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的门钉安装(河豚毒)
+ M+ d! d2 H* l& E/ N( e6 }! H 门钉在官式建筑中是大门的重要构件之一,其主要作用为装饰作用。门钉一般为九路,每路九颗。古代九为阳数最大,天子之制多取九数。皇宫建筑门钉也有例外的,著名的如故宫东华门,门钉只有八路,每路九颗。除此之外故宫午门的左右掖门也是此规制。这两处地方都少一路门钉,引起很多学者关注。有的认为是建筑过程中与玄武门的门钉出现错用造成的,也有认为明清帝后死后经此门出殡,属于鬼门,所以用偶数。 + v9 y4 I# W2 p/ k) K
关于错用的说法,看完下面的门钉安装过程大家就知道,不可能是错安的了。而明代停灵在武英殿那边,且棺材是出午门,而非东华门,至少明代不会是因为这个原因把东华门和左右掖门改成八路的。很可能就是明代营造紫禁城时的规制中就制订了某种特殊的含义,但是目前还没有记载的史料,仅是我们无从可考而已。
- e6 A6 V" D% k2 ~( l* V下面介绍以下门钉的安装,其实门钉的功能基本上就是一个纯装饰性的东西。门钉都是安在门的正面,背面是没有门钉的。安门钉要分几个步骤,主要工作面在门的背后。
5 R0 P0 R4 K! ^/ u5 U+ \6 F前两步工作都是在门的正面工作,后几步是在门的背面工作。正面是做完蔴灰地仗刷了油饰的,背面是仅作地仗,未刷油饰,等门钉安完之后再找补地仗、刷油饰。
$ {2 G) g7 V" _# v7 a首先准备材料,材料是木钉和门钉。门钉分钉帽和钉柄两部分,钉柄是两块紧挨的扁铁,不是一体的,为了后面掰开之用。木钉的一端需要削成尖状,方便于下钉,另一端面宽,用锤子敲击方便。
, B" o1 n- L) m" S. i8 s6 D

" A* e$ w9 ~1 |( h 0 g# ?" ?$ _1 H
第一步,在门的正面,先用横竖墨线确定门钉位置。  . Q& E* \* I6 O Q* D' c6 W
8 e3 Q! G% k( F6 \; B
第二步,根据上一步确定的位置,用钻打孔。 
2 z, N6 j$ Q2 Y D9 B. |# m7 Q第三步,把门钉从正面插入,因为门钉的尺寸根据门的厚度早已计算好,门钉插入后,仅能露出一点点后尾。沿着垂直于扁铁方向上,砍掉地仗,出两个凹槽,宽度与钉柄一样。 
7 v' p! v' t/ R9 B, {% O2 M第四步,掰开钉柄的两个扁铁出一道宽缝,为下一步下木钉用。 
) ~9 H: ^3 h6 y6 Z第五步,在宽缝中下木钉,并用锤子将木钉砸进去,同时,在前面另一个人用木块顶住钉帽,防止砸击时门钉跑动。 
, r# C* ^, A- Q/ s' a4 a/ \: b
第六步,打断木钉,然后把竖着的钉柄分别往砍好地仗的凹槽位置砸平。 
4 q$ g8 Q$ R# F- ?( [8 ~' `然后这一个门钉就安装好了,完工安下一个门钉。
" O3 P/ ^: ]+ s; t
# L$ D) c- ] n. S& ~9 P
所有的门钉安完之后,背面和正面再补刷上油饰,大门就完活了。
6 e! D6 ^, Z) w8 d5 \" O从上面步骤来看,安装门钉有一套规矩的操作流程,是不太可能出现少安一路这样的错活的,所以否定了关于东华门八路错活的说法。 希望大家看后,对门钉有个崭新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