,也是一段因缘,正因为如此,他们结下了师徒的情谊。没有唐僧,孙大圣就没有取经的路径。

- N$ U" ~: P8 w+ L

从肉眼来看,孙悟空被迫拜唐僧为师,其因是唐僧救了他;其缘是佛祖普法的需要。

8 Z' E/ y, E* I, l

这是很肤浅的看法。

9 \1 i0 z2 i9 z( M0 M

我倒认为,孙大圣拜唐僧为师,是必须拜,并且死心塌地拜的。如果你认为唐僧一无是处,那就错了。唐僧能够有资格收下老孙为徒,是其本领使然。

0 F: o& y8 o. `& x

这里不兜圈子了。也就是说,孙大圣想要成佛,他最缺乏的,唐僧都有!

- r [8 K6 H& W3 K! J

首先,孙大圣是有成佛或者成仙(成玉帝)目标的,唐僧没有。孙大圣几次大闹(天宫、龙宫、地府),都有明确的目的,带有强烈的功利性。而唐僧没有。如果说,唐僧没有功利性,为什么要去取经,其实取经没有任何功利性。因为大乘佛法普度众生,既然普度众生,哪有什么自利性?

: f% X* M# Z2 u

其次,孙大圣是多心,唐僧是无心。成佛最大的障碍是心魔,心有魔时,即为妖怪。你看,孙大圣一旦多心,六耳猕猴马上蹦出,为何有六个耳朵?六耳代表三只猴子,三只猴子三个心,岂不是“三心二意”?最明显的,在比丘国时,那位昏君要吃唐僧的心,孙大圣自告奋勇,一下子剖出了十几个心,真是多心啊!唐僧一个也没有拿出来,岂不是无心?正因为无心,所以才能成佛。孙大圣也是这样。

- p t7 i4 ]. r

当然,孙大圣成佛还缺少很多。一路上,唐僧很少讲大道理,他是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一直目标明确,意志坚定。谁是西游路上意志最坚定的人?肯定是唐僧无疑。

. B& G3 _1 h; w( q/ u


取经团队其实谁也没有帮助谁

6 c& X' E; n9 ~


唐僧是一位非常善于感恩的人。每一次降魔降妖,他必须亲自答谢那些“恩公”,哪怕是“弄些土块,充当香火”,也要在形式上表示一下。这是多么令人感动啊!因为,他是发自内心感谢的。如果你帮助一个人,他不一定送你什么东西,可是他发自内心感激你,你会有何感想?

! s, c' y5 D* | w

除此之外,唐僧也不吝惜将赞誉之词,送给孙大圣或者猪八戒,“贤徒累你啦”,也是由衷而发。不过,孙大圣并不以为然。

2 H/ I) X* ?9 I/ ~5 L p+ B" ~

为什么不以为然呢?孙大圣明确的说,“两不相谢,彼此皆扶持也。我等亏师父解脱,借门路修功,幸成了正果;师父也赖我等保护,秉教伽持,喜脱了凡胎。”

3 d1 J8 o6 G" `7 M- {' @" V2 |% G

终于将谜底揭开了。大家西行取经,说到底就是互相帮忙。我承蒙你搭救,我才有取经的“因”;你需要我帮忙,才能战胜灾难,你才有取经的“缘”。最终,大家彼此护持,胜利来到灵山,都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我们之间才有善“果”。

& K8 L, o. \& e, j

大家共同成就了美好的取经故事,难怪老孙要跟随唐师父去取经!

1 X: U! c: k. K( b% U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5-6 1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主要是想进入体制内
发表于 2010-5-6 1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树人treeman在2010-5-6 10:43:00的发言:
* y" e# ]. a9 x" F0 U$ F

                                            孙悟空为何愿意跟随唐僧去取经?
    孙大圣童年时的理想是什么?是“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为此几经周折,学到长生不老的法术,“九幽十类尽除名”。本来,故事非常圆满了。由于他是一只太有理想的猴子,旧的理想实现了,新的理想又来了,称之为“不满足”,产生了烦恼,心火交加,无处发泄,终于大闹天宫,获得了在五行山五百年不需劳动的待遇。难道,这就是猴哥的最终归宿吗?

