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15|回复: 8

[分享]通教寺、柏林寺、白衣庵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3-28 2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都知道旧京城东北部的寺庙有著名的雍和宫,其实还有几座:
3 K( _0 i: [5 v5 q
9 E( \) ] L' A1 i7 R3 a+ }2 }

通教寺位於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的一条小街深巷针线胡同中,是北京市著名的尼众寺院。ANG="EN-US">195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主国重点寺院。 ANG="EN-US">

! q& F5 ~2 p0 ]7 C3 [* E

通教寺山门对面是一片长满苍松翠柏、奇花异草的公园,使寺院的环境更显幽静。进山门後,即为修葺一新的大雄宝殿。殿中莲花座上供奉着阿弥陀佛,法相庄严,雕塑精美。大殿两侧是整齐的僧房,左前方为五观堂,右前方是念佛堂,寺内还立有ANG="EN-US">1942年重修时立的两道石碑。果树、花木,把整座寺庙点缀得格外雅致、清净。

* _& t" @4 N0 H( g2 v

通教寺的创建年代已无史籍可考。相传创建於明朝,清朝重修,是一座殿宇几楹、僧房数间的小庙。到清朝末年,这座小庙已十分残破,佛像损坏,仅有一位老比丘尼印和法师住持修行。

3 Z5 x4 e7 I- J! |7 f, [6 N( \( R l

ANG="EN-US">1942年从福建来的开慧和胜雨两位尼姑驻锡通教寺,着手重建殿堂,安单接众。她们历经艰辛,募资修建了大雄宝殿、五观堂、念佛堂、大寮等建筑,使通教寺形成今天的规模和格局。通教寺为培养僧才,创办了ANG="EN-US">“八敬学苑ANG="EN-US">”,并呈文备案,悬挂钟板,使它成为北京市第一座尼众丛林。八敬学苑先後毕业了三十多名僧尼,她们遵守戒律,诵经念佛,行住坐卧极有威仪,从而使造座名不贝经传的佛寺闻名佛教界。

+ _+ ~. q5 k/ q3 X, m

根据通教寺石碑记载,当时的通教寺ANG="EN-US">“以持戒念佛为宗,学教习规为助ANG="EN-US">”。它的共住规约是ANG="EN-US">:“坚持不论台、贤、济、洞,但以戒行精严,深信净土法门为准。祗传贤,不传法,以杜法眷私属之弊ANG="EN-US">;专一念佛,亦摄三学,除打念佛七外,概不应酬经忏佛事;无论年纪老小,不遵戒律者,概不留单。正由於它规章严明,归者甚众,常住尼众达五十多人。

0 @) e* X- Z* o9 t! g6 E8 E; {

1949年後,通教寺一直是北京尼众活动场所。全寺尼众以持戒念佛、学教习规称誉海内外。她们还发扬“.农禅并重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佛教优良传统,先成立缝纫小组,後发展为服装加工厂,制作僧衣,同时为社会服务。文化大革命中,佛像、经书被毁,尼众流散,寺门关闭。

7 ~0 ?7 I, c: Y& |5 i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通教寺又作为佛教活动场所重新恢复开放。北京市佛教协会重修了通教寺,流离失所的尼众也相继归来,十多名年轻尼众经过学习,也留寺修行,为静寂的寺庙增添了活力。

% |% a' U% O* N( t/ ]

通教寺现存主要佛教建筑有大雄宝殿、念佛堂、五观堂、尼舍等,其中较为独特的建筑是大雄宝殿,因其殿内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画像》而名闻遐尔。寺内还有碑刻两块,珍藏日本《大正藏》一部。

: u1 i1 B/ w/ I! o. ]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8 2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通教寺



 楼主| 发表于 2010-3-28 2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柏林寺在东城区雍和宫之东,为京师八大寺庙之一。元至正七年(1347)始建,明正统十二年(1447)重建。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是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为庆祝康熙60寿辰,由胤祯主持重修;乾隆二十三年(1758),又一次拨巨款进行重修。寺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全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圆俱行觉殿、大雄宝殿和维摩阁共五进院落。中轴的东西两侧为配殿,整座寺院布局整齐严谨,全部建筑都建在高大的砖石台基上。山门殿前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砖砌影壁,雕刻有精美图案。大雄宝殿是全寺的主体建筑,檐下正中悬挂有巨额横匾,上书“万古柏林”,是康熙60寿辰时的亲笔题书。殿内有明代塑造的三世佛和7尊木制漆金佛像。东配殿内存有康熙四十六年(1707)铸造的交龙纽大铜钟,高2.6米,钟身遍刻经文。维摩阁,自成院落,为双层建筑,东西两侧建有翼楼。寺内曾保存中国唯一存留的龙藏经版。佛教经典从唐代起称为“藏”,龙藏就是指清朝御制镌刻的佛学大丛书,其内容收集了元、明、清三朝著名高僧以及佛学研究的著作,很多为支书所不载的史料,多可从这里探源溯流找到答案。这部龙藏刊刻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成于乾隆三年(1738),经版有78230块,经书7240卷。经版系选用上好的梨木雕造,刀法洗炼,字体浑厚端秀,由于印刷量极少,因此经版至今字口锋棱俱在,完整如新,经版于1982年移至智化寺保存。这座寺庙至今被多家单位占用,拒不按北京市文物局要求腾退。

 楼主| 发表于 2010-3-28 2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子监街路南还有两座庙,西为火神庙(今78号),始建于明代。其主要建筑有山门、大殿、正殿及东西配殿、大殿内祭火神及关帝、财神、鲁班、药王、药圣等,原还有三座碑,现为民居,碑已当作台阶或砌在墙内,故无法得知其内容。各殿虽存,但改变太大,院内小棚林立,使人无法窥其原貌,唯山门还保留着昔日寺庙的痕迹。从火神庙往东(今40号)为灶君庙。原庙山门一间。为大式硬山筒瓦均为三间,前带走廊,旋子彩画;后殿内祀灶王,庙内原有宣统时重修碑,后来不见了。现由国学胡同小学使用,二殿尚存,山门已拆除。

; y( ^- u7 k% R4 a2 b. e7 R

方家胡同白衣庵为明代所建,现只有匾额尚存,佛殿成了这等模样。

发表于 2010-3-28 2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跟楼主几张


 更早的时候我进去过,后院不让进,是姑子居住的地方。

# k9 M3 a2 v, C! P5 f


, k8 \: a8 z; t0 N( M& |


发表于 2010-3-29 08: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通教寺,我小时候还是派出所占据着,跟大人去过一次。当时门朝南。80年代中期才改回来。《龙藏》印刷确实不多,所谓“经版至今字口锋棱俱在,完整如新”倒有点吹嘘成份,部分经版因为留传日久保存不当也损坏了。修复龙藏经版费了不少力气。记得杨尚昆当国家主席那当儿,用龙藏经版印刷了一批佛经。杨去泰国访问送给普密蓬一套。堆在地上小山一样一堆。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05: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布"先生!我就不明白,为什么占着柏林寺的那几家"野"单位就是不搬呢?有什么靠山?现在门口都不让照.
发表于 2010-3-29 1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左慈戏曹在2010-3-29 11:39:00的发言:
$ f8 r- u6 p7 ~9 {( v6 Q

感谢"老"先生.您知道他们为什么不搬吗?

4 J8 O5 E/ _4 o* B- }! \5 u9 }" p

因为人家后台是趁坦克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1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先生.您知道他们为什么不搬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4 16:33 , Processed in 1.124553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