) V9 Z i- M# K, Z0 }) m0 x


历史上最长的反思

: e" [* U0 z# Z7 r9 L


孙大圣在五行山下反思,长达五百年,应是历史上最长的了。我曾经说过,他被“双规”,即规定的时间(五百年),规定的地点(五行山),还有一个,交代问题。交代了没有?交代了。自称犯上“诳上”之罪。看来态度不错。

4 C: n1 e5 ~) Q2 d

五行山的威力真大。能够让孙大圣老老实实呆在这里,认真反思,原来趾高气扬,还能找到自己的缺点,真是不容易。

: `1 I+ A, G8 a# v" o9 o: H

五行山是什么?确实有很多象征意义,关键是你站在那个角度来看。

E! M' D$ E; K5 B- h' Y

“横看成岭侧成峰”。如果从佛家来看,孙猴子有一颗“驿动的心”,心魔未伏,坠落红尘,我佛慈悲,给予超度,五行山就是一个心灵的驿站。如果从管理学来说,对一个不服从企业管理的人来说,五行山就是基本的制度规范,孙大圣被送到进修班学习MBA。从玄学来说,大福大贵者必有大难,五行山就是大磨难,生命中的一大劫。等等。

; p. I& b1 E# @6 G( X+ ^/ \0 W6 P

老孙为什么要反思?因为,他不得不反思。不反思就没有出路,永远被困在五行山,成为一块名副其实的“石头”,也叫返璞归真吧。

( s, }& v& k# d3 k0 `( q

不得不反思的答案太牵强,很抽象。具体一点,庸俗一点,以孙大圣那么聪明的性格,完全知道自己应该失败,必须失败,那么,自己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自己的对手越来越强大呢?大到自己绝对不可战胜。自己辛辛苦苦学到的“长生不老”术,是不是最好的?看来,最好的还没有学到啊。真是一只超级聪明的猴子!

# d) u, ?: m; ]9 C& y' K x3 r

孙大圣反思什么的答案,上面已经说清楚了。最终,他知道,如果要获得真正的自由,真正的长生不老,仅仅这点道术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继续深造,哪怕多么艰难。就如自己单身漂洋过海,历经千般苦难一样。

( m6 ~$ f; L* P. Q; C+ z* S. {

这里,我闲话两句。你说,是西天艰难还是当时独自一人漂洋过海艰难?我的答案是,前者更为艰难。因为,取经最多是八十一难,前者,何止千百难!因为,你不知道究竟有多少难!

# }8 o% s6 H* n! r

这就是玄机。

N, y, e' S, [6 o( {+ e7 b% X


为何偏偏是唐僧出面来营救

8 k3 N- | E4 h+ @7 p2 L


孙大圣必须继续深造,深造必须有路径,路径在哪里?

* p4 e! A1 T+ I/ e5 X! E0 C( f

纵观西游取经过程,是一个“如来布局”。如来佛祖的目的,是推行教化,普度众生,说白一点,是搞文化扩张,文化侵略。

1 Y$ c1 ^/ S8 ]3 s Y

如何扩张、如何侵略?每一步棋都非常精妙,详见拙作《如来布局与商业运营》。作为如来的一枚棋子,唐僧担负起取经传经的任务。取经传经,如果得来太容易,人们就不会太珍惜,“若将容易得,便做等闲看”,孙大圣都这么看。

9 v* F& E9 W5 `" d( l- P5 g1 r: E

由唐僧救出孙大圣,除了取经的需要外,我认为更重要一层,还是体现佛家的因缘思想。整部西游记,都贯穿了这一思想。因是引发事物发展变化而产生结果的内在原因,缘是配合产生这种结果的外部条件,合称因缘,是产生结果的一切原因。

( O+ [1 u9 I( k: U5 f1 r, H

一切事物,因为因缘的聚散而生灭,称之为因缘生灭;因为因缘的作用而产生相应的结果,称之为因缘具合。

}: W* b& {; {! Y

因此,必须因缘结合,有因无缘,或者有缘无因,都不能产生结果。

9 w$ J+ F- d) h' s; {9 }7 u9 m1 V

唐僧之所以成为唐僧,因为他原来是佛祖的弟子,是弟子就必须为普及佛法而尽心尽力。金蝉被贬我怀疑是佛祖上演的一出苦肉计。因,是为了普法的需要;缘,是南赡部洲的具体条件,加上西游路上的障碍。因缘具合,使唐僧完成了取经的历程,完成了佛祖交给的任务。

5 ?" `( H* p7 i6 e, q1 e1 U7 e

孙大圣也然。我也怀疑孙大圣是佛祖调教出来的“坏分子”。佛祖既然为了普法,实现个人的价值,就必须荡平三界,使大众死心塌地皈依,接受教诲。

- x5 t% I( T# F5 g* G; W2 }! U

如果太平盛世,如东土大唐,一片繁荣昌盛,谁会去主动接受教诲?接受外来的经?恐怕很难!为此,必须制造天下大乱,乱中取利。

; j3 s. Q6 p5 y, u+ k+ T

如此看来,孙大圣大闹天宫的故事,可见吴承恩老爷深刻的用意了。我们老是说,开局七八回很累赘,几乎与取经无关。难道写作水平那么高的作者,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吗?如果考虑了,就是“如来布局”最重要的一环。

1 d, t, L% l8 [% w

这就是因缘。

/ f, f4 T- b! J0 c


孙大圣缺什么唐僧就有什么

5 B" |! }/ R# f" G8 d


正是因缘,孙大圣跟随唐僧取经,也是一段因缘,正因为如此,他们结下了师徒的情谊。没有唐僧,孙大圣就没有取经的路径。

& b5 @/ ^1 \" i1 O, M8 ^; g, T

从肉眼来看,孙悟空被迫拜唐僧为师,其因是唐僧救了他;其缘是佛祖普法的需要。

7 E! U& _, Y: q' |

这是很肤浅的看法。

# }9 y4 M2 I5 Q9 `

我倒认为,孙大圣拜唐僧为师,是必须拜,并且死心塌地拜的。如果你认为唐僧一无是处,那就错了。唐僧能够有资格收下老孙为徒,是其本领使然。

+ x- Y' J/ P7 w. z4 y

这里不兜圈子了。也就是说,孙大圣想要成佛,他最缺乏的,唐僧都有!

% G% }3 j1 Y7 j1 C6 O6 P

首先,孙大圣是有成佛或者成仙(成玉帝)目标的,唐僧没有。孙大圣几次大闹(天宫、龙宫、地府),都有明确的目的,带有强烈的功利性。而唐僧没有。如果说,唐僧没有功利性,为什么要去取经,其实取经没有任何功利性。因为大乘佛法普度众生,既然普度众生,哪有什么自利性?

0 {1 y+ E, R6 x* X

其次,孙大圣是多心,唐僧是无心。成佛最大的障碍是心魔,心有魔时,即为妖怪。你看,孙大圣一旦多心,六耳猕猴马上蹦出,为何有六个耳朵?六耳代表三只猴子,三只猴子三个心,岂不是“三心二意”?最明显的,在比丘国时,那位昏君要吃唐僧的心,孙大圣自告奋勇,一下子剖出了十几个心,真是多心啊!唐僧一个也没有拿出来,岂不是无心?正因为无心,所以才能成佛。孙大圣也是这样。

. C6 b8 e' Q, e" ~6 x" j- K

当然,孙大圣成佛还缺少很多。一路上,唐僧很少讲大道理,他是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一直目标明确,意志坚定。谁是西游路上意志最坚定的人?肯定是唐僧无疑。

+ j7 L& b2 c q2 ^) r


取经团队其实谁也没有帮助谁

: {6 @9 d$ `7 X/ Q


唐僧是一位非常善于感恩的人。每一次降魔降妖,他必须亲自答谢那些“恩公”,哪怕是“弄些土块,充当香火”,也要在形式上表示一下。这是多么令人感动啊!因为,他是发自内心感谢的。如果你帮助一个人,他不一定送你什么东西,可是他发自内心感激你,你会有何感想?

0 Z; t' E7 n! J) }* q

除此之外,唐僧也不吝惜将赞誉之词,送给孙大圣或者猪八戒,“贤徒累你啦”,也是由衷而发。不过,孙大圣并不以为然。

! V% z' N; Z) o- K$ H. t$ X

为什么不以为然呢?孙大圣明确的说,“两不相谢,彼此皆扶持也。我等亏师父解脱,借门路修功,幸成了正果;师父也赖我等保护,秉教伽持,喜脱了凡胎。”

; u5 X5 m7 x9 N% q- r+ k

终于将谜底揭开了。大家西行取经,说到底就是互相帮忙。我承蒙你搭救,我才有取经的“因”;你需要我帮忙,才能战胜灾难,你才有取经的“缘”。最终,大家彼此护持,胜利来到灵山,都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我们之间才有善“果”。

& f9 c& ]" }( J9 u

大家共同成就了美好的取经故事,难怪老孙要跟随唐师父去取经!

. S: K' w0 o3 r" N

 

, [7 n" B$ Z8 y, {# d& y

 

' S. O6 _* L( p3 j: C

研究西游记了?

( @% t: l& Q/ X( }/ B A

 

3 u' l- B+ ^" F6 [8 E$ S2 \

 

' @0 Y# X" H7 l j0 b9 n$ h2 y) D

 

# V4 ^' t& I& g4 N5 B! h& j

 

 楼主| 发表于 2010-5-11 1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偶见觉得有点道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5 09:43 , Processed in 1.12513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